关原合战细表
日本战国三大战役

日本战国三大战役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战国三大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战国三大战役战,制霸中国地区【河越夜战】天文十四(1545)年,北条氏康骏河出阵,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副关东管领扇谷上杉朝定,趁机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为号召,联络关东各诸侯兵马八万,号称二十万,包围了被后北条氏攻克不久的河越城。
河越守将,乃是后北条第一名将,以“地黄八幡”为旗印的北条纲成。
纲成本姓福岛,是今川氏辖下远州土方(一说高天神)城主福岛正成之子。
正成在与甲斐武田信虎的合战中阵亡,家臣们保护其子前往小田原依附北条氏纲,氏纲以女妻之,准其拜领北条姓,列为一门众,并赐“纲”字,遂称北条纲成。
纲成有子,拜领氏康之康字,名为北条康成,后改赐氏字,成为北条氏繁。
战国时代,以苗字赐人,上字、下字区别很大,北条氏繁等于已经完全被后北条家列为一族待遇了。
他也是毫不逊色于父亲的名将,后来天文二十年进攻上州平井城,他身着尊胜陀罗尼母衣,挥舞沉重的铁棒,冲锋陷阵,敌军无不望风而逃。
撇开后话,先说河越之笼城。
纲成所部不足千人,竟然严守近半年不落。
围城军的士气逐渐低糜,又看氏康拒不发兵救援,以为北条胆怯,遂不再进攻,只想用兵粮战术,使城自落。
关东联军阵中,商人来往穿行,妓女开张接客,仿佛城下町一般繁华,哪里还有一点打仗的样子?就在这种形势下,第二年的四月二十日,氏康亲率八千精兵,奇袭河越,纲成亦开门杀出,关东联军无心恋阵,一哄而散。
一夜之间,八万大军全面崩溃,副关东管领、副统帅上杉朝定死于乱军之中。
河越之战,策划时间之久,一击而破之速,以及双方兵数对比之悬殊,在“三大夜战”中首屈一指。
此战决定了关东的命运,从此八州之内,再没有力量可以抵挡北条氏烈火般的侵攻了。
上杉宪政先是逃到上州的平井城,平井城破,干脆亡命越后。
1554年年底,氏康攻克古河,立足利晴氏之子,同时也是自己外甥的足利义氏为古河公方,基本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
日本关原之战

日本关原之战
封建领主争霸权的日本关原之战
这是日本武将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为夺取其全国政权而蓄意挑起的一次战争,于1600年在美浓国的关原(今歧阜县不破郡)进行,故史称关原之战。
它在日本早期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战国未期,统一全国的著名武将丰臣秀吉于1598年死去,其近臣们随即分裂为两派: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的称官僚派,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的称武将派。
但其中实力最强的还是近臣中的首席大老 (即辅佐秀吉继承人秀赖的执政官) 德川家康。
德川为夺取丰臣家权势,耍尽阴谋。
他利用两派的不和,迫使武将派归顺于自己、并组成一支兵力约十万人的军队,号称东军,于1600年6月发兵进攻官僚派。
7月,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同毛利辉元、上杉景胜等联合起来,组成八万余人的西军,迎战德川家康。
19日,西军进攻伏见城,揭开决战序幕。
9 月15日,两军决战于关原,西军因大将小早川秀秋被德川收买,于阵前倒戈,以致败北。
战后,石田三成、小西行长被处极刑;九十余家参加西军的大名(领主)被没收领地;丰臣秀赖也被降为大名。
于是,丰臣氏一派的权力完全转移到了德川氏手中。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以江户(今东京)为中心,开创了德川(江户)幕府,掌握着日本的全国政权。
日本史

背景:双方分裂
1.丰臣七将与石田三成袭击事件
文吏派首领 石田三成
武将派加藤清正
2.德川家康遇刺事件
德川家康
前田利长
3.直江状 1599年(庆长4年)11月19日,东北地 方的大名户泽政盛向德川家康密报, 主要内容是向德川报告上杉景胜最近 的动作。之后越后国的大名堀秀治派 遣了密探,经调查后向德川家康汇报 “景胜有背叛之意”(上杉景胜に叛 意あり),而景胜家臣直江兼续却修 书惹怒家康。
2018
日本史
关原合战
ontents
什么是关原合战 背景 过程 结果和影响
什么是关原合战 关原之战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 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 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 最终,在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叛变的情况下,这场战 争在一天内即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 三年后成立德川幕府。而大坂城内重要人物丰臣秀赖、 淀殿等人及朝廷并未对这场战争作出太大的干预。
战前势力分布图
73%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编辑文字标题,您的团队名称, 您的公司名称
55%
65%
41%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 编辑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 编辑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 编辑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 编辑文字标题
Facebook Dribbble Email
战斗过程
双方布局
什么是源平合战
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东军的藤堂高虎和京极高知开始向在藤川高地的大谷 军发起进攻,希望打开缺口,但大谷吉继,沉着指挥,不落下风。至10时,寺 泽广高部接家康命令,加入战斗,双方一进一退,各有攻守。关原之战的午前, 战况最激烈的场所还是在中路、中山道附近。一方是福岛正则,勇猛善战;另外 一方则是宇喜多秀家。
日本历史-关原之战

關原之戰(一)、前史一、秀吉之死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豐臣秀吉終於統一天下,成為日本史上首次名義上統一局面,各地大名紛紛向豐臣秀吉稱臣。
豐臣秀吉接著因領地不足以封賞等問題對朝鮮發動文祿˙慶長之役。
此役不單令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未能如願,而且更埋下爆發關原之戰的遠因。
豐臣政權的內部中,早已分成以石田三成等人為主的文吏派與福島正則等人為主的武斷派兩派。
兩派之間早已不和,經過文祿˙慶長之役,因文吏派的小西行長與武斷派的加藤清正之間爭功問題引發石田三成偏坦文吏派而加害武斷派一事令兩派之間勢力水火。
加上在兩派的背後早已獲得豐臣秀吉妻妾的支持(正室寧寧「北政所」支持武斷派;側室淀君支持文吏派),豐臣政權的內部形成一個龐大的火藥庫。
傳說中的淀君畫像(奈良縣立美術館藏)豐臣秀吉晚年雖然不是沒察覺德川家康的野心,但是行將就木的他,已失去昔日一統天下的霸氣,加上德川家康在其面前表現恭順小心,找不到任何削弱其勢力的藉口。
故此為了鞏固豐臣政權,在政治方面,除了早已設立的五奉行——淺野長政、前田玄以、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及增田長盛負責執行政務外,另以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及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補上)負責商討決策。
同時另立三中老(堀尾吉晴、生駒親正、中村一氏)負責協調兩者之間的角色,共同掌管豐臣政權,維持豐臣氏長久統治及鉗制德川家康等野心家。
德川家康畫像(臨濟寺藏)慶長三年(公元1598年)夏,豐臣秀吉一病不起,臥病在床的他,除了要求五奉行與五大老之間交換誓書,擁戴豐臣秀賴之外,更以其子豐臣秀賴與德川家康的孫女(千姬)訂婚,欲藉姻親關係令德川家康為豐臣氏盡忠。
八月十八日,太閣豐臣秀吉終於在京都的伏見城逝世,享年 63 歲,由年僅 6歲的兒子豐臣秀賴繼承家督一職。
一代英雄殞落的最大得益者不是其兒子豐臣秀賴,而是豐臣政權下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終於可以擺脫對豐臣秀吉的屈辱,此刻正是爭取成為天下霸者的好時機,不能再像上次與豐臣秀吉爭雄時忍受失敗者的屈辱,於是他模枋豐臣秀吉篡奪織田氏天下般將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唯一可阻止他危害豐臣政權的就只有豐臣秀吉的摯友前田利家而已。
关原合战中西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为何最终兵败如山倒?

关原合战中西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为何最终兵败如山倒?丰臣秀吉之死加上文禄・庆长之役的失败,使日本国内重新陷入动荡之中。
虽然明面上仍然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已经风起云涌,各大名之间的博弈也更加激烈。
秀吉死后,其子丰臣秀赖被立为丰臣家的继承人,并由五大老辅佐之,由此形成了主弱臣强的局面。
公元1599年五大老之中最具声望的前田利家离世,此后无人可以再压制作为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
家康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准备颠覆丰臣家的政权,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
因许多大名都因秀吉发动文禄・庆长之役而对其十分不满,故而投靠了家康,德川集团的势力开始不断膨胀。
丰臣秀吉雕像公元1600年,石田三成联合其他四奉行共同召集效忠于丰臣家的旧部讨伐德川家康。
为了使更多大名响应号召,五奉行共同推举声望较高的毛利辉元为盟主。
西军集结完毕后随即向德川占据的伏见城发起进攻,迫使德川心腹鸟居元忠切腹自尽,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由于石田三成所纠集的部队是由东向西征讨,故称西军。
而德川军则是由西向东迎战,故称东军。
此后双方在美浓地区你来我往,相互攻伐,互有胜负,总的来说东军略占上风。
德川家康为了避免西军据城而守徒耗时日一直寻找机会决战,石田三成也急于消灭德川家康,故进驻关原地区摆开战阵,由此关原合战爆发。
然而纵观关原合战爆发前的局势,不难看出西军完全占据了有利地形,东军不仅无险可据,还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然而最终的结局是东军在这场决战中大获全胜。
东军能够在关原合战中大破西军,原因绝不仅仅限于德川家康指挥得当,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赢得了这场战争。
德川家康丰臣家分裂,德川势力大增北政所浅野宁宁是丰臣秀吉的正室,在秀吉还是一名步卒之时就跟随在他身边。
因秀吉在战场上表现卓越,故而受到使织田信长的器重,并将他当做心腹重臣。
本能寺之变后,秀吉继承了信长未完成的大业,最终完成统一。
《明史·列传·外国》中曾有记载:"自言为平秀吉,萨摩州人之奴,雄健跷捷,有口辩。
过关斩将之各关武将掉落装备详情

过关斩将之各关武将掉落装备详情
过关战将是《三国演义》的特⾊和玩法之⼀,现在我把各关的武将和星级和掉落装备给⼤家展⽰下。
函⾕关:
杜远(★)→斐元绍(★)→张宝(★)→张梁(★)→张曼成(★)→⼤贤良师张⾓(★★★)
杜远:流萤铠甲
斐元绍:流萤头盔
张宝:流萤军印
张梁:流萤战靴
张曼成:流萤⼸、流萤长⼑、流萤剑、流萤⽻扇
张⾓:青冥⽻扇
汜⽔关:
华雄(★★★)←皇甫嵩(★)→卢植(★)→徐荣(★★)→李儒(★★)→董卓(★★★★)
皇甫嵩:青冥铠甲
华雄:青冥头盔
卢植:青冥军印
徐荣:青冥战靴
李儒:青冥⼸、青冥长⼑、青冥剑
居庸关:
陈登(★)→糜芳(★★)→糜竺(★★)→孙乾(★)→赵云(★★★★★) 糜芳: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糜竺: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赵云:冷⽉剑
穆林关:
曹纯(★)→陈宫(★★)→曹休(★)→陈昱(★★)→许褚(★★★★★) 陈宫: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陈昱: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许褚:冷⽉长⼑
雄镇关:
程普(★)→朱治(★)→吕范(★★)→韩当(★★★)→孙坚(★★★★★) 吕范: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韩当:紫阳头盔、紫阳铠甲、紫阳战靴、紫阳军印
孙坚:冷⽉⼸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石田三成:日本丰臣家重臣,关原之战领导者

石田三成:日本丰臣家重臣,关原之战领导者本文导读:永禄三年(1560年)生于近江国坂田郡石田村(现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
幼名佐吉,是家中次子。
石田氏是当地土豪,父亲正继作为地侍,与浅井家相同为京极氏的被官。
后世《三献茶》故事创作最初是近江国某寺院打杂的僧侣。
天正二年(1574年)父兄成为长滨城城代羽柴秀吉的与力家臣。
根据其息子记载,1577年首次以小姓身份前往御着城(姬路城)从军,跟随秀吉攻略中国地方,参与了备中高松城之战。
天正十年(1582年)6月、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掌握实权,三成作为秀吉心腹逐渐崭露头角。
天正十一年(1583年),在山崎之战中表现活跃。
在贱岳之战担当先锋,监视柴田胜家的行动取得功绩。
天正十二年(1584年)参加了小牧长久手之战。
同年担任近江国蒲生郡的检地奉行。
公元1574年丰臣秀吉为长滨城主的时候,石田三成是15岁。
当时三成为某寺院的童子,一天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该寺喝茶,三成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
后又捧上半碗微热的茶,秀吉也喝了。
接着三成又献上一小碗更热的茶,秀吉又喝了,于是问三成,为何如此,三成答道,由于大人劳累口渴的缘故,这第一杯茶自是解渴之用,于是用了大碗凉茶,第二杯是因为大人基本已经不再口渴,于是上了稍微温一点茶水,最后大人心也静了,口也不渴的时候,再上热茶,大人才会细细去品味这其中的味道。
方丈斥责三成无礼,三成却从此深得秀吉的信任,成为秀吉的侍从。
这个故事说明三成自幼就有聪敏的才智,他能机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
飞黄腾达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死后,秀吉讨伐信长的宿将越前的柴田胜家而进军近江,迫使柴田自杀。
三成因参加这次北国征伐有功,得到了马一匹及白布50端(一端为3丈)。
讨伐柴田成功以后,秀吉代替了信长的地位,1583年到大坂城,公元1585年任关白,叙从一位。
那时三成也由从五位下治部少辅升至五奉行之一(其他是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
作战图表

依航行次序,日舰配备情况如下:第一游击队: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吉野”河源要一421622.5150mm速射炮x 4“高千穗”野村贞370918260mm x2“秋津洲”上村彦之丞315026150mm速射炮x4“浪速”东乡平八郎370918260mm×2本队第一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松岛”旗舰尾本知道427816320mm x1“千代田”内田正敏243919120mm速射炮x1“严岛”横尾道昱427816320mmx1本队第二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桥立”日高壮之丞427816320mm x1“比睿”樱井规矩之左右228413.2170mm x2“扶桑”新井有贡377713280mm x2本队左侧: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西京丸”鹿野勇之进410015120mm“赤城”坂元八太郎62210.25120mm 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配备情况如下:舰名舰长(管带)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定远”旗舰刘步蟾733514.5305mm x4“镇远”林泰曾733514.5305mm x4“经远”林永升290015.5210mm x2“来远”邱宝仁290015.5210mm x2“致远”邓世昌230018210mm x3“靖远”叶祖珪230018210mm x3“济远”方伯谦230015210mm x2“平远”李和210014.5260mm x1“超勇”黄建勋135015250mm x2“扬威”林履中135015250mm x2“广甲”吴敬荣129615150mm x2“广丙”程璧光100017120mm x3另外六艘舰艇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号、左一、右二、右三。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历史过程相关事件背景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江华岛事件·江华条约·壬午兵变·济物浦条约·甲申政变·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汉城条约·巨文岛事件·长崎事件·东学党之乱·甲午更张战争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平壤之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海战主要舰艇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号防护巡洋舰·严岛号防护巡洋舰·吉野号防护巡洋舰北洋水师定远号战舰·镇远号战舰·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主要人物中国慈禧太后·光绪帝·李鸿章·丁汝昌·袁世凯·林泰曾·刘步蟾日本明治天皇·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伊东祐亨·山县有朋·大山岩后续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公车上书·乙未事变·乙未战争·乙未广州起义·乙未改革·俄馆播迁·中俄密约·大韩帝国建立·日韩并合条约·日韩并合·朝鲜日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抗日运动·戊戌变法·伊藤博文遇刺·中日和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原合战细表庆长5年2月1日三大老(毛利,上杉,宇喜多)商议处分德川家康的独断,(家康无视大名间禁止通婚的法规,与伊达政宗、福岛正则、蜂须贺家政联姻)2月10日上杉景胜在神指原开始构筑新城。
动用了8万余人,准备在6月完成。
3月13日上杉景胜以謙信23周年的死忌为由,归国召集武将召开军议。
4月13日家康的使者伊奈昭綱催促景胜上洛,质问景胜。
4月14日景胜的重臣直江兼统决议与家康断绝往来。
4月25日家康决定讨伐会津的景胜。
福岛、细川、加藤等外样大名受命。
6月3日前田利長的生母芳春院入江戸城为人质。
6月6日家康与大阪的诸将在大阪西之丸集合,开始军议,部署会津讨伐。
6月8日家康与大阪城的诸将集合,发布了会津讨伐的命令。
6月14日伊达政宗、徳川家康乞假,回国为讨伐上杉景胜之战做准备。
6月16日家康从大阪城向会津出发。
大阪城空,石田三成趁机控制了该城。
6月18日家康的归途中发觉了水口城主长束正家的阴谋,急忙逃逸。
6月20日石田三成、与书上杉景胜、直江兼统,告知讨伐家康之事。
7月2日家康入江戸城。
7月2日三成邀请大谷吉継来佐和山城。
商量讨伐家康之事。
7月11日石田三成向同谋的诸将发送檄文。
7月12日三成与吉继相谈后,长束正家、増田长胜、前田玄以与书毛利辉元,让其来大阪。
7月16日毛利辉元到达大阪。
追放家康的留守家臣佐野纲正,进入西之丸。
7月17日増田、长束、前田的三奉行做好弹劾家康之文,发给诸大名。
7月17日细川忠兴的夫人明智氏(明智光秀之女),拒绝做大阪城的人质,自杀。
7月17日居在中津城的黒田如水听到石田三成举兵的消息后,做好了出阵的准备。
7月19日前军总大将德川秀忠率兵37000由江戸向宇都宮进发。
7月19日西军诸将领四万余大军围伏见城(城兵1800),8月1日城落。
7月21日家康率后軍31000从江戸出发。
23日到达古河,24日到达小山。
7月21日真田昌幸与幸村相談后,决定加入西军。
7月21日西军诸将领军15000攻丹波田边城,城将细川幽斋领兵500坚守。
7月22日上杉景胜率兵8000从若松城出发,设本阵于长沼。
7月24日真田昌幸与幸村越过鸟居峠回到上田城。
7月25日家康在小山军议后,決定撤退。
7月25日政宗攻打白石城,夺回了川俣城。
7月26日前田利长的弟弟利政率兵25000从金沢出发。
7月27日家康令伊奈图书出使伊达政宗,命其坚守岩出山城,禁止与景胜开战。
8月2日石田三成、大老、奉行连署送书给真田昌幸。
8月3日前田利长攻落加贺的大圣寺城,城将山口宗永自杀。
8月4日大谷吉继对付利长侵攻,令胁坂安治,朽木元纲、平塚为广、戸田重政引兵2000向北之庄行发。
8月5日在长沼的直江兼统进言追击家康,但景胜要回到会津的若松城。
8月6日大谷吉继放出流言恐吓从海上攻击,利长连忙从越前撤退。
8月7日利长和丹羽长重被兵袭击。
苦战后,回到金沢城。
8月9日石田三成受伊藤盛正的邀请,率兵6000来到大垣城。
8月10日上杉景胜回到会津若松城。
8月11日政宗命片仓景纲守白石城。
自己回到北目城。
8月12日家康亲自写书给加藤清正,称战后将肥后,筑后2国与清正。
8月13日东军的先锋福岛正则、池田辉政引兵35000在尾张的清洲城集结。
8月16日美浓的横井,德永,市桥诸将攻打西军的丸毛兼利,三成派军来援。
8月22日家康答应把仙道100万石给政宗。
8月23日东军诸将攻落岐阜城。
8月24日德川秀忠率兵38000从宇都宮出发,西上中山道。
8月24日东军先锋在美浓的赤坂集合,等待家康的到来。
家康把本阵定在岡山。
8月24日西军诸将引军30000攻打安浓津城。
城兵1700,25日城落。
8月26日西军攻落松坂城。
8月26日三成催促毛利辉元出马,派去大阪的使者被东军抓住。
8月26日三成命北国的大谷吉继急来,集结在关原附近。
9月1日家康从江戸出发西上。
佐竹义宣的重臣東政义进言追击家康,义宣不理,回水戸城。
9月1日神原康政的客将远山友政,山村良胜,妻木贞德包围西军的岩村城。
9月1日郡上八幡城的旧领主远藤庆隆得到金森可重的援护,攻打八幡城。
9月2日秀忠到达小諸城,召开攻打上田城的军议,命昌幸降伏。
9月3日京极高次回越前的大津城。
家康的心腹井伊直政与书告知其将被围城。
9月3日大谷吉继和三成派急使命北陆布阵的胁坂,赤座,小川退兵,驻兵于关原的西南山中的村里。
9月3日稻叶贞通回犬山城,与远藤,金森讲和。
9月4日昌幸拒绝降伏秀忠,幸村守砥石,伊势崎,冠者领之城。
9月5日秀忠从小諸城出发,布阵于染屋。
9月7日毛利秀元、吉川广家、长曾我部盛亲从伊势进入美浓,在南宫山附近布阵。
9月8日家康到达三河。
小早川秀秋派使者到来,藤堂高虎也来投靠。
9月9日西军攻打伊势的长岛城。
家康在冈崎与书城将福岛正赖,激励正赖。
9月9日黑田如水军8000中津城出阵。
9月10日家康到达热田。
三成再次送书催促毛利辉元出马。
9月10日秀忠从家康的使者中得到命令,中止攻打上田城,率主力向小诸出发。
9月10日大友义统从丰后渡海后,攻打细川氏的杵築城。
如水派援軍相助杵築。
9月11日家康到达清洲,休息人馬。
9月11日如水围富来城。
城坚不下,向安岐城出发。
9月12日三成闻家康西上,书与増田長盛,催促毛利辉元出马。
9月12日毛利辉元为西军主将,兵15000围大津城,第二天总攻击开始。
9月13日朝廷遣使救細川幽斎。
幽斎在城落后,离开田边城,向京都行去。
9月13日家康到达岐阜。
翌日进军赤坂。
9月13日直江兼继攻打畑谷城。
9月14日家康到达赤坂。
三成的手下引兵出击抗濑川,破东军中村,有马军。
9月14日石垣城合战。
如水的先锋3000与大友义统3000激战,义统败退。
石田三成率西军主力冒雨来到关原。
9月15日上午1時上午6時两军的布阵完毕。
8時雾散,松平忠吉与井伊直政对向宇喜多秀家的陣中发炮。
福岛正则开始突击,关原合战开始。
福島队与宇喜多队;松平忠吉、井伊直政队与岛津义弘队;黒田長政、细川忠兴对与石田三成队进入战斗。
10時德川家康将本阵移入激战战场的旁边,山内一丰投入主战场。
11時石田三成升起西军总攻击的狼烟。
松尾山和南宫山的西军出动。
正午小早川秀秋队反叛,攻击大谷吉继队。
胁坂安治与朽木元纲也叛变。
大谷吉继自杀。
小西行长和宇喜多秀家队崩溃。
石田三成队也大败。
下午2時最后的残余,岛津义弘队从东军中央突破,往伊势街道逃去。
9月15日家康在关原战胜后,命井伊直政为军监,加入小早川秀秋,胁坂安治,朽木元纲,兵15000向佐和山城出发。
9月15日大友义统包围立石城,如水在攻击后降伏。
9月15日立花宗茂的勇猛作战,京极高次在大津城开门投降,退回円城寺。
9月17日田中吉政,宫部长燕,小川祐忠也加入攻打佐和山城,午后总攻击开始。
9月17日秀忠听闻关原战胜后,每日急行6--15里。
9月17日政宗救援长谷堂城,与上杉氏的客将春日元忠战。
9月17日加藤清正为援杵築城,引军到丰后,大友义统降伏。
9月18日佐和山城落,三成一族自杀。
9月18日如水围安岐城,22日城开。
9月19日小西行长在美浓的不破郡相川村被捕。
9月20日家康入大津城。
朝廷派使慰劳。
9月20日秀忠来到近江,追上了家康的军队。
9月21日石田三成在近江的伊香郡古桥村被田中吉政捕。
9月22日岛津义弘从关原逃脱,乘船离去。
9月23日安国寺惠琼被京都所司代所捕。
9月23日毛利辉元退出大阪城。
9月23日如水再攻击富来城。
9月24日西国的城主伊东祐兵在大阪病死。
子祐庆离开大阪,归城。
9月27日家康进入大阪城的西之丸,会见秀赖。
9月27日家康命细川忠兴攻打福知山城。
9月28日黒田如水的使者到达伊东氏的清武城。
9月30日长束正家在近江日野郡中的乡村自杀。
9月30日肥后的军队攻打宫崎城。
翌日拂晓,占领。
10月1日三成,行长,惠琼在七条河原被处刑。
10月1日兼继知道关原战败后,烧阵,长谷堂城围解,退入畑谷城。
10月4日兼継回米沢城。
10月6日政宗乘关原大胜之势以兵20000攻落福島城,后回北目城。
10月6日龟井茲矩设计令鸟取城开。
10月8日加藤清正接首小西氏的宇土、八代两城。
10月12日家康遣使山冈景友,福知山城开城。
10月12日长曾我部盛亲被没收领国。
10月15日家康进行论功行赏。
10月17日加藤清正,黒田如水围立花宗茂的柳河城。
10月24日宗茂降伏。
11月12日加藤清正和诸将在熊本会和,召开讨伐岛津的军议。
先锋来到肥萨的边境后停战。
12月5日浦戸一揆的首領竹田左卫门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