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5

合集下载

Word 2010操作五例2-05(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Word 2010操作五例2-05(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Word 2010操作五
本操作学习内容:设置文本效果、表格转换操作、添加题注、删除多余空格和超级链接操作。

打开“例2-05(阿尔伯特·爱因斯坦).docx”。

一、操作要求
1.清除首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不同颜色突出显示文本”的效果(即
为无颜色,不突出显示文本)。

设置字符间距缩放120%。

2.表格操作。

将第1页中的表格转换为制表符分隔的文本。

3.将“部分年表”中的内容转换成表格,并“根据窗口调整表格”。

4.为“部分年表”对应的表格上方添加题注,题注行内容为“表Ⅰ二十岁前年
表”(不包括引号),其中的Ⅰ使用编号格式为“Ⅰ,Ⅱ,Ⅲ,…”(如果前面插入另一张表并添加题注,则这边的Ⅰ自动变回Ⅱ),题注居中。

5.删除文档“主要成就”部分第二段中的所有空格。

6.为“简介主要成就轶事部分年表”所在行的各项设置超链接,分别链接到其
后各对应内容的标题上。

5-2特例(—)----生灭过程

5-2特例(—)----生灭过程

0
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由生灭矩阵可以写出K-F前进方程:
d p00 (t ) d t 0 p00 (t ) 1 p01 (t ) d p0 n (t ) n 1 p0 n1 (t ) (n n ) p0 n (t ) n1 p0 n 1 (t ) n 1 dt d pi 0 (t ) p (t ) p (t ) 0 i0 1 i1 dt d p (t ) in n 1 pi n1 (t ) (n n ) pi n (t ) n 1 pi n1 (t ) n 1 dt
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绝对概率满足Fokker-Planck方程:
p(t ) 0 p0 (t ) 1 p1 (t ) p j (t ) j 1 p j 1 (t ) ( j j ) p j (t ) j 1 p j 1
给定起始状态 初始条件为
X (0) i S
1 , n i pin (0) 0 , n i
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解 Q 0 e 1
0 1 0 Q 0 0
0 0 0 (1 1 ) 1 0 2 ( 2 2 ) 2
则称此链为生灭过程。
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Q矩阵为
0 1 0 Q 0 0
0 0 0 (1 1 ) 1 0 2 ( 2 2 ) 2
0 0
0 0 0 0 0 0 n (n n ) n 0
0 0
0 0 0 0 0 0 n (n n ) n 0

【教案】必修2-5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

【教案】必修2-5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重难点重点: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难点: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主体功能区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案例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收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大美中国》视频同学们,大美中国,是不是很美?那是什么理念撑起美丽中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和国土意识。

讲授新课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概念、意义设问:什么是主体功能,并说说课件中松嫩平原、辽中南地区和尤溪的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功能?什么是主体功能区,建设主休功能区有什么意义?小结: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有利于国土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展示课件,分组明确任务:阅读教材P109-110,从土地资源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经济发展水平这四个角度分析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必要性。

完成下列表格。

(分组合作完成)【学法指导】同学们读图时首先明确图片展示的主题是什么,再注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学生读图和课本,完成表格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图文转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理解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引导学生采取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表达能力。

讲授新课意图例信息,最后再结合我国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小结:在确定区域主体功能时,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3.主体功能区的划分(1)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讨论:阅读教材111页,完成下面思维导图,并对“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展开讨论。

小结: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所有的开发活动。

2-5章的案例分析答案解析

2-5章的案例分析答案解析

案例分析:【解析】1、引例教材P18甲的观点不符合法律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委托或聘用其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事务,但是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丙为善意第三人,乙以A个人独资企业的名义与丙签订的合同对A个人独资企业有效。

甲不得以未经其同意,乙擅自签订合同为由拒绝收货付款。

1.林某以家庭共有财产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法。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以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的,应当在设立登记申请书上予以注明。

2.资企业名称不合法。

合伙企业名称应当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营业相符,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

林某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名称为“阳光有限责任个人独资布艺企业”违反了该规定。

3.林某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用于清偿债务的财产:个人独资企业5万元;林妻经营书店的资产2万元。

林某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清偿邓某工资2000元、社会保险费用3000元;清偿税款1000元;清偿张某债务10万元。

4.张某债务尚余36000元未能得到清偿,企业解散后,林某应当以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但是,债权人张某在5年内未向林某提出偿债请求的,林某的该责任消灭。

2、补充案例2000年1月15日,甲出资5万元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

甲聘请乙管理企业事务,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

2月10日乙未经甲同意,以A企业名义向善意第三人丙购买价值2万元的货物。

2000年7月4日,A企业亏损,不能支付到期的丁的债务,甲决定解散该企业,并请求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7月10日,人民法院指定戊作为清算人对A企业进行清算。

经查,A企业和甲的资产及债权债务关系情况如下:(1)A企业欠缴税款2000元,欠乙工资5000元,欠社会保险费用5000元,欠丁10万元;(2)A企业的银行存款1万元,实物折价8万元;(3)甲在B合伙企业出资6万元,占50%的出资额,B合伙企业每年可向合伙人分配利润。

网店美工设计-Photoshop 2022案例教程 第2版 第5章 绘制图像

网店美工设计-Photoshop 2022案例教程 第2版 第5章   绘制图像

完成了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下面通过两个实例的操作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技能。水 彩和光斑效果能在美工设计图片背景时使用。
1. 背景水彩效果
图 5-48
图 5-49
图 5-50
图 5-51
图 5-52
2. 制作光斑效果
图 5-53Βιβλιοθήκη 图 5-54图 5-55 图 5-56
图 5-57
图 5-58
图 5-59
图 5-60
5.5 课后练习 1. 制作二级页主题海报 打开本章制作的“海报背景 .psd”图像文件, 然后使用多边形工具和钢笔工具绘制相应形状,并 使用渐变工具填充相应的颜色,最后使用文字工具 输入主题文字,效果如图 5-61 所示(资源包 /05/ 效果 / 二级页主题海报 .psd)。
网店美工设计
Photoshop
案例教程 丨第2版
Chapter 5 第5章 绘制图像
目录/Contents
5.1 颜色填充 5.2 画笔载入及预设 5.3 橡皮擦工具的使用 5.4 技能提升——制作背景水彩效果和光斑效果 5.5 课后练习
第5章 绘制图像
本章将介绍颜色填充、画笔工具和橡皮 擦工具的相关知识,包括使用工具填充颜色、 使用画笔工具绘制图像,以及使用橡皮擦工 具抠取简单图像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 可以掌握多种颜色填充的方法、绘制图像的 方法,以及使用橡皮擦工具抠取简单图像的 方法。
图 5-10
5.1.2 应用渐变工具
图5-11
图5-12
图5-13
5.1.3 应用油漆桶工具
图 5-14
图 5-15
图 5-16
图 5-17
图 5-18
5.2 画笔载入及预设 使用 Photoshop 2022 中的画笔工具可以绘制不同的 绘画效果,通过对画笔的不同设置可以绘制不同的线条, 在美工设计中可以结合辅助工具(如数位板)绘制插图、 美化商品等。而铅笔工具可以绘制出各种硬边效果的图像。 【课堂案例】制作毛笔文字 淘宝网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出不同的促销活动,而 每个促销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文字,这些主题文字可以通 过添加特效来美化,也可选择字体后结合画笔工具来制作 。当下的设计中,许多文字字体都是仿毛笔字的,但在 Photoshop2022 中直接写出毛笔手写字体有很大的困难 ,这时就可以结合字体和笔刷来制作逼真的毛笔手写效果 。本案例将制作毛笔文字,涉及画笔工具的使用以及设置 笔刷等操作。 本案例的最终效果如图 5-19 所示(资源包 /05/ 效果 / 毛笔文字 .psd)。

必修四2-5-1~2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必修四2-5-1~2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 =a,AD → =b,由 E、F 分别为对应边的三等分点,得 解 设AB 1 1→ → → → FO=FA+AO=- a+ AC 3 2 1 1 1 1 =-3a+2(a+b)=6a+2b. 1→ 1 → 1 1 1 1 → → → OE=OC+CE=2AC+3CD=2(a+b)-3a=6a+2b. → =OE → ,又 O 为其公共点,故 E、O、F 在同一直线上. ∴FO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课标要求】 1. 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力学问题及 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提高运 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向量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的“三步曲”. 【核心扫描】 1.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力学问题等一些实际问 题.(重点) 2.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难点)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名师点睛 1.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可简述为:图形到向量→向量的运算→向量和数到图形.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一般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①基底法(基向量法):选择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用基 底表示相关向量,把问题转化为只含有基底向量的运算. ②坐标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向量,把问题转化 为向量的坐标运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好像造句二年级【6篇】

好像造句二年级【6篇】

好像造句二年级【6篇】造句是我们小學语文的基础知识点,相信每一个學生都能够好好的學习并且掌握好。

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6篇好像造句二年级,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好像的造句篇一1.菊花形状各异,有的伸出来像蟹爪。

2、秋天好像个迷人的淑女,披着金黄的旗袍,在散步着。

3.苹果就像红色的灯笼。

从远处看,整棵苹果树像一个大红灯笼。

4、洪水好像脱缰的野马狂奔而来,人在洪水面前就像是微不足道的一样,大自然太可怕了。

5.这里的风景很美,像天堂一样。

6.有些朋友就像秋天,和他们相处你能收获很多。

7、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好像一群小牛在饮水。

8.雨后的荷叶如玉,特别绿。

9、我的作业本丢了,急的我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10.母爱的感觉,温柔如河,严厉如山。

11.从远处看,操场上跑的好像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

12.看天上弯弯的月亮,好像是一条船,一把镰刀。

13、十五的月亮好像一个大玉盘,就像一块圆圆的镜子。

14、天空中,有的白云好像奔跑的猎豹。

15、天空中的白云有的好像棉花糖。

16、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有的好像群山的。

17、花园里的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傲立在枝头,好像一个公主。

18.夏天就像一个大蒸笼,蒸人!19、湖面好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又好像一片随风微漾的绸缎。

20、落叶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

21、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22、烈日炎炎,人一出门就好像被烧焦了一样。

23、妹妹的脸红扑扑的好像红苹果。

24、太阳像个超级红球,美得像个蛋黄。

25.母爱就像冬天温柔的阳光。

26、天上的星星好像萤火虫一样一闪一闪的在空中。

27、闪闪的星星好像一枚一枚的萤火虫。

28、平静的湖面好像一面镜子29、飘落的花瓣,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30.逝去的时光仿佛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花瓣,一去不复返。

31.月光像一层银色的薄纱覆盖着大地。

32.妈妈好像起航了,让我顺利到达彼岸。

33、燕子的尾巴好像剪刀,真可爱!34、弯弯的月亮好像小船,真美丽!35、她好像在笑,也好像在哭,真是哭笑不得!36、一个个黄澄澄的柿子,好像橘黄色的灯笼,沉甸甸的,压弯了树枝。

2_5变译

2_5变译

怎地转了一个念头,把枪口向上, 对准了正在暗中睁大两只琥珀色 眼睛的猫儿。 “我就开枪,阿富,行么……” 老新故意让她着急似的,笑着说: “这手枪砰的一声,猫儿便倒栽 葱似地滚到地上来了,先给你做 个榜样看看,好么?”
说明
划底线处显然是译文的精彩之处。如译成“你也同样
如此”,就没有现在的译文传神,威胁的口气也有所 减弱。同时老新的形象也不如现在呼之欲出。现在的 译文,变通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令人耳目一新。
二、表达形式上的变通
表达形式上的变通是变通的第二种类型。所谓表达形
式上的变通主要指译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变化。译者并 没有改变原文的思维方式,但是,却改变了具体的表 达方式,以求更好地转达原文的信息内容。
例6
自民党はら・り・る・れ・ろに 译文:自民党败在泛滥、
負けた。一に乱立、二に倫 理、三にリ一ダ一への批判、 四には率で、五に累積、六 に連携、七は老齢。
例3
遠くの山々のすがたが、洗 译文:远山好像刚刚出浴,
われたように鮮やかになり、 空と接する起伏の線や、色 が濃い山ヒダや丸みをもっ てせり出した山腹などが、 手を伸せば指さきにすいつ きそうにスッキリと見える。
变得十分明媚。那连天的 起伏线、苍绿如黛的山垅 以及大腹便便的山腰,似 乎伸手就会落上指尖,令 人心旷神怡。
一、改变原文思维角度
首先,我们讨论改变原文思维角度的问题。 这种变译的特点是,打破原文的思路,以奇制胜。 本来,按原文思路翻译并没有问题,但是,为了 更好地表达原文,更加切近原文,更加符合中国 人的语言、文化习惯,可以大胆变通,改变原文 的思路进行翻译。从表面上看变通部分似乎游离 原文,然而它却在更高层次上忠于原文。关键是 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万变不离其宗。这个 “宗”,就是原文的信息内容。要站得高,要顾 全大局,有时甚至要有丢卒保车的气魄和勇气, 以求得译文在整体上更准确地体现原文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 t i t C 1F
i L t
1 L H 4 3 R2 2
X
et 2 V
第 2 页
1、零输入响应
6 4 起始储能:vc 0 v , ii L t 0 A i C t 5 5 1
i t
R1 1
C 1F
X

零状态响应 izs t Azs1e d 确定 izs 0 和 izs 0 dt
由例2-3-1 可求得
2t
Azs 2e
5t
8 5
t 0
6 页
把e ( t )=4 u( t )代入方程右端得自由项
d2 d et 6 et 4et 4 t 24 t 16 2 dt dt
返回
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zs 2e
8 5
X
第 8 页
8 Azs1 3 求得 4 A zs 2 15
8 2 t 4 5t 8 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izs t e e A t 0 15 5 3
X

完全响应
4 2 t 2 5t 8 i t e e 15 5 3
izs 0 izs 0 a 4 d d izs 0 izs 0 b 4 dt dt
izs 0 4 d izs 0 4 dt
5t
代入 izs t Azs1e
2t
X
第 4 页
d 1 izi 0 iL 0 2 A / s 所以 izi 0 dt R1C
零输入响应的形式:
2t 5t t 0 izi t Azi1e Azi 2e
6 d 将 izi 0 A和 izi 0 2 A / s 代入求出常数 dt 5 4 2
9 页
4 2 t 2 5t 8 2 t 4 5t 8 e e e e 15 15 5 3 3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4 2 t 2 5t 8 e e 15 3 5
瞬态响应 稳态响应
利用冲激函数匹配法:
d2 2 izs t a t b t cu t dt d 0- t 0 izs t a t bu t dt izs t au t
X

代入原方程:
7 页
a t b t cut 7a t but 10 aut 4 t 24 t 16u t
a 4 得b 7a 24 c 7b 10a 16 a 4 解得b 4 c 4
+
iL(0- )=4/5A
vc(0- )=6/5V
R2=3/2 Ω
1 6 R1i t vc t 0 izi 0 vc 0 A R1 5
d d ic t C vc t C R1 i t i t iL t dt dt d C R1 izi 0 izi 0 iL 0
例2-4-1
给定如图所示电路, t 0开关S处于1的位置而且已经 达到稳态。当 t 0时S由1转向2。建立电流i ( t )的微分 方程并求解i ( t )在t 0时的变化。
第 1 页
把t〈0电路看作起始状态,分别求t >0时的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2 S R1 1 1
e t 4 V
15 4 2 t 2 5t 要求的零输入响应: izi t ( e e )A 3 15 Azi1 3 Azi 2
t 0
X
2. 零状态响应
第 5 页
微分方程:
d2 d d2 d i t 7 izs t 10izs t 2 et 6 et 4et 2 zs dt dt dt dt d 及起始状态izs 0 izs 0 0 和 et 4u t dt
L
e t 2 V
d d i t 7 i t 10 i t 0 zi zi zi 2 dt dt
R1 1
i t
e t 4 V
2
i L t
4 3 R2 2
L
H
R2
3 2
X

R1=1Ω
izi(0+)
iL(0+)
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