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三维
裸眼3D内容制作介绍及报价

裸眼3D内容制作介绍及报价
引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裸眼三维(naked eye 3D,
简称N3D)制作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
裸眼三维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它
可以利用镜头、投影等装置将三维空间的几何参数化,从而产生真实的三
维视觉效果。
它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一种令人惊叹的新型媒体,可以更加真
实地传达消息,创造出令人震惊的效果。
N3D具有多种功能,如果有一个精心绘制的三维场景,可以实现观众
的非凡体验,从而受到观众的欢迎。
其拥有的功能还包括旋转、缩放、视
觉特技以及投影等实用功能,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视觉吸引力。
另外,
N3D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内容的影响力,吸引和留住观众的关注,从而实现
更好的营销效果。
N3D制作的完整流程主要包括:
1.需求分析。
首先,专业的N3D项目团队将会和客户讨论不同的需求,具体探讨目标客户、目标内容和客户的制作预算。
2.制作准备。
在制作准备过程中,依据客户的需求准备要使用的硬件
设备,并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执行。
3.N3D场景创建。
此步骤中,将根据客户的要求,使用合适的设备为
客户创建三维场景。
高分辨率密集视点裸眼三维(3D)显示关键技术的研究

高分辨率密集视点裸眼三维(3D)显示关键技术的研究一、引言近年来,裸眼三维显示技术备受关注。
裸眼三维显示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立体感,增强用户的视觉交互体验。
而高分辨率密集视点裸眼三维显示则为提高该技术的显示质量与效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拓展裸眼三维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增强用户视觉交互体验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
二、技术原理高分辨率密集视点裸眼三维显示技术最关键的原理是“视差重构”。
通过分析图像的视差信息,计算机能够准确的还原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而传统的裸眼三维显示则只是将不同角度的图片组合在一起,呈现给用户的是尽管有立体效果,却不能实现对每个视点精细的还原。
该技术需要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共同实现,包括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视差计算技术、视差重构算法等。
其中,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是最为基础的技术手段,不仅需要具备高分辨率、高采集速度、高动态范围和低噪声等特点,同时还需要具备广阔的成像视角和足够的成像深度,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为视差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视差计算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对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物体在成像平面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信息。
视差计算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点对点方法,即通过对两个或多个点在成像平面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差进行计算,推算出物体在空间中相应的位置关系;另一种是区域方法,即通过对成像区域中的像素点进行区域分割、深度计算和重构等操作,实现对三维物体的还原和呈现。
视差重构算法是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三维信息的关键环节,也是该技术中最为复杂的技术环节之一。
视差重构算法需要根据成像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关系计算出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应位置,从而实现对三维物体的还原和呈现。
三、技术难点高分辨率密集视点裸眼三维显示技术主要面临以下技术难点:(1)硬件成像:目前,可支持高分辨率、高采集速度、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等特点的成像设备仍处于研发阶段。
什么是裸眼3D

什么是裸眼3D什么是裸眼3D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让观众看到立体图像不需要佩戴特殊眼镜。
这种技术在电影院里已经得以实现了!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吧:视觉暂留是由于人类的视觉系统对于光的反应而形成的,它能够将运动物体的影像“冻结”在胶片上。
例如放映一部电影,假设银幕上同时出现两个相互叠加的画面,左边的图象和右边的图象分别为原始图象A和B,那么在人脑中产生的效果便是两幅图象并存,但在显示器上只有一副图象,即原始图象A。
因此,在播放过程中,只要两幅图象不断地变换,人的大脑就会感知到连续的画面。
所谓的裸眼3D技术其实也正是利用了人类的这一心理特点——视觉暂留。
通俗地讲,裸眼3D技术可以使观者无须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比如偏振光、红蓝眼镜等),仅凭自身肉眼就能获得更好的立体视觉享受。
与传统的立体电影相比较,裸眼3D技术最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真实性强。
每当电影上映时,都会引起很多人前去观赏,尤其是小孩子,他们总喜欢把头伸进荧屏内寻找乐趣;还有些老年朋友,虽然没有高科技手段帮忙,却仍旧兴致勃勃地坐着轮椅走入影厅欣赏。
据悉,目前国外已开发出许多裸眼3D电影,如《星球大战》、《阿凡达》、《哈利波特》等。
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裸眼3D电影票房收益颇丰,甚至超越普通电影。
美国电影协会预测,未来5-10年间,裸眼3D电影或占全球电影市场份额50%。
3D,即三维立体,指的是除了长、宽、高之外,还包括第四个参数——深度。
3D电影采取了多方位摄录机拍摄角度,配合后期制作软件处理,营造出逼真的空间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3D 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主要表现在建筑模型、室内装潢、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军事仿真、医学研究及辅助治疗等诸多方面。
3D技术带给我们太多惊奇,令人叹服。
它打破了二维平面世界的束缚,创造了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极富想象力和震撼力。
裸眼3D技术的诞生必定会掀起一股新潮流,我们也期待它的应用。
虽然裸眼3D技术已得到应用,但其产业化道路依然漫长,主要问题如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如何加强3d建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如何规范3d立体视觉效果呈现技术;如何建立适合3d显示的观看环境。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在全球范围内,裸眼3D技术正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和观众的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全球26个知名的裸眼3D案例,并对其进行赏析。
1.帝国大厦“上班族之歌” 3D建筑装置艺术这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地标建筑,通过裸眼3D技术将上班族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厦外墙上。
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互动性和观赏性。
2.迪拜国际机场裸眼3D广告这个案例主要是将裸眼3D技术应用于机场广告牌,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观看到立体的画面,营造出独特的广告效果,增加了机场的氛围和旅客的购物兴趣。
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3D电视直播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采用了裸眼3D技术进行电视直播,使观众可以在家中观赏到逼真的奥运会开幕表演。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增加了观看的乐趣。
4.日本东京巨蛋3D演唱会这个案例是日本东京巨蛋展示裸眼3D技术的典范。
观众可以在演唱会现场欣赏到震撼人心的裸眼3D演出,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演唱会的氛围中,增强了观看的观赏效果。
5.夏洛特爵士球场3D看台广告夏洛特爵士球场采用了裸眼3D技术制作的看台广告。
观众可以在比赛期间观看到立体的广告内容,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比赛中,增加了观看的乐趣和购买的欲望。
6.香港迪士尼乐园裸眼3D娱乐项目香港迪士尼乐园通过裸眼3D技术制作了多个娱乐项目,如3D动画电影、3D游戏等。
观众可以在乐园内欣赏到逼真的裸眼3D效果,增加了游客的娱乐体验和乐趣。
7.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3D明星雕像美国洛杉矶星光大道采用裸眼3D技术制作了明星雕像,观众可以在大道上观赏到立体的明星形象。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观看的乐趣。
8.德国柏林电影节裸眼3D电影展映德国柏林电影节为观众展映了多部裸眼3D电影,观众可以在不佩戴任何3D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震撼人心的视效。
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9.上海世博会裸眼3D科技馆上海世博会设置了裸眼3D科技馆,观众可以在馆内欣赏到各种裸眼3D展示和实验。
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赏析

裸眼3D技术是一种无需戴3D眼镜就能观看3D效果的技术,它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和推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裸眼3D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影视制作、游戏交互、教育培训等。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裸眼3D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先进性,还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全球26个知名裸眼3D案例进行赏析,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展现裸眼3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影视制作领域1. 《阿凡达》《阿凡达》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裸眼3D电影之一,该片采用了先进的裸眼3D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观众不仅可以在影院中享受到震撼的裸眼3D效果,还可以感受到影片带来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阿凡达》的成功,不仅为裸眼3D技术的应用树立了典范,还为影视制作领域的裸眼3D技术应用指明了方向。
2. 《变形金刚》系列《变形金刚》系列是另一部成功应用裸眼3D技术的影视作品,这一系列电影凭借其震撼的3D画面和精彩的剧情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影片中使用的裸眼3D技术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效果,还为影片的票房和口碑贡献了不少。
3. 《寻梦环游记》《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优秀的裸眼3D动画片,该片不仅在故事情节上充满温情,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采用了先进的裸眼3D技术。
观众在观影时不需要戴3D眼镜,就能够感受到逼真的立体画面和动人的故事,这为裸眼3D技术在动画制作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
二、游戏交互领域1. 《刺客信条》系列《刺客信条》系列是一款知名的动作冒险游戏,该系列游戏在画面表现上采用了裸眼3D技术,为玩家带来了更加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真实的立体画面效果,这为游戏行业的裸眼3D 技术应用树立了成功范例。
2. 《只狼:影逝二度》《只狼:影逝二度》是一款备受好评的动作冒险游戏,该游戏在画面表现上使用了裸眼3D技术,为玩家带来了更加逼真的游戏世界。
游戏中的裸眼3D效果不仅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还为游戏开发者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裸眼3D显示技术原理

裸眼3D显示技术原理裸眼3D显示技术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在不使用特殊眼镜的情况下观看3D图像或视频的显示技术。
它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感的观看体验。
本文将介绍裸眼3D显示技术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裸眼3D显示技术利用立体视觉原理来实现。
人眼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到场景的略有差异,这种差异会被大脑解析为3D立体效果。
而通常的2D显示器只能提供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立体效果。
因此,裸眼3D显示技术通过模拟眼睛略有差异的输入来创造立体效果。
最常用的裸眼3D显示技术是基于视差的原理。
视差是指当我们改变视点时,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位置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裸眼3D 显示技术利用这种视差来创建3D图像或视频。
空间复用是通过将左眼和右眼的不同图像交替显示在同一个屏幕上来实现的。
这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显示器或屏幕来实现。
这种显示器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显示两种不同视点的图像,并使这些图像只能被对应的眼睛看到。
这样,当人眼在不断变换视点时,它们将分别看到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时间复用是在一个屏幕上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的图像。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快速刷新率的显示器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屏幕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交替显示两个眼睛的图像。
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我们认为这些图像是同时在屏幕上呈现的。
这样,当人眼改变视点时,它们会看到交替出现的左眼和右眼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除了视差,裸眼3D显示技术还可以使用其他辅助技术来增强立体效果。
例如,深度映射技术可以根据物体的远近在图像上添加深度信息。
这可以帮助人眼更好地感知场景中物体的距离和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裸眼3D显示技术还需要考虑视角、分辨率、亮度和色彩等因素。
为了提供最佳的观看体验,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显示设备、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
总结起来,裸眼3D显示技术通过模拟人眼的立体视觉来创造3D图像或视频的立体效果。
它利用立体视觉原理中的视差来实现,通过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的图像,或者利用时间复用和空间复用等方法。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实现3D效果分三种,一是主动式3D技术,二是被动式3D技术,三是技术。
(1)主动式3D主动式3D的先决条件首先是需要本身就带有3D功能,且观看者需要配戴主动式3D立体眼镜。
主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让观众看到3D 的立体效果。
主动式3D优点:◆画面残影少、3D效果突出。
◆实现相对较容易,屏幕成本低。
◆设备一次性投入相对低。
主动式3D缺点:◆主动式3D价格比普通高。
◆主动式3D眼镜价格偏高,每幅大概在200、300元左右,并且眼镜是需要充电的,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角度倾斜时得不到3D画面。
(2)被动式3D被动式3D就是用两台仪实现,分别播放左右眼的片源,并且在仪前加上偏振片或者红绿、红蓝的玻璃等,配合合适的眼镜,从而使左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各自的片源,而达到3D 效果,这种眼镜就相对便宜了,红绿眼镜也就几十元。
被动式3D优点:◆3D眼镜价格相对便宜,长时间配戴没有疲劳感,不用充电。
◆可视角度大,亮度好。
被动式3D缺点:◆设备一次性投入高,单个画面需要用两台实现双击叠加,如果画面大则实现技术难度增大。
◆对屏幕增益要求很高,目前市面上的屏幕能实现3D效果的只有高金属的硬幕或者软幕。
(3)祼眼3D技术,也就是不通过任何工具就让左右两只眼睛从显示屏幕上看到两幅具有视差、有所区别的画面,将他们发射到大脑,人就会产生立体感。
《裸眼3D技术》课件

案例分析:某品牌手机应用裸眼3D技术
该手机品牌采用了先进的裸眼3D屏幕技术,通过特殊的显示层和透镜结构,实现了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3D影像的效果。
硬件配置
利用人眼双视点的视觉差异,通过精确控制屏幕像素的透光和遮蔽,使得左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在大脑中合成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显示原理
广视角
裸眼3D技术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使用户能够与3D图像进行互动,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交互性强
观看角度有限
由于裸眼3D技术的原理,用户需要站在特定的角度才能获得最佳的3D效果,角度偏离过大则效果不佳。
技术成熟度待提高
虽然裸眼3D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上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度有待提高录并再现物体的光波信息,实现裸眼3D显示。
详细描述
基于全息的裸眼3D技术利用全息摄影技术来记录并再现物体的光波信息,从而实现裸眼3D显示。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立体效果逼真,视角范围广,但缺点是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全息材料和复杂的制程工艺,且对环境光线要求较高。
通过模拟光场分布,使眼睛在不同角度都能观察到不同的画面,实现裸眼3D效果。
总结词
通过特殊设计的透镜,将图像分离为不同的视角,使双眼能够接收到不同的画面。
基于透镜的裸眼3D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透镜(如柱状透镜、菲涅尔透镜等)来将图像分离为不同的视角,使得双眼能够接收到不同的画面,从而产生立体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视角范围较广,画面质量较高,但缺点是需要较大的透镜体积和较为复杂的制造工艺。
历史与文化
裸眼3D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语言学习
03
营销活动
裸眼3D技术可以为营销活动创造独特的展示效果,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眼三维
功能简介
裸眼式3D技术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并且主要应用在工业商用显示市场,所以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不多。
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Barrie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种。
裸眼式3D 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功能分类:
光屏障式(Barrier)
光屏障式3D技术也被称为视差屏障或视差障栅技术,其原理和偏振式3D较为类似,是由夏普欧洲实验室的工程师十余年的研究成功。
光屏障式3D产品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但采用此种技术的产品影像分辨率和亮度会下降。
光屏障式3D技术的实现方法是使用一个开关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层,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方向为90°的垂直条纹。
这些条纹宽几十微米,通过它们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细条栅模式,称之为“视差障壁”。
而该技术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块及LCD面板间的视差障壁,在立体显示模式下,应该由左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右眼;同理,应该由右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左眼,通过将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使观者看到3D影像。
优点: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
缺点:画面亮度低,分辨率会随着显示器在同一时间播出影像的增加呈反比降低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
柱状透镜3D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
像素。
于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
不过像素间的间隙也会被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叠加子像素。
让柱透镜与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
这样就可以使每一组子像素重复投射视区,而不是只投射一组视差图像。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示意图
之所以它的亮度不会受到影响,是因为柱状透镜不会阻挡背光,因此画面亮度能够得到很好地保障。
不过由于它的3D显示基本原理仍与视差障壁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分辨率仍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优点:3D技术显示效果更好,亮度不受到影响
缺点:相关制造与现有LCD液晶工艺不兼容,需要投资新的设备和生产线。
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技术
3M的指向光源3D技术
对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3D技术投入较大精力的主要是3M公司,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3D技术搭配两组LED,配合快速反应的LCD 面板和驱动方法,让3D内容以排序(sequential)方式进入观看者的左右眼互换影像产生视差,进而让人眼感受到3D三维效果。
前不久,3M公司刚刚展示了其研发成功的3D 光学膜,该产品的面试实现了无需佩戴 3D 眼镜,就可以在手机,游戏机及其他手持设备中显示真正的三维立体影像,极大地增强了基于移动设备的交流和互动。
优点:分辨率、透光率方面能保证,不会影响既有的设计架构,3D显示效果出色
缺点:技术尚在开发,产品不成熟
其他裸眼3D技术
在2009年4月,美国PureDepth公司宣布研发出改进后的裸眼3D技术——MLD (multi-layer display多层显示),这种技术能够通过一定间隔重叠的两块液晶面板,实现在不使用专用眼镜的情况下,观看文字及图画时所呈现3D影像的效果。
另外,国内厂商欧亚宝龙旗下的Bolod裸眼3D显示器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也全部实现高清显示,在国内的3D显示行业处于领先位置。
当然,由于非市场主流,对于MLD技术和Bolod裸眼3D显示器,我们此次只做简单的了解,不做深入技术性探讨。
技术发展历程
《阿凡达》热映后,3D技术在2010年被推向高潮,受到广泛关注,各种3D电
影不断走向大荧幕,今年3月--4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3部3D大片排队
上映,冯小刚也宣布《大地震》是中国首部IMAX3D电影。
在硬件方面,各种3D技术,3D产品也如群芳争艳,NVIDIA推出了立体解决方案3D VISION, IZ3D的偏振屏幕开始热销,淡出江湖很久的“红网眼镜”也成为
淘宝上的宠儿,就连I社也推出了支持红蓝眼睛的新游戏(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自然就不需要知道了(羞))。
3D技术发展
从历史沿革来看,3D技术从最原始成本最低但偏色严重的红蓝/绿补色眼镜技术,到了偏振光技术,在到快门眼镜技术,人们一直以来都不得不借助眼镜等辅件来实现3D效果。
而随着今年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设备的,裸眼3D
已经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