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语段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男有分(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独子其子①子:________②子:_______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现实生活充满了缺失和苦难,才使得人们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

请从下面备选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说说在《大道之行也》中描绘了怎样相对应的理想图景。

备选作品:《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2.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

③允:符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________②女有归________③及为相________④上常临镜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大道之行也》(含答案解析)

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专题06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实战训练一、(2019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色的词语。

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是. 谓大同2.翻译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职分、职守②这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试题2:《大道之行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 其亲亲:亲人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 ,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大道之行》(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大道之行》(原卷版)

专题29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大道之行》(原卷版)1.《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

《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共四十九篇。

《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⑴[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⑵[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⑶[选贤与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⑷[贤]指品德高尚。

⑸[能]指才干出众。

⑹[与]同“举”。

⑺[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⑻[修]培养。

⑼[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第二个“亲”指父母。

⑽[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

第二个“子”指子女。

⑾[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⑿[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⒀[矜]同“鳏”,老而无妻;⒁[寡]老而无夫;⒂[孤]幼而无父;⒃[独]老而无子;⒄[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⒅[者]……的人。

⒆[分]职分,职守。

⒇[归]女子出嫁。

(2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2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3)[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24)[乱贼]作乱害人。

(25)[作]兴起。

(26)[外户而不闭]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27)[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28)[闭]用门闩插上。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案】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专题29 大道之行也(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9 大道之行也(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8 大道之行也(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③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④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①具:准备就绪。

②布:颁布,公布。

③嗣:继承。

④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回也不改其.乐B.货恶其弃于.地也皆以美于.徐公C.恐民之.不信已而之.细柳军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乃.不知有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B.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C.令行于民期年..满一年D.秦民大说..大声说话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明日,秦人皆趋令。

4.“大同”社会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推行新法后的秦国是否进入了“大同”社会?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你的看法。

【答案】1.A 2.D 3.(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2)第二天,秦国人都遵行法令了。

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7 大道之行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与:)(2)女有归.(归:)【答案】(1)与:通“举”。

(2)归:女子出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与:通“举”。

2.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路不拾遗。

译文:。

【答案】(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2)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型题,要对原文言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2)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答案】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

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大道之行也》复习资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大道之行也》复习资料(含答案)

《大道之行也》复习资料导入(进入美妙的世界啦~)《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知识典例(注意咯,下面可是黄金部分!)一、文学常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题目中的"大道"指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是由西汉(朝代)的戴圣(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49 篇。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有《论语》《孟子》等。

二、单字解释、全文翻译:【参考课堂笔记和课件】三、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词类活用:①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③选贤与能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④谋闭而不兴动词用作名词,奸邪之谋⑤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幼童⑥盗窃乱贼而不作动词用作名词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五、一词多义:1、修(1)讲信修睦:培养(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2、为(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2)天下为公:是(3)不必为己为了3、能(1)选贤与能:能人(2)能以径寸之木:能够4、分(1)男有分:职业(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5、闭(1)谋闭而不兴:杜绝(2)故外户而不闭:关闭6、归(1)女有归:女子出嫁(2)归来见天子:回7、亲(1)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2)其亲:父母8、谓(1)是谓大同:叫做(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9、兴(1)谋闭而不兴:发生(2)水波不兴:起10、独(1)矜寡孤独废疾者:老而无子的人(2)故人不独亲其亲:单单,仅仅,只 11、故(1)是故谋闭而不兴:因为(2)故外户而不闭:所以12、乱(1)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13、子(1)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女(2)不独子其子子女14、于(1)货恶其弃于地在(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从六、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矜、寡、孤、独:古义:是两个词一个词,独自一人、孤单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大道之行也》语段阅读答案
篇二:《大道之行也》语段阅读答案
篇三:《大道之行也》语段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昔者仲民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②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③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④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⑤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为小康。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小康”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小康”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以前,孔子有次作为礼宾参加蜡祭。

祭事结束后,他到城门观台上游览,不禁感叹起来。

②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几位英明人物在位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那时的情景古书上还记载了一些。

③君主世袭成为制度,修筑城郭沟池以加强防御。

制定礼义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以端正君臣之分,加强父子感情,促进兄弟和睦,使夫妇关系和顺,用以设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地的疆界,使勇力和智力得到尊重,使个人建立的功劳属于自己。

④他们用礼来显示正义,考验信实,指明错误,确立仁让典范,给人们指示永远遵循的原则。

⑤如果有人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使他有权有势,也要把他罢免,使人们都知道他是危害社会的人。

2、略。

篇四:《大道之行也》语段阅读答案
大道之行也阅读训练题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大道之行也阅读训练题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24.《大道之行也》训练学校姓名座位号一.课文注释,完成下面基础题1.解释划线的词。

①选贤与能()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④天下为公()⑤故人不独亲其亲()⑥盗窃乱贼而不作()⑦是故谋闭而不兴()⑧故外户而不闭()⑨是谓大同()2.翻译下列语句。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壮有所用,幼有所长(4)男有分,女有归。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7)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讲信修睦(睦:)⑹故外户而不闭(闭:)2.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3.《大
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4.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5.《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6.“大同”社会的特征有哪3点?7.“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三.课外阅读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

”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

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

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

2.翻译。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