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稳和平顺性资料
操纵稳定性介绍

1、问题的由来
“反应迟钝”:驾驶员转向指令已发出相当时间,但汽车还 没有转向反应,或转向过程完成的过慢。 “丧失路感”:正常汽车的转弯的程度,会通过转向盘在驾 驶员手上产生相应的感觉。有些操纵性能不好的汽车,在车 速较高或急剧转向时会丧失这种感觉。这会增加驾驶员的操 纵困难或影响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 “晃”:驾驶员给出稳定的转向指令,但汽车却左右摇摆, 行驶方向难于稳定。
2、操纵稳定性概念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 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 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 驶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 且也是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所以人们称 之为“高速车辆的生命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日益受到重 视,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
6、操稳的评价标准
(1)GB/T 6323.1-1994《蛇行试验 》; (2)GB/T 6323.2-1994《角阶跃输入特性试验 》; (3)GB/T 6323.3-1994《角脉冲输入特性试验 》; (4)GB/T 6323.4-1994《回正性能试验 》; (5)GB/T 6323.5-1994《转向轻便性能试验 》; (6)GB/T 6323.6-1994《稳态回转试验 》; (7)QC/T 480-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 法 》。
4、操稳分析内容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涉及的问题较广泛,它需要采用较多的物理参量从多方 面进行评价
4、操稳分析内容
5、操稳评价方法
汽车性能最后通过试验来进行测定与评价。试验中的性能评 价有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法是通过测试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两种方法。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 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转 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就是感觉评价, 主观评价法 其方法是让试验评价人员根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 并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整理版]汽车整车试验内容
![[整理版]汽车整车试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bb6a1d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c.png)
汽车整车试验内容商用车,严格按照理论上说整车的几大部件如发动机、前桥、变速器、后桥等都先时行零部件台架试验,当然电器方面也需要进行台架试验。
汽车性能试验是为了测定汽车的基本性能而进行的试验。
1,整车性能试验:主要进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ABS)试验、操稳试验、噪声试验、平顺性试验等几大项,别外还几小项如整车冷却性能试验、进气阻力排气压力试验、空调试验、寒带的冷气动、除霜除雾试验、采暖试验、三高(高温、高压、高寒)以及欧三以上的整车的标定试验等。
2,可靠性试验:主要是在试验场及场外路面进行,考核整车零部件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
一,性能试验主要包括以下这些试验:1,动力性能试验对常用的3个动力性能指标,即对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和爬坡性能进行实际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我国规定的测试区间是1.6km试验路段的最后500m。
加速试验一般包括起步到给定车速、高速挡或次高速挡,以及从给定初速加速到给定车速两项试验内容。
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与爬长坡两项试验。
最大爬坡度试验最好在坡度均匀、测量区间长20m以上的人造坡道上进行,如果人造坡道的坡度对所测车不合适(例如坡道过大或过小),可采用增、减载荷或变换排挡的办法做试验,再折算出最大爬坡度;爬长坡试验主要用来检查汽车能否通过坡度为7%—10%、长lOkm以上的连续长坡,试验中不仅要记录爬坡过程中的换挡次数、各挡位使用时间和爬坡总时间,还要观察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无过热,供油系统有无气阻或渗漏等现象。
2,燃料经济性试验通常做道路试验或做汽车测功器(亦即转鼓试验台)试验,后者能控制大部分的使用因素,重复性好,能模拟实际行驶的复杂情况,能采用各种测量油耗的方法,还能同时测量废气排放。
3,制动性能试验汽车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用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的稳定性评价。
常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制动效能试验(测.制动踏板力和制动减速度关系曲线)、热衰退和恢复试验、浸水后制动效能衰退和恢复试验等。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文档资料

两个后轮遇到的不平度(由于存在滞后距
离L):
q2(I) xI L, q4(I) yI L
谱量 Gik (n)
Gik (n)
1 lim T T
Fi* (n)Fk (n)
Fi (n)、Fk (n)为qi (n)、qk (n)的傅立叶变换 Fi*(n)、Fk*(n)为Fi (n)、Fk (n)共轭复数;T为长度I的分析区间。
相干函数在频域内描述了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 的分量之间线性相关的程度。
cohxy2 (n) 1, 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的分量之间幅值比 和相位差保持不变,完全线性相关; cohxy2 (n) 0, 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的分量之间幅值比 和相位差是随机变化的。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
系统的振动
暴露界限: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 限内,将保持人的健康或安全。它作为人 体可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界限:当人承受的振 动强度在此界限内时,能准确灵敏地反应, 正常地进行驾驶。它与保持人的工作效能 有关。
舒适降低界限:在此界限之内,人体对所 暴露的振动环境主观感觉良好,能顺利地 完成吃、读、写等动作。它与保持人的舒 适有关。
1)1/3倍频带分别评价法:
对传至人体的加速度进行频谱分析,可得1/3倍频 带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谱。
1/3倍频法认为:同时有许多个1/3倍频带都有能量作用于 人体时,各个频带振动作用无明显联系,对人体产生的 影响主要是人体感觉振动强度最大的一个1/3倍频带所 造成的。
2)总的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评价法
所包含的不平度垂直位移q的谱量成同其“功率”仍
为
2 q~n
,因此换算的时间频谱密度可表示为
:
操稳介绍

6)车辆动态测试仪
为使操纵稳定性试验仪器便于在汽车上安装及简化线路连接,将适合地面车辆参数测 量的二自由度陀螺仪、三自由度陀螺仪、侧(纵)向加速度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 了车辆动态测试仪。使用这种测试仪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可使试验前的准备 工作大大简化。试验时应将这种仪器装在汽车质心处。
右图是一辆仪器设备安装齐全的操纵稳定性试验车的示意图。
二、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 1、稳态回转试验(GB/T6323.6 1994) 2、蛇行试验(GB/T6323.1 1994) 3、转向回正性能试验(GB/T5323.4 1994) 4、转向轻便性试验(GB/T6323.5 1994) 5、瞬态响应试验
使用带修正装置的三自由度陀螺仪时,试验前可以利用修 正装置把陀螺仪自转轴自动修正到地垂线位置,试验时断 开修正装置电路,以避免修正装置发出错误信号(例如由 离心力引起的)。但试验时间不能太长,通常可允许数分 钟,否则,将会由于其他原因引起自转轴产生漂移而导致 测量误差。
3)侧(纵)向加速度计
侧(纵)向加速度计用以测定汽车作曲线行驶时的侧向 加速ay和纵向加速度ax,最大量程可选用±15m/s2。侧 (纵)向加速计应安装在汽车质心C处,初步估计,可认 为加速度计安装偏差引起的测量误差沿质心坐标轴(X轴 平行地面,与汽车纵轴线和前进方向一致;Y轴平行地面 指向左方;Z轴指向上方)三个方向的最大值可达 0.2g/m。 为使加速度计安装引起的测量误差不大于 1%,则加速度计安装与质心的偏差沿三个坐标轴方向均 应控制在1~2cm范围以内。
操纵稳定性试验标准介绍
所谓操纵稳定性,即表示是否能按驾驶员的意图控制汽车。操纵稳定性好的汽车, 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a),可在山区等迂回弯路上得心应手地进行操纵, b),能十分有把握地避开障碍物, c),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受侧向强风吹袭也安然自如。
第六章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解析

第六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6.1 平顺性的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由于行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又称为乘坐舒适性。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多质量振动系统,其车身通过悬架的弹性元件与车桥连接,而车桥又通过弹性轮胎与道路接触,其它如发动机、驾驶室等也是以橡胶垫固定于车架上。
在激振力作用(如道路不平而引起的冲击和加速、减速时的惯性力等)以及发动机振动与传动轴等振动时,系统将发生复杂的振动。
这种振动对乘员的生理反应和所运货物的完整性,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乘员也会因为必须调整身体姿势,加剧产生疲劳的趋势。
车身振动频率较低,共振区通常在低频范围内。
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应使引起车身共振的行驶速度尽可能地远离汽车行驶的常用速度。
在坏路上,汽车的允许行驶速度受动力性的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行驶平顺性,而被迫降低汽车行车速度。
其次,振动产生的动载荷,会加速零件磨损乃至引起损坏。
此外,振动还会消耗能量,使燃料经济性变坏。
因此,减少汽车本身的振动,不仅关系到乘坐的舒适和所运货物的完整,而且关系到汽车的运输生产率、燃料经济性、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等。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通常是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制订的,并用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目前,常用汽车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加速度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试验表明,为了保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
它约为60~85次/分(1HZ ~1.6HZ),振动加速度极限值为0.2~0.3g。
为了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完整性,车身振动加速度也不宜过大。
如果车身加速度达到1g,未经固定的货物就有可能离开车厢底板。
所以,车身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值应低于0.6~0.7g。
整车性能计算软件

整车性能计算软件该软件提供汽车五大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可靠性的设计计算和报表输出功能。
适合于各种车型的设计计算。
1.汽车动力性计算动力性是汽车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汽车首先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动力性决定了运输效率的高低。
为全面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本软件中汽车的动力性计算包括以下评价指标:(1)最高车速;(2)最大动力因数;(3)最大爬坡度;(4)0-100km/h加速时间;(5)原地起步加速通过400m时间;(6)直接档30km/h加速到100km/h时间;(7)直接档30km/h加速行驶400m时间。
输出以下图表:(1)驱动力-阻力平衡图;(2)动力因数图;(3)功率平衡图;(4)加速度图;(5)爬坡度图;(6)原地起步换档加速曲线;(7)直接档加速曲线。
并可计算空载和满载两种不同工况。
2. 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在一定的行驶条件下,以消耗最少的燃油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称为其次的燃油经济性。
它是评价汽车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结合汽车的实际使用工况,本软件系统选用以下指标来评价燃油经济性:(1)等速百公里油耗;(2)城市客车四工况循环油耗;(3)客车六工况循环油耗。
可计算空载和满载两种不同工况。
3. 汽车制动性计算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之为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本系统选用以下指标来综合评价汽车的制动性:(1)同步附着系数;(2)制动距离;(3)理想的前后制动力分配曲线;(4)附着效率曲线;(5) ECE法规制动分配曲线;4. 汽车操纵稳定性计算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也是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汽车性能试验

制动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2. 试验内容
制动性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制动效能试验
测试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 离和制动时间,以评价汽车的制 动效能
(2)制动抗热衰退性能试验
测试汽车在连续制动或高温环境 下制动时的效能,以评价汽车的 抗热衰退性能
动力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3. 评价指标
动力性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 (1)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评价汽车动力性的重要指标 (2)加速性能 通过测试汽车的加速时间来评价汽车的加速性能 (3)爬坡性能 通过测试汽车在不同坡道上的行驶能力来评价汽车的爬坡性能
经济性
经济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1. 概述
汽车经济性是指汽车 在使用过程中消耗最 少的燃料或能量,以 完成运输任务的效率 。它主要取决于发动 机的燃油消耗率、传 动系的传动效率以及 汽车的行驶阻力等因 素
(2)滑行阻力 滑行阻力是评价汽车滚动阻力的指标,也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滑行阻力越 小,汽车的滚动阻力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
制动性
制动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1. 概述
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迅 速减速或停车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制动 器的制动力、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等因素
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试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试验
(四) 汽车回正能力试验 汽车回正能力试验要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令汽车沿半径为
15 m的圆周行驶,调整车速使侧向加速度达4m/s2,然后 突然松开转向盘,在回正力矩作用下,前轮将要回复到直线 行 摆驶 角。 速记 度录ωr这,个整过理程出的ω时r-t间曲t线、。车速u、转向盘转角δsw和横 对于最高车速超过100km/h的汽车,还要进行高速回正性 能试验,试验车速为最高车速的70%。令汽车以试验车速 直线行驶,随后驾驶员转动转向盘使侧向加速度达到2 m/s2,然后突然松开转向盘作回正试验。 回正试验是表征和测定汽车自曲线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过渡过 程,是测定自由操纵力输入的基本性能试验。回正能力是汽 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辆没有回正能力的汽车, 或基本上回不到正中(即有较大一点的残余横摆角速度),或 回正过程中行驶方向往复摆动的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是不 满意的。
试验中记录转向盘转角及转向盘转矩,并按双纽线路径每一周 整理出如图5-5-2所示的转向盘转矩-转向盘转角曲线。通常以 转向盘最大转矩、转向盘最大作用力及转向盘作用功等来评价 转向轻便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试验
(二)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对转向盘转角输入达到 稳定行驶状态时汽车的稳态横摆响应。我国主要采用定转向 盘转角试验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试验
(五) 转向盘角脉冲试验 通常以汽车横摆角速度频率特性来表征汽车的动特性。因此,
频率特性的测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试验。这个试验要确定给转 向盘正弦角位移输入时,输出(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输入的振 幅比与相位差。通过直接给转向盘正弦角位移输入来测量汽 车的频率特性是很困难的,因为一方面准确的正弦输入难以 做到,而且要在几个固定车速下给转向盘以不同频率的正弦 输入也是很费时间的。所以,经常是用转向盘角位移脉冲试 验来确定汽车的频率特性。进行这种试验时,给等速行驶的 汽车-转向盘角位移脉冲输入,记录下输入的角脉冲与输出的 汽车横摆角速度,参看图5-5-4。通过求得输入、输出的富 氏变换,便可确定频率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频谱图上,将频率分成 1/3 倍频带。任意频带的上限频率是其中心频率的 1.12 倍,而 其下限频率是其中心频率的 0.89 倍,而且某一频带的上限频率即为下一频带的下限频率。 ISO2631“疲劳-降低功效界限”在 1-80Hz 范围内规定的 1/3 倍频带中心频率为 1,1.25, 1.6……80 分成不同的频带,各段的上下限频率与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fu = 1.12 fc ,
侧翻工况下的操纵性能,综合评价汽车行驶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 ü 蛇行试验基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 入) 》 ü 仿真模型为所建的整车开环系统动力学模型, 整车所处状态为满载状态。 使整车动 力学模型以试验车速沿直线行驶, 在某一时刻快速移动转向齿条使前轮达到预定转 角,固定该转角一段时间,使汽车进入转弯运动状态。 ü 根据仿真结果,读取汽车的运动状态——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侧向加速度等 运动参数的响应情况。 GB/T 6323.3—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 (转向盘转角脉冲输 入) 》 ü 仿真模型为所建的整车开环系统动力学模型, 整车所处状态为满载状态。 使整车动 力学模型以试验车速沿直线行驶, 然后给转向盘一个三角脉冲转角输入, 试验时向 左(或向右)转动转向盘,并迅速转回原处,直至汽车回复到直线行驶位置。 ü 根据仿真结果,可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处理为在时间域的响应情况。
4 操纵稳定性分析
操纵稳定性分析用于研究车辆在得到如转向、制动或油门等输入信号下的动力学响应。 例如: 你可以分析当车辆在以某一个速度行驶时给方向盘一个转角情况下, 其横向加速度的 变化情况。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 疲劳的条件下, 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 汽车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 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 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 行驶的能力,是汽车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操纵稳定性好的车辆:应该容易控制;在出现 扰动时,不应使驾驶员感到突然和意外;操纵性能的行驶极限应能清楚地辨别。汽车的操纵 稳定性是影响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性能之一,因此,如何研究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以获得良好的汽车主动安全性一直是关于汽车的最重要的课题。 在我国,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始于七十年代。 清华大学和长春汽车研究所都同时系统地 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 各个汽车生产厂也都从自己产品的需要出发, 在不同的程度上进行 了操纵稳定性的试验和研究工作。 我国开展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历史虽不太长, 但吸取了 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展较快。
awi = w( f ci )aw
式中: w( f ci ) 为频率加权函数, f ci 为各频带的中心频率(Hz)
Z 轴方向
0.5 (0.5 < f < 2) f / 4 (2 < f < 4) w( f ) = (4 < f < 12.5) 1 12.5 (12.5 < f < 80) 1 (0.5 < f < 2) 2 / f (2 < f < 80)
在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如下几种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蛇行试 验、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低速回正和高速回正) 、转向轻便性试验、稳态回转试验。
4.2 试验仪器和依据标准
GB/T 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6323.1—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蛇形试验》 ü 蛇行试验方法是评价汽车随动性、 收敛性、 方向操纵轻便性及事故可避免性的试验, 也是包括车辆一驾驶员一环境在内的一种闭环试验。 该试验能够考核汽车在侧滑或
QC/T 480—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5 行驶平顺性分析
汽车平顺性是指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感到不舒适、 疲劳甚至 损害健康或使货物损坏的性能。 汽车的平顺性是现代高速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是检验汽车 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多种使用性能的发挥和行驶系的寿命, 也是 同类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汽车在实际使用中, 常因路面不平而引起强烈 的车身振动,对乘坐者的生理反应或所运货物的完整,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振动还在 汽车上产生动载荷,加速零件磨损,使某些部件早期疲劳失效;第三,振动产生的车辆动荷 载通过车轮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易于产生疲劳损伤和宏观破坏。相比乘用车而言,通用载 货车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行驶的道路标准低、弯道多、坡路多、转弯半径小,车辆频繁转 向与制动,并长期在满载、振动与冲击载荷下工作, 座椅部位的振动水平是一般客车的 9-16 倍,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载货车驾驶员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工作长达 10-20 小时,这给驾驶员 带来较大疲劳和更多的危险。同时,平顺性对车辆油耗和车体损伤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着 力研究汽车平顺性为减少这些危险和损伤的同时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平顺性评价指标。
5.1 平顺性评价方法
一般认为,汽车平顺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有三个:客观的生理学因素、主观的心理学因素 和评价方法的差异。 目前平顺性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测量法。 主观评价法 是由有经验的乘员组成的专门小组来完成汽车平顺性的主观评价。 该评价法的缺点是: 需要 根据经验认真的规划、 需要统计上的无偏见采样、 人们对振动的感觉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次或 不同组人员给出的评价汽车平顺性的比较定性的数据具有差异等。 仅用定性的说明或描述不 容易确定汽车平顺性,而客观测量评价法是借助于测量仪器来完成对随机振动机数据的采 样、记录,在专用数据处理机上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得到相关的分析值与相对应的限制指标 相比较,可较为客观的确定汽车平顺性。 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指标是在随机路面输入下汽车车身的动态响应结果。根据 GB/T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使试验方法》的要求,对整车的随机输入平顺性 进行仿真分析。 目前有以下几个评价指标: (1)1/3 倍频率评价法
4.1 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目前,对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通过实验(包括场地实验和模拟实验),测量开环和闭环条件下汽车的主要运动量, 研究汽车及人-车闭环系统的特性,并对此进行研究和评价; (2)通过实验中驾驶员的主观感觉,对汽车的特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3)通过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和人-车闭环系统模型,从理论上来研究和评价汽车的操 纵稳定性。 从理论与试验的角度可以分为: (1)理论分析和动态仿真研究; (2)试验研究,包括客观评价和驾驶员的主观评价。 第一类方法是进行开环和闭环条件下的评价。 把汽车作为一个控制系统, 按照对控制系 统操纵性、 稳态品质和瞬态响应特性的一般性要求, 来分析和和研究汽车运动特性的方法称 为开环方法。事实上,汽车的性能是通过人的操纵来实现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优劣,不但 取决于汽车本身的结构参数, 还涉及驾驶员和道路交通环境等主观因素。 若把汽车作为驾驶
fl = 0.89 f c ,带宽 ∆f = f u − f c 。各 1/3 段频带的加速度均方根值 aw ,可以从传至人体的
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对相应的频带中心频率的带宽积分然后开方而得:
aw =
∫
fu fl
Gq && ( f )df
这种方法认为,同时有许多的 1/3 倍频带的振动能量作用于人体时,各频带无明显的联 系,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主要由人体感觉的振动强度最大的一个频带造成的。 由于人体对各频带振动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 1/3 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 aw 的大 小并不能反映人体感觉振动强度的大小。 为此要用人体对不同频率振动敏感程度的频率加权 函数,将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以外的各 1/3 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进行频率加权,即 按人体感觉的振动强度相等的原则折算为最敏感频率范围, 垂直振动 4-8Hz, 水平振动 1-2Hz 的数值,称为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 awi 。它的大小可以反映人体对振动强度的感觉。其 计算公式为:
GB/T 6323.4—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ü 仿真模型为所建的整车开环系统动力学模型, 整车所处状态为满载状态。 使整车动 力学模型以试验车速沿直线行驶, 移动转向齿条使汽车侧向加速度达到一定值, 待 稳定后突然释放齿条的约束(模拟松开转向盘的工作) ,记录释放后的响应情况。 ü 试验分为低速回正和高速回正两种试验。通过不同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与 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的值进行比较评价行驶稳定性。 GB/T 6323.5—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轻便性试验》 GB/T 6323.6—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态回转试验》 ü 仿真模型为所建立的整车开环系统操纵稳定性模型, 整车所处状态为满载状态。 使 整车动力学模型以较低的稳定车速行驶, 移动齿条, 待模型所运行的轨迹为一个半 径为 15m 的圆位置,记录下齿条移动的位置。预先将齿条固定在记录下的位置, ,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 缓慢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 0.25m/s2) 到一定的要求 (受发动机功率限制而所能达到的最大侧向加速度、 或汽车出现不稳 定状态、或根据某些行业标准) 。 ü 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得到汽车稳态回转时转弯半径比值随侧向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员—汽车—环境闭环系统的被控环节,根据整个系统的特性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闭环方法。 开环方法所应用的基础是经典控制理论,依据汽车的稳态和瞬态分析,使用不足、过度 转向特性和转向输入的阶跃响应特性, 来对汽车的操纵性进行评价。 但是开环方法很难直接 在实际中应用。70 年代初期,ESV 研究计划的实施,促使人们去研究实用的操纵性设计方 法。 鉴于当时的驾驶员模型仍处于提高闭环跟踪响应的仿真精度的水平, 各国研究人员主要 采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去探索操纵性的评价方法。7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利用驾驶员对汽 车直线行驶性能、转弯行驶性能和转向轻便性等特性的感觉,进行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虽然没有经过理论推导, 但是, 由于考虑了驾驶员因素和道路环境的特点,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闭环设计的思想。但由于对汽车的瞬态响应等特性,主、客观评价 不一致,因此难以推广。80 年代初,人们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着手,重新开始深入地研 究驾驶员-车辆-道路闭环系统。在理论方面,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学习性和适应性,建立了许 多确定性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有效的仿真了驾驶员-车辆-道路闭环系统。在实验方面,研 制开发了驾驶员模拟器。90 年代,郭孔辉教授在研究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且 考虑了影响汽车操纵性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各个单项总方差评价指 标, 并应用频率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法, 在工 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另一类方法是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就是通过实车试验 测试一些与操纵稳定性有关的汽车运动量, 然后与相应的标准比较进行评价; 主观评价则是 驾驶员根据任务要求操纵汽车时,依据对操纵动作难易程度的感觉来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 显然,客观评价是一种定量评价,若评价指标能够确定的话,则无需进行主观评价,但由于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客观量评价指标很难确定。因此,主观评价在汽车操 纵稳定性的评价中一直占重要地位。 近年来,轮胎与路面之间复杂的力学特性,加上各种路面性质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 试验的危险性,使这些方面的研究变得十分困难。此外,空气动力特性和各种阵风(特别是 横向阵风)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整车参数和部件(特别是轮胎、悬架、转向系等)特性的 选择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等等,也还有不少没有被认识的领域。因此,即使在汽车生产 十分发达的国家,凭经验来评价和凭经验来设计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目前, 国内外已开发了与上述评价方法相对应的各种试验方法。 按汽车的主要行驶状况, 有以下常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