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考试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BE=2,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
9.若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有两个点 ,设 ,则 不经过第( )象限.
A.一B.二C.三D.四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的正负,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和点C关于BD对称,BC=AB=4,由线段的中点得到BE=2,连接AE交BD于P,则此时,PC+PE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四边形 为正方形
关于 的对称点为 .
连结 交 于点 ,如图:
此时 的值最小,即为 的长.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即把根代入方程此时等式成立
4.在函数 的图象上的点是( )
A.(-2,12)B.(2,- 12)C.(-4,- 6)D.(4,-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为24即可判断.
【详解】解:∵函数 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为24,
A. 5B. 6C. 7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求出m的值,据此得出新数据,继而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详解】解:根据题意,有
,
∴解得: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进行解题.
8.如图.在正方形 中 , 为边 的中点, 为 上的一个动点,则 的最小值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关于x 的方程 ()2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D. m 0≠. 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是( ). A.B. C. D. 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A. 7,24,25B. 3,2,5C. 2,5,6D. 13,14,154.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m≥1 B. m≤1 C. m >1 D. m <1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ACB =90°,AC+AB =10,BC =3,求AC 的长.在这个问题中,AC 的长为( )A. 4尺B. 92尺C. 9120尺D. 5尺6.一次函数42y x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邻边相等矩形是正方形8.一个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28150x x -+=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1B. 12C. 13D. 11或139.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为CD 的中点,连接OE ,若4AB =,60BAD ∠=︒,则OCE △的面积是( )A. 4B. 23C. 2D. 3 10.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60米/分钟B. 乙的速度是80米/分钟C. 点A 的坐标为(38,1400)D. 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40(4060)y t t =剟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1.在函数21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在Rt △ABC 中,已知∠C =90°,∠A =30°,BC =1,则边AC 的长为_____. 13.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1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都相等”的逆命题是___命题.(填“真”或“假”)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61y x =-+的图象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若12x x <,则1y ________2y .(填“>”“<”或“=”)16.要组织一次篮球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 个球队参加比赛.17.如图,AC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平分BAD ∠,90ACD ABC ==∠∠°,点E ,F 分别为AC ,CD 的中点,连接BE ,EF ,78BEF ∠=︒,则D ∠的大小为________度.1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COD Y 的顶点O ,A ,C 的坐标分别是(0,0),(4,0),(1,2),则直线AD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19.已知CD 是△ABC 的边AB 上的高,若CD=3,AD=1,AB=2AC ,则BC 的长为_____.20.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点F 在AB 上,连接EF 交AD 于点G ,EF CE =,若3BF =,2DG =,则CE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其中21-22题各7分,23-24题各8分,25-27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解方程:4(2)25x x +=2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线段EF ,点A ,B ,E ,F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画出以AB 为一边的矩形ABCD ,点C ,D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矩形ABCD 的周长为65;(2)在方格纸中画出以EF 为边的菱形EFGH ,点G ,H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菱形EFGH 的面积为4;连接CH ,请直接写出CH 的长.23.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 (元)与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 是线段,且BA x P 轴,AC 是射线.(1)当30x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小李6月份上网费用为66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小时?24.如图,矩形纸片ABCD ,点E 在BC 上,将CDE △沿DE 折叠,得到FDE V ,DF ,EF 分别交AB 于点G ,H ,且EH GH =.(1)求证:BG CE =;(2)若4AB =,3AD =,求AG 的长.25.某地2016年为做好“精准扶贫”,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异地安置,并规划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三年内保持不变,已知2018年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投入异地安置资金1500万元. (1)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为多少元?(2)在2017年异地安置的具体实施中,该地要求投入用于优先搬迁租房奖励的资金不低于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25%.规定前1000户(含第1000)户)每户每天奖励8元,1000户以后每户每天奖励5元,按租房400天计算,求2017年该地至少有多少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26.已知:矩形ABCD ,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连接CE ,BE ,且BC CE =,DCE ∠的平分线CF 交BE 于点F .(1)如图1,求BFC ∠的大小;(2)如图2,过点F 作FN CF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求证:BN AD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FN 交AD 于点M ,点Q 为MN 的中点,连接BQ 交AD 于点H ,点P 在AH 上,且DE PD =,连接BP ,且10BP DE =.延长MF 交CE 于点G ,连接CM ,若CGM △的周长与BHP V 的周长的差为2,求MN 的长.2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8(0)y kx k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C ,B ,点A 在第一象限,连接AB ,AC ,四边形ABOC 是正方形.(1)如图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2,点,D E 分别在,AB OC 上,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F ,点G 在EF 上,且2EG FG =,连接DE ,DG ,设点G 的横坐标为t ,DEG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BE ,BF ,CD ,点M 在BF 上,且FM EG =,点N 在BE 上,连接MN 交DG 于点H ,12BNM BEF ∠=∠,且MH NH =,若5CD BD =,求S 的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关于x 的方程 ()2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D. m 0≠.【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m ﹣1≠0,再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 ﹣1≠0,解得:m≠1,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关键是掌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是( ). 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函数有两个变量x 与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结合选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 、B 、C 选项中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 只有D 选项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可能会有两个y 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注意掌握在函数变化的过程中,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A. 7,24,25 325 C. 2,5,6 D. 13,14,1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依次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 、2227+24=25,则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A 选项正确;B 、()()2223+25≠,则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B 选项错误; C 、2222+56≠,则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C 选项错误;D 、22213+1415≠,则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D 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是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m≥1B. m≤1C. m >1D. m <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方程2x 2x m 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2240m =-->V ,解得:m <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ACB =90°,AC+AB =10,BC =3,求AC 的长.在这个问题中,AC 的长为( )A. 4尺B. 92尺C. 9120尺D. 5尺【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设AC=x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AC=x ,∵AC+AB=10,∴AB=10﹣x .∵在Rt △ABC 中,∠ACB=90°,∴AC 2+BC 2=AB 2,即x 2+32=(10﹣x )2.解得:x =4.55,即AC=4.5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 6.一次函数42y x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小于0,则函数一定过二、四象限,常数项-2<0,则一定与y 轴负半轴相交,据此即可判断.【详解】一次函数42y x =--的一次项系数为-4,∵-4<0,∴函数一定过二、四象限,∵常数项-2<0,∴函数与y 轴负半轴相交,∴一次函数42y x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一次函数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和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详解】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A 选项错误;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也可能是一般四边形,故B 选项错误;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C 选项错误.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故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需熟练掌握各特殊四边形的特点.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28150x x -+=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11B. 12C. 13D. 11或13【答案】C 【解析】【分析】先解方程求出第三边,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然后求出周长即可.【详解】解:28150x x -+=()()350x x --=123,5x x ==,∵2+3<6,则x=3舍去,∵2+5>6,则x=5成立,则周长为2+5+6=13,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考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CD的中点,连接OE,若4AB=,60BAD∠=︒,则OCE△的面积是()A. 4B. 23C. 2D. 3【答案】D【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可求出菱形的面积,则△ADC的面积也可求出,易证OE为△ADC的中位线,所以OE∥AD,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OCE的面积.【详解】解:过点D作DH⊥AB于点H,∵四边形ABCD是菱形,AO=CO,∴AB=BC=CD=AD,∵∠BAD=60°,∴DH=4323 =∴S菱形ABCD=42383⨯=∴S△CDA=12S菱形ABCD=183432⨯=∵点E为边CD的中点,∴OE为△ADC的中位线,∴OE∥AD,∴△CEO∽△CDA,∴△OCE的面积=14S△CDA=1433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判断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能够证明OE为△ADC的中位线进而证明△CEO∽△CDA是解题的关键.10.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速度是60米/分钟B. 乙的速度是80米/分钟C. 点A的坐标为(38,1400)D. 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剟y t t40(406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象信息,甲60分钟行驶2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的速度;由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减去甲的速度得出乙的速度,再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答即可;求出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即A点的横坐标,用A点的横坐标乘以甲的速度得出A点的纵坐标,再将A、B 两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详解】解:A、根据图象信息,甲的速度为2400÷60=40米/分钟,故A选项错误;B、∵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t=24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100-40=60米/分钟,B选项错误;C、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的时间为2400÷60=40分钟,40×40=1600,∴A 点的坐标为(40,1600),故C 选项错误;D 、设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kt+b ,∵A (40,1600),B (60,2400),∴160040240060k b k b =+⎧⎨=+⎩, 解得:400k b =⎧⎨=⎩, ∴线段AB 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40(4060)y t t =剟,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读懂题目信息,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1.在函数21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x ≠【解析】【分析】 在函数21x y x -=-中分母不为0,则x-1≠0,解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在函数21x y x -=-中分母不为0, 则x-1≠0,即x≠1,故答案为:1x ≠.【点睛】本题是对分式有意义的考查,熟练掌握分母不为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在Rt △ABC 中,已知∠C =90°,∠A =30°,BC =1,则边AC 的长为_____.【解析】【分析】由在Rt △ABC 中,∠C=90°,∠A=30°,BC=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C 的长;【详解】解:∵在Rt △ABC 中,∠C=90°,∠A=30°,BC=1,∴AB=2BC=2×2=4 ∴AC=22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在于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13.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答案】3x >【解析】【分析】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0,3),由函数表达式可得,0kx b +<,就是一次函数值y <0,结合图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图知,3x >时,y <0,即0kx 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3x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是对一次函数图像的考查,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知识和不等式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都相等”的逆命题是___命题.(填“真”或“假”)【答案】真【解析】【分析】首先分清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对应边相等,把题设与结论互换即可得到逆命题,然后判断正误即可.【详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对应边相等,因而逆命题是: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是一个真命题.故答案是:真【点睛】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61y x =-+的图象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若12x x <,则1y ________2y .(填“>”“<”或“=”)【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详解】解:∵一次函数61y x =-+中k=-6<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2x x <,∴12y y >,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6.要组织一次篮球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 个球队参加比赛.【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设应邀请x 个队参加比赛,由题意则有:x(x-1)=15,解得x=6或x=-5(不合题意,舍去),故应邀请6个队参加比赛.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如图,AC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平分BAD ∠,90ACD ABC ==∠∠°,点E ,F 分别为AC ,CD 的中点,连接BE ,EF ,78BEF ∠=︒,则D ∠的大小为________度.【答案】6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AD,得到∠CEF=∠CA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EB,得到∠EAB=∠EBA,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点E,F分别为AC,CD 的中点,∴EF∥AD,∴∠CEF=∠CAD,∵∠ABC=90°,点E为AC的中点,∴EA=EB,∴∠EAB=∠EBA,∴∠CEB=2∠EAB,∵AC平分∠BAD,∴∠CAD=∠EAB,∴3∠DAC=78°,解得,∠DAC=26°,∵∠ACD=90°,∴∠D=90°-26°=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Y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0,0),(4,0),(1,2),则直线AD的1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COD解析式为____________.【答案】28y x =-【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点D 坐标,再求出AD 解析式即可.【详解】∵四边形ACOD 是平行四边形,∴OC=AD ,OC ∥AD ,∵O(0,0),A(4,0),C(1,2),∴D 点坐标为(3,2)-,设AD 解析式为k y x b =+,把A(4,0),D(3,2)-代入k y x b =+中,0423k b k b=+⎧⎨-=+⎩, 解得:28k b =⎧⎨=-⎩, ∴28y x =-,故答案为:28y x =-.【点睛】本题是对平行四边形和一次函数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知识和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已知CD 是△ABC 的边AB 上的高,若3AD=1,AB=2AC ,则BC 的长为_____. 【答案】327【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ABC 是锐角三角形,△ABC 是钝角三角形,分别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分别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C 和BC 即可.【详解】分两种情况:①当ABC V 是锐角三角形,如图1,∵CD ⊥AB ,∴∠CDA=90°, ∵CD=3,AD=1,∴AC=2,∵AB=2AC ,∴AB=4, ∴BD=4-1=3,∴BC 2222CD BD 3(3)23+=+=;②当ABC V 是钝角三角形,如图2,同理得:AC=2,AB=4,∴2222CD BD (3)527+=+=综上所述,BC 的长为327故答案327【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常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要熟练掌握,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解答是关键.20.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点F 在AB 上,连接EF 交AD 于点G ,EF CE =,若3BF =,2DG =,则CE 的长为________.【答案】152【解析】【分析】过点F 作FH ∥BC 交CE 于点H ,设AF=a ,易证△AGF ∽△DGE ,从而可知21a ED a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266a a EH +=,根据图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可求出a 的值,从而可求出CE 的长度. 【详解】解:过点F 作FH ∥BC 交CE 于点H ,设AF=a ,∴CD=AB=a+3,∴AG=AD-GD=a+1,∵AF ∥CE ,∴△AGF ∽△DGE , ∴AF ED AG GD=, ∴21a ED a =+, 在Rt △EFH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222EF EH FH =+,∴()()22233EH EH a +=++, ∴266a a EH +=, ∵21a EH ED DH a a =+=++, ∴26261a a a a a +=++, 解得::a=3或a=-4(舍去), ∴215312a CE ED CD a a =+=++=+,故答案为:152.【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本题属于中等题型.三、解答题(其中21-22题各7分,23-24题各8分,25-27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解方程:4(2)25x x += 【答案】12229229x x -+--== 【解析】【分析】 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式,根据求根公式,解出方程即可.【详解】解:方程化为248250x x +-=4a =,8b =,25c =-224844(25)4640b ac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484648429229b b ac x -±--±-±-±====即1222922922x x -+--==. 【点睛】本题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考查,熟练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线段EF ,点A ,B ,E ,F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画出以AB为一边的矩形ABCD,点C,D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矩形ABCD的周长为65;(2)在方格纸中画出以EF为边的菱形EFGH,点G,H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菱形EFGH的面积为4;连接CH,请直接写出CH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22CH=【解析】【分析】(1)作出长,宽分别为25,5的矩形即可;(2)作出对角线分别为2,4的菱形即可.【详解】解:(1)22AB=+=,125÷-=,652525则作出长,宽分别为25,5的矩形如图所示;(2)如图,菱形EFGH即为所求,222222CH=+=【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P轴,AC是射线.是线段,且BA x(1)当30x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小李6月份上网费用为66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小时?【答案】(1)330y x =-;(2)6月份上网32个小时【解析】【分析】(1)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A 、C 两点坐标代入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求y=66时x 的值即可.【详解】解:(1)当30x ≥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则30604090k b k b +=⎧⎨+=⎩, 解得330k b =⎧⎨=-⎩, 所以330y x =-;(2)当66y =时,66330x =-,解得32x =,所以6月份上网32个小时.【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如图,矩形纸片ABCD ,点E 在BC 上,将CDE △沿DE 折叠,得到FDE V ,DF ,EF 分别交AB 于点G ,H ,且EH GH =.(1)求证:BG CE =;(2)若4AB =,3AD =,求AG 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85AG =【解析】【分析】(1)由折叠得:∠C=∠DFE=90°,EC=EF ,DC=DF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证出FGH BEH △≌△,得到FH BH =,FG BE =,利用等量代换可得结论;(2)设AG=m ,表示出FG ,在Rt ADG V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90B C ∠=∠=︒,∵CDE △与FDE V 关于DE 对称,∴CDE FDE △≌△,∴90DFE C ∠=∠=︒,EF EC =, DF DC =,在FGH V 和BEH △中 F B FHG BHE GH EH ∠=∠⎧⎪∠=∠⎨⎪=⎩∴FGH BEH △≌△,∴FH BH =,FG BE =,∴FH EH BH GH +=+,即BG EF =,∴BG CE =;(2)∵四边形ABCD 为矩形,∴90A ∠=︒,3BC AD ==,4DF CD AB ===,令AG m =,则4CE BG m ==-,∴3(4)1FG BE m m ==--=-,4(1)5DG m m =--=-,在Rt ADG V 中,∵90A ∠=︒,∴222AD AG DG +=,∴2223(5)m m +=-,解得85m =, ∴85AG =. 【点睛】考查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性质,合理地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25.某地2016年为做好“精准扶贫”,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异地安置,并规划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三年内保持不变,已知2018年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投入异地安置资金1500万元. (1)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为多少元?(2)在2017年异地安置的具体实施中,该地要求投入用于优先搬迁租房奖励的资金不低于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25%.规定前1000户(含第1000)户)每户每天奖励8元,1000户以后每户每天奖励5元,按租房400天计算,求2017年该地至少有多少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答案】(1)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为18000000元;(2)2017年该地至少有165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解析】【分析】(1)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2016年投入资金给×(1+增长率)2=2018年投入资金,列出方程,即可求得x 的值,从而可以求得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数额;(2)设今年该地有y 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根据前1000户获得的奖励总数+1000户以后获得的奖励总和不低于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25%,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设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21200(1)12001500x +=+,解得120.550%, 2.5x x ===-(舍),∴12000000(150%)18000000⨯+=(元),则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为18000000元;(2)设2017年该地有y 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根据题意得81000400540(1000)1800000025%y ⨯⨯+⨯-≥⨯,解得1650y ≥,∴2017年该地至少有165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则2017年该地至少有165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和不等式,这是一道典型的增长率问题.26.已知:矩形ABCD ,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连接CE ,BE ,且BC CE =,DCE ∠的平分线CF 交BE 于点F .(1)如图1,求BFC ∠的大小;(2)如图2,过点F 作FN CF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求证:BN AD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FN 交AD 于点M ,点Q 为MN 的中点,连接BQ 交AD 于点H ,点P 在AH 上,且DE PD =,连接BP ,且10BP =.延长MF 交CE 于点G ,连接CM ,若CGM △的周长与BHP V 的周长的差为2,求MN 的长.【答案】(1)45°;(2)详见解析;(3)25MN =【解析】【分析】(1)令EBC α∠=,由矩形的性质可得902DCE BCE BCD α∠=∠-∠=︒-,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1452FCE DCE α∠=∠=︒-,从而求出∠BFC 的大小; (2)过点B 作BR FN ⊥于点R ,过点B 作BT FC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T ,先证明BR BT =,再证NBR CBT △≌△,从而证明BN AD =;(3)延长CF 交AE 于点L ,先证明MEF CEF △≌△,得到EM EC BC ==,再证Rt AHB Rt DLC △≌△,得AH DL =,根据MCG △的周长与BPH V 的周长的差为2,求出1AP MD ==,设10BP a =,则4DE a =,10CM BP a ==,在Rt CDM V中和Rt EDC V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MN 的长度.【详解】(1)解:如图,令EBC α∠=,∴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 ,∴90BCD ∠=︒∵BC CE =,∴BEC EBC α∠=∠=,∴1801802BCE EBC BEC α∠=︒-∠-∠=︒-,∴902DCE BCE BCD α∠=∠-∠=︒-,又∵CF 平分DCE ∠, ∴1452FCE DCE α∠=∠=︒-, ∴45BFC FCE BEC ∠=∠+∠=︒;(2)证明:如图,过点B 作BR FN ⊥于点R ,过点B 作BT FC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T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C ∠=︒, AD BC = ,∵FN CF ⊥,∴90NFC ∠=︒,∵45BFC ∠=︒,∴45BFN BFC ∠=∠=︒ ,∴BR BT =,在四边形BTFR 中,36090909090RBT ∠=︒-︒-︒-︒=︒ ,∴90CBT CBR ∠+∠=︒,∵90NBR CBR ∠+∠=︒,∴CBT NBR ∠=∠,又∵90T BRN ∠=∠=︒,∴NBR CBT △≌△,∴BN BC AD ==;(3)解:如图,延长CF 交AE 于点L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B CD =,90BAD CDA ∠=∠=︒,∴AEB EBC BEC α∠=∠=∠=,∴45EMF ECF α∠=︒-=∠,又∵EF EF =,∴MEF CEF △≌△,∴EM EC BC ==,∴四边形BCEM 是平行四边形,∴BM CE BC BN ===,∵Q 为MN 中点,∴BQ MN ⊥,∴90CFG BQM ∠=∠=︒ ,∴BH CL ∥,∴四边形BCLH 为平行四边形,∴CL BH =,∵MEG CEL ∠=∠,EM EC =,MEG CEL ∠=∠,∴MEG CEL △≌△ ,∴MG CL BH == ,LE GE =,∴ME LE EC EG -=-,∴ML CG =,又∵ME AD =,∴AM DE =,又∵PD DE =,∴AM PD =,∴AM PMPD PM -=-, ∴AP MD =,∴APB DMC △≌△,∴BP CM =,∵AB CD =,BH CL =,∴Rt AHB Rt DLC △≌△,∴AH DL =,又∵MCG △的周长与BPH V 的周长的差为2,∴()()2CM MG CG BP BH PH ++-++=,∴2CG PH -=,∴2ML PH -=,∴()22MD DL AH AP MD +--==,∴1AP MD ==, ∵104BP DE =, 设10BP a =,则4DE a =,10CM BP a ==,∴14CE ME a ==+,在Rt CDM V 中,22222(10)1CD CM DM a =-=-,在Rt EDC V 中,22222(14)(4)CD CE DE a a =-=+-,∴2222(10)1(14)(4)a a a -=+-解得11a =,215a =-(舍), ∴44DE a ==,5AD CE BC BN ====,∴223AB CD CE DE ==-=,∴2AN BN AB =-=,4AMAD MD =-=, ∴2225MN AM AN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求出MD 的长是本题的关键.2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8(0)y kx k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C ,B ,点A 在第一象限,连接AB ,AC ,四边形ABOC 是正方形.(1)如图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2,点,D E 分别在,AB OC 上,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F ,点G 在EF 上,且2EG FG =,连接DE ,DG ,设点G 的横坐标为t ,DEG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BE ,BF ,CD ,点M 在BF 上,且FM EG =,点N 在BE 上,连接MN 交DG 于点H ,12BNM BEF ∠=∠,且MH NH =,若5CD BD =,求S 的值. 【答案】(1)8y x =-+;(2)1816023S EG DQ t t ⎛⎫=⨯=--< ⎪⎝⎭…;(3)32 【解析】【分析】(1)先求C 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可求出k ;(2)根据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F 和EG=2FG 可以得出OG 与OE 的关系,从而得出GE 与t 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算出S ;(3)令BD n =,则5CD n =,8AD n =-,在Rt ACD V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n ,延长MN 交x 轴于点P ,连接GM ,GN ,过点M 作MR BE ∥交x 轴于点R ,令BNM α∠=,则,2ENP BEF αα∠=∠=,从而证出4EG EL m ==,在Rt BOE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 ,从而求出S.【详解】解:(1)当0x =时,8y =,∴(8,0)B ,∴8OB =,∵四边形ABOC 是正方形,∴8BO CO ==,∴(8,0)C ,代入解析式得088k =+,解得1k =-,∴8y x =-+;(2)如图,过点D 作DQ x ⊥轴于点Q ,∴90DQO QOB OBD ∠=∠=∠=︒,∴四边形BOQD 是矩形,∴8DQ BO ==,∵点E 与点F 关于y 轴对称,∴OF OE =,令3OE m =,∴6EF m =,∵2EG FG =, ∴243EG EF m ==, ∴OG EG OE m t =-==-,∴1184816160223S EG DQ m m t t ⎛⎫=⨯=⨯⨯==--< ⎪⎝⎭…;(3)如图,令BD n =,则5CD n =,8AD n =-, 在Rt ACD V 中,222AD AC CD +=,∴222(8)8(5)n n -+=,解得12n =,283n =-(舍), ∴2BD =,延长MN 交x 轴于点P ,连接GM ,GN ,过点M 作MR BE ∥交x 轴于点R , 令BNM α∠=,则,2ENP BEF αα∠=∠=, ∴2EPN ENP ααα∠=-==∠,。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的函数的是( )A.B.C.D.3.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4.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测试10次,平均成绩均为9.2环,方差如下表所示:A.甲B.乙C.丙D.丁5.如图,在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为矩形的是( )A. B. C. D.6.正方形的边长为,它的面积与长为,宽为的矩形的面积相等.则a 的值为( )A. C. D.7.已知一次函数,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C.图象经过点D.当时,ABCD Y ABCD Y AC BD ⊥OA OB =AC BD =90ABC ∠=︒cm a 48cm 6cm 1221y x =-(1,2)1y <-0x <8.某登山队测得气温(单位:℃)与海拔高度(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表:A. B. C. D.9.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CD 和BC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以CE ,CF 为边作,H 是AG 的中点.则线段CH 的长为( )A.10.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或取值)是( )A. C.________.12.写出一个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13.红星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邱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88.则小邱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________分.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作等边三角形ADE ,连接BD ,BE .则________°.15.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将一批物资从甲地运往乙地,其中快车送达后立即沿原路返回,往返速度的大小不变,两车离甲地的距离与慢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km 4km 4.5km 5km 2km-60B ∠=︒6AB =2CE CF ==CEGF Y |1|(12)y x x =--≤≤12y x m =+0m <≤102m <≤12m -≤≤12=-=DBE ∠=(km)y (h)t①快车比慢车晚出发;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2倍;;④若两车第二次相遇地距乙地距离为,则.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请填写序号)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对角线BD 上的动点,连接CE ,以CE ,CD 为边作,连接CF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2)18.(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BD ,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BFD 为菱形?(不需要说明理由)19.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若干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已知抽取的学生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的女生身高频数分布表和男2h m 90km 360km a =5AB =10BC =CEFD Y CE CF ++ABCD Y ABD △生身高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身高分组标准(1)在女生身高频数分布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全男生身高频数分布直方图,男生身高的中位数分布在________组;(3)若学校共有女生1500人,男生1600人,请估计身高在之间的学生共约有多少人?20.已知点及在第二象限内的动点,且,设的面积为S .a =b =c =155170x ≤<(8,0)A -(,)P x y 10y x -=OPA △(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S 的图象;(3)当时,求P 点坐标.21.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1)如图1,先画点D 使四边形ABDC 为平行四边形,连接AD 交BC 于点E ,再在AC 上画点F ,使;(2)在图2中,先在内部画格点M ,连接AM ,BM ,CM ,使,再画点M 关于AB 的对称点N .22.A 城有肥料,B 城有肥料,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 ,D 两乡.从A 城往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20元/t 和25元/t ;从B 城往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15元/t 和24元/t.现C 乡需要肥料,D 乡需要肥料.设从A 城运往C 乡x t 肥料,总运费为y 元.(1)①从B 城运往C 乡的肥料为________;从B 城运往D 乡的肥料为________t(用含x 的式子表示).②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最少总运费;(2)由于更换车型,使从A 城运往C 乡的运费每吨减少m 元(),其他不变,这时怎样调12S =8⨯8ABC △//EF AB ABC △ABM BCM ACM S S S ==△△△400t 600t 480t 520t t 46m <<运才能使总运费最少?23.如图,M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连接MD ,BM .(1)如图1,求的度数;(2)过点B 作于点G ,连接CG .①如图2,试探究DM 和C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如图3,连接AG 交BC 于点E ,若,,请直接写出CG 的长为________.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分别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A .(1)如图1,若,.①求点A ,B ,C 的坐标;②点M ,N 分别在射线CA 和射线BA 上,点P 在x 轴上,若四边形CMNP 为菱形,求点P 的坐标;(2)如图2,若,连接BD 交AC 于点Q ,若,请直接写出h 的值.AM AD =BMD ∠BG DM ⊥6AB =2BE CE =:4m y kx =-:4n y hx =-1k =-2h =k =(0,2)D -45BQC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解得,观察四个选项,符合条件的答案只有B,故选:B.2.答案:C 解析:3.答案:D解析:A 、,以1,2,3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 不符合题意;B 、,以2,3,4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B 不符合题意;,,,D 、,,,以4,5,3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D 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解析:,丁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D.5.答案:A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A 错误;C 正确;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30x -≥3x ≥123+= ∴2245+=< ∴2213+= 22=2221∴+≠224325+= 2525=222435∴+=∴0.600.560.500.45>>> ∴∴ AC BD= ABCD ∴△,,,,是矩形,故B 正确;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D 正确;故选:A.6.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得:,解得故选:C.7.答案:D解析:A 、,,图象过一、三、四象限,故此选项错误;B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此选项错误;C 、当时,.所以图象不过,故此选项错误;D 、画出草图,当时,图象在x 轴下方,,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8.答案:AAO OC ∴=BO OD =OA OB = AC BD ∴=ABCD ∴W 90ABC ∠=︒ ABCD ∴W 2486a =⨯a =20> 10-<∴20> y ∴1x =1y =(1,2)1y <-0x ∴<解析:令登山队测得气温为y ,海拔高度为x ,由题意可知,,所以当时,即,解得:,故选:A.9.答案:D 解析:如图,延长GE 交AB 于点K ,分别过点A 、K 作与点N ,与点M ,设A G 与CD 交于点O ,易知四边形BKEC ,BDGF 均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KMNP 为矩形,在中,,,,,在中,,,,在中,,,,,,在中,,为直角三角形,为AG 的中点,4(1)1(1)561.51y x x ---=-+-=--19y =-1956x -=-4x =AN BC ⊥KM BC ⊥Rt ABN △6AB =60B ∠=︒132BN AB ==AN ==Rt AKP △4AK AB BK AB EC =-=-=60AKP B ∠=∠=︒122KP AK ∴==AP ==826PG KG KP BF KP ∴=-=-=-=Rt AKP △AG ==////EG CF AD EGO DAO ∴∽△△13EO GO EG OD AO AD ∴===AG = 624DE =-=114EO ED ∴==14OG AG ==EOG △222134EO OG EG +=+==EOG ∴△90HOC ∴∠=︒H故选:D.10.答案:B解析:如图,当经过点,解得当经过点,解得,所以,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时,m 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11.答案:312GH AG ∴==OH GH OG ∴=-=HC ==12y x m =+0m +=m =12y x m =+21m +=0m =102m -<≤3==故答案为:3.12.答案:解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符合条件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可以为:(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13.答案:90解析:根据题意得:(分)答:该生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90分.故答案为:90.14.答案:解析: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30.15.答案:①③④解析:由图象可得,快车比慢车晚出发2h,故①正确;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3倍,故②错误;,2y x= y kx =0k ∴>∴2y x =2y x =9520%9030%8850%90⨯+⨯+⨯=30︒90BAD ∴∠=︒AB AD =45DBA ∠=︒ADE △60DAE ∴∠=︒AD AE =9060150BAE ∴∠=︒+=︒︒AB AE =()1180150152ABE AEB ∴∠=∠=⨯-︒=︒︒30DBE DBA EBA ∴∠=∠-∠=︒(km /h)2a =/h)3, 26a a ∴÷=∴1(2)2am a m =-解得,,故③正确;,解得,此时慢车距乙地的距离为:解得,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解析: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四边形CEF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点F 的运动轨迹是AF 所在的直线,,,要求的最小值,可以转化到求的最小值,如图,作点D 关于直线AF 的对称点G ,连接CG ,过G 作,设DG 与AF 交于点M ,过M 作,延长AM 交CH 于点N ,连接GF,,当C ,F ,G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此时最小.由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CEFD 是平行四边形知:,,即,,四边形FEDN 是平行四边形.,,,,3m =3(km)2a ⨯=162222a n a -⎛⎫+--= ⎪⎝⎭92n =19190, 624a a a -⨯==360a = AB CD ∴=//AB CD EF CD =//EF CD CE DF =AB EF ∴=//AB EF ∴∴CE DF = CE CF CF DF ∴+=+∴CE CF +CF DF +GH CD ⊥MP CH ⊥CF DF CF GF CG ∴+=+≥CF DF CG +=//AF BE //EF DC //FN ED //FE ND ∴EF DN ∴=DN AB ∴=5AB = 10BC =,,在中,,在中,,,在中,是DG 中点,,是的中位线,,,在中,17.答案:(1)5DN ∴=10AD =Rt ADN △AN ==DM AN ⊥ AD DN DM AN⋅∴==Rt DMN △MN ==MP CN ⊥ 2DM MN MP DN⋅∴==Rt MDP △4DP ==M //MP CH MP ∴DGH △24GH MP ∴==28DH DP ==13CH CD DH ∴=+=Rt CHG △CG ==CE CF ∴+-(2)解析:(1)原式(2)原式18.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2)当满足时,四边形EBFD 为菱形.19.答案:(1)0.2,40,6(2)图见解析(3)2250人解析:(1)女生的总人数是:(人),则,,,故答案为:0.2,40,6;(2)补全直方图如图所示,(3)4+=+=4=+==+AB CD =//EB FD12BE AB =12DF CD =BE DF =ABD △90ADB ∠=︒120.3040÷=80.2040a ==40b =400.156c =⨯=81481500(0.300.250.15)160010501200225040++⨯+++⨯=+=答:估计身高在之间的学生共约有2250人.20.答案:(1),图见解析(2)解析:(1)由得,由P 在第二象限,得,解得则,x 的取值范围为S 的图象如图所示(2)当时,,解得,则,点P 的坐标为.21.答案:(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解析:(1)如图1所示,点D 和点F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M 和点N 为所求.22.答案:(1)①;②最少总运费为20080元155170x ≤<100x -<<(7,3)-10y x -=10y x =+0100x x <⎧⎨+>⎩100x -<<18(10)4402S x x =⨯⨯+=+100x -<<12S =44012x +=7x =-3y =(7,3)-(480)t x -(120)tx +(2)调运方案为:从A 城运往C 乡肥料,从B 城运往D 乡肥料,运往D 乡肥料,运费最少解析:(1)①从B 城运往C 乡的肥料为:;从B 城运往D 乡的肥料为:.②∵,∴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 取得最小值,为20080.∴最少总运费为20080元.(2)设更换车型后的总运费为w 元.由题意,得∵∴∴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时,w 取得最小值.调运方案为:从A 城运往C 乡肥料,从B 城运往D 乡肥料,运往D 乡肥料,运费最少.23.答案:(1)(2)①,证明见解析解析:(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设,在四边形ABMD 中400t 80t 520t (480)x -t (120)x +t 2015(480)25(400)24(120)y x x x x =+-+-++420080x =+40k =>040x ≤≤0x =(20)25(400)15(480)24(120)w m x x x x =-+-+-++(4)20080(040)m x x =-+≤≤46m <<240m -<-<400x =400t 80t 520t 135︒DM CQ =90BAD ∠=︒AB AD=AM AD=AB AM=AMD ADM x ∠=∠=︒ABM AMB y ∠=∠=︒9022360BAD ADM ABM BMD y x ∠+∠+∠+∠=++=︒︒︒︒解得:则:(2)①过C 作,且,连接MQ 交BC 点H ,连接GQ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且∴四边形DCQM 为平行四边形∴,且∴∵∴由(1)证得:∴∴∵∴∴∴,∴即:在等腰中∴②如图,135x y +=135BMD BMA AMD x y ︒+︒∠∠===∠+︒//CQ DM CQ DM =BC DC =90DCB ∠=︒//CQ DM CQ DM=//MQ CD MQ CD=90MHB DCB ∠=∠=︒MQ DC BC==BG DM⊥90BGM ∠=︒135BMD ∠=︒45BMG MBG ∠=∠=︒BG MG=12∠=∠901902GBC GMQ ︒∠=∠=-=︒∠-∠(SAS)BGC MGQ ≌△△GC GQ =BGC MGQ∠=∠BGC MGC MGQ MGC∠-∠=∠-∠90CGQ BGM ∠=∠=︒Rt CGQ△CQ ===DM CQ =连接BD ,作,交BM 的延长线于点H,,,,,,,,由①得,,,设,则,,在中,,,由①知,24.答案:(1)①,点和点DH BM ⊥6AB = 2BE CE =2CE ∴=4BE =BD =90BCD BGM ∠=∠=︒ DEC BEG ∠=∠CDE CBG ∴∠=∠DBM CBG∠=∠DBM CDE ∴∠=∠90H BCD ∠︒∠== BDH DEC ∴∽△△3BH CD DH CE∴==DH a =3BH a =45DMH BMG ∠︒∠== DM ∴==Rt BDH △DH a =3BH a =BD ==1a ∴=2=DH ∴=DM =CG DH ∴==(0,4)A -(4,0)B -(2,0)C②或(2)解析:(1)①∵,.∴与直线令,则,解得:,令,则,∴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点,点和点;②∵点M ,N 分别在射线CA 和射线BA 上,设点∵四边形CMNP 为菱形∴轴,∴∴则,∵点,由勾股定理得:∴解得:∴①∴②1P ⎫⎪⎪⎭2P ⎫⎪⎪⎭h =1k =-2h =:4m y x =-:24n y x =-0y =40x --=240x -=4B x =-2C x =0x =4y =-(0,4)A -(4,0)B -(2,0)C (,24)M m m -//MN x MN CM CP==24M N y y m ==-(2,24)N m m --|3|M N MN x x m =-=(2,0)C 222(2)(24)CM m m =-+-222(2)(24)9m m m -+-=)3m -=)3m m-=-1m =2=32P CP MN m x ====-P x =32P CP MN m x ==-==-∴综上:点P 的坐标为或(2)由B 、D 的坐标得:直线BD 的表达式为:联立上式和直线AC 的表达式为:解得:则点,设点,过点B 作于点T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过点T 作x 轴的平行线交过点B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N ,交过点C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M ,设点,,,,,则,,即且解得:P x =1P ⎫⎪⎪⎭2P ⎫⎪⎪⎭12,4y x =-142, 4hx x -=-Q x =82,14141Q h h ⎛⎫- ⎪--⎝⎭(,4)T t th -BT AC ⊥BCT △CT BT =90CTB ∠=︒(,4)T t th -90MTC NTB ∠+∠=︒ 90NTB TBN ∠+∠=︒MTC TBN ∴∠=∠90CMT TNB ∠=∠=︒ (AAS)CMT TNB ∴≌△△MC TN =BN MT =284141t th h ⎛⎫-=--- ⎪-⎝⎭8441th t h -=--12h =经检验12h ==。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題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1.以下调查中,适宜普查的是(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 .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C .了解串场河中鱼的种类D .了解一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的点( )A .(-3,2)B.(2,3)C .(-2,3)D .(2,-3)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 D 4.菱形具有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边相等B .对边平行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5.若分式中x 、y 的值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 .不变B .是原来的3倍C .是原来的D .是原来的6.估计 )A .2和3B .3和4C .4和5D .5和67.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8.照相机成像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f ,物体到镜头的距离u ,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满足.已知f 、v .则( )A .B .C .D .6y x =33x x y -1319()111v f f u v=+≠u =fvf v -f vfv -fvv f -v ffv-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9.若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_.1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一次,下列3个事件:①向上一面的点数是奇数;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3的倍数:③向上一面的点数不小于3.其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事件是___________.(填序号)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___________.(填 “”“”或“”).14.如图,菱形的面积为24,若,则___________.15.已知,且,则的值为___________.16.如图,在矩形纸片中,,,E 是边上一点,先将沿折叠,点B 落在点处,与交于点F ;再折叠矩形纸片,使得点C 与点重合,点D 落在点处,折痕为.则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72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722x -=()11,A y ()22,B y ()0k y k x=<1y 2y >=<ABCD 8AC =BD =111x y -=2x y ≠2xy x x y--ABCD 4AB =16BC =BC ABE AE B 'EB 'AD ABCD B 'D ¢EG FG =18.解分式程:.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0.密闭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容器的体积V (单位:)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单位:)随之变化.已知密度与体积V 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1)求密度ρ关于体积V 的函数表达式;(2)当时,求二氧化碳密度ρ的值.21.为了解某初中校学生最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给学校提出更合理的配置体育运动器材和场地的建议.兴趣小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须从“篮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球类运动项目,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估计该校800名初中生中最喜爱篮球项目的人数;23122x x x--=--2121121a a a a a +⎛⎫+÷ ⎪--+⎝⎭1a +3m ρ3kg/m ρ32.5m V =34kg /m ρ=35m V =(4)根据调查结果,请你向学校提一条合理建议.22.观察下列等式:,…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3个等式的规律,写出第⑤个等式:_______;(2)用含n (n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面各个等式的规律,并加以证明.23.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E 、F 分别是、上的点,连接.(1)如图1,对角线、相交于点O ,若经过点O ,求证:.(2)在如图2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线段,使它满足:①点M 、N 分别在、上;②.(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24.定义图形如图1,在四边形中,M 、N 分别是边、的中点,连接.若两侧的图形面积相等,则称为四边形的“对中平分线”===ABCD AD BC EF AC BD EF OE OF =MN AD BC MN EF =ABCD AD BC MN MN MN ABCD提出问题有对中平分线的四边形具有怎样的性质呢?分析问题(1)如图2,为四边形的“对中平分线”,连接,,由M 为的中点,知与的面积相等,则,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请说明理由.(2)在(1)的基础上,小明提出了下列三个命题,其中假命题的是_____(请把你认为假命题的序号都填上)①若,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若,则四边形是菱形;③若,则四边形是矩形.深入探究如图3,四边形有两条对中平分线,分别是,,且相交于点O ,若.请探索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5.如图,直线轴于点H ,且与反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与的图像分别交于点A 、B .(1)若,,连接、.①的面积为_______;②当时,求点B 的坐标.(2)若点,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D ,点D 在直线l 的左侧,若和变化时,的值始终不变,求对应k 的值.MN ABCD AN DN AD AMN DMN AD BC MN AB ABCD MN AB =ABCD MN BC ⊥ABCD ABCD MN EF MN EF =ABCD l x ⊥()110,0k y k x x =>>2k y x=()200k x ,18k =22k =-OA OB ABO OA OB ⊥()20H ,()2102y kx k k =+≠1k 2k +AB AD参考答案1.解: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合普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了解串场河中鱼的种类,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了解一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解:反比例函数中,A 、∵,∴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此点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选项A 、B、C 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 .4.解:菱形的性质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的性质有: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得出: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故选:D .5.解:∵分式中的、的值都变为原来的倍.∴,∴此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 .6又∵,,∴,∴4和5两个整数之间,6y x=6k =()3266-⨯=-≠236⨯=2366-⨯=-≠()2366⨯-=-≠===33x x y-x y 3()()333333333x y x x x x y y x x x y --=--===162025<<<<45<<故选:C .7.解:如图,∵为中点,为中点,∴,,同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 .8.解:∵,∴,∴,故选:C .9.解: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10.1112.解:①“向上一面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③“向上一面的点数不小于”的概率为,,故其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事件是②,故答案为:②.E ADF AB 12EF BD =EF BD ∥GH BD GH BD =,∥EF GH EF GH =∥,EFGH ()111v f f u v =+≠111v f u v fvf -=-=fv u v f =-20x -≠2x ≠2x ≠==1213323231123>>13.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点,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14.解:∵四边形是菱形,面积为24,且,∴.故答案为:6.15.解:∵,∴,∴,故答案为:.16.解:∵四边形为矩形,∴,,,,根据折叠可知:,,,,,,∴,∵,∴,∵,∴,∴,∴,设,则,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即,解得:,∴,0k <()0k y k x=<210>>()11,A y ()22,B y 21y y ><ABCD 8AC =2426BD AC ⨯==111x y-=xy y x =-21222xy x y x x y x x y x y x y----===----1-ABCD 4AB DC ==16AD BC ==90B C D ∠=∠=∠=︒AD BC ∥BE B E '=CE B E '=4AB AB '==AEB AEB '∠=∠90AB F B '∠=∠=︒CEG B EG '∠=∠BE CE =16BE CE BC +==8BE CE B E '===AD BC ∥AEB EAF ∠=∠AEB EAF '∠=∠AF EF =EF AF x ==8B F x '=-Rt AB F '△222AF B F AB ''=+()22248x x =+-5x =5EF =∵,∴,∴,∴.故答案为:5.17.18.解:,去分母得:,整理得:,此方程无解,∴原方程无解.19.解:,把代入得:原式.20.(1)解:∵密度与体积V 是反比例函数关系,∴设,∵当时,.∴,∴,∴密度关于体积V 的函数解析式为:;(2)解:把代入得:,AD BC ∥AGE CEG ∠=∠AGE GEF ∠=∠5FG EF ==5=-5=23122x x x--=--232x x +-=-12x x -=-2121121a a a a a +⎛⎫+÷ ⎪--+⎝⎭()2112111a a a a a a +-⎛⎫+÷ =⎪--⎝⎭-()21212a a a a -=⋅-1a =-1a =11=-=ρ()0,0k V k Vρ=>≠32.5m V =34kg /m ρ=4 2.5k =2.5410k =⨯=ρ()100V Vρ=>5V =()100V V ρ=>1025ρ==当时,求二氧化碳密度ρ的值为.21.(1)解: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2)解:被抽查的总人数为:(名),∴被抽查的100人中最喜爱羽毛球的人数为:(名),被抽查的100人中最喜爱篮球的人数为:(名),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解:(名),答:估计该校800名初中生中最喜爱篮球项目的人数为320名.(4)解:因为喜欢篮球的学生较多,建议学校多配置篮球器材、增加篮球场地等.(答案不唯一)22.(1(2)解:第1个等式中分母为,第2个等式中分母为,第3个等式中分母为,第4个等式中分母为,35m V =32kg /m 36030%108︒÷=︒3030%100÷=1005%5⨯=∴100301015540----=40800320100⨯==1=======2211=+2521=+21031=+21741=+得第个等式中分母为应为:∴第∵左边右边∴左边右边.23.(1)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解:如图,即为所求作的线段;∵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同理可得:,∴,∴,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4.解:分析问题:(1);理由如下:过点A 作于点E ,过点D 作于点F ,如图所示:n 21n +n ======ABCD OA OC =AD BC ∥AEO CFO ∠=∠EAO FCO ∠=∠AOE COF △≌△OE OF =MN ABCD OA OC =AD BC ∥AMO CFO ∠=∠MAO FCO ∠=∠AOM COF ≌AM CF =AOE CON ≌△△AE CN =AM AE CF CN -=-ME FN =ME FN ∥MNFE MN EF =AD BC ∥AE BC ⊥DF BC ⊥∵,,∴,∵为四边形的“对中平分线”,∴,∵M 是的中点,∴,∴,∴,∴,∵N 是的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2)①∵,∴,∵,∴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边、的中点,∴,,∴,∵,AE BC ⊥DF BC ⊥AE DF ∥MN ABCD ABNM CDMN S S =四边形四边形AD AMN DMN S S = AMN DMN ABNM CDMN S S S S -=- 四边形四边形ABN DCN S S =V V 1122BN AE CN DF ⨯=⨯BC BN CN =AE DF =AEFD AD EF ∥AD BC ∥AD BC ∥AM BN ∥MN AB ABNM AM BN =AD BC 12AM AD =12BN BC =AD BC =AD BC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①是真命题;②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M 、N 分别是边、的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而不是菱形时,,故②是假命题;③当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时,延长、交于点E ,如图所示:∵四边形为等腰梯形,∴,∴,∵点N 为的中点,∴,∴,∵,∴,∴,∵,,∴,ABCD ABCD AD BC ∥AD BC =AD BC 12AM AD =12BN BC =AM BN =AM BN ∥ABNM AB MN =ABCD AB MN =ABCD BA CD ABCD B C ∠=∠EB EC =BC EN BC ⊥90BNE ∠=︒AD BC ∥90AME BNE ∠=∠=︒EM AD ⊥EB EC =EA ED =EB AB EC CD -=-即,∴,∴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时,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③是假命题;综上分析可知:真命题为①.(3)四边形为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有两条对中平分线,分别是,,∴根据解析(1)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边、的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同理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为菱形.25.(1)解:①∵,,直线轴于点H ,∴,,∴;EA ED =AM DM =ABCD MN BC ⊥MN BC ⊥ABCD ABCD ABCD MN EF AD BC ∥AB CD ∥ABCD AD BC =AD BC 12AM AD =12BN BC =AM BN =AM BN ∥ABNM AB MN =EBCF EF BC =MN EF =AB BC =ABCD 18k =22k =-l x ⊥1118422AOH S k ==⨯= 2112122OBH S k ==⨯-= 415AOB AOH OBH S S S =+=+=②设,则,,,,∵,∴为直角三角形,∴,∴,解得:,负值舍去,∴点B 的坐标为;(2)解:∵点,∴,,∴,∵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D ,∴把代入得:,解得:,∴,∴,∴,∵和变化时,的值始终不变,∴为定值,∴为定值,∴,∴.()2,0B m m m -⎛⎫> ⎪⎝⎭8A m m ⎛⎫ ⎪⎝⎭,2224OB m m =+22264OA m m =+22282100AB m m m ⎛⎫=+= ⎪⎝⎭OA OB ⊥AOB 222AB OA OB =+22222100644m m m m m =+++2m =()2,1-()20H ,12,2k A ⎛⎫ ⎪⎝⎭22,2k B ⎛⎫ ⎪⎝⎭122k k AB -=()2102y kx k k =+≠12k y =()2102y kx k k =+≠()121022k kx k k =+≠122k k x k-=121,22k k k D k -⎛⎫ ⎪⎝⎭1222k k AD k -=-1212222k k k AB AD k k ---+=+1k 2k +AB AD 1212222k k k k k ---+()()()()121212121212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0k -=1k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A.AD=BC,AB=CD
B.AB∥CD,AD=BC
C.AD∥BC,AB∥CD
D.OA=OC,OB=OD
5.
(3 分)如图,在△ABC 中,点 D,E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以点 A 为圆心,AD 为半
径作圆弧交 AB 于点 F.若 AD=7,DE=5,则 BF 的长为(
第 1页(共 31页)
全体学生的测试成绩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
信息一:党史知识测试题共 10 道题目,每小题 10 分;
信息二:两个班级的人数均为 40 人;
信息三:九年级 1 班成绩条形统计图如图;
60×3+70×17+80×3+90×9+100×8
信息四:九年级 2 班平均分的计算过程如下:
第 6页(共 31页)
19.(9 分)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AM⊥BD 于点 M.
(1)尺规作图:过点 C 作 BD 的垂线,垂足为 N,连接 AN,CM(保留作图痕迹,不写
作法,不写结论).
(2)补全推理过程:
在矩形 ABCD 中,
∵AD∥BC,AD=BC,
∴
.
=80.5
3+17+3+9+8
(分)
;
第 4页(共 31页)
信息五: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九年级 1 班
82.5
m
90
158.75
九年级 2 班
80.5
75
n
174.75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m=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3分)()2化简结果正确的是()A.﹣3B.3C.±3D.92.(3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3分)某运动品牌专营店店主对上一周新进的某款T恤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尺码39404142434445平均每天销售数量/件1023303528218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一些42码的T恤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众数4.(3分)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C.5,6,7D.5,12,135.(3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3分)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3分)如图,一根长20cm的吸管置于底面直径为9cm,高为12cm的杯子中,则吸管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不可能是()A.5cm B.7cm C.8cm D.10cm8.(3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DH⊥AB于点H,连接OH,若OA=4,OH=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A.8B.16C.24D.329.(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AB=CD,∠ABD=30°,∠BDC=80°,则∠EFP的度数是()A.15°B.25°C.30°D.35°10.(3分)下面的四个问题中都有两个变量:①正方形的面积y与边长x;②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底边长y与腰长x;③汽车从A地匀速行驶到B地,汽车行驶的路程y与行驶时间x;④用长度为10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y与一边长x.其中,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形如y=kx+b(其中k,b是常数,k≠0)的式子表示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1.(2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表达式.12.(2分)使得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13.(2分)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AB⊥OA,AB=2,以原点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与数轴交于一点C,则点C表示的数为.14.(2分)一次函数y=kx+b(k≠0)中两个变量x,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4﹣3﹣2﹣10…y…97531…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kx+b≥7的解集是.15.(2分)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按笔试成绩占80%,面试成绩占20%计算应聘者的总成绩.小明笔试成绩为8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小明的总成绩为分.16.(2分)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大正方形ABCD,中空的部分是小正方形EFGH,连接CE.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EF=BG,则CE的长为.17.(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将矩形的一角沿CE向上折叠,点B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边AD上.若△AEF的周长为12,△CDF的周长为24,则AF的长为.18.(2分)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活体生物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当生物死亡后,机体内的碳﹣14含量会按确定的比例衰减(如图所示),机体内原有的碳﹣14含量衰减为原来的一半所用的时间称为“半衰期”.考古学者通常可以根据碳﹣14的衰变程度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②碳﹣14的含量逐渐减少,减少的速度开始较快,后来较慢;③经过六个“半衰期”后,碳﹣14的含量不足死亡前的百分之一;④若某遗址一生物标本2023年出土时,碳﹣14的剩余量所占百分比为80%,则可推断该生物标本大致属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三、解答题(本题共54分,第19题4分,第20-24题每小题4分,第25题6分,第26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4分)19.(4分)计算:.20.(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作:以AC为对角线的矩形ADCE.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的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与BC交于点D;②以点A为圆心,CD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C的右侧交于点E;③连接AE,CE.(1)根据以上作法,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以下证明.证明:∵AE=CD,CE=AD,∴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填推理的依据)由作图可知,AD平分∠BAC,又∵AB=AC,∴AD⊥BC().(填推理的依据)∴∠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填推理的依据)21.(5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证:BE=DF.2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函数y=2x﹣2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A(1,4).(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求△AOB的面积.23.(5分)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自制弹簧测力计,为此他们需要了解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的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再根据实验数据制作弹簧测力计.经过实验测量,他们得到了6组拉力x(N)与弹簧长度y(cm)之间的数据,如表所示:弹簧受到的拉力x(单位:N)0510152025弹簧的长度y(单位:cm)6810121416(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述试验所得数据为坐标的各点并顺次连线;(2)结合表中数据,求出弹簧长度y关于弹簧受到的拉力x的函数表达式;(3)若弹簧的长度为30cm,求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x的值.24.(5分)某校舞蹈队共有12名学生,测量并获取了所有学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如下:a.12名学生的身高:160,164,164,165,166,167,167,167,168,168,169,171,b.12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66.3m n(1)写出表中m,n的值;(2)现将12名学生分成如下甲乙两组.对于不同组的学生,如果一组学生的身高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该组舞台呈现效果越好.据此推断:在下列两组学生中,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填“甲组”或“乙组”);甲组学生的身高165167167168168171乙组学生的身高160164164166167169(3)该舞蹈队要选六名学生参加艺术节比赛,已经确定甲组四名参赛的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167,168,168.在乙组选择另外两名参赛学生时,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四名学生所组成的参赛队身高的方差最小,则乙组选出的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和.25.(6分)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AB上任意一点,连接CE,点F为CE的中点,过点F作MN ⊥CE,MN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M、N,连接CM、EN.(1)求证:四边形CNEM为菱形;(2)若AB=10,AD=4,当AE=2时,求EM的长.26.(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0),(1,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3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1(m≠0)的值小于函数y=kx+b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7.(7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M在BC延长线上,点P是BM的中点,连接AP,在射线BC上方作PQ⊥AP,且PQ=AP.连接MD,MQ.(1)补全图形;(2)用等式表示MD与MQ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连接CQ,若正方形边长为5,CQ=6,直接写出线段CM的长.28.(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线段AB和点Q,给出如下定义:若在直线y=x上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则称点Q为线段AB的“相随点”.(1)已知,点A(1,3),B(5,3).①在点Q1(1,5),Q2(﹣1,3),Q3(0,4),Q4(﹣5,0)中,线段AB的“相随点”是;②若点Q为线段AB的“相随点”,连接OQ,BQ,直接写出OQ+BQ的最小值及此时点Q的坐标;(2)已知点A(﹣2,3),点B(2,﹣1),正方形CDEF边长为2,且以点(t,1)为中心,各边与坐标轴垂直或平行,若对于正方形CDEF上的任意一点,都存在线段AB上的两点M,N,使得该点为线段MN的“相随点”,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公式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计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2,因此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B、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C、=2,因此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3.【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解答】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统计量的选择,主要包括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掌握相关统计量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52+6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解答】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命题正确,符合题意;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命题与定理,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6.【分析】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几象限,取决于k和b.当k>0,b>O时,图象过1,2,3象限,据此作答.【解答】解:∵k=3>0,b=2>0,∴直线y=3x+2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k>0,b>0的图象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几象限,取决于x的系数和常数项.7.【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的最短距离,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当吸管、底面直径、杯子的高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短,当吸管与底面垂直时,h最大,此时AB==15(cm),故h最短=20﹣15=5(cm),h最大=20﹣12=8(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8.【分析】由Rt△BHD中,点O是BD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OH=2,则,BD=4,由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可得AC=8,应用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A=OC,OB=OD,AC⊥BD,∵DH⊥AB,∴∠BHD=90°,∴BD=2OH,∵OH=2,∴BD=4,∵OA=4,∴AC=8,∴菱形ABCD的面积=AC•BD==1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面积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合理利用菱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PF=AB,PF∥AB,求得∠DPE=∠ABD=30°,同理,PE=CD,PE∥CD,得到∠DPE=180°﹣∠BDC=180°﹣80°=10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P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PF是△ABD的中位线,∴PF=AB,PF∥AB,∴∠DPE=∠ABD=30°,同理,PE=CD,PE∥CD,∴∠DPE=180°﹣∠BDC=180°﹣80°=100°,∴∠EPF=∠EPD+∠DPE=130°,∵AB=CD,∴PE=PF,∴∠EFP=∠FEP=×(180°﹣∠EPF)=×(180°﹣130°)=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函数矩形函数解析式,判定即可.【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y=x2,故不符合题意;②根据题意得,y=20﹣2x,故符合题意;③设汽车从A地匀速行驶到B地的速度为k,y=kx(k为常量),故符合题意;④根据题意得,y=x(5﹣x)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确地列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1.【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得出k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k<0,∴函数表达式为y=﹣x.故答案为:y=﹣x(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先根据题意得出k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B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OB===,故点C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得出OB的长是解题关键.14.【分析】直接根据表格中x,y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表格可知,当x=﹣4时,y=9;当x=﹣3时,y=7,∵﹣4<﹣3,9>7,∴关于x的不等式kx+b≥7的解集是x≤﹣3.故答案为:x≤﹣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能直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笔试成绩占80%,面试成绩占20%,∴总成绩是80×80%+85×20%=81(分),故答案为:81.【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SAS证明△EHC≌△DHC得出CE=CD,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AED≌△CBG,∴DE=BG,∵EF=BG,∴EF=DE,又∵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EH=EF=DE,∠EHC=∠DHC,∴EH=DH,又HC=HC,∴△EHC≌△DHC(SAS),∴CE=CD,又∵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CE=C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EHC≌△DHC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由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可知,AB=CD,AD=BC=CF,BE=EF,再根据三角形周长,求得BC+CD =18,DF=6,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长,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EF,BC=CF,∵△AEF的周长为12,△CDF的周长为24,∴AE+EF+AF=AE+BE+AF=AB+AF=12,CD+CF+DF=CD+BC+DF=24,∴AB+AF+CD+BC+DF=AB+AD+CD+BC=36,∴BC+CD=18,∴DF=6,CF=BC=18﹣CD,在Rt△CDF中,CF2=CD2+DF2,∴CF2=(18﹣CF)2+62,解得:CF=10,∴AD=BC=CF=10,∴AF=AD﹣DF=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找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分析】根据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剩余碳﹣14所占百分百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①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说法正确;②碳﹣14的含量逐渐减少,减少的速度开始较快,后来较慢,说法正确;③经过5个“半衰期”后,碳﹣14的含量大于死亡前的,经过六个“半衰期”后,碳﹣14的含量大于死亡前的百分之一,说法正确;④某遗址一生物标本2023年出土时,碳﹣14的剩余量所占百分比为80%,设生物死亡时间为x年前,则:x=5730×≈2866,该生物死亡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866年,所以原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以及常量与变量,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清楚函数图象的意义.三、解答题(本题共54分,第19题4分,第20-24题每小题4分,第25题6分,第26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4分)19.【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运算,然后化简二次根式,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2=3﹣+2=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分析】(1)根据要求作出图形;(2)根据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即可.【解答】(1)解:图形如图所示:(2)证明:∵AE=CD,CE=AD,∴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作图可知,AD平分∠BAC,又∵AB=AC,∴AD⊥BC(三线合一),∴∠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答案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线合一,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出OA=OC,OB=OD,利用中点的意义得出OE=OF,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BF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BE=DF.【解答】证明:连接BF、DE,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E、F分别是OA、OC的中点∴OE=OA,OF=OC∴OE=O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BE=D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运用.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分析】(1)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函数y=2x﹣2的图象平移得到可知k=2,再由函数图象经过点A(1,4)求出b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2)求出B点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函数y=2x﹣2的图象平移得到,∴k=2,∵函数图象经过点A(1,4),∴4=2×1+b,解得b=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当y=0时,x=﹣1,∴B(﹣1,0),∴OB=1,∵A(1,4),∴△AOB的面积=×1×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3.【分析】(1)先描点,再连线,即可得出图象;(2)利用待定系数法计算即可;(3)求出当y=30时,x的值即可.【解答】解:(1)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设弹簧长度y关于弹簧受到的拉力x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将(0,6),(5,8)代入函数解析式得,,解得:,故弹簧长度y关于弹簧受到的拉力x的函数表达式为y=x+6.(3)当y=30cm,x+6=30,解得:x=60,故弹簧的长度为30cm,求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x的值为60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1)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即可解答;(2)根据方差的概念和意义,即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即可解答;(3)根据方差的概念和意义,可确定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应该在175﹣178,据此可解答.【解答】解:(1)从中可以看出第6个数据和第7个数据分别是167,167,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m ==167,其中,167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n=167;故答案为:167,167;(2)甲组学生的身高分布于165﹣171,乙组学生的身高分布于160﹣169,据此可以看出甲组学生的身高波动比乙组学生的小,稳定性较大,所以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甲组;故答案为:甲组;(3)根据题意,为保证方差最小,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应该在165cm﹣168cm,从乙组的数据可以知道,在165cm﹣168cm的身高有2个,分别是166、167;故答案为:166、167.【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熟记方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5.【分析】(1)根据已知证明△EFM≌△CFN,证得EM=CN,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得四边形CNEM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NE=NC,即可证得结论;(2)AB=10,AE=2,则BE=8,设EM=MC=x,则BM=8﹣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即可解答.【解答】(1)证明:矩形ABCD中,AB∥DC,∴∠MEF=∠NCF,∠EMF=∠CNF,∵点F为CE的中点,∴EF=CF,∴△EFM≌△CFN,∴EM=CN,∴四边形CNEM为平行四边形,∵MN⊥CE于点F,EF=CF,∴NE=NC,∴四边形CNEM为菱形;(2)解:∵四边形CNEM是菱形,∴EM=CM,∵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4,∠B=90°,∵AB=10,AE=2,∴BE=8,设EM=MC=x,则BM=8﹣x,在Rt△BMC中,BM2+BC2=CM2,即(8﹣x)2+42=x2,解得x=5,∴EM的长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记矩形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矩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都具有;②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边:邻边垂直;④对角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6.【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2)画出图形,用数形结合思想可得答案.【解答】解:(1)把(﹣1,0),(1,2)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函数y=mx﹣1的图象过定点(0,﹣1),当x=﹣3时,y=x+1=﹣3+1=﹣2,若函数y=mx﹣1的图象过(﹣3,﹣2),则﹣2=﹣3m﹣1,此时m=;如图:由图可知,当x>﹣3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1(m≠0)的值小于函数y=kx+b的值,m的取值范围是≤m≤1.【点评】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7.【分析】(1)依题意补全图形即可;(2)连接QD,过点Q作QH⊥BM于H,QN⊥CD交CD的延长线于N,设AB=a,CP=x,则BP=BC+CP=a+x,证明四边形QHCN为矩形,再证明△HPQ和△BAP全等得PH=AB=a,QH=BP=a+x,则CH=CP+PH=x+a,由此得矩形QHCN为正方形,则QH=QN=CH=CN=a+x,∠QHM=∠N=∠NQH=∠90°,MQ=DQ,∠HQM=∠NQD,据此可证明△Q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由勾股定理可得出MD与MQ的数量关系;(3)由(2)可知:QH=CH,∠QHC=90°,a=5,则△CH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CH =QH=6,则PH=a=5,CP=HM=CH﹣PH=1,据此可得CM的长.【解答】解:(1)依题意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2),证明如下:过点Q作QH⊥BM于H,QN⊥CD交CD的延长线于N,如图2所示:则∠PHQ=90°,设AB=a,CP=x,则BP=BC+CP=a+x,∵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CD=DA=a,∠B=∠BCD=90°,∴∠PHQ=∠B=∠DCM=90°,∠BAP+∠BPA=90°,又∵QH⊥BM,QN⊥CD,∴四边形QHCN为矩形,∵PQ⊥AP,∴∠BPA+∠HPQ=90°,∴∠HPQ=∠BAP,在△HPQ和△BAP中,,∴△HPQ≌△BAP(AAS),∴PH=AB=a,QH=BP=a+x,∵CH=CP+PH=x+a,∴CH=QH,∴矩形QHCN为正方形,∴QH=QN=CH=CN=a+x,∠QHM=∠N=∠NQH=∠90°,∴ND=CN﹣CD=a+x﹣a=x,∵点P是BM的中点,∴PM=BP=a+x,∴HM=PM﹣PH=a+x﹣a=x,∴HM=ND=x,在△QHM和△QND中,,∴△HM≌△QND(SAS),∴MQ=DQ,∠HQM=∠NQD,∴∠DQM=∠DQN+∠HQM=∠DQN+∠NQD=∠NQH=∠90°,∴△Q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MD=MQ;(3)连接CQ如图3所示:∵CQ=,正方形边长为5,由(2)可知:QH=CH,∠QHC=90°,a=5,∴△CH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CH=QH=CQ==6,∴PH=a=5,CP=HM=CH﹣PH=6﹣5=1,∴CM=CP+PH+HM=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地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正方形是解决问题的难点.28.【分析】(1)①首先求出AB=5﹣1=4,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PQ,AB=PQ=4,然后设P(x,x),然后分别验证求解即可;②首先判断出点Q在直线y=x+4上运动,连接OQ,BQ,作点O关于直线y=x+4的对称点0,连接QO′,BO′,得到OQ+BQ=O'Q+BQ≥BO',当点O′,Q,B三点共线时,OQ+BQ有最小值,即BO'的长度,然后求出O′(﹣4,4),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O′B的解析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求得点Q的坐标;(2)首先得出正方形CDEF左上角的顶点坐标为(t﹣1,2),右下角的顶点坐标为(t+1,0),设P(m,m),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点A(l,3),B(5,3).∴AB=5﹣1=4,∵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AB∥PQ,AB=PQ=4,∵点P在直线y=x上,∴设P(x,x),当Q1(1,5)时,若PQ1∥AB,且PQ1=AB,∴x﹣1=4,x=5,∴x=5,∴P(5,5)符合题意,∴Q1(1,5)是线段AB的“相随点”;当Q2(﹣1,3)时,若PQ2∥AB,且PQ2=AB,∴x﹣(﹣1)=4,x=3,∴x=3,∴P(3,3),此时点P,Q和点A,B共线,围不成平行四边形,不符合题意;当Q3(0,4)时,若PQ3∥AB,且PQ3=AB,∴x﹣0=4,x=4,∴x=4,∴P(4,4)符合题意,∴Q3(0,4)是线段AB的“相随点”;当Q4(﹣5,0)时,若PQ4∥AB,且PQ4=AB,∴x﹣(﹣5)=4,x=0,∴x=﹣l与x=0相矛盾,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线段AB的“相随点”是Q1(1,5),Q3(0,4),故答案为:Q1(1,5),Q3(0,4);②∵点Q为线段AB的“相随点”,∴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AB∥PQ,AB=PQ=4,∴设P(y,y),Q(x,y),∴y﹣x=4,∴y=x+4,∴点Q在直线y=x+4上运动,如图所示,连接OQ,BQ,作点O关于直线y=x+4的对称点O′,连接QO′,BO',则QO'=QO,∴OQ+BQ=O'Q+BQ≥BO',∴当点O′,Q,B三点共线时,OQ+BQ有最小值,即BO′的长度,∵点O和点O′关于直线y=x+4对称,∴O′(﹣4,4),∵B(5,3),∴O′B==,∴OQ+BQ的最小值为,设直线O′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联立得:,解得:,∴此时点Q的坐标为(﹣,);(2)对于线段AB上的M,N,使得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分)直线y=﹣2x+1在y轴上的截距是()A.﹣2B.﹣1C.1D.22.(2分)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x2+a3x﹣1=0是一元三次方程B.方程4x3+81=0是一元三次方程C.方程x=a2﹣2a﹣3是一元二次方程D.方程是分式方程3.(2分)用换元法解关于x的方程,如果设,那么原方程可化为()A.2t2﹣7t+6=0B.2t2+7t﹣6=0C.t2﹣7t+3=0D.t2+7t+3=04.(2分)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2+1)x+b,那么它的图象一定经过()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5.(2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6.(2分)已知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AB∥CD,那么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B=CD,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B.如果OB=OD,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C.如果AB=CD,OA=OD,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D.如果AD=BC,OA=OB,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7.(3分)方程x3﹣8=0的根是.8.(3分)方程的解是.9.(3分)已知直线y=kx+b(k<0)经过点(﹣1,0),那么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10.(3分)在分别标有1、2、3、4、6的五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卡片,那么抽到的卡片上标的数恰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概率是.11.(3分)某企业的年产值三年内从1000万元增加到1331万元,如果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相同,在求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时,如果设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为x,那么可以列出的方程是.12.(3分)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3分)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正好与坐标原点重合,已知点A(3,2),那么点C的坐标是.14.(3分)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B=120°,,那么BD的长是.15.(3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已知AC=m,BD=n,那么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是(用含m、n的式子表示).16.(3分)如图,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已知AB=6,AC=10,点E在边BC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AE翻折,如果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那么CE的长是.三.(本大题共8题,第17-18题每题5分;第19-22题每题7分;第23题8分;第24题12分;满分58分)17.(5分)解方程:x+=3.18.(5分)解方程组:19.(7分)某街道因路面经常严重积水,需改建排水系统,市政公司准备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承接这项工程,据评估,如果甲乙两队合作施工,那么12天可完成;如果甲队先做10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承担,还需15天才能完工,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0.(7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C与BD交于点O,且OD=OC.(1)求证:AD=BC;(2)设,,当CD=2AB时,试用向量、表示向量.21.(7分)某小区为美化小区环境,购买了两种规格的桂花树苗进行栽种,其中A种桂花树苗的价格为每株75元,B种桂花树苗的价格为每株100元,如果购买这两种桂花树苗共45株,其中A种桂花树苗的数量不超过B种桂花树苗数量的2倍.设购买A种桂花树苗x株,购买A、B两种桂花树苗的总费用是y元.(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1)的结论,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求出此种方案的总费用.22.(7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过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联结CF.(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2)如果AC=6,四边形ADCF的面积是30,求AB的长.23.(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kx﹣k(k<0)经过定点P.(1)求点P的坐标;(2)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C(如图),如果直线y=kx﹣k(k≠0)将△BOC的面积平分,求k的值;(3)在(2)的条件下,将直线y=kx﹣k(k≠0)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点A是直线l上的点,如果AO=AC,求点A的坐标.24.(12分)如图,点M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点,过点B作BN⊥BM交DC的延长线于点N,联结MN交BD于点E.(1)求∠BMN的大小;(2)如果∠ABM=2∠DNM,求证:EN=ME+BE;(3)如果AB=1,当∠DBN=∠DNB时,求DM的长.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分析】根据截距就是“与坐标轴交点的纵坐标或横坐标”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1,所以直线y=2x+1在y轴上的截距是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该题时,需熟练掌握截距的定义.2.【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方程x2+a3x﹣1=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方程4x3+81=0是一元三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方程x=a2﹣2a﹣3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题意将原方程换元后并整理即可.【解答】解:,设,则原方程化为+t=,整理得:2t2﹣7t+6=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将原方程进行正确的换元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所给函数解析式,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2+1)x+b,所以k2+1>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不论b取何值,此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零向量、向量的模,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若,则,故原说法是假命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则,故原说法是假命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若,则,故原说法是真命题,该选项符合题意;D.若,则,故原说法是假命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零向量、向量的模,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上知识点.6.【分析】根据矩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如果AB∥CD,AB=D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不符合题意;B、如果AB∥DC,OD=OB,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不符合题意;C、如果AB∥DC,AB=C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OA=OD,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符合题意;D、如果AD=CB,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不一定矩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7.【分析】首先整理方程得出x3=8,进而利用立方根的性质求出x的值.【解答】解:x3﹣8=0,x3=8,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性质,正确由立方根定义求出是解题关键.8.【分析】先把分母中能够分解因式的分解因式,然后方程两边同时乘(x+1)(x﹣1),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再利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最后检验即可.【解答】解:,,x(x+1)=2,x2+x﹣2=0,(x+2)(x﹣1)=0,x+2=0或x﹣1=0,∴x1=﹣2,x2=1,检验:把x1=﹣2代入(x+1)(x﹣1)≠0,∴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把x2=1代入(x+1)(x﹣1)=0,∴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9.【分析】将点(﹣1,0)代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得出k=b,再根据k<0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将点(﹣1,0)代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得,﹣k+b=0,则b=k.由kx+b>0得,kx+k>0,即k(x+1)>0.因为k<0,所以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先判断各个数据是素数还是合数,注意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然后画出相应的树状图,再求出抽到的卡片上标的数恰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概率即可.【解答】解: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2和3是素数,4和6是合数,树状图如下所示:由上可得,一共有20种等可能性,其中抽到的卡片上标的数恰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的可能性有8种,故抽到的卡片上标的数恰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素数、合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树状图,求出相应的概率.11.【分析】由于某企业的年产值三年内从1000万元增加到1331万元,如果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相同,在求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时设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为x,那么第二年变为1000(1+x),然后依此类推即可列出方程.【解答】解:∵企业的年产值三年内从1000万元增加到1331万元,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相同,∴设这三年中每年的增长率为x,那么可以列出的方程是1000(1+x)3=133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高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方法解决问题.12.【分析】先求出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再用360°除即可得到边数.【解答】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60°,∴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180°﹣160°=20°,∴边数n=360°÷20°=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求出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是关键.13.【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和点A的坐标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恰好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和点C关于原点中心对称,∵A(3,2),∴C(﹣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难度不大.14.【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OA=OC,OB=OD,AC=BD,于是推出OA=OC=OB=OD,再证∠AOD=60°,即可得出△AO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的长,从而求出BD的长.【解答】解:如图,∵∠AOB=120°,∴∠AOD=180°﹣∠AOB=180°﹣120°=60°,∵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OB=OD,AC=BD,∴OA=OC=OB=OD,∴△AOD是等边三角形,∴OD=AD=,∴OB=,∴BD=OD+O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E⊥BD,证明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E=AD,DE=AC=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再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AC⊥BD,∴DE⊥BD,∵AD∥CE,DE∥AC,∴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CE=AD,DE=AC=m,∴AD+BC+BE,由勾股定理得:BE==,∴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梯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8,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B′=AB=6,∠AB′E=∠B=90°,BE=B′E,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AB=6,AC=10,∴BC==8,∵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B′∴AB′=AB=6,∠AB′E=∠B=90°,BE=B′E,∴CB′=AC﹣AB′=4,∠CB′E=90°,∵CE2=CB′2+EB′2,∴CE2=42+(8﹣CE)2,∴CE=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本大题共8题,第17-18题每题5分;第19-22题每题7分;第23题8分;第24题12分;满分58分)17.【分析】移项后两边平方,即可得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x+=3,移项得:=3﹣x,两边平方得:2x﹣3=(3﹣x)2,整理得:x2﹣8x+12=0,解得:x1=2,x2=6,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x=6不是原方程的增根,舍去,∴原方程的解是x=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无理方程,能把无理方程转化成有理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8.【分析】先把原方程组的每个方程化简,这样原方程组转化成四个方程组,求出每个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y)2=9,x+2y=±3,由②得:x(x+y)=0,x=0,x+y=0,即原方程组化为:,,,,解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高次方程组,能把高次方程组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此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施工12天可以完成”工程,可得等量关系:甲队12天的工作量+乙队12天的工作量=该项工程总量.根据“甲队先做10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承担,还需15天才能完工”,可得等量关系:甲队10天的工作量+乙队15天的工作量=该项工程总量.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设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x天和y天.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分别需要20天和30天.【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OD≌△BOC,则可得AD=BC.(2)由题意得==,根据=+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OD=OC,∴∠ODC=∠OCD,∵AB∥CD,∴∠ODC=∠OBA,∠OCD=∠OAB,∴∠OBA=∠OAB,∴OA=OB,∵∠AOD=∠BOC,∴△AOD≌△BOC(SAS),∴AD=BC.(2)解:∵AB∥CD,CD=2AB,∴==.∴=+=+.【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分析】(1)根据“总费用=A、B两种树苗的费用和”列函数关系式;(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解答】解:(1)由题意得:y=75x+100(45﹣x)=﹣25x+4500;(2)由题意得:x≤2(45﹣x),解得:x≤30,又∵x≥0,∴0≤x≤30,∵﹣3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0时,y有最小值,为﹣25×30+4500=3750(元),此时需要购买A种桂花树苗30棵,B种桂花树苗15棵,总费用375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由AF∥BC,得∠AFE=∠DBE,而∠AEF=∠DEB,AE=DE,即可证明△AFE≌△DBE,则AF=DB,因为AD是斜边BC上的中线,所以AD=DB=DC=BC,由AF∥DC,且AF=DC,证明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而AD=DC,则四边形ADCF是菱形;=×6DF=30,求得DF=10,再证明四边形(2)联结DF,由菱形的性质得AC⊥DF,则S菱形ADCFABDF是平行四边形,则AB=DF=10.【解答】(1)证明:∵AF∥BC,∴∠AFE=∠DBE,∵点E是AD的中点,∴AE=DE,在△AFE和△DBE中,,∴△AFE≌△DBE(AAS),∴AF=DB,∵AD是斜边BC上的中线,∴AD=DB=DC=BC,∴AF∥DC,且AF=D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D=DC,∴四边形ADCF是菱形.(2)解:联结DF,=30,∵四边形ADCF是菱形,且AC=6,S菱形ADCF∴AC⊥DF,∴×6DF=30,∴DF=10,∵AF∥DB,AF=DB,∴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AB=DF=10,∴AB的长为10.【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证明△AFE≌△DBE是解题的关键.23.【分析】(1)由y=kx﹣k=k(x﹣1),即可求解;=S△BCO,即×3×4=2×y N,得到y N=3,即可求解;(2)由S△PBN(3)设点A(m,﹣12m+14),由AO=AC得:m2+(﹣12m+14)2=m2+(﹣12m+14﹣4)2,即可求解.【解答】解:(1)y=kx﹣k=k(x﹣1),当x=1时,y=0,即点P(1,0);(2)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B、C,则点B(3,0)、C(0,4),设直线y=kx﹣k交BC于点N,交y轴于点M,=S△BCO,即×3×4=2×y N,则S△PBN则y N=3,即点N(,3),将点N的坐标代入y=kx﹣k得:3=k(﹣1),解得:k=﹣12;(3)平移后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12x+14,设点A(m,﹣12m+14),由AO=AC得:m2+(﹣12m+14)2=m2+(﹣12m+14﹣4)2,解得:m=1,即点A(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其中(2)确定点N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1)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得∠ABM=∠CBN,证明△ABM≌△CBN(ASA),可证明BM=BN,可求得△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求解;(2)在EN上截取点F,使EF=EB,连接BF,证明△BE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BEM≌△BFN(AAS),据此即可证明EN=ME+BE;(3)由已知结合△ABM≌△CBN,证明BM是∠ABD的角平分线,作MG⊥BD于点G,据此求解即可.【解答】(1)解:∵正方形ABCD,∴AB=BC,∠A=∠BCD=∠BCN=90°,∵BN⊥BM,∴∠MBN=90°,∴∠ABM=90°﹣∠MBC=∠CBN∴△ABM≌△CBN(ASA),∴BM=BN,∴△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MN=45°;(2)证明:在EN上截取点F,使EF=EB,连接BF,如图1,由(1)知△ABM≌△CBN,∴∠AMB=∠CNB,∠BMN=∠BNM=∠BDM=45°,∴∠DBM=∠AMB﹣45°=∠CNB﹣45°=∠DNM,∵∠ABM=2∠DNM,∴∠ABM=2∠DBM,∵∠ABM+∠DBM=45°,∴∠DBM=∠DNM=15°,∴∠BEN=∠BDN+∠DNM=60°,∴△BEF是等边三角形,∴BE=BF,∠BEM=∠BFN=120°,∵∠BMN=∠BNM=45°,∴△BEM≌△BFN(AAS),∴ME=FN,∴EN=FN+EF=ME+BE;(3)解:由(1)知△ABM≌△CBN,∴∠ABM=∠CB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CDB=∠CBD=45°,∵∠DBN=∠DNB,∴,∴∠ABM=∠CBN=67.5°﹣45°=22.5°,∴∠DBM=45°﹣22.5°=22.5°=∠ABM,即BM是∠ABD的角平分线,作MG⊥BD于点G,如图2,则AM=MG,∵BM=BM,∠BMA=∠BMG=90°,∴Rt△BMA≌Rt△BMG(HL),∴BG=AB=1,∵正方形ABCD,AB=1,∴,∠MDG=45°,∴,△G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引出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使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2、在根式xy 、12、2ab 、x y -、2x y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0210=B 5630⨯=C 2236⨯=D 2(3)3-=- 4、一元二次方程x (x-2)=2-x 的根式( )A -1B 2C 1和2D -1和2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 3个B 2个C 1个D 0个 6、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c=2b ,c-a=12b ,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某公司为了解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对职工某一周平均每天锻炼 (跑步或快走)的里程进行统计(保留整数),并将他们平均每天锻炼 的里程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关于他们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中位数是2B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众数是2C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平均数是2.34D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不少于4km 的人数占调查职工的20% 8、疫情期间居民为了减少外出时间,更愿意使用APP 在线上购物,某购物APP 今年二月份用户比一月份增加了44%,三月份用户比二月份增加了21%,则二、三两个月用户的平均每月增长率是( )A 28%B 30%C 32%D 32.5% 9、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 :ax 2+bx+c=0,N :cx 2+bx+a=0,以下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方程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 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如果方程M 有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 也有两根符号相同 C 如果5是方程M 的一个根,那么15是方程N 的一个根D 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那么这个跟必是x=110、△ABC中,∠C=30°,AC=6,BD是△ABC的中线,∠ADB=45°,则AB=()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的结果是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8=0,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13、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如果大树距离地面4米处这段(没有断开),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处才是安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4B.5C.6D.7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根据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4,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再根据组距为4,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
【解答】解:∵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4,
∴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35﹣14=21,
A.(﹣2,4)B.(2,﹣4)ﻩC.(﹣2,﹣4)ﻩD.(0,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9.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10.在投掷一枚硬币的试验中,共投掷了500次,其中“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51,则“正面朝上”的概率估计值为.
25.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AE,交BC于点F,连接AC、BE.
(1)你判断四边形ABEC形状是;
(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EC是矩形,并请说明理由;
(3)当△ABC满足条件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不需说理)
26.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 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名同学;
(2)条形统计图中,m=,n=;
(3)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
(4)学校计划购买课外读物5000册,请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多少册比较合理?
24.在▱ABCD中,DE⊥AC、BF⊥AC,连接BE、D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2.有4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4,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的组数是( )
A.4ﻩB.5C.6D.7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调查了1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18.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2,1)和Q(1,m),如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这两个函数图象的示意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写出当x的值在什么范围内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写出x的值的范围.
三、解答题:共86分.
19.计算:
(1) ;
(2) .
20.解方程:
(1) ;
(2) .
C.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健康状况
4.在有25名男生和20名女生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做代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女生做代表的可能性一样大
B.男生做代表的可能性大
C.女生做代表的可能性大
D.男、女生做代表的可能性大小不能确定
21.请你从x2﹣1,x2+2x+1,x2+x中任意选取两个,将其中一个作为分子,另一个作为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将这个分式化简,再求当x=2时分式的值.
22.已知甲做360个零件与乙做4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两人每天共做140个零件,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3.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使课外读物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学校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一类),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AB如图放置,点P是AB边上的一点,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y= 与OA边交于点E,连接OP.
(1)如图1,若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5,0),且△OPB的面积为5,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
11.计算: =.
12.化简 的结果为.
13.写出一条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
14.若点A(﹣2,y1)、B(﹣1,y2)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15.如果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增根是.
16.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已知DE=5,那么BC=.
17.某蓄水池的排水管的平均排水量为每小时8立方米,6小时可以将满池水全部排空.现在排水量为平均每小时Q立方米,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写出时间t(小时)与Q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5.若分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0
6.二次根式 的值是()
A.2B.2或﹣2ﻩC.4D.﹣2
7.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CB.对角线AC与BD互相平分
C.AB=CDD.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
8.点P(2,4)在函数y= 的图象上,下列各点中,一定也在这个图象上的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ﻩB. C. ﻩ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2)如图2,若∠AOB=60°,过P作PC∥OA,与OB交于点C,若OE=4,并且△OPC的面积为 ,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及点P的坐标.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考试含答案解析
———————————————————————————————— 作者:
———————————————————————————————— 日期:
ﻩ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