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章 第六节《巴西》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巴西》(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提高学生对巴西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巴西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巴西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巴西狂欢节等为例,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巴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学习巴西地理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分布、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对南美洲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扩展,对于学生了解南美洲其他国家以及世界地理知识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但巴西作为一个地理、人文、经济特点都非常丰富的国家,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巴西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南美洲地理知识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了解世界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巴西的地理、人文、经济等特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巴西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巴西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巴西城市、农业、工业等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巴西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巴西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有关巴西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会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等,直观展示巴西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4.案例分析: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巴西的国情。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教学设计评比巴西教学设计课题: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题目:巴西所需课时:一课时一、课标要求及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

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

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

基于初一年级的认知水平,我把它归纳为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两部分来讲,因为学生从前面的知识中已经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是先学自然环境特征,由自然地理特征推出人文环境特征,这样就把巴西这节知识系统化了,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又为学好下节知识做了铺垫。

初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

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因此,我设计了巴西足球桑巴舞和热带雨林录像,不仅突出了巴西的特色,而且增大了课堂容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不够,要多联系前后知识,使学生知识形成系统,不仅曾加了知识容量,而且培养了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这样的问题,力求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为下节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课题
巴西
课时

备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巴西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3、掌握巴西主要农产品及工业部门,对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通过了解热带雨林的危机,正确解释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目标3、4
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及手段
1、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编写教案,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同行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导入
复习提问:1、美国的两个海外洲、硅谷和好莱坞所在的城市
话题导入: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里约热内卢,该举办地位于哪一个国家?
师生通过板图共同梳理:
通过自学你在巴西轮廓图上可以填注哪些内容?并一一介绍给大家
生总结: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明确亚马孙河的流向,完成99页活动练习99页第二题根据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说一说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
师引导分析:亚马孙雨林
课件出示:热带雨林动植物王国、热带雨林的砍伐
生讨论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意义与保护
导入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一个国家?
二、导学达标
师板书结构提纲,板画轮廓图
1、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2、发展迅速的经济
3、人口与城市
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关活动练习,自主梳理知识点
师引导展开探究,结合活动练习,补充完善板书,梳理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学案
课题
第三章第六节《巴西》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①巴西经济发展特点;自然环境特征。
②巴西人口与城市;工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师生活动
备注

习导Leabharlann 航这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你看了吧!在读的过程中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下面几道题。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一个热衷于足球国家,它就是南美洲的巴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巴西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
















任务一 巴西概况
1.位置与首都
要求学生通过读图3—41和教材94页完成。
位置:大洲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属于哪一个温度带。
2.面积、人口和城市
(1)表格
1999年部分国家的人口和面积
讨论: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
任务二:巴西的地形
1.出示图3—41。读图思考:巴西的主要地形及名称。
2.读图了解 亚马孙平原西起,东到,南起,北止。面积达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过渡到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是一个人种复杂的国家,白种人和混血种人最多。
△巴西的人口分布:东南部人口稠密,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
△巴西人有重要的节日叫狂欢节,跳桑巴舞。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湘教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突出方法:运用地图进行探究学习,读图、看图、画图、议图,让学生多次“接触”地图,感知地图,学习和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突出方法:媒体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图片,并结合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起关注。

【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突破方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 ,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巴西的自然环境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活动一: 动手绘图,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 让学生找出并指出,然后:①提问:“长期以来,巴西一直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巨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南美洲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拓宽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巴西这一国家的具体地理特征和人文现象,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提高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

2.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亚马逊雨林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4.讨论法:学生讨论巴西的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巴西地理特点、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内容的课件。

2.教学图片:准备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

3.教学视频:准备关于巴西的宣传片或纪录片,用于导入和拓展环节。

4.地图:准备巴西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巴西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

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

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

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3)、思考:课本92--93页3--5题
巩固练习:
同步互动66页
板书设计: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
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补充练习:
填充图第32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