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标题: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详解文档内容:**一、考试性质与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是针对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设置的,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翻译技巧以及对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旨在筛选出具备扎实英语基础和较高应用能力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1. **完形填空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在篇章层面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填写单词或短语。

2. **阅读理解部分**:包含多项选择题形式的阅读材料,考查考生获取、理解并分析文章主旨要义和具体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3. **翻译部分**:要求考生将一篇约400字的汉语短文译成英语,主要评估考生的汉英双语转换能力和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

4. **写作部分**:分为应用文写作和短文写作两部分。

应用文写作通常涉及通知、信函等实用文体;短文写作则需要考生围绕所给话题进行论述,考察其论点组织、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考生应参照《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进行系统复习,大纲详细列出了各部分的考试要求、题型示例以及推荐的学习参考资料。

同时,建议考生广泛阅读各类英文原著、期刊文献以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四、备考策略**考生应注重词汇的记忆积累,提升长难句解析能力,精读与泛读结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精度,定期进行翻译和写作练习,不断锤炼语言输出技能。

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锻炼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总结来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既是对考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其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

希望广大考生能依据考试大纲,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953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综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953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综合

953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研招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纲所列内容为考生需掌握的基本内容,仅供复习参考使用,考试范围不限于此)一、总体要求《953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综合》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知识要点数据结构:(一)数据结构基本概念1.数据结构的概念、名词和术语2.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3.数据结构的物理结构(二)线性表1.线性表的概念和基本运算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及算法3.顺序表的基本运算4.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基本运算,5.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及算法6.顺序表及链表的应用(三)栈和队列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3.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4.栈和队列的应用(四)串和数组1.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串的存储结构3.模式匹配算法4.数组的概念5.数组的存储结构6.矩阵压缩存储(五)树1.数、二叉树、森林的基本概念2.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表示。

3.二叉树的遍历及递归算法的运用4.树和森林的转换方法5.二叉树的应用(六)图1.图的基本概念、术语2.图的存储方法3.图的遍历4.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5.最短路径6.拓扑排序7.关键路径(七)索引结构与散列技术1.索引结构的表示2.索引结构的应用3.散列表的概念4.散列表的构造5.散列表的查找(八)缩小规模算法1.递归与分治算法2.动态规划算法3.掌握贪心算法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二)物理层1.通信基础(1)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信道容量等基本概念(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编码与调制、多路复用与扩频(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5)数据报与虚电路2.传输介质(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3.物理层设备(1)中继器(2)集线器(三)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2.组帧3.差错控制(1)检错编码(2)纠错编码4.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2)停止-等待协议(3)后退N帧协议(4)选择重传协议5.典型数据链路层协议(1)HDLC协议(2)PPP协议(3)ADSL协议6.介质访问控制(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Nationwide Master's Program Unified Admissions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或“统考”)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所录取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分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

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报名人数为438万,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

网上报名工作安排在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南京师范硕士招生院校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硕士招生院校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我可以提供以下信息摘要:
- 2024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用于选拔教育专业的考生。

- 南京师范大学在2023年8月23日发布了2024年教育专硕考试科目的《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并附有详细的PDF文件说明考试内容和要求。

- 对于其他非教育类专业,例如新传专业,在2023年的考研中也有相应的综合考试大纲,该大纲详细规定了选拔考试的内容范围。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2022年研究生考试中发布了考试大纲,其中涉及溶剂沉淀法等相关知识点。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如下: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613新闻传播史论
4.807新闻传播实务
5.F014新闻传播学综合
此外,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包括新闻学基础、写作。

具体参考书目包括《新闻理论教程》、《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应以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

湖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38法学综合

湖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38法学综合

法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8考试科目:法学综合(民法、刑法)一、考试性质民法学和刑法学是法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民法学考试旨在了解学生对民法基础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及运用民法知识、民法规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刑法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刑法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刑法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学生应系统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识,对民法的基础概念、范畴、原理、规范构成等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学生应具备阐明并运用民法规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知识,对刑法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等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学生应具备阐明并运用刑法学原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我校111法学院的0301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1)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民法约75分,刑法约75分。

(2)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1、民法:基础概念、基础原理知识约占50%,知识综合运用内容约占50%。

2、刑法:概念内容约占10%,原理内容约占20%,知识运用内容约占70%。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1)民法部分:1.概念辨析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2.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3.论述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4.法条分析与适用: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刑法部分:1.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2.论述题:1题,每题25分,共25分;3.案例分析题:刑法学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五、考查内容民法部分:第一章民法总则一、民法概述、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法渊源、民法适用二、民事主体制度、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三、民事权利概述、民事权利的变动、民事权利的行使、民事权利的救济四、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五、民事责任概述、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六、诉讼时效制度第二章民法物权一、物权与物权法概述二、物权变动三、所有权的一般原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占有四、用益物权制度五、担保物权制度第三章民法合同一、债与合同概述二、合同的订立与效力三、合同的履行、保全、变更与转让四、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五、民法典所规定的典型合同六、准合同制度: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第四章民法人格权一、人格权概述二、具体人格权类型与人格权的保护第五章侵权责任法一、侵权责任法概述、损害赔偿二、一般侵权责任、数人侵权责任三、侵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类型第六章婚姻家庭法一、婚姻家庭法概述二、结婚制度、离婚制度三、家庭关系、收养制度第七章继承法一、继承与继承法概述二、遗产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三、遗产处置刑法部分:第一章刑法学绪论一、刑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二、刑法学的沿革和发展第二章刑法概说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和渊源二、刑法的指导思想、根据与任务三、刑法的沿革和发展四、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三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立法体现及司法适用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具体体现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立法体现及司法适用五、刑法的其他原则第四章刑法的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二、刑法的时间效力第五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一、犯罪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二、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与分类第六章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特征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三、犯罪客体的分类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三、危害结果的概念和分类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五、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第八章犯罪主体一、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概念与构成条件二、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三、单位犯罪主体的概念、构成特征与处罚原则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一、犯罪故意的概念、构成要素与分类二、犯罪过失的概念、构成要素与分类三、意外事件、不可抗力与无期待可能性第十章正当行为一、正当行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二、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特殊防卫及防卫过当三、紧急避险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及避险过当四、其他正当行为第十一章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特征及与犯罪构成的关系二、犯罪既遂的概念、类型及处罚原则三、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四、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处罚原则五、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第十二章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条件及认定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第十三章罪数一、罪数的判断标准二、一罪的类型三、数罪的类型第十四章刑事责任一、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二、刑事责任的根据三、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四、刑事责任的解决第十五章刑罚及其种类一、刑罚与刑罚权二、刑罚的目的和功能三、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十六章刑罚制度一、刑罚裁量制度二、刑罚执行制度三、刑罚消灭制度第十七章刑法各论概述一、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二、刑法分则的体系三、刑法分则条文的构成第十八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背叛国家罪三、分裂国家罪四、武装叛乱、暴乱罪五、叛逃罪六、间谍罪七、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第十九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二、爆炸罪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四、破坏交通工具罪五、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六、劫持航空器罪七、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八、破坏交通工具罪九、危险驾驶罪十、重大责任事故罪第二十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四、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五、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六、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七、洗钱罪八、集资诈骗罪九、贷款诈骗罪十、信用卡诈骗罪十一、保险诈骗罪十二、逃税罪十三、假冒注册商标罪十四、侵犯著作权罪十五、侵犯商业秘密罪十六、合同诈骗罪十七、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十八、非法经营罪第二十一章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故意杀人罪三、过失致人死亡罪四、故意伤害罪五、强奸罪六、非法拘禁罪七、绑架罪八、拐卖妇女、儿童罪九、诬告陷害罪十、诽谤罪十一、刑讯逼供罪十二、破坏选举罪十三、虐待罪第二十二章侵犯财产罪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抢劫罪三、盗窃罪四、诈骗罪五、抢夺罪六、侵占罪七、职务侵占罪八、挪用资金罪九、敲诈勒索罪第二十三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妨害公务罪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四、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五、聚众斗殴罪六、寻衅滋事罪七、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八、赌博罪九、伪证罪十、窝藏、包庇罪十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十二、脱逃罪十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十四、医疗事故罪十五、污染环境罪十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十七、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二十四章危害国防利益罪一、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三、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四、接送不合格兵员罪第二十五章贪污贿赂罪一、贪污贿赂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贪污罪三、挪用公款罪四、受贿罪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六、行贿罪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八、私分国有资产罪第二十六章渎职罪一、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二、滥用职权罪三、玩忽职守罪四、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五、食品、药品监管渎职罪第二十七章军人违反职责罪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二、战时违抗命令罪三、战时临阵逃脱罪四、军人叛逃罪五、武器装备肇事罪六、虐待俘虏罪六、参考书目1、民法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第二版)》(上下册),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第2版。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

2024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科目:金融学考试范围:一、金融基础•金融的概念和作用•金融市场和工具•金融机构和监管二、资产定价•股票和债券定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风险与收益三、投资管理•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业绩评估四、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资本结构和融资•投资决策和资本预算五、国际金融•汇率和汇率制度•国际贸易与金融•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六、实证金融学•金融数据的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事件研究七、应用金融学•金融科技•行为金融学•绿色金融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金融数据和信息,提出有见地的结论。

•研究能力:熟悉金融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案例分析能力:对金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书目:•Ross, S. A., Westerfield, R. W., & Jordan, B. D. (2023).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2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Brealey, R. A., Myers, S. C., & Allen, F. (2023).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13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Hull, J. C. (2023). Options, Futures, and Derivatives (10th ed.). Pearson Education.•Madura, J. (202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3th ed.). Cengage Learning.•Malkiel, B. G. (2022).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10th ed.). HarperCollins.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题型:•单选题(50%)•多选题(20%)•判断正误题(10%)•简答题(10%)•论述题(10%)。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英语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英语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翻译硕士英语
一、考试的范围及目标
考试的范围包括《高级英语》课程相应程度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英语阅读与写作等。

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素质,掌握6000个以上的英语积极词汇,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标准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
试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词汇语法题约30%;阅读理解题约40%;英语写作题约30%。

三、考试内容要点
1. 词汇语法。

1)词汇量要求: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 语法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标准知识。

2. 阅读理解。

能读懂常见外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类文体的文章,既能明白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义;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方法,灵活地完成所有题目。

本部份题材普遍,文体多样,选材表现时期性、有效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明白得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必然要求。

3. 英语写作。

能依照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

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适当。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内容1.考试目标金融学综合考试旨在评估硕士研究生在金融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考试重点考察考生的金融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

2.考试内容金融学综合考试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金融理论与方法: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服务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金融投资与证券:包括证券市场、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知识。

(3)金融风险管理:包括金融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国际金融与公司金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投资与资金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1.考试形式金融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时间安排考试时间按以下顺序安排:(1)第一部分:金融理论与方法(50分钟)(2)第二部分:金融投资与证券(40分钟)(3)第三部分:金融风险管理(30分钟)(4)第四部分:国际金融与公司金融(30分钟)三、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1.考试要求(1)考生应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2)考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工具和方法。

(3)考生应具备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能够将金融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相结合。

2.评分标准金融学综合考试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准确性。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4)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

四、备考建议1.理论学习考生应充分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金融学经典教材、参加学术讲座、听课等方式进行学习。

2.综合实践考生应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参加金融实践项目、参与实际金融案例的分析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中医综合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中医诊断学 30题中药学 30题方剂学 30题中医内科学 35题针灸学 25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Ⅳ.考查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1.精气学说(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1.气(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血(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运行。

3.津液(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病因与发病1.病因(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1)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八)防治原则1.预防(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二、中医诊断学(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痠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