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7.14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7.14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返回
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400+30= 430
590-40= 550
2000-700=1300
1000+9000= 10000 600+400=1000 10000-5000= 5000
3400+2000= 5400 6300-4000= 2300 80+900=980
返回
2.填空。 (1)8个千和4个十合起来是( 8040 ),10000里面
小提示 为了保证钱 足够用,在实际 估算时,如果求 要带多少钱,一 般都要多估。
返回
358+218
方法二:
电话机价钱比300元多
电吹风价钱比200元多
带500元肯定不够。
返回
358+218 方法三: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
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电话机如果是300元,买了电话机,剩下 的200元也不够买电吹风。
也不够买电吹风。
探索新知
课件PPT
想一想: 带700元够吗?
怎样解决? 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
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
探索新知
课件PPT
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 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 坐下吗?
是358+218还不会算。 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电话机超过了300元,
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探索新知
课件PPT
解答正确吗?检查一下。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
定不够买电吹风。 即使电话机300元,500-300=2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74~99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馆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同时,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4.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近似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进一步形成数感。

5.使学生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在实际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6.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

(8题3分,9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10个一千是()。

2.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下珠表示()。

3.9999添上1是(),10000里面有()个100,()个1000。

4.7690是由()个千,()个百,()个十组成的。

5.实验小学有4084人,约()人,二年级有596人,约()人。

6.6085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

7.看图写数。

8.在里填上“>”或“<”。

5288259080 9008987 978 999 10067899 8001 8796 100009.按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1)75445710097842080()<()<()<()<()(2)30293092392093003900()>()>()>()>()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2.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

()3.8888中每个8表示的意义一样。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5.用算盘记数时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

()三、我会选。

(每题2分,共10分)1.由6个千,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A.6504B.654C.60542.5470中的5表示()。

A.5个百B.5个千C.5个十3.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6008 B.6800 C.46804.下列各数最接近6000的是()。

A.6008 B.6900 C.59995.和3999相邻的数是()。

A.4000和4001B.4000和3998C.4000和3989四、我会算。

(8分)300+600=800-400=1600-700=2700-900=250+80=980-230=8000-5000=4000+6000=五、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8分)7850=7000+800+504095=()+()+()7001=()+()5060=()+()()=2000+500+40+7六、里最大能填几?(6分)634<65167000>6995897>589752<7583300<4300 4048>407七、按规律填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共98张PPT).ppt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共98张PPT).pptx

12.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练一练。
512
305
850
13.在第77页右侧的图上标出340、650和990。 标数略。
发现:340<650<990 越往左数越小,越 往右数越大。
14.填空。
(1)( 10 )个 是
,( 100 )个


(2)580里面有( 58 )个十,24个十是(240 )。
第7单元·P87~89练习十七
1.下面是绘图纸的一部分。
(1)在每个红色的方框里各有多少个小方格? 100 (2)一横行有多少个红色的方框?一共有多少个小 方格?两横行呢?……十横行呢? 10 1000 20 2000
20 2000 30 3000 40 4000 50 5000 60 6000 70 7000 80 8000 90 9000 100 10000
(1)哪个月借出的书最多?哪个月借出的书最少?
4月份
6月份
(2)每个月借出的书大约各有几百册?
700
900
800
600
8.用学具卡片中的如下圆片做一个转盘。每人转10 次,记录每次指针所指的点数,并把它们加起来。 和的点数大的获胜。

9.
(1)写出三位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999
100
(2)写出四位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9999
1000
1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45□<453 362>□79
0~2
1或2
52□>526
7~9
8□6<861
0~5
710>7□1
0
1000>□99
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教学中,除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重视学生意志的锻炼,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使他们善于与人交流,乐于与人合作,爱交知心朋友,坚持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素质。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感。
3.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十进制关系,体会一个数处于不同的数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位值制。
②教学难点:解数位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
4.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要求: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位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的编排要让学生体会到,一方面,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利用数可以进行简捷而丰富的信息交流。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之外,根据课程标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等,要从学生的长期发,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个数位的名称,识别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左右方向的概念,能正确的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2.能够简单地进行“左”、“右”方向的描述和规定。

3.能够灵活运用“左”、“右”进行简单的解题操作。

二、教学重点1.左右方向的概念。

2.判断和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

3.灵活运用“左”、“右”进行解题。

三、教学内容1.左右方向的认识–通过游戏、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左右方向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左右位置,理解左右的概念。

2.判断和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给出具体图形或物体,让学生判断其左右位置,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确认、辨认物体的左右位置。

3.灵活运用“左”、“右”进行解题–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题目中运用左右位置的概念,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游戏等呈现左右方向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左右方向,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学习用语言描述左右位置。

3.训练: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学生之间互相确认、纠正。

4.拓展: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左右概念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5.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左右方向的认识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左右方向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工具1.图片:展示左右方向的图片,辅助学生认识左右概念。

2.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合作,加深对左右方向的理解。

七、教学评估1.口头答辩: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

3.练习测验:布置作业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左右方向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 用估算解决问题》授课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 用估算解决问题》授课课件优秀课件PPT

4.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 (教材P99第8题)
900+700=1600(把) 因为1600>1500,所以够了。
拓展延伸 5.(教材P99思考题)
400 600 800 500 700 300
课后作业
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第6 题、第7题、第8题 。
日期
(教材P98第5题)
5月1日 5月2日 5月3日
人数
7035
6892
4201
(2)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约多几千人?
7000-4000=3000(人)
2.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 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 能坐下吗?(教材P98第6题)
新知应用
1. 一台空调3650元,一辆摩托车4120元,买 这两件商品,7000元够吗?
空调的价格超过3000元,摩托车的价 格超过4000元,这两件商品的价格超 过4000+3000=7000(元),所以7000 元买这两件商品肯定不够。
2.服装厂收到一张订单,要求在两个月内赶 制1800套服装。该厂实际每月生产885套,服 装厂能按时交货吗?
解决生活中“够不够”的实际问 题时,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 题中的数据根据实际需要估成和它 接近的整百、整千数,再进行相应 的计算,最后做出判断。
基础练习
2. 电影院有1200个座位,育才小学一年级489 人和二年级567人去观看影片,两个年级的 同学能同时坐下吗?
一年级不到500人,二年级不到600人, 两个年级人数不超过500+600=1100(人), 1100<1200,所以两个年级的同学能同时坐 下。
每月生产不到900套,两个月生产 不到900+900=1800(套),所以 服装厂不能按时交货。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通过观察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如通过图形、数量、数字等
进行大小的比较。

2. 数的排序。

学习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的排序,比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3. 数的进位与退位。

学习在10以内的数中,理解和应用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比如在做加法和减法计算时,当个位进位到十位或退位到个位时的操作方法。

4. 两位数的认识和写法。

学习认识两位数,理解其由十位和个位组成;学习两位数的
读法和写法。

5.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比如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并进行进位或退位操作。

6. 两位数的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习将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合并计
算的方法,通过综合应用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习将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
结合,通过练习培养运算能力。

8.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口诀。

学习加法口诀:“个位相加,十位随便带”;学习减
法口诀:“先比个位,借十位减个位”。

9.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瞧,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二年级二班有31人,二年级 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练习十九第1、2题。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备注
第2课时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
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7)对比两个算式,您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9)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与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您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级一班与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您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备注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7、揭题:这就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 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与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您们愿意帮助她们不?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不?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6、瞧瞧这两个加数都就是什么数?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您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教学计划 (上课时间:)
备注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课本P96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与笔算的算法。
(1)您瞧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不?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2)独立计算。(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您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不?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瞧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不?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瞧见的东西与价钱。
(2)列式计算。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就是您来到商店,您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就是老师还就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就是4呢?
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就是应该就是1+3+1=5,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与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与笔算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200+700600+400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您想参加不?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瞧瞧吧。
3、可就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三、师生互动活动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与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就是怎么计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