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老八掌教学术语

合集下载

八大靠口令

八大靠口令

八大靠口令“天龙太极八大靠”由邯郸太极学院院长、中国首届武术博士田金龙先生创编。

“天龙太极八大靠”即双分靠、马步靠、顺势靠、正面靠、侧面靠、背折靠、后背靠、斜飞靠等八个靠法。

天龙太极八大靠简单易学,实用性强,既是对传统太极靠法的传承,也是对太极拳术竞技技术的创新。

经王璐璐老师教学实践,进一步总结出分步学习口令,方便初学者学习掌握。

一、起势:1、吸气,松2、起3、分脚尖4、转移重心5、长吸气,松松松6起身起肘起小臂7、折叠收8、按起二、如封似闭一:1、松,摆脚,旋转手小臂2、收脚丁字步,吸气起到手腕,3、立掌,合手,合身4松手到肘,吸气提手臂双手切5、蹬带手指6、蹬推掌根7、蹬带手指8、蹬推掌根三、如封似闭二:1、松旋手臂扣脚2、收脚丁字步,吸气起到手腕,3、立掌,合手,合身4松手到肘,吸气提手臂双手切5、蹬带手指6、蹬推掌根7、蹬带手指8、蹬推掌根四、双分靠:1、顺势松手,双手合2、重心后移撇脚,双手分于双肩3、顶髋出脚跟4、翻掌双手,露肩五、马步靠:1、重心后移,揉手撇脚2、搂手上步,翻手托掌3、出脚跟,揉手握拳4、重心推移马步靠六、顺势靠:1、松转合手2、开手后甩吸气拔起,3、顶髋落脚跟4、松沉刁手合手,露肩七、正面靠:1、重心后移,撇脚推掌2、蹬脚顶髋松指3、上步顶髋提手4、出脚,松手压肩。

八、侧面靠:1、重心后移,开手旋转抱球3、出脚跟松手腕大拇指内旋4、蹬移重心,按抬双手,旋臂露肩九、背折靠:1、松合握手于髋前,重心居中2、前脚微内扣3撇脚、蹬脚4、转腰顶肘十、斜坐:1、重心后移2、上下开手划圆3、脚尖后撤4、重心后移坐髋,起手落手十一、后背靠:1、松合手于髋前重心居中2、收半步3顶髋4、顶肘十二、斜飞靠:1、双手上下打开划圆2、后退两步斜坐3、吸气转肩4、吐气转肩十三、斜飞:1、重心后移2、扣脚摆脚3、肩带手搭手4、蹬腿转腰旋手斜飞十四:回打:1、重心后移,扣脚摆脚合手,双分靠、马步靠、顺势靠、正面靠、侧面靠、背折靠、斜坐、后背靠、斜飞靠、斜飞十五、收势:1、重心后移2、收半步合手3、落肘落手4、收脚并步,调整呼吸。

八卦掌老八掌之背身掌图解教学

八卦掌老八掌之背身掌图解教学

八卦掌老八掌之背身掌图解教学八卦掌老八掌之摆步右推掌(青龙返首)右掌在前,左右脚连续向右环行,等右脚(里脚)前进落下,左脚再向右脚尖扣步,身体向右转。

然后右脚再向右方摆步,脚尖外展。

同时右前臂内旋,掌心向外推,拇指一侧向下;左掌仍停在右肘下方。

眼看右掌(图3-5-60, 61)。

要点:与前单换掌“青龙返首”动作完全相同(可参阅其说明)八卦掌老八掌之进步左穿掌(燕子入林)①左脚前进一步,同时左手由右前臂下穿出,高与肩平,掌心向上;右掌撤到左肩前,掌心向下。

眼看左掌(图3-5-62).②以左脚跟为轴,脚尖里扣,身体速向右后转。

同时左前臂内旋,掌心转向上;右肘下垂,掌心翻转向上,停在下领处,指尖向前。

眼看前方(图3-5-63),要点:穿左掌和上左步,动作要上下一致。

身体右后转和左右掌的翻转要快速,要完整。

右胯要缩,臂要收,两肩要向下沉。

八卦掌老八掌之背身探掌(青龙探爪)右掌由下领处猛向前伸(探掌),掌心向上,高与口齐平,肘微屈。

同时右腿提膝,脚尖下垂,上体向前探。

眼看右掌(图3-5-64)。

要点:伸右掌和提右膝,要迅速、协调,动作一致。

探出之后身体要平衡稳定,不可摇晃。

八卦掌老八掌之转身右扳掌(猿猴扳枝)上势微停,身体右转,右臂随之内旋,向右扳出,肘部微屈,掌心转向下,小指侧(掌缘)着力;左掌收到肋部左侧,掌心向上。

同时右腿收回向右后方迈出一步,脚尖略外展,重心偏于左腿。

眼看右掌(图3-5-65)。

八卦掌老八掌之右穿左推掌(青龙转左势)动作和要点完全与前单换掌右穿左推掌动作相同,可参阅该动作说明和要点(图3-5-66-68)。

图解阴阳八盘掌八大母式盘练精义

图解阴阳八盘掌八大母式盘练精义

图解阴阳八盘掌八大母式盘练精义阴阳八盘掌又称“阴阳八盘转环掌”,为八卦掌的一派,其技法在通常所知的走圈练习基础上,又加入了层次分明的桩法、腰肩法、掌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和盘拳过手的走法等各阶练法。

此拳法名中的“阴阳”意指“天地”,“八盘”暗合“阴阳八盘掌的练习程序一、八卦生八式乾卦(推)坎卦(托)艮卦(带)震卦(领)巽卦(搬)离卦(扣)坤卦(劈)兑卦(进)二、八大式1、夹马式2、鹰翻式3、穿掌式4、自行式5、地盘式6、龙行式7、猴纵式8、穿林式。

三、根基八手缠丝、绵软、粘化、急缓、猴纵、猫捕、虎罩、鹰翻。

四、根基八腿华盖腿、里仙罗腿、外仙罗腿、提褪腿、里踢莲腿、外踢莲腿、里挂腿、外挂腿。

五、八盘上下之分上四盘:出、入、退、华盖。

下四盘:地、悬、空、鸠尾。

六、上四量手法三十五手法。

七、下四盘手法十八腿法。

八、兵器阴阳八盘刀、五虎穿林枪。

阴阳八盘掌的特征一、打法:圆周打点(囤圆打中心)。

二、身法:躲要急、闪要快、见空见手。

三、八盘掌法歌:站如泰山稳、行似猛虎惊、神出鬼没手、快比闪电灵、敌人千斤力、缩闪影无踪、欺敌来追赶、准陷八盘中。

阴阳八盘掌八大式图解一、夹马式(无极夹马式)要诀:双足踩地头顶天,吸口气,肘与肩双垂,十指微屈,意念和呼吸要自然。

动作解说:1、双脚张开宽如肩幅,脚指向内膝相合,腰往下。

双手向身体两侧自然垂下(如图①)。

2、双掌心向下,同时慢慢将双手向前平带(如图②)。

3、双腕向左右张开成一直线(如图③)。

4、双手放下,再插腰(如图④)。

5、手背相对置于身体正中央慢慢上升(如图⑤)。

6、双手升到脸部时向前推出(如图⑥)。

注意与要领:1、双手分开作抓球形。

2、双膝强而有力相靠。

3、以此姿势静静站立(站桩)练习以培养气和脚力。

二、鹰翻式要诀:以无极夹马拧腰盘,先是右手穿左腋,再左肩和右膝相对,左肩和左膝又循环。

动作解说:1、预备式(无极夹马式)。

2、双脚位置不动,上体向左扭转,右掌向左后方推出,左手自然成横向(如图①)。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这趟由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徒弟梁振甫所传授的老八掌,是八卦掌入门的基本掌法之一。

它是在掌握定势八掌(内功八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第二套掌法。

它包括有单换掌,盖手掌,背身掌,顺势掌,披身掌、顺步掌,揉身掌,平穿掌这八个最基本的掌法。

要练出推托带领,穿闪截拦,搬扣劈进,沾连粘随,缠裹刁钻,拧旋走转,滚钻争裹,奇正相生的劲力来。

由于掌是在不断地走转中变换招式,动作比较复杂,初学者要从最基本的掌式练起,以逐步熟悉和掌握八卦掌的技术要领和风格特点。

老八掌以操练基本手法、身法、腿法和最基本的劲力和劲力转换为主,适合初学者练习。

操练老八掌不可急于求成,要按三步功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

所谓三步功,就是首先要着重注意身形的规范、手法的变化和步法的转换,端正架势,周身放松,不要急于发劲和技击。

第二步要做到动作沉稳,劲力绵、长、沉。

劲要慢慢往里找,做到劲不外露。

第三步要做到势势相承,全身动作协调,劲力沉稳连贯,神、气、,意,力一气贯通,做到四形俱备:形如游龙,视如猿守,桩若虎踞,翻如鹰盘。

《八掌行气功力诀》气出于中焦,总统于肺,上至头顶落鼻。

下行入丹田,归气海。

丹田要抱,出手似爪,里要裹,外要开,上要穿,下要立,为四正刚力也。

里要合,外要拔,上要钻,下要拦,为四偶柔力也。

拧钻争裹,缧旋粘进,奇正相生。

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劲力互换,无端无瑞。

园活周流,沉、绵、长,如江河之浪涛,乍起即落,落者即起,后浪推前浪以示无终,而无坚不摧。

换掌以走四门为母,生出八路翻身,以道八卦。

《老八掌体用诀》八掌体用妙无边,内外双修意成仙。

舌舐上颚气沉丹,悬顶吊裆步法先。

沉肩坠肘伸前掌,五行四梢要周全。

六合归一真根本,阴阳两法总相连。

乾出巽进离与坎,艮往坤来震兑同。

八门反正直斜走,横冲竖撞任纵横。

掌法九宫步下取,左右转身变化精。

臂肩要分三节用,身法不仃四梢匀。

步走园圈分八字,眼随身手一团神。

一势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八卦掌老八掌之磨身掌图解教学

八卦掌老八掌之磨身掌图解教学

八卦掌老八掌之磨身掌图解教学八卦掌老八掌之内外单撞掌(迎门挥扇)①右手在前,向右环行,走至左脚在前时,右掌外旋,用小指侧向左平切,肘部微屈,掌心向上,高与胸平;左掌收至左腰侧,掌心向上。

同时右脚跟进,前脚掌着地。

眼看右掌(图3一5一91、92)②身体右转,右脚再向右侧迈一步,脚尖略外展,膝部微屈。

同时右掌内旋向右平切,掌缘着力,肘部微屈,臂成弧形(图3一5一93)。

要点:向左右切掌,力量要贯注掌缘。

眼神要随右掌翻转注视右掌。

八卦掌老八掌之磨身踢脚(凤凰展翅)①以右脚跟为轴,脚尖向外扭转,身体右后转;左脚以前脚掌为轴扭转,左膝抵右膝弯(如坐盘势)。

同时左掌向右臂下穿出,左掌心上托,指尖向左;右前臂外旋,掌心转向上,指尖向右,两腕靠拢。

眼看右掌指尖(图3一5一94、95)②身体继续向右后转,左脚随之向右脚尖扣步。

然后两掌向左右分开,肘部微屈,高与肩平。

同时右脚由地面猛向上踢,脚尖勾起,身体略向后仰,膝部挺直;左腿微屈,眼向前看(图3一5一96) 要点:转身、扣步、踢腿速度要快,动作要协调一致。

八卦掌老八掌之仆步穿掌(燕子抄水)右腿屈膝收回,向右后方撤一步;左腿屈膝全蹲,做右仆步势。

同时右掌由右向_上摆至头前,并由面前经右肋外侧顺着腿部向下穿,掌心向后;左掌收回左腰旁,掌心向上。

眼看右掌(图3一5一97、98) 要点:右掌收回后穿与右腿仆下动作要一致。

八卦掌老八掌之转身平顶肘(倒拽风车)①右脚尖外撇,身体向右后转,左脚随之向右脚扣步。

同时左掌经右腋下向后平穿,掌心向上,高与胸齐;右掌掌心向下停在左臂内侧矛眼看左掌(图3一5一99)。

②身体迅速向右转,右脚向右迈一步,膝部微屈,重心偏左腿。

同时右掌变拳屈肘向右平行顶出,前臂要平,拳心向下;左掌由左屈肘收回胸前,掌心向上,身体略下蹲。

眼平视右方(图3一5一100) 要点:右肘向外顶时,要柔韧而有弹力,不要死板或僵硬;肩要松,腰要塌,头要顶。

此势左右变换时,可以用“反背捶”的打法,就是在转身顶肘时,两掌同时变拳猛向右方平击,前手拳心向里,后手拳心向下,两肘微屈(图3一5一101)八卦掌老八掌之转身平托掌(青龙飞升)右脚尖外撇,左脚向后,右脚扣步;左掌向右腋下后穿,同时身体向右转,然后向左转,两掌向左右平行分开,掌心均向上,肘微屈,高与胸平。

流传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下)

流传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下)

流传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下)第五掌:挑掌1、猿猴偷桃(右)左脚向右脚前跨出一步成扣步,上体右转,两膝微弯站立。

同时左手掌心向下,由右肘方向右方推出;右掌心向下,置于左肩前。

目视左手指。

(如图1)注意与要领:上体右转时,左右两肘弯曲于胸前作抱物状。

2、猿猴献果(左)左脚成摆步,右脚成扣步,上体左转。

左右两肘置于胸前,手腕内侧相合,掌心向上,双眼透过双掌目视前方。

(如图2)注意与要领:双掌高度齐肩,双掌作托物状。

3、大鹏展翅(左)双脚不动。

双手仍以托掌向两侧水平伸直,目视左掌。

两肘下垂,双掌比肩稍低。

(如图3)4、十字搬楼(右)右脚向左脚前跨出一步成扣步,为“倒八字”形,两膝弯曲微蹲。

右肘弯曲,由右向左作水平移动;左肘也弯曲,由左方向右腕之上作水平移动。

双腕成十字交叉状态,双肘微垂,目视左手指。

(如图4)5、顺势领衣(左)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半步,右脚也向前半步,两膝微弯。

左掌向左方作水平转动,右掌也随左掌的动作移动,置于左肘内侧下方。

双掌心皆向上,目视左手指。

双掌同胸一般高。

(如图5)6、横扫千军(右)右脚向左脚前跨出一步成摆步,右掌手肘弯曲向上体右后方作水平转动,左掌手肘也弯曲向右肘下端移动,目视右手指。

(如图6)7、横扫千军(左)上体左转,右脚成扣步,两膝微弯。

左掌手肘下垂,向左后方作水平转动:右掌随左掌动作向左移动,再向左肘下方移动,目视左手指。

(如图7)注意与要领:先进行动作的手掌高度比肩部微低。

8、鹞子反身(右)(1)上体以左脚为轴向右转,右脚向左脚前跨出一步成扣步,两膝弯曲。

上体右转时,右掌从左肘下方击出,左掌向右移动置于右肩前,两掌心向上,目视左手指。

(如图8)(2)右脚成扣步,上体左转。

右掌反扭置于头上,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左掌掌心向上置于左腋腹,双眼平视左方。

(如图9)注意与要领:(1)②为连续动作中间不停。

(2)身体左转很重要。

9、锦鸡争斗(左)①右脚跟向外,上体左转;左脚尖站立于右脚横方,两膝微弯。

8.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图解教学

8.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图解教学

8.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图解教学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1)右片旋掌(迎风挥袖)右掌在前,两腿相继向右环行。

右掌在行走旋转中由右向前、向左平行画弧,掌心向下,转到左肩前方时,右肘下垂,前臂外旋,手腕旋转,身体略向后仰,掌心转向上,再经胸前由右向前击出,掌心向上,小指侧着力,高与胸平;左掌置于右腋下,掌心向下。

眼看右掌(图3一5一104一108)要点:右掌随走随转,转动要柔和。

向前击时,速度要加快(左右片旋相同,方向相反)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2)提膝点脚(猿猴蹬枝)上势略停,两掌位置不变,右腿提膝,然后上体略后仰,右腿伸直,脚尖用力向前点出,脚面绷平;左腿微屈。

眼看前方(图3一5一109、110)。

要点:右脚向前点出时,右胯随势略向前挺,仰身不要太多。

点时,不要突然弹力,要用柔和而有引伸的劲。

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3)仆步穿掌(燕子抄水)上势不停,立即屈膝收回右脚,随即向后方撤步仆下,膝部伸直,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左脚尖也随之微向里扣,左腿全蹲。

同时右肘上提,右掌屈腕,由胸前经右腰部顺右腿下插,掌心向后;左掌收到左肋外侧,掌心向上。

眼看右掌(图3一5一111)。

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4)翻身掌(大蟒翻身)①上势微停,右脚尖外撇,身体右转;左脚随即进一步,体重偏右腿。

左掌由右臂下穿出,手心向上,高与胸齐,肘微屈;右掌停在左臂上方,掌心向下。

眼看左掌(图3一5一112)。

②左脚尖里扣,身体后仰向后翻转。

左臂内旋,掌心翻转向上,五指分开后伸;同时右掌随翻身动作经头部上方画弧,掌心转向上,并由上向右、向前、向左击出,小指一侧着力,肘部微屈。

右腿随之提起,脚面绷直,脚尖下垂,身体略向前俯。

眼随右掌转动再向前看右掌(图3一5一113、114)要点:翻身和右掌旋转要协调,右腿提膝和右掌向前击出快速有力。

要平衡稳定。

两掌前后用力要一致,周身要完整。

八卦掌老八掌之翻身掌(5)转身穿掌(燕子人林)①上势微停,身体右转,右臂随之内旋,向右扳出,肘部微屈,掌心转向下,小指侧(掌缘)着力;左掌收到肋左侧,掌心向上。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双推掌,又称捧肘推山式,因练习时以双手画圆(劲走螺旋线),发放以向前下方的斜推劲为主,后脚蹬地,身法前扑,以一身之整劲聚于双掌,有推山移位之势,故名。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少林拳派功夫的核心功夫是八大圆与十二小圆,无论是举手投足、行走坐卧,还是踢打摔拿,均不离八大圆与十二小圆的组合变化。

八大圆与十二小圆的运动范围又都离不开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每一个面均有八个点。

这八个点便是八卦的方位,四正四偶,依五行生克理论相互为用,从而形成纵横交错、虚实转折的劲道功夫,手法的圆与步法的圆在左右式交替过程中是交叉旋转的,其中间螺旋杠杆劲则为脊柱之旋转。

瞬间发劲时手与脚是在一垂线上,有斜有正,对应交叉,而其根本必须保持身法中正。

双推掌的劲力变化便是依据螺旋斜线运动的规律,以斜式练正劲,形成阴阳平衡的斜中正。

画圆的练习是位置的改变,即换位攻击对方的薄弱处,避实击虚。

双推掌的练习是通过步法的挪位改变自己的位置,扩大运动空间,身法的旋转是加速手法的变化时间,即通过扩大运动空间寻找最佳的攻击点,同时结合手法变化的时间瞬间发劲。

空间便是八卦变化的点,时间则是太极旋转的巧劲。

如此以周身之松柔劲画圆,身轻步活,以瞬间之短劲涌动气血,发放山崩地裂之霹雳悍劲。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一、起式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气沉丹田),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二、右双推掌式吸气,意注于脐下丹田。

呼气,提左脚外旋落脚震步,以脚外缘着地,身法随即左转,同时双手在胸腹前画一斜平圆,重心在左腿,目视右肩侧前方(图2)。

上动不停,吸气,以左腿为支撑腿,起腿成提腿护膝式,同时双手顺势置于胸腹部成防守式(图3)。

接上式,呼气,右脚前蹬跨一步,落地生根成弓步式,双掌顺势随身法前推,保持身法中正,重心在前腿,目视双掌正前方(图4)。

金刚八式八之双推掌三、左双推掌式接上式,吸气,意注于脐下丹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式老八掌
老八掌的名称:单换掌、双换掌、背身掌、劈手掌、顺势掌、顺步掌、下蹋掌、平穿掌。

第一掌单换掌
预备式
起式(过渡式):蹲身下按、左右揉球、掰步抱球、扣步运球。

正式: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左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右进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左扣右转、掰步翻掌、左进左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一势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倒步合机。

第二掌双换掌(迎面掌)
左换式:左扣左转、掰步翻掌、右进右穿、回身翻打、上步右盖、左踢左拍、左仆左撩、右进右穿、右盖左掖、右扒右撞、左撩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左扣右转、掰步翻掌、左进左穿、回身翻打、上步左盖、右踢右拍、右仆左撩、左进左穿、左盖右掖、左扒右撞、右撩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二势盖掌迎面扑,拔云见走自如。

左换右兮右换左,丹凤朝阳向上出。

第三掌背身掌(团撞掌)
左换式:回身右掰,左扣左片、提膝抱掌、进步团撞。

转身献桃、马步双塌、左虚左搂、右虚右搂。

左仆左撩、右进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回身左掰,右扣右片、提膝抱掌、进步团撞。

转身献桃、马步双塌、右虚右搂、左虚左搂。

右仆右撩、左进左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三势背身是团撞,两手变化逞刚强。

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长手不须忙。

第四掌劈手掌(风轮掌)
左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右进右穿、回身抹肩、左后轮劈、右进右穿、回身抹肩、左后轮劈。

右进右穿、回身抹肩、左后轮劈、右进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左扣右转、掰步翻掌、左进左穿、回身抹肩。

右后轮劈、左进左穿、回身抹肩、右后轮劈。

左进左穿、回身抹肩、右后轮劈、左进左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四势劈掌走自由,两手变化内中求。

左换右兮右换左,不扣步兮莫回头。

第五掌顺势掌(脱身化影掌)
左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提膝上穿、仆步反捶。

左弓左伸、右弓右伸、左弓左伸、左仆左撩。

右进右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提膝上穿、仆步反捶。

右弓右伸、左弓左伸、右弓右伸、右仆右撩。

左进左穿。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五势顺势是化影,脱身化影侧身灵。

左换右兮右换左,闪展个位进步高。

第六掌顺步掌(双捋掌)
左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右进右穿、右扣左刁。

撤步双捋、上步双推。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右推走转。

右换式:左扣右转、掰步翻掌、左进左穿、左扣右刁。

撤步双捋、上步双推。

倚马问路、青龙返首、左推走转。

歌诀:六势顺步是双捋,千斤坠地变化多。

左换右兮右换左,日月并行走开合。

第七掌下塌掌(插花腋肋掌)
左换式:右扣左转、掰步翻掌、右进右穿、左掰左掖、右扣反托。

左掰上托、右扣钻左、马步双展、左掰在掖、右扣反托。

左掰上托、右扣钻左、马步双展、左仆左撩、右进右穿。

倚马问路、右推走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