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核电厂控制测量问题及其启示
核电厂仪控技术应用基本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核电厂仪控技术应用基本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20-04-24T02:02:05.31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5期作者:刘展祥[导读] 核电仪控技术应用基本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多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研究该问题,对于核电学科的整体水平以及我国的能源储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核电仪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立足于核电仪控技术的基本特征和现状,通过文献阅读法和调查问卷法,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其应用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分析,拓宽深化核电仪控技术的实际应用,试为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核电仪控技术应用基本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多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研究该问题,对于核电学科的整体水平以及我国的能源储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核电工程;仪控技术;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核电仪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把控核电仪控技术的基本特征和现状,深化核电仪控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从现状基本问题出发,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分析,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科水平,提高核电项目生产效率,为能源的战略发展做出贡献。
1 核电仪控技术基本问题首先在理论研究上,传统核反应堆模型的数学表达建构复杂,认为计算机刚性处理难度较大,围绕这一问题,优化组合物理参数的所谓刚性问题,实际上就是反应堆数学模型中的物理参数匹配问题,适当的简化点堆模型,缩小物理特征参数值的差异性,降低避免误差的产生和影响,在微型计算机化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下,对传统刚性问题进行再认识,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其次,模型本身受到时间空间的反应性变化影响,若仅将数学近似纳入考虑范围,而忽视客观物理合理存在,过于简化模型虽然降低计算的繁琐程度和难度,但是模型的失真最终也会对设计施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验证仿真模型计算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理论组成。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1. 引言核电站测绘工作是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测绘工作,可以获取核电站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和地形数据,并为核电站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总结核电站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以提升核电站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核电站测绘工作的重要性核电站测绘工作在核电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核电站测绘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2.1 地理信息获取通过测绘工作,可以获取核电站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水系等。
这些信息对于核电站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确定核电站的选址和建设方案,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和可靠性。
2.2 基础数据提供核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如地理坐标、高程数据、地形图等。
这些数据在核电站规划、土建设计、设备安装和管线布置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错误。
2.3 监测和安全核电站作为一个安全关乎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安全评估。
测绘工作可以提供核电站周围地区的变形监测数据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有助于核电站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工作。
3. 存在的问题在核电站测绘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3.1 技术手段和设备部分核电站测绘工作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限制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需要引入更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如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等,以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2 数据管理和共享核电站测绘工作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共享。
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数据整合和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以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工作效率。
3.3 人员素质和培训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专业的测绘人员进行操作和处理。
目前,部分核电站测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培训和提高人员素质,以提升核电站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核电站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探讨

核电站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探讨嘿,咱今天来聊聊核电站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你知道吗,核电站这玩意儿可重要啦,它能给咱们提供大量的电力。
但要保证它安全又高效地运行,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就说我之前有一次去参观核电站的经历吧。
当时我站在一个巨大的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整个人都有点懵。
但那些工作人员却能从这些看似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判断出核电站的运行状况,这让我特别佩服。
咱们先来说说智能监测这部分。
想象一下,核电站就像一个巨大的复杂机器,里面有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在同时运转。
要想知道每个零部件是不是都在正常工作,就得靠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就像核电站的“眼睛”,能实时观察到温度、压力、辐射水平等各种关键参数。
比如说,在反应堆内部,有专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能精确地测量出核心的温度。
如果温度稍微有点异常升高,系统马上就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就能迅速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大问题。
控制技术也同样厉害。
一旦监测到了问题,控制系统就要迅速做出反应。
这就好比开车,遇到情况得及时打方向盘、踩刹车。
核电站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让核电站始终保持在安全稳定的状态。
再给您举个例子,有一次核电站的一个冷却系统出现了小故障,智能控制系统马上就降低了反应堆的功率,同时增加了备用冷却系统的运行效率。
整个过程迅速又准确,就像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在指挥一样。
而且啊,现在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科研人员们一直在努力,让这些技术更加精确、更加可靠。
比如说,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的来说,核电站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就像是核电站的“保护神”,让我们能够安心地享受核电站带来的电力,又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站会变得越来越安全、高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强大的能源支持!好啦,关于核电站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今天就跟您聊到这儿,希望您对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
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中的重要性

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中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活中各种用电方面的大量需求尤为突出,在传统能源有限,利用率提升困难的现实情况下,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已经成为能源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电建设精度要求高,周期长,质量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核电建设过程中的控制与测量就变得非常重要。
测量工作包括建立首级、次级和微网等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核电总体建设的定位以及核电总体建设的监测精度。
关键词:核电建设;控制测量核电站的组成包括:核岛、辅助厂房、常规岛、配套设施等。
安装施工精度要求很高。
因此,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就要求必须有其独立的工程测量参考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施工定位放线和安装提供依据。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控制测量工作的各阶段作用来阐述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是在厂区开始建设之前,在满足国家基准点的基础上,从厂区周边布设,拥有一定数量及密度的网点。
用于工程勘察、总体规划布置、水电路管网等工作的参考。
首级控制网由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二者组成。
其平面与高程均应纳入国家坐标系,选择高斯投影。
首级控制网要求:平面坐标测量误差应小于两厘米,工程测量误差应当严格保持在一厘米以内。
首级控制主要应用于:核电站前期建设、勘测工作、建设定位检查及放线。
另外,首级控制还应用于进一步的次级控制网的布置。
二、次级控制网次级控制网是为了满足各个工程的施工需要,在场平后的厂区内设置的内部相对精度相比于首级控制网更高的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
次级控制网的精度更高,以施工坐标系为平面坐标的依据,由首级控制网坐标换算公式转换成施工坐标,坐标轴平行于厂房主轴,形成一个正交的坐标系。
次级控制网的高程以当地的水准网为依据,该水准网必须与国家水准网相联系。
控制点由一组相对稳定的强制对中测量墩组成,次级控制网内部的相对精度高于首级控制网。
次级控制网精度范围:平面控制网精度规定其点位坐标的误差应小于两毫米,同时高程控制网的点位坐标误差必须小于零点五毫米。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
核电站测绘工作是核电站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
运行,还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测绘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总结这一重要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进行了一次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
首先,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高度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核电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
工程项目,测绘工作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因此,在测绘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其次,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具备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我们必须紧跟科技的步伐,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另外,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核电站是一个特
殊的工程项目,测绘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测绘工作中,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协同合作,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协作,才能完成测绘工作的各项任务。
总的来说,核电站测绘工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高精准度、先进技术、丰富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核电站测绘工作,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中作用论文

浅谈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中的作用内容摘要简要地介绍了控制测量在核电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关键词控制测量、控制网、平面测量、高程测量、测量记录中图分类号:p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trol meas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processkeywords: control measurement, control nets, plane measurement, elevation measurement, measuring record概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
核电-集清洁、环保、高效、可再生等优良性能于一体,核电站的建设已经成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电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质量,进度,测量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核电站属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精度要求高。
主要由汽轮机厂房(常规岛)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组成的建筑群,内部有各种管道设备,电缆电气仪表等.施工要求精度很高,在核电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要分阶段建立首级、次级与微网等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核电总体建设中的定位与监测精度。
1.1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是在国家网的基础利用基准点和加密基准点确定高程和平面坐标,平面坐标测量误差小于±2cm,工程测量误差必须小于±1cm.首级控制网用于下列范围核电站的前期建设用于所有的勘测工作用于土石方工程用于工程的建设定位,放线和检查用于次级控制网的布置1.2次级控制网平面坐标以施工坐标系为依据,由首级控制网坐网坐标换算公式转换成施工坐标,坐标轴平行于厂房主轴,形成一个正交的坐标系.次级控制网高程以当地的国家水准网相联系的水准网为依据.控制点由一组相对稳定的强制对中测量墩组成,所布设的其内部相对精度高于首级控制网.次级控制网用于厂区内建筑物和构筑物施工定位放线测量.设备安装测量,测设微网,变形监测以及加密局部控制.①次级控制网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点位坐标中误差≤±2mm.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点位坐标中误差≤±0.5mm.②施测程序:测量墩定位,埋设,测角,测距,联系测量,内业计算和成果整理.1.3微网由次级控制网确定的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定位在反应堆厂房内基础底板上的多个测量标记.平面控制点相对于次级控制网坐标中误差为±2mm,高程控制点相对于次级基准点的中误差为±1mm.微网可用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和设备安装的定位、放线和核准.1.4平面测量选择首级控制网的一个点和一个方向作为起算点,并于次级控制网组成独立三角网.观测采用边角同测的方法并在每一点上设站,具体如下:测角:水平角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4个测回,每半测回每方向3次照准读数,各方向值取4测回的平均值.垂直角测2测回,每半测回3次照准读数取平均值.测角读数精确到0.1”.测边:测2测回,每测回照准1次5次读数取平均值,测距同时需测定仪器高,温度,气压,相对湿度.距离读数精确到0.1mm,温度精确到1℃,相对湿度精确到1%.每测回斜距进行气象、加常数、倾斜归化等改正得到改边的最终水平距离观测值.各边长对向观测,经改正后较差在2mm以内,测距精确0.1mm,坐标计算至0.1mm.1.5 高程网测量从选定的首级控制网高程基准点引测,观测仪器用na2+gpm3或同等精度仪器,水准尺需用铟钢尺.水准路线应布置成闭合或网状.最大视距控制在25米以内,观测次数往返各一次.高程计算至0.1mm.1.6测量记录每项测量工作都要有测量原始记录,内容如下:仪器名称、观测人、记录人、观测日期、天气、仪器高.所有测量的数据、温度、大气压、相对湿度.1.7施工放样控制测量做好之后,要求施工单位对控制点做好保护和定期的复测.在保证控制点的精度要求之后,就可以进行对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放线.测量工作繁琐,外业内业都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来实施,这就需要测量成立一个团队,测量队分为两个组,一个控制组,一个检查组,控制组负责施工区的加密控制点的测设,水准点的引测,主厂房内变形点的监测.平时施工层作业面各建筑物主副轴线的测设.对所测设的测量成果要形成资料报到上一级经审批后送施工队放线组,进行下一道工序.测量检查组对测量控制组现场施测的控制线、轴线、高程控制点等进行检查复合,检查无误后签字认可,所测的测量成果形成测量报告报到上一级.依据图纸,协助施工队放线人员进行结构细部线的检查,检查合格后由施工队管理人员报到公司质检部门进一步检查.每项工作必须做到四级验收,仅测量一项任务,程序之烦琐,内容细之又细,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去实施,一项工作到具体每个环节的内容都要形成记录,形成文件.做到凡事有依可寻,有据可查.说千道万,核电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保证工程的质量,最后保证工程的进度,这一点与火电站工程有些区别,在质量与进度同时进行的时候,核电工程要求更多的是保质量了.二、总结测量是工程的眼睛,所有工程开工前,测量都要一马当先.核电工程有自其特殊性,安全至上,质量第一,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企业的逐渐增多,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又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世界环保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联合国要求各个国家制定一个方案,要求减少碳排放量,都制定了一个碳排放标准.我国也在采取各项措施,电力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至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加快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的步伐,对于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消耗减少,总会有耗尽的一天,利用新能源来作为今后的替代能源是必须的,发展新能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发展核电正是发展新能源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发达的国家核电占总发电量比都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法国占比最高达到了86%,而我国目前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仅为2.4%,所以国内核电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最近日本发生了核泄露,对其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核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各国家对核电安全建设加强了警惕.总之,发展新能源首先要发展核电,保证核电安全运行,就要保证核电前期工程建设质量,而在核电工程建设中,测量虽只是其施工建设中的一个小程序,但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很有可能影响了工程质量,给以后的安全运行留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始于蚁穴.所以你的一个小失误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小到个人,大到单位国家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希望广大投身于工程事业的建设者们,为了我们能够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能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下,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去创造吧!。
某核电厂首级控制网复测与成果分析

作者 简 介 : 志 勇 (9 5), , 北 泊 头 人 , 北 工 程 技 术 高 等 专 科学 校讲 师 。 曹 1 7一 男 河 河
第 2期
曹 志勇 等 : 核 电厂 首级 控 制 网复 测 与 成 果 分 析 某
6 5
行, 最后 按菲列 罗 公式 评定 测角 精度 口 , 表 1 ]见 。
21年 6 0 2 第’ 月 0 期
J UR A FH 程 1 N 术 E R N 专DT c 学 艰兰 兰 O 河 北O E E G N 高 I G A 科 学 ! Nl 工 B 技 I E 等 N E H 校 E N ,
Jn21 u.00 N
本 次复测 利 用两 已知 点 作为 已知 方 向推算 出 A0 3的坐标 , 过计 算和业 主 提供 的现 场施 工 影 响情况 , 经 说 明 A0 3可 能 移 位 , 因此 以重 新 计 算 的 A0 3的 坐标 和 2 0 0 8年 8月 首 测 平 差 的 A0 6的坐 标 为起 算 数 据 ( 9 4年北京 坐标 系) 15 。本 次高 程复测利用 的 已知高 程控制 点 为二等水 准点 B ( 9 5国家 高程基准 ) M2 1 8 。
由 表 1可 以 看 出 , 项 观 测 误 差 其 最 大 值 均 在 各
表 1 水 平 角 观 测 精度 与规 范 规 定 限 差 比较
规 范规 定 的 限差 之 内 , 全满 足 角 度 观测 精 度 的要 完
求。
2 12 距 离 复 测 ..
在 首 级 控 对
中图 分 类号 : 2 P2 1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 况
某核 电厂 厂 区 首级 控 制测 量 的 GP S网首 测 工 作 于 20 0 8年 9月 已经 完成 , 照 安 排 , 级 控制 网第 二 阶段 按 首 的复测工作 于 2 0 0 9年 3月进 行 。 测 目的 主要是 检查在 A 复 0 1 核 电工 程爆 破 、 开挖 等现 场施 工影 响 下控 制 网点 是 否有 变动 , 控制 网 内各 点 间的相对关 系是 否变化 。此时 , 主厂 区“ 四通一平 ” 工程 已经 结束 , 场地形较 为平坦 , 现场 现 但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

核电站测绘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核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核电站的测绘工作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核电站的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营,还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核电站测绘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高度的精准性和专业性。
核电站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能源设施,其测绘工作必须做到精准无误。
这就需要测绘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测绘仪器和软件,确保对核电站各项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处理。
同时,测绘人员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以防止任何意外事件的发生。
其次,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在核电站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对核电站设施的三维精准测绘,无人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核电站周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核电站全球范围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些现代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核电站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还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核电站测绘工作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必然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核电站测绘工作则可以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因此,在进行核电站测绘工作时,测绘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核电站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之,核电站测绘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核电站的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营,也关系着周边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核电站测绘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核电站测绘工作的理论和技术,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营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