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排序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事件排序

中国历史事件排序

中国历史事件排序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几千年的发展积累出了众多重要历史事件。

本文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排序。

通过了解这些事件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

1. 夏朝的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王朝,传说是禹治水成功后建立的。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石。

2. 商朝的兴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王朝。

商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商代青铜文明也达到了巅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这个时期国家纷争激烈,各个诸侯国相互争夺霸权。

孔子的思想儒家学说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为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短暂而强大的统治,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初次统一。

秦朝还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开创了长达400多年的统一王朝。

汉武帝时期实行开疆拓土政策,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同时也积极倡导儒家思想,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6. 三国时期的分裂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三国鼎立,各国相互争夺领土和资源。

这个时期的历史同样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精彩的典故,例如《三国演义》。

7. 唐朝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外交往频繁,对文艺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疆域遍及东亚的王朝。

8. 宋朝的发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南宋时期王朝被金朝所灭,但南宋时期文化发展卓越,留下了许多杰出的文化遗产。

9. 明朝的崛起和衰落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时间的统一王朝,至今对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影响。

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题目都不是很难,而且有很多题目都可以运用一些方法直接找到答案。

具体来说,事件排序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直排法,代入法,首尾法和排除法。

其实这些方法可以联合运用,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事件排好序即可,还有就是很多考生只是对其中的一个方法比较熟悉,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一、直排法所谓直排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进行直接排列顺序,排完之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直排法应用的方法就是挖掘时间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最为原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为事件排序的核心问题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可能是顺承关系(按时间或事情脉络发展)、因果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等。

但在一个事件中往往会包含多种关系,进行直接排列时考生应该多方考虑。

【例题1】(2009年北京)(1)物业多次维修(2)购买新房(3)要求物业赔偿(4)泡坏家具(5)新房漏雨A.2-5-4-1-3B.3-2-5-4-1C.2-4-1-3-5 D.4-1-3-2-5【答案】A【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②购买新房——⑤新房漏雨——④泡坏家具——①物业多次维修——③要求物业赔偿。

故正确答案选择A。

【例题2】(2009年北京)(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5)进行协商A.1-3-2-4-5B.2-5-4-1-3C.1-3-2-5-4 D.2-1-5-3-4【答案】C【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①面临合同续签——③摊位租金上涨——②商户集体停业——⑤进行协商——④恢复营业。

故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3】(2008年北京)(1)本地改良(2)市场考察(3)水果优质高产(4)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5)试种失败A.2—4—5—1—3 B.4—2—3—1—5C.5—2—4—3—1 D.2—1—5—4—3【答案】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种引进试种,并进行改良的过程。

专题二——事件排序

专题二——事件排序

• 【解析】C。此题即属于顺承关系,是按时间 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序的。此题讲述的是北美洲 的 一段历史,最先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宣扬东方富 裕,哥伦布向往东方而出发航海,结果发现了美 洲,之后一批欧洲人为避免本国宗教和政治迫害 乘 “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大陆,英国崛起后将该 块新 大陆视为自己的殖民地,后来在美洲的不同民族 杂 居相处,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和习惯,美利坚民
• (二)首尾项法 • 首尾项法,是指在事件排序中,当五个事件的第一件和最 后一件很明显时,就要迅速找出首尾项,从而很快选出正确答 案的方法。利用这个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保证答案 的正确性。 • 例1: • (1)民主党开展竞选活动 • (2)民主党提名克林顿为候选人 • (3)民众投票 • (4)克林顿入主白宫 • (5)公布投票结果 • A.4—1—2—3—5 B.2—3—5—4—1 • C.1—4—3—5—2 D.2—1—3—5—4 • 【解析】D。观察五个事件,可发现克林顿入主白宫是其他四Hale Waihona Puke 个事件的最终结果,应该为尾句,故选D。
• 二、事件排序中的事物关系与事件数量 • (一)事件排序中的事物关系 • 1、顺承关系 • 事件排序中的顺承关系,是指事件之间存在着在程序 或时间上有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的一种逻辑关系。 • 例如: • (1)“五月花”号到达美洲 • (2)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 • (3)英国将北美东部划为殖民地 • (4)马可波罗宣扬东方极度富有 • (5)美利坚民族形成 • A.5-4-1-2-3 B. 4- 1- 2- 3- 5 • C.4-2-1-3-5 D. 4- 1- 2- 5- 3
• 例2: • (1)连续几天暴雨 • (2)形成水灾 • (3)人民奋起自救 • (4)重建家园 • (5)冲毁庄稼、房屋 • A.1—5—2—3—4 B.5—2—1—3—4 • C.1—3—4—2—5 D.2—1—4—3—5 • 【解析】A。直接排序法。连续几天暴雨—冲 毁庄稼、房屋—形成水灾—奋起自救—重建家 园,故选A。

事件排序40题

事件排序40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和对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做些补充或合理的假设,以填补缺欠的信息。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注意要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例题】(1)收集书籍(2)购买材料(3)打造书架(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A. 4-3-1-2-5B. 1-4-2-3-5C. 4-3-2-1-5D. 3-2-1-5-4【答案】 B【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购买材料(2)——打造书架(3)——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它顺序而言最合理。

请开始答题:1. ①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②携宝乘孤帆,见财起贪念③推司细思谋,悬赏擒疑凶④误事因贪杯,俯首供其罪⑤浮尸漂江渚,惊煞夜路人A. ①-②-⑤-③-④B. ②-①-⑤-③-④C. ②-①-④-③-⑤D. ⑤-③-④-①-②2. ①植被被破坏,黄河泛滥②改堵为疏,治黄根本③泥沙沉积,水位上升④修筑堤坝,消除灾祸⑤增高堤坝,遂成“悬河”A. ②-①-③-④-⑤B. ①-③-⑤-④-②C. ②-④-①-③-⑤D. ①-④-③-⑤-②3. ①宫中多谄媚,宁不事权贵②仗剑思报国,高歌盛唐情③少时多乖蹇,老妪劝其行④寓情山水间,斗酒赋诗篇⑤十载凤不鸣,一鸣震九鼎A. ③-②-⑤-④-①B. ②-③-①-⑤-④C. ③-⑤-②-①-④D. ③-①-⑤-④-②4. ①原恒星收缩,核反应开始,恒星发光②恒星核收缩后最终爆炸,形成超新星,恒星结束③恒星膨胀,发出红光,形成红巨星④氢气耗尽,恒星核收缩,表面气体膨胀⑤气尘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原恒星A. ③-②-⑤-①-④B. ⑤-①-④-②-③C. ⑤-①-④-③-②D. ⑤-④-②-①-③5. ①艺术家对树根进行细致加工②发现奇形怪状的大块树根③对根雕价款归属产生争议④经过法院协商调解解决⑤根雕被拍卖,价值8万元A. ①-②-③-⑤-④B. ②-①-③-⑤-④C. ②-①-⑤-③-④D. ②-⑤-③-①-④6.(1)某地风景秀丽(2)某地成为旅游胜地(3)政府决定开发旅游资源(4)投资修建旅游景点(5)吸引大批游客A.3—1—4—2—5 B.1—5—3—2—4C. 1—3—5—4—2D.1—3—4—2—57.(1)鲜菜摆上货架(2)给西红柿浇水(3)建造玻璃暖房(4)给炉子添加煤炭(5)采摘成熟果实A.3—4—2—5—1 B.5—1—3—2—4C.2—5—1—3—4 D.1—2—3—5—48.(1)有关部门将王村开辟为旅游景点(2)记者对王村的溶洞作了报道(3)王村的许多农民搞起了第三产业(4)王村发现了一个天然溶洞(5)许多人到王村来参观溶洞C.3—4—1—2—5D.4—2—1—5—3 9.(1)同学们希望听到名家讲京戏(2)同学们对京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3)某高校开设了一门京剧课程(4)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5)学校邀请著名京剧艺术家来校办讲座A.3—4—1—5—2 B. 2—5—4—1—3C.2—4—5—1—3D.3—2—4—1—5 10.(1)足球滚入球门(2)对方前锋抬脚怒射(3)教练员愤怒地离开球场(4)报纸抨击球员打假球(5)守门员表现失常A.5—1—2—3—4 B.2—5—1—3—4 C.3—2—4—1—5 D.1—4—5—3—2 11.(1)记者与当事人电话联系(2)记者听说一件资助失学少年的事情(3)一篇感人的报道引起了反响(4)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曝光”(5)记者到学校进行调查和采访A.2—1—4—5—3 B.3—4—5—1—2 C.1—2—4—5—3 D.2—5—3—4—1 12.(1)大雁好几年未孵出雏雁(2)公园小岛上的雁卵常常被偷(3)大学生自愿为大雁巢值守(4)某企业捐资表彰大学生(5)小雁顺利诞生A.1—2—3—4—5 B.1—2—3—5—413.(1)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竹筷(2)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3)对生产木筷作出限制(4)生产木筷出口创汇(5)森林资源日趋萎缩A.1—2—4—3—5 B.2—4—5—3—1C.1—2—3—4—5D.2—4—3—5—114.(1)攀登比斯特峰(2)与队伍失去联系(3)被采药人抬下山(4)遇到雪崩(5)昏迷冻伤A.1—2—4—3—5 B.4—1—5—2—3 C.1—4—2—5—3 D.2—1—4—3—515.(1)去钓鱼(2)发现很多蚯蚓(3)向朋友借渔具(4)挖坑栽树苗(5)改变计划A.4—3—1—2—5 B.1—4—2—3—5 C.4—2—5—3—1 D.3—2—1—5—416.(1)考古学家买了一个古陶器(2)一个古陶器被人发现(3)考古学家寻找一座古城堡(4)古陶器被卖给小贩(5)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古城堡A.2—4—1—3—5 B.5—3—4—2—1 C.1—2—4—5—3 D.5—2—4—3—117.(1)洗脸涮牙(2)吃早饭(3)起床(4)做早饭(5)出门上班A.3—4—2—1—5 B.3—4—1—2—5 C.5—4—3—2—1 D.3—1—2—4—518.(1)射门得分(2)玻璃被打碎(3)孩子们吓跑了(4)孩子们在踢足球(5)房屋主人寻找肇事者C.4—1—2—5—3 D.1—4—2—5—3 19.(1)中场才至 (2)一人独往(3)久等不来 (4)约好看电影(5)电影已开演A.4—3—2—1—5 B.5—4—2—3—1 C.4—3—2—5—1 D.5—2—3—4—1 20.(1)面试 (2)岗前培训(3)上岗工作 (4)通知录取(5)申请工作A.5—1—4—2—3 B.5—1—4—3—2 C.1—2—3—5—4 D.1—3—2—4—5 21.(1)效益提高 (2)政企分开(3)国力增强 (4)上缴利税增多(5)企业活力增强A.1—5—3—4—2 B.3—4—1—5—2C、4—3—5—2—1 D.2—5—1—4—322.(1)打碎花瓶 (2)父母回家(3)清理卫生 (4)受到表扬(5)主动承认错误A.3—2—5—1—4 B.1—5—2—3—4 C.1—2—3—5—4 D.3—1—2—5—4 23.(1)依法查处 (2)牟取暴利(3)建筑物倒塌 (4)判刑入狱(5)偷工减料A.5—2—3—1—4 B.2—3—1—4—5 C.2—4—5—3—1 D.1—4—3—2—5 24.(1)小孩得救 (2)追认烈士(3)楼房失火 (4)冲入火海(5)伤重去世A.4—3—1—5—2 B.3—4—1—5—2 C.2—3—1—5—4 D.1—3—5—4—225、(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 (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 (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A、2-4-1-5-3B、5-2-4-1-3C、2-1-5-4-3D、5-4-2-1-326. (1)准备射门(2)恢复知觉(3)急救(4)防守队员犯规(5)比赛达到高潮A. 1-4-5-3-2B. 5-1-4-3-2C. 2-3-5-1-4D. 3-1-5-4-227. (1)中场才到(2)一人独往(3)久等不来(4)约好看电影(5)电影已开演A. 4-3-2-1-5B. 5-4-2-3-1C. 4-3-2-5-1D. 5-2-3-4-128. (1)点火(2)倒计时(3)腾空而起(4)准备就绪(5)进入预定轨道A. 2-1-5-4-3B. 5-4-3-2-1C. 4-2-1-3-5D. 1-2-4-3-529. (1)小孩得救(2)追认烈士(3)楼房失火(4)冲入火海(5)伤重去世A. 4-3-1-5-2B. 3-4-1-5-2C. 2-3-1-5-4D. 1-3-5-4-230. (1)下岗(2)优化组合(3)设备更新(4)重新上岗(5)学习新技能A. 3-2-1-5-4B. 2-1-3-4-5C. 1-2-4-5-3D. 4-5-l-3-231 (1)考古挖掘(2)绘制壁画(3)建造陵墓 (4)拼接图案(5)盗墓取宝A 3-5-1-2-4 B 3-2-5-1-4C 2-3-4-5-1D 2-3-5-1-432 (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A 2-4-1-5-3B 5-2-4-1-3C 2-1-5-4-3D 5-4-2-1-333 (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2)厂房林立,马达轰鸣(3)钻机飞转,原油滚滚(4)燃气发电,远程送电(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A 3-4-5-1-2B 5-4-1-2-3C 1-2-3-4-5D 5-1-3-4-234 (1)融入异族自谋出路(2)一支残部向西突围(3)跨过界河向北征战(4)战火熄灭回国通商(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A 3-5-2-1-4B 3-2-1-4-5C 5-2-3-4-1D 5-3-2-1-435 (1)嫌疑人聚焦在印恻刷厂一名职工身上(2)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3)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4)战火熄回国通商(5)青年男子被征入伍A 2-5-1-4-3B 2-5-4-3-1C 5-2-4-1-3D 5-2-3-4-136 (1)大量有机物积聚(2)形成石油(3)复杂的化学变化(4)剧列的质变化(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A 1-5-3-4-2B 5-4-1-2-3C 3-1-2-5-4D 1-2-3-4-537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茅庐(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A 1-4-5-2-3B 5-4-3-2-1C 2-5-3-4-1D 1-2-3-4-538 (1)商品经济出现(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3)生产力发展(4)资本原始积累(5)地球生物圈A 1-5-3-4-2B 3-4-2-5-1C 3-5-1-4-2D 1-2-3-5-439 (1)生命单体(2)原始水生物(3)生物大分子(4)简单有机物(5)地球生物圈A 4-1-2-3-5B 3-2-4-5-1C 4-3-1-2-5D 3-4-2-1-540 (1)工人失业增多(2)自由竞争(3)劳动生产率提高(4)贫富差距加大(5)采用先进生产技术A 5-3-2-4-1B 2-5-3-1-4C 5-2-3-4-1D 1-2-5-3-4事件排序(判断推理)答案:1-10:B、D、C、C、C、D、A、D、A、B11-20:A、C、B、C、C、A、B、C、C、A21-30:D、D、A、B、C、B、C、C、B、A31-40:B、C、D、D、C、D、C、C、C、B。

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件排序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件排序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中的事件排序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中,事件排序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虽然看起来相对简单,但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排序,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事件排序题的特点。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要求考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也可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先后。

在解题时,第一步是要快速浏览所有的事件选项,对整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有助于我们初步把握事件的主题和大致的发展脉络。

接下来,寻找关键的时间标志词或事件发展的逻辑线索。

比如,“首先”“然后”“之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或者一些明确的时间点,如“2020 年”“春天”“月初”等。

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排序依据。

如果题目中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那么就需要通过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顺序。

比如,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准备工作在前,具体行动在后;先有计划,再有实施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

先观察选项中开头和结尾的事件,判断其合理性,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缩小选择范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例 1:①准备食材②点火烹饪③购买餐具④享用美食⑤清洗餐具首先,我们看到“准备食材”应该是整个过程的开端,所以可以先排除以其他事件开头的选项。

然后,准备好食材后“点火烹饪”,接着“享用美食”,享用之后“清洗餐具”。

而“购买餐具”这个事件相对独立,且一般会在准备食材之前发生。

所以,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③①②④⑤。

例 2:①制定计划②组织实施③明确目标④监督检查⑤总结经验在这个例子中,“明确目标”是首要的,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计划”,接着“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最后“总结经验”。

所以合理的顺序是③①②④⑤。

除了掌握上述方法,平时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悉各种类型的事件排序题目,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事件排序练习》教案让孩子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

《事件排序练习》教案让孩子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

《事件排序练习》教案让孩子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让孩子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比如制作饭菜、洗衣服、上学等等。

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那么很容易造成混乱和错误。

因此,掌握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的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事件排序练习》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

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为小学生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孩子们掌握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的能力。

这一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孩子们需要将算术式按照一定的计算顺序进行运算;在生活中,孩子们需要按照饭菜的制作顺序来进行烹饪。

二、教学目标1.学会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的能力;2.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3.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4.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理论教学在开始练习之前,首先要向孩子们介绍按照先后顺序排序事情的概念和方法。

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制作饭菜、洗衣服、做作业等。

同时,也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如果顺序混乱会带来的后果,比如制作饭菜顺序混乱,会导致饭菜烧糊或者口感不佳;做作业顺序混乱,会耽误时间,引起压力等。

2.实践练习在理论讲解之后,就可以开始实践练习了。

这个练习需要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件事情。

卡片上的事情可以是日常的生活事务,也可以是学习中的内容,比如“刷牙”、“洗脸”、“穿衣服”、“上学”、“做数学作业”等。

将这些卡片打乱,让孩子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将卡片排列。

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们一张一张的排列,也可以将所有卡片都给出,让孩子们自行组织顺序。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们,让他们不断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游戏扩展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

比如,可以将练习时间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孩子们背景下的压力和适应力。

事件排序四大方法精讲

事件排序四大方法精讲

行测传统题型讲解:事件排序四大方法一、直接排序法所谓直接排序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进行直接排列顺序,排完之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直接排序法就是挖掘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最为原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为事件排序的核心问题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可能是顺承关系(按时间或事情脉络发展)、因果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等。

但在一个事件中往往会包含多种关系,建议考生在进行直接排列时应该多方考虑。

例题1:(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5)进行协商A.1—3—2—4—5B.2—5—4—1—3C.1—3—2—5—4D.2—1—5—3—4解析:此题答案为C。

题干描述的是合同续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事件。

按照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因为在合同续签的时候出现摊位租金上涨的问题,所以商户集体停业,然后进行协商,最后恢复营业。

查看选项,C项符合我们直接排列的顺序。

二、代入排序法代入排序法恰好是与直接排序法相反的一个过程,直接排序是不看选项直接对事件进行排列,代入法则是依照选项的顺序依次查看题干的五个事件,最为合理的即为正确的顺序。

代入法费时较多,主要针对逻辑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理清楚头绪的事件。

建议考生在用时要分清楚条件。

例题2:(1)成为优秀的记者(2)意外受伤(3)准备参加全国比赛(4)恢复信心(5)从小刻苦训练A.4—2—1—5—3B.5—3—2—4—1C.5—1—3—2—4D.5—1—2—4—3解析:此题答案为B。

将选项顺序代入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B项中,因为从小刻苦训练,所以能参加全国比赛,训练中意外受伤,通过努力恢复信心,最终成为优秀记者是较为合理的顺序。

同时,比较其他选项可看出,(5)和(1)分别应是事件的始末,因此答案是B。

三、排除法排序排除法针对的是这样一类题目,这类题目描述的时间往往有很明显的时间顺序或者是因果关系,一个动作或者是事件的发生必须在另一个动作或者是事件之前或者之后,这样通过排除明显有错误的选项,就可以很快选出正确的答案。

事件排序

事件排序

9.(1)同学们希望听到名家讲京戏
(2)同学们对京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
(3)某高校开设了一门京剧课程
(4)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
(5)学校邀请著名京剧艺术家来校办讲座
A.3—4—1—5—2 B. 2—5—4—1—3
C.3—2—4—1—5 D.1—4—5—3—2
11.(1)记者与当事人电话联系
(2)记者听说一件资助失学少年的事情
(3)一篇感人的报道引起了反响
(4)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曝光”
(5)记者到学校进行调查和采访
A.5—1—4—2—3 B.5—1—4—3—2
C.1—2—3—5—4 D.1—3—2—4—5
21.(1)效益提高 (2)政企分开
(3)国力增强 (4)上缴利税增多
(5)企业活力增强
31(1)考古挖掘(2)绘制壁画(3)建造陵墓 (4)拼接图案(5)盗墓取宝 A3-5-1-2-4??? B3-2-5-1-4 C? 2-3-4-5-1?? D2-3-5-1-4
32(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4)药品鉴 定,真伪不同(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B5-2-4-1-3 C2-1-5-4-3??? D5-4-2-1-3
8.(1)有关部门将王村开辟为旅游景点
(2)记者对王村的溶洞作了报道
(3)王村的许多农民搞起了第三产业
(4)王村发现了一个天然溶洞
(5)许多人到王村来参观溶洞
A.2—4—5—3—1 B.4—1—5—2—3
C.3—4—1—2—5 D.4—2—1—5—3
(3)向朋友借渔具(4)挖坑栽树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件排序的题型
事件排序可分为表示五个事件的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和两组事件的两种题型。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题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杀(2)颁布保护藏羚羊的法规
(3)藏羚羊数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濒临灭绝
(5)偷猎者被绳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答案A。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题型
[例2](1)暑假计划回老家(2)学校举办夏令营(3)改变计划(4)回老家过春节(5)参加夏令营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答案C。

(二)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
1、答题时,应试者应使用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积累的一般知识来填补题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不要“钻牛角尖”,认为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没一个是正确的,应从中找出一个比较合理的。

3、当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时,应首先找出排在最前面的那个词或短语;当五个词或短语说明两组事件时,应找出哪组事件在前面,不然就不易找出正确答案。

(三)事件排序的例题与解析
1、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一组事件的3例:
(1)记者与当事人电话联系
(2)记者听说一件资助失学少年的事情
(3)一篇感人的报道引起了反响
(4)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曝光”
(5)记者到学校进行调查和采访
A.2-1-4-5-3
B.3-4-5-1-2
C.1-2-4-5-3
D.2-5-3-4-1
答案A。

[例4] (1)创作电影插曲(2)接到配音任务(3)歌曲被广为传唱(4)到基层体验生活
(5)电影取得成功
A.2-4-1-3-5
B.1-3-2-5-4
C.2-4-1-5-3
D.2-1-5-4-3
答案C。

[例5] (1)一男青年推开1204房门见空无一人
(2)张某对客房部经理说他出去洗脸时将公文包放在衣柜里
(3)张某出差住在某旅馆1204房间
(4)公安局接到旅馆失窍报案
(5)清晨旅客甲未起床,张某到公用盥洗室洗脸
A.3-1-5-2-4
B.3-5-1-4-2
C.3-5-1-2-4
D.1-3-5-4-2
答案C。

2、五个词或短语集中说明两组事件的2例:
[例6](1)空房率居高不下(2)小区房价看涨
(3)立交桥拔地而起(4)居民小区建成(5)行车被迫绕行
A.1-4-5-3-2
B.5-3-4-2-1
C.4-5-1-3-2
D.2-4-5-3-12
答案C。

[例7](1)工人失业增多(2)自由竞争(3)劳动生产率提高(4)贫富差距加大(5)采用先进生产技术
A.5-3-2-4-1
B.2-5-3-1-4
C.5-2-3-4-1
D.1-2-5-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