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春期月考试题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星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星星中学2023年春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检测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基础(3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呼。
(《孙权劝学》)(2)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
(《木兰诗》)(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ūcù(____________)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2)jiān rèn(____________)是任何困难的克星,因为它拥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3)发愤图强,成才不负青云志;jūgōng jìn cuì(),报国常存赤子心。
(4)学习贵在刻苦,要有qièér bùshě()的精神,持之以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张对余诗人说:“我已经拜读了你的大作,很受教益。
”B.他总是习惯于草率做结论。
C.学习就要像汉代的董仲舒一样,专心致志,目不窥园。
D.医生嘱咐患者早睡早起,患者大多不以为然。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去掉“能否”)B.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证、登录等,使身份验证更方便、安全。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年春3月月考(8校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选择题(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炽(chì)痛____________ 嗥(háo)鸣____________ 斑斓(lán)____________ 参(cān)天B.谰(lán)语____________ 怪誔(dàn)____________ 亘(g èng)古____________ 浆(jiāng)液C.田垄(lǒng)____________污秽(suì)____________ 蚱蜢(m ěng)____________呻呤(yín)D.辗(zhǎn)转____________辘(lù)辘____________ 默挈(qì)____________丰饶(yáo)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不仅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乐于帮助其他人,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七年级语文春期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沉浸(jìn)C. 沉重(zhòng)D. 沉鱼落雁(d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我们喜爱。
B. 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我对这道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C. 我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好学。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形容心情舒畅,自由自在。
B. 翻箱倒柜:形容把箱子、柜子里的东西都翻出来。
C. 一帆风顺:比喻做事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D. 破釜沉舟:比喻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向我传授了许多知识。
B. 老师的眼睛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的求知之路。
C.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蓝天白云。
D. 我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疼痛不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整个夜晚。
C. 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让人难忘。
B.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蓝天白云。
C. 秋天的树叶黄了,草儿枯了,花儿谢了。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好帮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我们喜爱。
B. 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C.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蓝天白云。
D. 我在心里默默问自己:我能做到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我们喜爱。
七年级语文春季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恍若未然B. 风驰电掣调兵遣将C. 豁然开朗毕恭毕敬D. 恍然大悟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C. 她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波涛汹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翻江倒海B. 一帆风顺C. 风平浪静D. 沉鱼落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的学习成绩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B. 这本书的内容像面包一样美味。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那个孩子像小鸟一样活泼可爱。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真是倾盆大雨。
C. 我们班的同学们都非常团结。
D.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________》。
7. 《春》一文中,朱自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字概括了春的特点。
8. 《背影》中,作者的父亲为了送他上学,不顾雨势,买了四个苹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生动地描绘了父亲买苹果时的情景。
9. 《月光下的凤尾竹》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10.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①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文章中,作者用“荷叶”和“红莲”比喻了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用“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3)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月考试卷语文春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未然B. 瞬息万变C. 青翠欲滴D. 欣欣向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欢快地流淌着,好像在唱着动听的歌。
B. 为了绿化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冠军。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3.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B. 喜出望外C. 欣欣向荣D. 喜笑颜开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红色的蝴蝶。
B. 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D.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
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A. 我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喜欢春天的花朵。
B. 她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C. 他既会画画,又会弹琴。
D. 这个苹果又大又红。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 《咏柳》这首诗中,“______”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柳树的美丽。
8. 《游园不值》这首诗中,“______”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园中景色的失望。
9. 《望天门山》这首诗中,“______”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10. 《春晓》这首诗中,“______”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徐再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使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有许多使者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唐河县星江中学七年级春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唐河县星江中学七年级春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出题人杨永道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C)23、下列句子所用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4、默写。
(10分)1)花落黄陵庙里啼。
(2)垂緌饮清露。
(3)佳人才唱翠眉低。
苦竹丛深日向西。
(4)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5)谁怜一片影,(6)雨中留得盖鸳鸯。
(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仿写句子。
(2分)(一------,使-------。
合理即可)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爱心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6、(1)成绩优异时,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青春女孩会自我安慰。
(原句缺主语,去掉两个“对于”。
)(2)面对中考,青春女孩认真思考过,努力拼搏过,她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她招手。
(2分。
每小题1分。
)7、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
要包含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
示例一:上海世博局重奖盐城小伙邵宏庚示例二: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答“盐城青年邵宏庚作品被确定为世博会会徽”等给一半分)8、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答对部分即可)二短文阅读(一)现代阅读下面的短文,9、漂亮,驯良,乖巧,10、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及坐姿和吃相。
(每点0.5分)11、他们常直竖身子……吃12、活动的范围、活动时间、主要食物及寻食习惯。
13、既说明了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14、略(二)完成15~19题。
(12分)15.(2分)(1) (1分) “消瘦”原指身体瘦弱,这里指感情淡漠(或真情逐步丧失)。
(2)(1分) 因为老人是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而不是所谓的“义务”。
(表述可以不同,只要意思对即可给分)16.(3分)前一问:“我”被人生有无价值、人间有无真情等问题所困扰。
2020年春季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原创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春季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原创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元勋.(x ūn) 奠.基(di àn) 可.汗(k ě) 深恶.痛绝( w ù)B .挚.友(zh ì) 迭.起(di é) 殷.红(y ān) 鲜.为人知(xi ān)C .卓.越(zhu ó) 校.对(xi ào) 薪.金(x īn) 气冲斗.牛(d ǒu)D .硕.果(shu ò) 草率.(shu ài) 弄.堂(l òn ɡ) 潜.心贯注(qi 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B .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群蚁排衙C .谣言 典藉 鞠躬尽瘁 扑朔迷离D .小楷 吩咐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 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4、古诗文默写(共8分)(1)当窗理云鬓, 。
(选自《木兰诗》)(2)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木兰诗》中用互文的修辞表现出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 (4)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 !(5)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驻军纷纷组织军队专业医疗力量紧急奔赴重灾区武汉,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战争中,恰如《木兰诗》“ , ”这两句描述的那样。
5、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5分) (1)《骆驼祥子》这本书重点讲述了主人公祥子的人生经历。
春季学期3月份月考七年级语文考试卷含答案.doc

春季学期3月份月考七年级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题)1.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形容拟人比喻比喻B.排比拟人比喻拟人C.排比拟人比喻比喻D.比喻排比拟人比喻【答案】C难度:偏难知识点:修辞格2.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宿儒(sù) 锡箔(bó)秕谷(bǐ) 收敛(liǎn)B.菜畦(wā) 狗窦(dòu)觅食(mì) 珊瑚(shān)C.盔甲(kuēi) 斑蝥(máo)渊博(yuān) 缠络(chán)D.竹筛(shāi) 鼎沸(dǐng)绣像(xiòu) 蟋蟀(shuài)【答案】A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3.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鉴赏 A.镜子 B.照 C.观察 D.鉴定(2)人迹罕至 A.少见 B.绝对没有 C.稀少 D.不容易(3)轻捷 A.战胜 B.胜利 C.快速 D.敏捷(4)望风而逃 A.消息 B.景象 C.大风 D.态度【答案】(1)D (2)C (3)D (4)A难度:偏难知识点:字义4.选择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1)确凿 A.záo B.zuò C.zòu D.ziáo(2)桑葚 A.rèn B.sèn C.shèn D.shèng(3)长吟 A.jīn B.yín C.yíng D.yéng(4)脑髓 A.suí B.suǐ C.sueí D.suěi【答案】(1)A (2)C (3)B (4)B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5.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答案】B难度:偏难知识点:字形6.下列都是名词的一项是()A.故事时候晚间古庙BlB.诗人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春期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黄浦.江/哺.育粼粼./鱼鳞.凋.谢/碉.堡竹篙./蒿.草B 规模./模.样屏.障/屏.息萧.瑟/潇.洒揉.面/杂糅.C 迁.移/阡.陌清泠泠./伶.仃真谛./缔.造嘹.亮/撩.拨D 针砭./贬.低装载./转载.灼.伤/斟酌.市侩./脍.炙人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花枝招展披蓑带笠眼花缭乱提心吊胆B、浊浪排空如履平地一泄千里荡气回肠C、此起彼伏容光涣发化险为夷悬崖峭壁D、有名无实安然无恙千钧一发沁人心脾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
(2)、,水村山郭酒旗风。
(3)、随风潜入夜,。
(4)、平冈细草鸣黄犊,。
(5)、杜甫《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6)、春色常入句,灵韵自出彩。
通过《游园不值》“,”,叶绍翁告诉我们生命力是禁锢不了的;《玉楼春》中,宋祁用“,”描述了拂晓时寒意微微,春意却勃勃盎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书很重要,专家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南宁上映,许多学生闻讯纷纷前来观看。
D.从雅安地震、俄克拉荷州龙卷风等大量事实中,说明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语句是()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②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1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学校开张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2分)远去的乡村李汉荣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
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
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
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
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
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
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
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
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
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
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
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
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
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10.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4分)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她在中,她在里,她在中,她在里。
11.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分)(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5分)解析:运用了拟人(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
把葱行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更生动、优美,充满了诗意。
排比句式的运用,表现了菜地里的葱的整齐优美,把作者对乡村常景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1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4分)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解析:“固执”一词在这里是“执着”的意思,写出了父亲对土地的不舍,表达了父亲及世代农民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依恋。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6分)解析:?作者回忆的是已逝去的乡村生活,相对现在而言,那确是“远去的”了。
?“远去的乡村”留有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城市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文章表达了对已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失落,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④标题新颖,吸引读者,并能激发读者的阅(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
(14分)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①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②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③为什么要低着头呢?④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⑤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⑥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布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⑦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⑧为什么洗也不洗?⑨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⑩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⑾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⑿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⒀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⒁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⒂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布满了美味的魔术。
⒃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⒄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⒅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
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布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⒆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⒇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21)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只要有爱,(22)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 摘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7、文章以“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为题有何好处?(2分)8、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鳝鱼骨里有“妈妈的滋味”呢?(3分)9、第⑥段中说到“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请发挥想象补写出妈妈的语言描写。
(2分)10、第⑧段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11、母爱如水,温柔细腻,读完这篇文章,文中“母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
请写出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写出来。
(4分)7、①、点明文章线索。
②、暗示文章的中心。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两点即可)8、因为这鳝鱼骨是妈妈向人央求得到的,并熬制到深夜,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
9、示例:大嫂,我的孩子多,家境困难,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营养;就把你们不要的鳝鱼骨留给我吧!我就先谢谢你了,大嫂。
10、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的原因,引出对下文不洗原因的叙述。
11、感悟真挚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富有感染力。
可酌情给满分。
有感悟或联想、中心较明确、语言不够通顺。
可给3、4分。
有感悟或联想、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
可给1、2分。
三古诗文阅读。
(共15分)(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