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施工图校对法
这几年校对图纸总结的——图纸校对一般步骤

图纸校对一般步骤:
1.检查是否满足设计任务的要求(例如:对比设计总图与会签协议图是否一致,主要包括协议图规定的重要尺寸及公差,形位公差,零部件数目,状态,工作参数,技术要求,特殊说明等)。
2.检查设计零部件结构工艺性是否满足本公司生产加工条件。
3.检查各零部件装配,配合问题,查看是否出现尺寸干涉,过小现象。
4.检查各零部件图纸尺寸标注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尺寸现象,尺寸标注的字体字号是否合理,尺寸标注放置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出现尺寸压线现象。
5.检查视图表达是否正确,完整(视图的线型,遮挡关系表达是否正确,是否多线,少线),视图关系是否正确合理(主,俯,左,剖视的放置位置,观察方向是否正确),向视图,剖视图,放大视图的标注标识,比例,剖面线是否正确(例如:细实线圈划放大区域;螺纹剖面线打到粗实线;同一零件各视图剖面线一致)。
6.检查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是否合理(公差标注的书写方式是否正确;标注字体字号大小是否合适;标注放置位置是否美观得体;标注是否出现压线现象)。
7.检查粗糙度标注,焊接标注(标注表达的意义是否正确合理;
标注书写方式是否合理;字体字号是否合适,标注放置位置是否美观得体)。
8.检查装配图零部件指引线(是否顺时针方向标注,指引线与零部件是否一一对应,指引线布局是否合理,指引字体字号是否合适,指引圆点是否合适),对照指引内容查看明细栏内容是否正确(主要包括:序号,编号,名称,材质,数量,备注等)。
9.检查标题栏,明细栏,图纸左上方倒标内容是否正确(主要包括:名称,编号,公司名称,倒标编号,材料,比例,重量,页数等),字体字号是否合适。
10.检查技术要求,技术参数,拧紧力矩标注(内容是否正确合理,字体字号是否合适)。
建筑施工图出图之前严谨的图纸校对工作过程

一、总平面图校对1、是否标注了0.000处的绝对标高。
2、是否表示了外轮廓的轴线及总尺寸。
3、是否表示了楼层数。
4、是否表示了与主要道路及红线的关系。
5、是否布置了道路及绿化。
6、是否列出了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停车位数目(办公楼组要写该项)、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要求做到35%-50%,没做到要调整绿地面积)。
7、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米,转弯处倒角半径12米。
8、线型:一道粗线(外)及一道细线表示建筑轮廓,若有局部层数不同用细线表示其投影线,局部突出屋顶的楼梯间不要画投影。
二、楼层平面图校对:(各层房间不需要布置家具,但卫生间要布置洁具)。
1、每层轴网是否一致?上一楼层轴线网编号与下一楼层轴网编号要一致,因为柱是自上至下要对齐的,每层的柱网要一样,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
2、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的外走廊、门廊、浴室、卫生间,开水房、消毒室等房间地面是否比相应楼层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时在标高变化的门坎处是否画了投影线?3、三道尺寸线是否等间距(100~70mm),标注文是否是统一字体和字高?4、门窗是否编号,门是否按洞口尺寸、开启方式及构造不同而采用不同编号?5、柱外皮是否与走道处外皮齐平?装修后从走道上一般应看不到柱,以保证走道疏散宽度。
6、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朝人流方向开启?门洞宽超过去时1.2m是否按照每扇宽0.6~0.9m 的宽度分扇开启(尤其是大门处)?7、楼梯间是否有跑向标注?首层上半跑,中间层上半跑、下一跑半,顶层下两跑。
中间平台是否有标高标注?楼梯尺寸是否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表达全面?8、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散水表达,室外地坪标高,出入口处是否设置台阶或坡道?斜道坡度表示,剖示符是否表达正确的剖示位置和剖示方向,请与剖面图仔细对照投影。
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指北针表示房屋的朝向?9、房间名称标注文字是否是同一字体和字高?10、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地面是否有地漏?地面坡向有表达吗?卫生间卫生设备是否满足使用人数的要求?分隔尺寸是否标注?11、公共建筑最小门洞宽为1m,使用面积大和使用人数多及有大型设备进出的门要按规范要求设计宽度,门也应分扇开启。
掌握48个施工图校对法,错误率起码降一半!

掌握48个施工图校对法,错误率起码降一半!工程成本的失控往往是施工阶段的变更与签证造成的,因此在施工图出图前应尽量做好校对与优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错误率减到最低,今天就给大家分享:48个施工图校对法。
一、总平面图1、是否标注了0.000处的绝对标高。
2、是否表示了外轮廓的轴线及总尺寸。
3、是否表示了楼层数。
4、是否表示了与主要道路及红线的关系。
5、是否布置了道路及绿化。
6、是否列出了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停车位数目(办公楼组要写该项)、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要求做到35%~50%,没做到要调整绿地面积)。
7、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m,转弯处倒角半径12m。
8、线型:一道粗线(外)及一道细线表示建筑轮廓,若有局部层数不同用细线表示其投影线,局部突出屋顶的楼梯间不要画投影。
二、楼层各层房间不需要布置家具,但卫生间要布置洁具1、每层轴网是否一致?上一楼层轴线网编号与下一楼层轴网编号要一致,因为柱是自上至下要对齐的,每层的柱网要一样,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
2、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的外走廊、门廊、浴室、卫生间,开水房、消毒室等房间地面是否比相应楼层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时在标高变化的门坎处是否画了投影线?3、三道尺寸线是否等间距(100~70mm),标注文是否是统一字体和字高?4、门窗是否编号,门是否按洞口尺寸、开启方式及构造不同而采用不同编号?5、柱外皮是否与走道处外皮齐平?装修后从走道上一般应看不到柱,以保证走道疏散宽度。
6、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朝人流方向开启?门洞宽超过去时1.2m是否按照每扇宽0.6~0.9m的宽度分扇开启(尤其是大门处)?7、楼梯间是否有跑向标注?首层上半跑,中间层上半跑、下一跑半,顶层下两跑。
中间平台是否有标高标注?楼梯尺寸是否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表达全面?8、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散水表达,室外地坪标高,出入口处是否设置台阶或坡道?斜道坡度表示,剖示符是否表达正确的剖示位置和剖示方向,请与剖面图仔细对照投影。
施工图专业间图纸互相校对要求汇总

图纸互校阶段审查要点建筑与结构校对要点1.核对正负零标高是否与建筑单体、总图一致2.核对建筑层高、层数、建筑高度是否与建筑单体、总图一致3.核对竖向构件是否与建筑一致,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疏散净宽,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外立面效果,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面积计算,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排水管线,烟道安装,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压门压窗,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卫生洁具,厨房炊具,热水器,燃气表的安装,是否存在竖向构件影响地下室停车位使用(开间大于3米的优先需要考虑停车要求及窗洞大于2.4米,开间大于3.3米时必须考虑停车要求。
)当竖向构件影响停车要求时,需要与结构专业负责人及建筑专业负责人协商解决,不得擅自决定放弃停车位。
4.核对结构梁高是否与建筑立面、墙身一致,是否满足建筑净高要求。
当梁上翻时是否影响建筑屋面排水,或功能使用。
当不得已需要上翻梁时尽量采取单向上翻,若还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以公函形式告知甲方并做好过水洞埋设及施工交底时解释说明工作。
5.核对结构平面板边线是否与建筑尺寸,标高,造型一致,是否有加梁情况,是否影响外立面效果。
如实际效果达不到方案意图时需要及时给建筑负责人及方案负责人,甲方设计部对接人说明情况,并做好记录留底工作。
6.结构楼板,顶板留洞尺寸,位置是否与建筑提资一致,结构墙体留洞是否与建筑、设备提资一致,是否漏尺寸、标高。
尤其电气穿管留洞是否与最终装修图、设备图一致,如发现不一致或不能满足提资需要及时告知与相关人员协商处理意见并做好记录留底工作。
7.核对楼梯间图纸轴号,楼层,标高(减去面层),面层厚度是否与建筑提资一致,是否存在不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P79页图6.7.5净高要求。
是否存在结构梁压外窗,梯板与外窗位置冲突。
是否存在建筑图与结构平面平台、踏步、梯段尺寸不一致,楼层标高不一致。
当平面图为多个单元时,楼梯复用是否存在镜像关系未增加平面或缺少必要轴号。
楼梯上楼方向优先采用右侧上楼,楼梯梯段跑数优先采用多跑楼梯,避免采用三跑楼改变上楼方向。
施工图校对55个方法

施工图校对55个方法一、总平面图1、是否标注了0.000处的绝对标高;2、是否表示了外轮廓的轴线及总尺寸;3、是否表示了楼层数;4、是否表示了与主要道路及红线的关系;5、是否布置了道路及绿化;6、是否列出了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停车位数目(办公楼组要写该项)、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要求做到35%-50%,没做到要调整绿地面积);7、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米,转弯处倒角半径12米;8、线型:一道粗线(外)及一道细线表示建筑轮廓,若有局部层数不同用细线表示其投影线,局部突出屋顶的楼梯间不要画投影。
二、楼层平面图:(各层房间不需要布置家具,但卫生间要布置洁具)1、每层轴网是否一致?上一楼层轴线网编号与下一楼层轴网编号要一致,因为柱是自上至下要对齐的,每层的柱网要一样,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2、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的外走廊、门廊、浴室、卫生间,开水房、消毒室等房间地面是否比相应楼层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时在标高变化的门坎处是否画了投影线;3、三道尺寸线是否等间距(100~70mm),标注文是否是统一字体和字高;4、门窗是否编号,门是否按洞口尺寸、开启方式及构造不同而采用不同编号;5、柱外皮是否与走道处外皮齐平?装修后从走道上一般应看不到柱,以保证走道疏散宽度;6、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朝人流方向开启?门洞宽超过去时1.2m是否按照每扇宽0.6~0.9m的宽度分扇开启(尤其是大门处);7、楼梯间是否有跑向标注?首层上半跑,中间层上半跑、下一跑半,顶层下两跑。
中间平台是否有标高标注?楼梯尺寸是否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表达全面;8、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散水表达,室外地坪标高,出入口处是否设置台阶或坡道?斜道坡度表示,剖示符是否表达正确的剖示位置和剖示方向,请与剖面图仔细对照投影。
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指北针表示房屋的朝向;9、房间名称标注文字是否是同一字体和字高;10、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地面是否有地漏?地面坡向有表达吗?卫生间卫生设备是否满足使用人数的要求?分隔尺寸是否标注;11、公共建筑最小门洞宽为1m,使用面积大和使用人数多及有大型设备进出的门要按规范要求设计宽度,门也应分扇开启;12、各层平面要有楼面标高,休息平台标高。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项目部的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
设计师:负责施工图的绘制和校对,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核对。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队伍、材料设备进场,进行现场核对工作。
施工员:负责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现场核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其他相关人员:协助项目经理和施工员进行现场核对工作。
图纸核对内容: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公司技术要求;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等。
核对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核对:a)实地勘察;b)与原设计图纸对比;c)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d)与其他相关图纸对比等。
核对程序:a)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质检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核对;b)核对完成后填写《施工图现场核对记录表》,记录核对结果和处理意见;c)对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a)核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核对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c)对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设计交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旨在确保施工方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并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通过这一过程,各方可以就设计、施工和质量要求进行明确和共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讨论施工图现场设计交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问题。
施工图现场设计交底,通常由设计师、工程师和施工方参与,是指在施工前对施工图的详细解读和说明。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参与者对设计理念、细节和技术要求有深入的理解,以避免误解或混淆。
这也是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机会。
理解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交底,施工方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贯彻设计理念。
施工图校对细节

4 . 檐 口平面投影与剖面图 中檐 口是否一致?
5 . 雨水管是否穿过外挑走廊 ?如果穿过了要改为
详图 ,一定要与屋顶平面 、装修表对应。
沿墙安装水管 ,而不要在靠栏杆一侧布雨水管 。
6 . 至少要有一个楼梯 间上 屋顶 ,上屋顶 的梯间的 梯段投影是否表 达?门坎要 高出屋面 3 0 0挡水 ,门坎
一
出屋顶 的楼梯间不要画投影。 楼 层平面 图 : ( 各层房 间不需要 布置家具 ,但卫
生 间要布置洁具 ) 1 . 每层轴 网是否一致 ?上一楼层轴线 网编号与下 楼层轴 网编号要一致 , 因为柱是 自上至 下要对齐 的 , 每层 的柱 网要一样 ,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 。
2 . 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 的外走廊 、 门廊 、
投影是否表达?
出图前 注意事项
1 . 尺寸标注 、字体大小是否合适 及统 一?
2 . 各图的定位轴号是否对应 ?
7 . 建筑周 围设置环形消 防车道 , 宽大于等于 4米 , 转 弯处倒角半径 l 2 米。
8 . 线型 : 一道粗 线 ( 外) 及 一道细线表)? 7 . 楼梯 间是 否有跑 向标注?首层上 半跑 ,中间层 上半 跑 、下 一跑 半 ,顶层 下两 跑 。中 间平 台是否 有
5 . 外轮廓及 地坪线 是否加粗 ?
符是否表达正确 的剖示位 置和剖示方 向 ,请 与剖面图 仔细对照投影 。一层平面 图上是否有指北针表示房屋
的朝 向? 变化?
剖 面图
1 . 是 否 剖 到 楼 梯 和反 映 主 要 建 筑 空 间 的 内部
9 . 房间名称标 注文字是 否是 同一字体 和字 高? l 0 . 卫 生 间等 有水 房间 的地面是 否有地漏 ?地 面 坡 向有表 达吗?卫 生间卫生设备是否满足使用人数 的 要求 ?分隔尺寸是否标注 ? 1 1 . 公共建筑最小 门洞宽为 1 m,使 用面积大和使 用人数多及有大型设备进 出的门要按规 范要 求设 计宽 度 ,f q , g应分扇开启 。 1 2 . 各层 平面要 有楼面 标高 ,休 息平 台标高 。雨
建筑专业施工图校对要点(自我校对稿)

建筑专业施工图校对内容要点施工图自审、校对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①错——数据、尺寸、计算②漏——深度、尺寸③碰——专业配合、互提资料④缺——图纸深度核对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核对计算书;②核对数据:平面尺寸、垂直尺寸、标高;③核对设计深度;④核对工种配合及管线综合;⑤核对是否符合设计依据;执行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建设部编制) 《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国标09J801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详细内容如下:一、封面□封面的工程名称、楼号是否正确。
□总建筑面积、子项建筑面积是否正确;子项建筑面积和防火专篇、节能专篇、设计总说明是否一致。
□工程设计级别分类是否正确。
(见《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二、目录□工号、分号和封面是否一致。
□工程名称、工程项目与封面是否一致,是否正确。
□图纸名称和图纸是否一致。
三、总平面图□指北针。
□施工图设计范围是否正确。
□指标。
□消防车道的设计。
□说明文字。
□无障碍的说明。
□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相接。
□道路高程和建筑高程设计是否合理。
□现状、拟建、在建项目的图例。
□车位不能影响消防车停靠。
□建筑间距的标注是否准确。
□建筑物长宽尺寸与平面图是否一致。
四、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一栏:11,所选用规范是否适用本项目;2,适用规范是否是最新版本;3,主要规范是否罗列齐全。
□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是否正确; 2,地上地下耐火等级是否正确;3,屋面、地下室的防水等级是否合理、正确; 4,抗震设防烈度是否符合建设地;5,主要的结构形式是否和结构图纸相符。
□工程设计范围:1,工程设计范围是否和图纸相符且合理;2,需要由各专业公司出图内容是否准确。
□总图及设计标高:1,高程系统的描述是否正确,正负零相当于绝对高程是否与总图一致;2,正负零相当于绝对高程值应加说明:正负零相当于绝对高程值暂定为×××,由建设单位、规划部门、设计单位依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个施工图校对法
一、总平面图
1、是否标注了0.000处的绝对标高。
2、是否表示了外轮廓的轴线及总尺寸。
3、是否表示了楼层数。
4、是否表示了与主要道路及红线的关系。
5、是否布置了道路及绿化。
6、是否列出了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停车位数目(办公楼组要写该项)、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要求做到35%-50%,没做到要调整绿地面积)。
7、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米,转弯处倒角半径12米。
8、线型:一道粗线(外)及一道细线表示建筑轮廓,若有局部层数不同用细线表示其投影线,局部突出屋顶的楼梯间不要画投影。
▌二、楼层平面图:(各层房间不需要布置家具,但卫生间要布置洁具)
1、每层轴网是否一致?上一楼层轴线网编号与下一楼层轴网编号要一致,因为柱是自上至下要对齐的,每层的柱网要一样,除非顶层有抽柱的情况。
2、楼层地面标高是否标注?有水的外走廊、门廊、浴室、卫生间,开水房、消毒室等房间地面是否比相应楼层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时在标高变化的门坎处是否画了投影线?
3、三道尺寸线是否等间距(100~70mm),标注文是否是统一字体和字高?
4、门窗是否编号,门是否按洞口尺寸、开启方式及构造不同而采用不同编号?
5、柱外皮是否与走道处外皮齐平?装修后从走道上一般应看不到柱,以保证走道疏散宽度。
6、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朝人流方向开启?门洞宽超过去时1.2m是否按照每扇宽0.6~0.9m的宽度分扇开启(尤其是大门处)?
7、楼梯间是否有跑向标注?首层上半跑,中间层上半跑、下一跑半,顶层下两跑。
中间平台是否有标高标注?楼梯尺寸是否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表达全面?
8、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散水表达,室外地坪标高,出入口处是否设置台阶或坡道?斜道坡度表示,剖示符是否表达正确的剖示位置和剖示方向,请与剖面图仔细对照投影。
一层平面图上是否有指北针表示房屋的朝向?
9、房间名称标注文字是否是同一字体和字高?
10、卫生间等有水房间的地面是否有地漏?地面坡向有表达吗?卫生间卫生设备是否满足使用人数的要求?分隔尺寸是否标注?
11、公共建筑最小门洞宽为1m,使用面积大和使用人数多及有大型设备进出的门要按规范要求设计宽度,门也应分扇开启。
12、各层平面要有楼面标高,休息平台标高。
雨棚标高。
13、房间名称是否表达。
14、剖到的墙线是否加粗,柱子是否填充。
▌三、屋顶平面图
1、有构件要定位的轴线是否标注?没有定位构件的轴线是否消除?
2、屋面标高一般标注结构层标高,是否标注?
3、雨水管是否布于排水分区的中部或房屋的阴角部位?雨水管间距是否满足实用间距的要求?(18~24m)
4、檐口平面投影与剖面图中檐口是否一致?
5、雨水管是否穿过外挑走廊?如果穿过了要改为沿墙安装水管,而不要在靠栏杆一侧布雨水管。
6、至少要有一个楼梯间上屋顶,上屋顶的梯间的梯段投影是否表达?门坎要高出屋面300挡水,门坎投影是否表达?
7、电梯机房的平面图是否表达?
8、是否有局部屋顶的平面图(上屋顶梯间屋顶,电梯机房屋顶)
9、天沟是否有标高,天沟内排水坡度1%。
10、是否表达排水坡度及方向,分水线,分格缝。
▌四、立面图
1、尺寸及标高是否完备?
2、雨棚是否表示?
3、是否表示了立面材质?
4、出屋面的楼梯间及电梯间是否表示?
5、外轮廓及地坪线是否加粗?
▌五、剖面图
1、是否剖到楼梯和反映主要建筑空间的内部变化?
2、剖面图中剖到的墙线加粗,剖到的楼板(一般设为100mm厚)、梯段、梁涂黑。
3、室外地坪,室内地面,楼层地面,屋顶标高是否标注?所剖的墙体是否有定位轴线?
4、地坪线与剖到墙体的关系是否正确?先有室外地坪线,砌墙,再回填室内地面,因此墙将室内外地平线断开,如图,你的是否正确?
5、与平面图仔细对照投影,是否与平面图对应?
6、是否表示天沟?
7、剖到的房间是否写名称?
8、楼梯尺寸是否细化?
▌六、详图
1、是否规范表示了详图索引、详图编号,要在相应的平面、或立面、或剖面中表示索引符号,符号大小要符合制图规范的要求。
2、剖到的填充图例。
(与剖面图有区别)
3、是否标注了定位轴线?
4、标高尺寸是否完备?
5、与平、立、剖是否对应,尤其是必须画的檐口详图,一定要与屋顶平面、装修表对应。
▌七、出图前注意事项
1、尺寸标注、字体大小是否合适及统一?
2、各图的定位轴号是否对应?
3、线型是否正确?
4、各图是否按照比例出图?
5、布图顺序是否正确:
建筑方案图:总图、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总图、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门窗表、装修表,详图可较为灵活布置,以布图合理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