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面、背面。

(5)运动镜头。

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

①变焦距的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

②摇镜头:摇镜头的获得过程称作摇摄。

摇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
做旋转运动进行拍摄。

③移动镜头:所谓移动镜头,就是摄像机在运动中所拍
摄到的镜头。

它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
移、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

64.(6)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5.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原
则?①易于接收接受②可听性③准确性④完整性⑤通俗性。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
文字的关系?广播新闻中解说词通常起到叙述事实,说明音响,补充音响,概括提
示音响,连缀音响组成报道的作用。

在节目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写解说词的
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结构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响报道要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用音响直接表
达报道的主题。

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
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再重复。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
响与文字的关系: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画面、同期声、
文字解说,相
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视新
闻的画面,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

应根据
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待而又必须传达的
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一、广播电视概述
广播电视是一种实现电波传播的收听和观赏的信息媒介,是视听传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渠道,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形式中的综合媒体。

它是由将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以电子波形的形式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的通信形式,通过演绎、编播等方式传播给接收端,并被拿起的接收器接收,它具有面向全国范围、覆盖面广、实时性强、传输容量大、声音精细、象征性强等特点。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
广播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要发射的信息,即音频、视频等以信号形式经过复杂的加工和处理,通过电波发射机的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其中间的空间传播以特定的速率和频率,因此,它可以被自然和人工制造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

在接收器(接收机)中,收到的信号又经过精密的处理,以达到能够被接收者接受的电子信号质量,从而实现了电视与广播的功能和效果。

三、广播电视的优势
广播电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同时传播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知识完整版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知识完整版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一、广义上的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天线向一定地区或区域传播声像节目。

二、狭意的广播:以声音的传播为主要手段的传播。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座领有护照的电台,美国远兹堡的KBKA,1920年11月2日开播。

我国1940年12月延安新广播电台(中央人民电台的前身)。

一、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电视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的结晶。

1、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公司建立第一个电视台,将此日定为电视台诞生日。

2、我国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试验播出,9月1日正式播出。

一:广播电视的分类,四个角度:①传播信号:电台广播audio、电视广播television②传输方式: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卫星广播、网上广播③覆盖范围: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国际广播④技术标准: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二、广播电视基本属性:电子化的大众传媒媒介(以一定的方式向广大的、不定量的受众连续发送信息的物质中介)三、广播电视的传媒属性:新闻性。

①新闻: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②新闻性:真实性,新闻性,重要性,时效性,公开性。

③新闻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5个“w”)四、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①对象广泛:不受文化程度局限,适于各类人群。

②时效性强:创作周期短,甚至可以现场直播。

③丰富直观:不仅包括各种新闻和艺术形式,而且还可以包括多种题材内容,直接刺激人的视听感官。

④接受随意:节目和频道选择随人所愿,任意选择。

⑤顺序接受:必须按照节目播出顺序和时间收听收看。

⑥转瞬即逝:声音和图像无法保留(排除录制)。

五、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①广播的要素:语言、音乐、音响②电视的要素:画面(动态图像,静态图片、文字)、声音(语言、音乐、音响、动效)六、广播电视的媒体特征:①播出时间固定化②节目连续化③节目栏目化④节目包装的统一化七、广播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①传播新闻: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传播新闻信息②社会教育:传播知识,传播社会规范③文化娱乐:广播电视除了能兼容几乎所有艺术形式之外,还有自己独立的形式和参与性特点。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1、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要重视建设性监督。

(1)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

(2)要注重科学监督。

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

(3)要依法监督。

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简述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的关系。

新闻报道是客观性的倾向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事实。

(1)事实第一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

体现在: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2)新闻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产生原因是:新闻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头脑加工后反映的产物;(3)二者并不矛盾:倾向性要受到客观性的制约,同时,客观报道并不排拆作者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3、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案件报道的规定。

答:(1)不在自己服务的媒体上发表本人及亲属涉诉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2)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司和法律判决。

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3)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报道违法犯罪的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

4、同期声有何作用?答:第一,能增强画面的现实感和真实感。

第二,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第三,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

5、简述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核心问题。

答:当前新闻改革的三大核心问题:第一,新闻体制改革。

第二,时政报道改革。

第三,党报改革。

6、简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在线交流的意义。

答:这种现象是我们国家政治进步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我们的宪法赋予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力,政府受人民监督。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观众需求的变化及影响
观众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
观众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使得传统广播电视的统一播放模式已 经不再满足他们的需求。
观众对互动性的需求
观众希望能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进行互动,新媒体平台提供 了这种可能性。
观众对便捷性的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观众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观看节目,这也 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挑战。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1980年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开始迅速发展。 1990年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引入广播电视领域。
02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
01
02
03
信号编码
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前需 进行编码,以适应传输介 质和接收设备的特性。
传输方式
广播电视信号可采用无线 传输、有线传输和卫星传 输等方式。
主要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和推 广,是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
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产业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节目的质量和传输效率。
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明显,如网络电 视、手机电视等,通过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传送电视信号,用户需要安装卫 星接收器才能收看。
无线广播
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信号,用户可以通 过收音机等设备收听。
网络电视
通过网络传送电视信号,用户可以通过网 络电视接收器或智能电视等设备收看。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线 电技术的发明为广播电视的出 现奠定了基础。
3. HBO通过电视、互 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渠 道向用户提供服务, 在美国和全球拥有大 量订户。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整理笔记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整理笔记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6.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
(4)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还要注意处理好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新闻报道要勇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批评揭露消极的、落后的、丑恶的东西,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辨析: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1)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都是广播电视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能杜绝批评报道。
(3)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改善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一个重点在于,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要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闻工作者要服从党的领导,不仅指组织上服从,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党的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生动地同群众见面。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闻工作要做到既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9.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宣传、教育、鼓舞、引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坚持新闻宣传工作党性原则的要求。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二次电 子
灯丝:6.3V,0.6A。 (12寸以下12V,0.085 至0.089A。) 阴极:几十V至100V 栅极:低于阴极几十伏。 截止电压-20V至-90V 加速极:120V至400V 聚焦极:0V至400V 第二、第四阳极:9KV至 16KV
灯丝
阴极 栅极 (加速极) 第一阳极 铝 荧光粉 膜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956年,法国亨利· 法莱西博士提出了另一种由NTSC制 迪· 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彩色电视制式SECAM制,1960年被法国采 用。 1960年,西德德律风根公司的赫尔· 伯鲁赫工程师提出了 PAL制,1966年西德和英国确定PAL制为国家标准,我国采用 PAL制。 1965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 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 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 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 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条, 并涌现出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荧 光 屏
(聚焦极)
第三阳极
铝膜
高压嘴
管颈
锥体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2)电→光转换 无信号作用时:
电子束扫描方向
负极性信号作用于阴极:
电子束扫描方向
低电平重现 高亮度图像
等亮度光栅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1章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1.2 电视扫描原理
1.2.1 行扫描和场扫描 扫描:电子束在显像管屏面上有规律 的运动 行扫描正程:电子束从左往右运动。 行扫描逆程:电子束从右往左运动。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颜色的三要素了解 ENG/SNG/EFP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等能白光源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绝对黑体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基波和谐波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课件: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 ),用围 20-20000HZ 。

f 表示。

人的频率范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用 T 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 ),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m/s 。

V= λ *f15 度下的声速—— 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 ,软橡皮5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之《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①思想上,我们的党在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⑴【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⑵【基本要求】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正面宣传:“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是舆论导向: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

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人民的监督。

意义:(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力;(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意的有力武器;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答: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2、社会调节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制衡功能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答: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5、要坚持党的领导;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答: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保证;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

并提出(抢)“新闻”、(压)“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答: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答: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3、打好群众根底4.打好知识根底;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答: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2、概括性真实;23、什么是本质真实?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4、具有权威性;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1、政治修养;2、思想修养;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6、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第一个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1981年的《记者守则》。

37、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什么?答:1、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2、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保持媒体的公信力;3、促进新闻队伍建设,保证新闻事业的发展。

3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发布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39、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1947年开办了英语节目。

40、北平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41、中央广播事业局在1949年10月成立。

42、1982年成立了广播电视部。

1986年成立了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年成立了广电总局。

4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立于1940年12月30日,目前有9套节目、39个记者站,每天播音197小时,全国覆盖面95.04%,英文名称CNR。

44、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立于1941年12月3日,英文名称CR I。

45、中央电视台,1958年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现有18套节目,11个付费频道,1个高清频道和28个网络频道,408个栏目,播出总量为120376.覆盖面94.4%。

4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早报摘》,其前身是《首都报纸摘要节目》。

47、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76年7月1日开办,原名《电视新闻》(每次15分钟),1980年增加为30分钟。

1981年开始分小栏目,1984年开始播港澳新闻和国外新闻。

48、中国广播网,1998年8也注册。

有63个专业频道,400多个栏目。

网站数据总量2TB。

提供9套节目网上直播,270多个重点栏目在线播放。

49、国际在线:1998年12月26日发布。

有43种文字,48种语言,遍及160多个国家。

50、央视国际:1996年成立,可为12套节目直播,上网栏目270多个。

51、齐越。

原名齐斌濡。

著有《谁谁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52、夏青。

原名耿绍光。

著名播音员,曾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3、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

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

按内容结构分: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按播出方式分:直播、录播。

按播出时间分: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分: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54、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大;3、声情并茂,有亲和力;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5、线性传播,选择性差55、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1、视听兼备、信息量大;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腔;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56、广播的产波符号:语言、音乐,音响。

57、广播语言的三种形态:1、新闻播音语言;2、实况语言;3、新闻报道语言。

58、广播音乐的三种形态:1、音乐节目;2、节目音乐;3、实况音乐。

59、广播音响:报道解说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乐以外的声音。

60、电视传播的符号是什么?答:1、文字;(画面内文字、编辑时加上去的文字);2、示意图和图表;3、照片与图片;4、影像;61、电视影像的基本特征:1、再现性的本质特征;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现实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62、电视影像的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蒙太奇的三层含义:a、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b、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c、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2、画面结构;3、光线;4、拍摄角度;(平角、俯角、仰角、正面、侧面、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