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B 政府税收;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货币供给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B 储蓄存款;C 活期存款;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B 储蓄存款;C 旅行支票;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B 货币的谨慎需求;C 货币的预防需求;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不发生变化;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
《西方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二 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三 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四 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 1 系统性风险 2 非系统性风险
第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 期货市场 二 垫头交易与买空卖空 三 期权交易 四 双项期权
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大萧条之前,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占主流; 2.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 随后,存在着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
存款准备金 (4)=(2) ×0.2
20 16 12.8 … 100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三 证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
四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 再贴现率政策 2 公开市场业务 3 法定准备金率 五 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一 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1 性质不同
2 财务处理不同
3 风险收益不同
重要问题
❖宏观调控的类型 ❖西方市场机制的一些具体情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资本证券市场 金融衍生 经济政策目标
1 充分就业 2 价格稳定 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4 平衡国际收支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五 赤字与公债 六 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政策
存款人 (1)
甲 乙 丙 … 合计
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
银行存款 (2)=(3)+(4)
100 80 64 … 500
银行贷款 (3 )=(2)×0.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9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政府必须审时度势,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变动支出水平 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水平。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或扩 张或紧缩。即是斟酌使用的、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实行,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 政政策,即补偿性财政政策。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1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 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2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3
二、财政政策
1.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投资):
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 购买性支出,如提供国防服 务,保证公共安全,维护市
实质性支出,有商品和劳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7
5)赤字弥补
弥补赤字的途径是: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借债有两种,一是向中央 银行借债,实际是校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 债。
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的转移,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 但是往往是利率上升,如果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 导致通货膨胀。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6
三、货币政策及工具
• 道义劝告 • 中央银行利用权威来劝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 机构,影响其贷款和投资的方向, 机构,影响其贷款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 制信用的目的。 制信用的目的。
37
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 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
日 期 调整前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调整后 15% 15.5% 16% 16.5% 17% 17.5% 16.5% 幅度 0.5% 0.5% 0.5% 0.5% 0.5 % 0.5 % -1%
结论: 结论: 、货币创造乘数 K = D = 1 2、
R
rd
25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二)仅有法定准备金时的货币创造 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 (rd=10%) 存款人 甲 已 丙 丁 … 合计 银行存款 100 90 81 72.9 … 1000 法定准备金 10 9 8.1 7.29 … 100 银行贷款 90 81 72.9 65.61 … 900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增加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收入而减少支出,就可能出现财政盈余。 收入而减少支出,就可能出现财政盈余。
11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一)概念: 概念: 充分就业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BS* = ty* - g - tr
5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6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 税收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 转移支付 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不同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六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六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2.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越大。
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1-β(1-t)中得出。
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 3.57美元=1×11-0.8×(1-0.1),当边际税率增至0.25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11-0.8×(1-0.25),可见,边际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3.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在财政政策的制定中是十分重要的。以这一概念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准则,就是不应该注意 实际的预算盈余或赤字,而是要注意充分就业时的预算盈余或赤字。只有以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来制定财政政策, 才能使财政政策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服务。这就是说,只要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即使有赤字,也必须实行扩张 性财政政策。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增加赤字,但在长期中,这种政策会刺激经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并弥补赤字。
2.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价格水平或物价水平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产品价格的平均水平。在实践 中,通常借助于价格指数,如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即不同时期价格水 平的变动程度来衡量。 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 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之为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 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地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家认为,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 时,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经济衰退;当社会总需求过度,出现持续通货膨胀时,应 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消除通货膨胀。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改变税率、改变政府购买 水平和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4.财政赤字与公债 强调财政政策要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职能财政思想,必然导致赤字财政政策。 当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出现财政赤字后,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发行公债的手段来弥补赤字。公债即国债,是政府 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举借的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公债不仅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 经常性手段,而且是配合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给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工具。 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sovereign debt)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国政府或组织(不管是向国际货 主权债务危机 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如果一国的主权债务过高(也即财政赤字过高),超过自身 的还债能力,就可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从最开始的冰岛,到迪拜,再到希腊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成为继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面临的又一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各国政府为此也采取各 种救市措施。
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上一章:理论角度分析宏观政策的效果(对利率、GDP 的影响)→目标、工具本章:具体如何执行→实践政策的实践性分析西方政策的种类•计划类型——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直接干预)•市场调控类型——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来达到政策目的(间接干预) 很难严格区分,差别在于使用程度的不同 本章更强调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6.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6.2财政政策6.3货币政策6.4简单介绍金融经济学引子—案例分析1: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危急中政府的作用维持亚洲地区经济稳定大局,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加强外国投资者信心•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外需不足•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不足出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1998年增发1000亿国债,由此拉动GDP2.5个百分点案例分析2:人民银行降息过程 1996年开始,中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并征收利息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中国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与美联储的区别——中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2004年开始提高利率2007年12月21日,中央银行再次加息,一年中六次加息,成为近年来央行利率调整最频繁的一年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继当月8日决定下调基准利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央行再度作出了降息的决定,政策力度之强历史罕见 此次降息,选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息之前宣布,专家认为,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此举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救市行动,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联手降息,同步救市,以提振金融市场信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尽管眼下还不能排除通胀压力抬头,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经济不景气、增长率的下滑(2008),这就需要在信贷政策上进一步放松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三度降息,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于使流动性增加、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投资,有利于企业减轻负担、增加盈利此外,降息对拉动内需和股市、楼市带来的直接利好作用虽然有限,可向市场传递刺激经济的信号,稳定预期,恢复信心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意在防通胀解决“负利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加息目的有四点:首先,为应对货币供应增速过快,当前M 2增速已大大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7%的目标•其次,为应对价格上行压力•第三,为改变当前的负利率局面•第四,稳定市场对通胀的担忧16.1 经济政策目标含义: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宏观经济学-第16章

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
政府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抑制需求。
一寸光阴一寸金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6章 7
6.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一寸光阴一寸金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6章 2
二、财政政策
1.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提供公共产品。 维持政府系统运行。 直接投资。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 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 会需求和购买力。
一寸光阴一寸金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6章 10
2.货币政策基本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
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 发行后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
(2)贴现政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 币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 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如果这种预算盈余是负数,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 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 实际盈余>充分就业盈余。
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的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
定预算规模。关注就业。 如果充分就业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财政政策就是紧 缩性的。反之是扩张性的。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 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商品交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根据宏观经济的具体运行状况和当前
面临的突出问题选择相应的目标。
13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自动稳定器
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 的自动调节 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工具 对经济的主动调节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四种不同的财政预算观点 赤字的弥补
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影响国民 经济,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政策。
15
16.8 18 18.5 19.3 22
我国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支出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经济建设费 社会 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36
但是,如果政府是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或者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公债,就会使赤字 货币化,这等于中央银行创造了相应的货币, 通过货币乘数就会成倍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因 此,赤字货币化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加上扩张的 货币政策,有更大的膨胀性,它在刺激总需求 的同时也提高了价格,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3395.23
16386.04 18903.64 21715.25 26396.47
15886.5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28486.89
-2491.27
-2516.54 -3149.51 -2934.7 -2090.42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主要内容 经济政策目标(四大目标) 财政政策(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相机抉
择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
货币政策(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四大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二、各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P4
2
一、四大目标
1. 充分就业
失业与失业的类型 • 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 • 非就业和失业
失业人口 失业率= 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 失业类型 周期性失业-政府就业调控的重点 非周期性失业(自愿、摩擦、结构性)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 奥肯定律(Okun’s Law)
回上页
3
30
预算政策
年度平衡预算 •含义: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缺陷:加重了经济周期的波幅。
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算政策
周期平衡预算 •含义:财政预算应在整个经济周期中 达到平衡。 •缺陷:难以估算繁荣和衰退的时间和 程度,无法保证在此期间盈余和赤字 能够相抵。
32
预算政策
功能性财政
•含义:政府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措施,以 达成物价稳定下的充分就业及经济增长, 而不必顾及预算本身是否平衡,此即从功 能性的意义来看政府预算。
一、西方财政的基本构成(政策工具)
1.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g) 转移支付(Tr) 2.财政收入 税收(T)--拉弗曲线
公债(Public debt,Pd)
15
“在此世界上没有确定的事情,除了死 亡和税收.”
. . . 本杰明.弗兰克林
16
政府税收收入占 GDP的百分比
17
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 1999...
•是凯恩斯学派最强烈支持的观点。 •缺陷:批评者称,不考虑均衡预算的长 期目标,常产生巨额赤字及物价上涨的双 重后果。
33
预算政策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含义:只从长期考虑,无视经济波动,决定政 府支出水平;制定的税率水平应满足充分就业 下的政府支出需要。
•优点 •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可产生大致平衡的预算。 •避免财政政策的政治周期。 •准确判断政府财政政策的方向及有效性。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 自然失业:一般指自愿失业与摩擦失业之和。
•
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即视为充分就业。
潜在GDP
• 即充分就业的GDP, 也就是失业率为自然 失业率时的GDP。 GDP缺口:真实GDP 与潜在GDP之间的差 距称为GDP缺口 (GDP gap)。
GDP 缺口 繁荣或 膨胀
收支差额(亿元) 10.17 -68.9 0.57 -158.88 -146.49 -237.14 -258.83 -293.35 -574.52 -581.52 -529.56 -582.42 -922.23 -1743.59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31.2 25.7 22.4 15.8 15.8 14.6 13.1 12.6 11.2 10.7 10.9 11.6 12.6 13.9
6
我们该怎么 办?是要和 去年一样大 的,还是要 与去年一样 价钱的?
7
一、四大目标
3. 经济增长
•含义: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人均GDP的增加。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应为:
•经济增长速度高 •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效率提高
8
一、四大目标
4. 国际收支平衡
• 含义: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 和货币支出相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 以1年内国际收支额基本持平为目标--静态平 衡。
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持有的公债在1974-1983年 间增加了800亿,虽然只占公众持有公债增量的十分之 一,也会增加几千亿的货币供给量,这也正是当时美 国经济滞胀局面难以消除的原因之一。
37
财政赤字货币化图示说明:
A.政府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 政府债券
24
2004年我国财政按功能分类支出 比重
经济建设费 27.85%
财政支出构成
社会文教费 26.29% 国防费 7.72%
19%
19% 28%
8%
26%
行政管理费 19.38% 18.75 其他支出
1
2
3
4
5
25
二、财政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fiscal stabilizers)
G,T
29
四、预算政策
年度平衡预算(annually balanced budget) 周期平衡预算 (cyclically balanced budget) 功能性财政 (functional finance)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full-employment balanced budget)
无论是本国物价稳定外国通货膨胀,还是本国 通货膨胀外国物价稳定,都会造成本国进出口失 衡,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只有在世界各国物价都 较稳定的情况下,两大目标才能同时实现。但该 条件通常难以达到,二者之间难免发生冲突。
12
二、各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各目标之间的协调: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相机抉择,突出重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3
我国2004年财政收支情况:
财政收入 (亿元) 全国 中央 地方 26355.88 +21.4% 15081.54 +16.6% 22258.53 +22.9% 财政支出 (亿元) 28360.79 +15.1% 18274.39 +13.3% 21070.59 +18.1% 盈余 (亿元) -2004.91 -3192.85 1187.94
•增加政府支出:g↑,Tr↑
•减少政府收入:T↓ •紧缩性政策:对付通货膨胀 •减少政府支出:g↓,Tr↓
总需求增加
•增加政府收入:T↑
总需求减少
27
积极财政政策的三种组合形态:
a)减税+扩大政府支出。 b)不减税,扩大政府支出。 c)增加税收,政府支出比税收更大幅度增加。
我国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
20
财政收入(亿元)
我国财政收支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财政收入(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份 年
19 80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1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
失业率
0
自然 失业率 衰退或 萧条
4
充分就业
奥肯定律(Okun’s Law) • GDPt 增长率为x%,如果GDPt1增长率为(x+2)%,
则失业率会下降1%。奥肯定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 制定有重要意义。
GDP 增长率
7%
5%
3% 4%
失业率
5
一、四大目标
2. 物价稳定
•含义: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 的波动。 •并非要求物价绝对不变。从实践来看,各 国央行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 以内。
•缺点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难以准确估算。
34
五、财政赤字及其弥补
征税 借债 •向央行借债 •发行公债
•财政赤字货币化
35
•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传统看法是,发行公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有 了财政赤字就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因此,财政赤 字、公债发行、通货膨胀就如同三胞胎。 而现代理论认为,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政 府是向个人、企业或商业银行出售公债,将公债 收入存入银行,就可以像税收一样使用。除了从 公债出售到使用这一短暂期间外,经济体系中的 货币量并无变化,不致引发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