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设市的背景和意义
简介

一二四团简介
农七师一二四团所在地高泉,位于唯噶尔盆地西南侧,乌苏县境内,位于312国。
全团总人口20589人左右,其中从业人员5532人。
总面积近3.33万公顷,耕地面积0.75万公顷,有8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9718万元。
该团以农业为主,主要产品有棉花、玉米小麦、蕃茄、高泉牌奶粉。
该团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优越,适宜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外贸和服务等行业的全面发展。
在乌伊公路两侧,有各种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的百货、饮食、旅社、修理等服务性建筑与农贸市场。
位于团部北面的上、下双河区,是124团的粮棉生产基地。
高泉以南有3.47万公顷山区草场,适合发展畜牧业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四团,位于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南缘,乌苏市境内。
东径84。
02''24”至84。
15''00",北纬44。
20''OO”至44。
42''11”。
海拔高度461米。
东距农七师师部奎屯75公里,西去精河托托农五师91团54公里。
东边与乌苏市的四棵树乡,哈尔毛墩乡,哈图布呼镇(红星农场),吉尔格勒特乡为邻,西与乌苏市的国营古尔图牧场相望,南望天山,北接国家自然保护区乌苏市甘家湖林场。
东西宽13公里,南北长44公里,占地总面积572平方公里(85.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1 700亩。
312国道(乌伊公路)和欧亚大陆桥(北疆铁路)由东向西横贯团部。
新疆兵团城市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新疆兵团城市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曹西强(上海城市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1100)作者简介:曹西强(1985-),男,山东聊城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工程师。
专业方向:片区综 合开发,地下空间规划。
K擀询谥!l E dn -將鳖;册嗥»:酣: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 2021 )05-0028-02 DOI : 10.16330/j.c n ki.1007-7359.2021.05.014!兵团城市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1.1屯垦戍边时期的兵团城市:石河子市石河子是兵团在共和国"屯垦戍边”背景下,最早开始探索兵团城市发展、并成功实现城市功能的兵团城镇,是兵团 设立的第一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自1950年代开始选址建城,至 1976年批准设市,经过30余年的城市建设,目前已经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戈壁明 珠城市,发展成就得到肯定,并开创了兵 团城市建设的"石河子”模式。
1.2屯城戍边时期的兵团城市: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是在兵团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集中设立 的第二批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事实上,阿 拉尔和图木舒克虽参照"石河子模式”但实际上存在师市机关空间异地的问题,加之兵团城市普遍的不对应 的城 市一区域关系(姚凯,2011),致使阿拉 尔、图木舒克的建设效率明显低于石河子。
1.3筑城强边时期的兵团城市:北屯、铁门关及拟设立的11个兵团城市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9号文件,再次要求北屯等条件较好的团 场城镇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2011年 国务院批准北屯市,2012年国务院批准铁门关设市。
2兵团城市建设的模式及评价2.1“师市合一、同地办公”的石河子模式摘 要:自1976年首个兵团城市 石河子市设立以来,其一直以"师市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受计划和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而区别于地方城市。
中国唯一一个特殊省部级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doc

中国唯一一个特殊省部级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doc中国唯一一个特殊省部级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美”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对外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也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区划单位。
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事务;司法事务受新疆的高法高检领导管理,由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免兵团各级法检的组成人员;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
兵团部驻乌鲁木齐市;分支机构遍及克孜勒苏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两周一线”〔即“两大沙漠”和一个边境线(中国西北边境)为主,管理多个县级市,拥有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机构。
屯垦戍边农耕居住女兵劳动工具士兵军服兵团喜事戍边升国旗第一师*阿拉尔市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
阿拉尔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重直辖,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阿拉尔市,2004年1月19日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第二师*铁门关市铁门关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坡交汇的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中段的必经之地。
铁门关市由“一区二镇”组成,面积590.27平方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0公里左右。
2012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从库尔勒市划出设立铁门关市,与兵团第二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
市人民政府驻铁门关市兴疆路1号。
于2012年12月29日挂牌成立。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图木舒克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建设起来的,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经国务院于2002年批复设立,2004年正式挂牌,行政区划面积1927平方公里.“图木舒克”是维吾尔语,意为鹰面部突出的地方。
新疆图木舒克市中心区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1.1.1 兵团设市的国家战略背景兵团设市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对于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打击恐怖主义,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兵团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图木舒克市就是根据中发〔1997 〕17 号文件,在兵团设市背景下,新近设立的四个新疆自治区直辖兵团县级市之一。
设市由国务院于2002 年9 月17 日正式批准,实施“师市合一”体制。
至今新疆全区的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和石河子市。
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设立的战略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沟通喀什--阿克苏战略通道,消除南疆不稳定因素,维护边疆的稳定;另一方面,可以理顺兵地关系,促进农三师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叶尔羌河绿洲密集区内城镇体系结构。
1.1.2 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及特色背景图木舒克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设市选址充分利用了市域“东西两库,南北两河”的优越水资源条件。
其中东西两库分别为西部的小海子水库和东部的永安坝水库,库容达7 亿立方米;南北两河分别为市区北部的突来买提河和市区南部的夏可河。
图木舒克市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图木舒克市地处南疆戈壁,极端干旱,同时水资源条件优越等特点,突出了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和城市特色营建两个方面的追求。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把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营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作为立市之本。
在城市用地的控制上,加大了城市中生态绿地用地比例;在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上,尊重市区珍贵的现状植被条件,充分避让和保护现有胡杨林、红柳、新疆杨林带和果园等珍贵植被。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城市选址的优越水资源条件,结合市区废弃旧河道和低洼地,引水入城,构筑水网、林网、路网“三网合一”的特色军垦绿城。
城市近期建设的迫切实施背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图木舒克市近期建设目标,从而促进近期城市人口的快速集聚,是图木舒克市配合完成兵团设市国家战略部署的关键一环。
因此,图木舒克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如何对以城市中心区建设为主体的近期建设进行有效控制和妥善安排,成为建市工作的重点。
产业园总体规划

产业园总体规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xx工业园总体规划( -2030年)说明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八月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遇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宏伟目标,根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为适应在西部大开发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抓住中央对口省份援疆的大好机遇,整合农七师五五工业园区与xxx工业园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月初受农七师xxx团委托,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xx工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随之,规划组进驻xxx团,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了大量现状资料和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并与xxx团有关领导进行交流座谈。
返回后开始了对本次规划的编制,在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x 团发改科等有关单位及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使规划得以顺利进行,在此表示诚挚谢意!项目组 8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编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主要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兵团农七师供销合作总公司 狠抓技能培训 适应市场需求

穷, 使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在“ 创先争优” 等活动中, 我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本着 “ 一级做给一级看、
兵团农七师供销合作总公司 狠抓技能培训 适应市场需求
新疆生产建设 兵 团农七 师供销合作 总公 司 李庆 江 谢善 民
随着棉 花市 场竞 争 1益 激烈 , 花 加 工企 业 必 3 棉 须 加 重 自身博 弈 的砝码 , 需要 专 门 的高 级技 术 人 既
提 高劳 动 生产 率 , 靠 现 代科 学 技 术 应用 和 加 要 强现 代 的科学 管理 。实践 证 明 , 进 的科 学 技术 , 先 只 有在 劳动 者 、劳 动 资料 和 劳 动对 象结 合 的时候 , 才 能 转 化 为 现 实 的生 产 力 。结 合棉 花 加 工 行业 的 特
一 一 ~ | 一 ’ 一 呲 §} 《 《 ; 棼 * 喃 *% 一 … … 嘲 0 §籍 一 I 聃 g | t 一 。 一 自 ‰镕} % 幽 瑚 §
内外 市 场 竞 争 积 蓄 技 术 力 量 ,具 有 极 其 重 要 的意 义 。为此 , 我们 采取 以下 方法 :
五是 全力 以赴 及 时购 回 了冬 季采 暖 用煤 , 时 及
是 注重改 善党员 、 干部 、 职工 的精神 面貌 。通
过 大力加 强 学 习 、 育 、 教 宣传 , 力加 强思 想 政 治工 大
作发展企业文化 、 积极开展和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
活 动 等途径 , 合 省公 司开 展 的 “ 形 象 、 配 树 做表 率 ” 活动, 使广 大 党 员 、 部 、 干 职工 的觉 悟 不 断 提 高 、 爱 心不断增 强 、 念不 断更新 、 理 形象 不断 改善 。青海 玉 树及 甘 肃 舟 曲遭 灾 后 ,市 社 党委 和党 总支 一 声 号 召 , 家立 即踊 跃 捐 款 , 大 向灾 区人 民献 上 了一 份 爱
兵团团场集中连片垦区中心城镇发展研究——以农七师车排子垦区为例

新 疆 农 星 经 济
基 地 功 能 ,逐 渐 分 化 为 主 要 承 担 生 活 基 地 的 功
小 城 镇 建 设
能, 而将生产基地 的功能转移 到短期居住 、 时 临 性的作业点上。由是 , 连队的撤并与减少已经成 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 将为垦区增加耕地
以来 ,兵团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 明显增强 , 2 0 年生产总值达到 4 1 1 07 4 . 亿元 ,连续 5 2 年保 持两位数增长 ,07 2 0 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0 8 78 元 。兵团已进入农业产业化 、 新型工业化加速发 展 和 屯 垦戌 边 新 型 团场 建 设 的一 个 关 键 的历 史 性 新 阶段 , 随着 国家对 新 疆 和兵 团的 支持 力度 不 断加大 , 兵团已具备 了加快城市发展 的优势和条
去年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 《 展的通知》 要求兵 团要对 战略地位重要 , 团场集
中 的连 片垦 区抓 紧开 展设 市 的前期研 究 。兵 团及
里, 0 2 7年总人 口 1. 万人 、生产总值 260 0 33 3 15 0 万元 , 人均生产总值为 16 3 。三次产业结构 49 元
个 边境 地 区 的战略后 方 。传 统行 政管 理意 义上 的
但是 , 全面实施这条道路 , 还任重道远 。 目 前 , 团 团场 的城镇 化 平 均 水平 还 只有 3 % , 兵 0 兵 团 设 市 的 城市 仅 有 4个 , 石 河 子 市 以外 , 他 除 其 城市的规模都 比较小。从总体上看 , 目前兵 团团 场的规 模普遍偏 小 , 经济结构 比较单一 , 尤其是 连 队 ,社 会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和 基 础 设 施 还 相 当短 缺 ,连 队职工的生活及居住环境与城镇相 比, 差 距 还 比较 大 。在 城镇 化 进 程 中如 何 贯彻 、 实科 落
天山北坡明珠胡杨河

天山北坡明珠---胡杨河市新时期,在‚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央对新疆及兵团工作部署指引下,新疆、兵团工作站在了新的起跑点上,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征程中,兵团‚三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其中,城镇化建设进展尤为迅猛。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西北约245公里,南距奎独乌城市圈30公里,东临八师石河子市,西接乌苏市,由兵团第七师筹建的城市——胡杨河市,正孕育着兵团城镇化建设质的飞跃。
在一家三代的团场职工群众看来,胡杨河市是‚祖辈奋斗60多年的幸福结晶,父辈亲手创造的崭新生命,子孙憧憬的未来生活‛。
在经济专家的眼中,胡杨河市则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处于新疆甚至‘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黄金区位上的试验田,是打造‘一带一路’生命共同体、样本城市的排头兵,是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联动的伊甸园‛。
新疆“红旗渠”在165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上,水资源的分布直接决定城市的分布。
‚筹建的胡杨河市,所处的天山北坡,是新疆地区少有的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带‛。
受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兵团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由于兵团使命的特殊性,城镇建设往往更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土地沙化、盐渍化严重等特征决定了兵团城镇外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和累加性,生态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
特别是水资源,一直是制约和决定兵团城镇化最主要的因素。
不过,天山北坡是新疆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绿洲分布最多的地区,第七师师域则位于天山北坡、准葛尔盆地西南部。
由天山支脉雪水汇成的奎屯河滋润着这一片区域,形成了大片的湿地与绿洲,是新疆水资源第二丰沛的地区。
兵团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化为屯垦戍边的宝贵财富。
‚红旗渠是战天斗地的时代丰碑,我们奎屯河的引水灌溉工程可与之相媲美。
‛当年肆意横流的奎屯河,如今在水库、河渠网的驯服下,默默灌溉着千里沃野,万亩团场。
如今,在筹建胡杨河市---130团场的西部,兵团人打造的黄沟水库一库、共青水库一库二库三库形成巨大的供水系统,不仅为七师探索‚一带一路‛样板城市建设解决供水问题,而且百年来形成的独特胡杨林景观、动植物资源等都为该地区打造生态宜居、旅游文化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市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一、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辐射能力较弱
团场城镇规模小,分布分散,联系不紧密。
此外,团场城镇之间距离远,绿洲相对分隔、封闭,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松散,团场城镇规模小,辐射力不强,不利于城镇产业的聚集与联动发展,也不利于区域分工与合作,影响城镇功能的健全和辐射作用的发挥,城镇的增长极作用也未能显现出来。
二、产业支撑较弱,发展动力不足
首先,目前团场城镇均属非建制镇,无法享受国家赋予城镇政府的各种行政权限,城镇的财政功能不完整,税费直接上交地方政府,缺少经济调节杠杆,城镇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和师团利润积累;其次,团场职工虽然居住在城镇,但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团场经济目前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建设资金少,城镇建设只能是丰年多投入,欠年少投入或不投入,城镇建设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可持续发展;第三,城镇功能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对团场全面协调发展影响较大。
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弱,城镇特色不明显
大部分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部分城镇交通设施差,城镇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不佳;能源设施差,城镇用电紧张,供电设施、电网建设滞后,难以保证工业和居民用电的需要;城镇环卫设施缺乏,绿化覆盖率低;城镇文化体育设施不完善,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城镇大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发展的城镇,普遍存在城镇性质单一的问题。
建筑设计和设施建设标准低,缺乏特色。
四、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
师团是按生产指挥设置管理机构,在垦区中心城镇,兵地共建城区、开发区、团场城镇等方面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尤其是城镇社会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主体缺失,即抑制了这些区域发展城镇的积极性,又造成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只有设市,然后各团场设建制镇,兵团的城镇发展和管理体制才可能理顺,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意义
推进兵团城镇化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兵团、发挥兵团作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赋予兵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正确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大关系”,发挥兵团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的内在要求,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建立城市,实现从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直接关系到兵团能否全面履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建立城市,加快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推进兵团城市、团场城镇与中心连队居住区的统筹发展,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职工的增收渠
道,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和稳定的职工队伍。
有利于弘扬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提高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职工群众的归属感,有利于建设维稳戍边的战斗堡垒,增强兵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有利于兵团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服务业长足发展的兵团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职工群众受益大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中央要求的长治久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