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

合集下载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招聘测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和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A.现实和人B.人和人C.现实和人的需要D.生理和心理需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统考统考2010年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统考统考2010年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0全国统考真题之教育学解析2010教育学统考部分真题及参考答案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

共45分。

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50、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5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5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53、列举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基本要求。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共9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54、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

他以欧洲各国19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

其统计结果如表。

(图表略)(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55、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56、本题为选做题部分,请在Ⅰ、Ⅱ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Ⅰ、阅读下述案例,回答问题。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老师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

下面是5个实例。

例一学生张明在课堂上对邻座做鬼脸,引起对方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即不再理睬,机械讲课,学生遂终止其不当行为。

例二当学生的违规行为获得部分学生认可时,让违规学生坐到教室后边,与其他学生分开,有效地阻止了学生的违规行为。

例三刚上课时,郭忠抽掉前座李军的椅子,李军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当即严肃的批评了郭忠,并令其放学后到老师办公室写情况说明。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心理学试题(附答案)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心理学试题(附答案)

教育学填空题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一)填空题题型特点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

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

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考试大[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臹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

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

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

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

[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臵课外作业。

2010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教

2010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教

2010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教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B.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D.教育现象 D.教育疑难题目2.提出“泛智”教育思惟,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数艺术”的教育家是( ) B.培根 B.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D.赞可夫3.3.“咱们敢说同样平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不雅点出自洛克的( ) B.《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语》 D.《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4.4.黉舍的中心工作是( ) B.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D.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5. 5.“活偕老学偕老”是现代教育( )独特之处的要求。

B.公共性 B.公平性D.终身性 D.将来性6. 6.黉舍管理的方针和尺度是( ) B.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D.黉舍绩效 D.政治影响7.7.黉舍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B.教学活?nbsp; B.沟通 D.教劳结合 D.协调8.8.小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B.挨次性 B.不服衡性 D.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9.9.( )是全数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无上理想。

B.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0.10.黉舍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效即指( ) B.发展性功效 B.个体性功效 D.教育性功效 D.社会形态性功效 11. a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B.知识 B.能力 D.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2.12.欧罗巴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B.学科课程 B.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种别中的( )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3.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B.熟悉活动 B.实践活动 D.来往活动 D.讲堂活动14.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二个白馍的计算板书出来:12?,=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作法体现了( ) B.巩固性原则 B.直不雅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5. 15.布鲁纳认为,无论咱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心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成立的课程理论是( ) B.各种学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D.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16.把两个及其两个班级以上的小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功课轮流交替举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班级学生举行教学的社团形式是( )。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教育学(小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A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标志是( B)。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3. 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 )。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斯宾塞4.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B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参考书5. “揠苗助长”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B )规律。

A、互补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6.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7. 教师不得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或偷看学生的日记,否则侵犯了学生的( D )。

A、身心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8. 师生关系平等平主要是指( D )上的平等。

A、知识B、心理C、能力D、人格9. ( D )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

A、九年一贯制B、六三制C、五四制D、四五制10.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C )。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1.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B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2.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C)。

A、班主任工作B、少先队活动C、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13.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 )。

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14.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15. 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因问题上持内发论观点的是( A)。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0秋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0秋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1.A2.C3.D4.B5.B6.C7.B8.CD9.ABCD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D 21.D 22.D 23.C24.C 25.D 26. B 27. A 28.A 29.B 30 .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AE2.ACD3.ACDE4.ABCD5.ABC6.ABC7.ACE8.CD9.ABCD 10.ACE 11.ABC 12.BC 13.ABCD 14.ACD 15.ABCDE 16. ABC 17. BCD 18. BC19.ABCE 20. 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1.× 2.× 3.对 4.× 5.×6.× 7.对 8.× 9.× 10.对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2.(1)他的这种归因不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影响到他的成败体验,也影响到他对未来成败的期待。

(2)正确的归因应是: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的、不稳定、内部的因素,如努力不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1)问题特征。

(2)原有知识容量和加工方式(3)动机水平、心理定势、思维策略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预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2010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0-01-20 16:03 |(分类:我的教师梦)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加里宁D.凯洛夫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B.布鲁纳C.根舍因D.斯金纳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B.《教育学》C.《大教育学》D.《教育原理》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B.盖顿C.杜威D.克伯屈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柏拉图的《理想国》C.斯宾塞的《教育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B.培根C.拉伯雷D.洛克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斯宾塞的《教育论》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康德D.梅依曼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赫尔巴特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凯洛夫的《教育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徐特立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

A.斯金纳B.杜威C.布鲁纳D.加涅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科夫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C.范例教学的理论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行动研究法D.文献法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C)。

A.最优化理论B.认知结构的理论C.发展性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B.教学论C.教育科研方法D.学校管理学E.外国教育史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B.凯洛夫的《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斯宾塞的《教育论》E.卢梭的《爱弥儿》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B.凯洛夫《教育学》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E.马卡连柯《教育诗》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

A.教师中心B.活动中心C.儿童中心D.课堂中心E.书本中心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B.可重复操作C.有理论假说D.有控制E.全面科学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

A.观察B.测验C.问卷D.查阅资料E.谈话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

A.计划性B.实用性C.客观性D.科学性E.广泛性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B.期刊C.录音D.评述E.文摘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E.自然形态的教育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B.测验C.观察D.问卷E.谈话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E.长善救失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B.实科教育思想C.教育性教学D.自然主义教育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儿童为中心D.课堂为中心E.从做中学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B.徐特立C.蔡元培D.杨贤江E.朱熹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认知领域D.情感领域E.思维领域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CDE)。

A.有变革B.有被试C.有理论假说D.可重复操作E.有控制三、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答案:家庭学校4.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机构和______教育机构两大类。

答案:校外儿童校外成人文化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社会人的身心6.教育科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7.教育是______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______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答案:个人发展培养人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____》。

答案:论语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__所著的《____》。

答案:乐正克学记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答案:亚里斯多德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____》。

答案:雄辩术原理12.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答案:培根13.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____。

答案:康德15.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答案: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答案:伦理学心理学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