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上机三

合集下载

XX中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上机操作守则

XX中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上机操作守则

XX中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上机操作守则
一、进入机房前,迅速整队穿好鞋套有序进入室内,做到“快、静、齐”,禁止打闹,喧哗,不准争抢机器,座位,按指定位置入座。

二、严格课堂纪律,不经教师允许的物品一律不准带入,严禁在微机室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不乱纸屑等杂物,保持室内卫生。

三、要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动用。

四、爱护设备,室内仪器不得移动,转插或外接设备等,不准私自将软件装入硬盘,不得擅自增加用户,更改,口令和配置,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挪用键盘鼠标耳机等辅助设备。

五、开机前要检查自己的机器电源和设备,是否连接正确,牢固,是否正常运行或缺少东西及时汇报老师,否则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

操作中,微机出现故障要及时向老师汇报,以做及时的处理.保证正常的学习。

六、上机时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及时完成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做好笔记。

七、学习结束后要整理好外部设备及椅子,并按正常的操作顺序关闭计算机,清扫机房,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八、以上规定如有违反者,严肃处理,损坏和故意损坏机器要按价和加倍赔偿。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三级试题

计算机网络三级试题
A.60.28.176.170 和 00d0.bcfl.abl4 B.202.112.41.1 和 00d0.63c3.3c41 C.60.28.176.170 和 ood0.63c3.3c41 D.60.28.176.170 和 0007.0e9e.8120
12、 下列删除 VLAN 的命令中,无法执行的是( )。 A.no vlan l B.no vlan 2 C.no Vlan 500 D.no vlan l000
22、 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存在故障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部件的功能是 ( )。 A.热插拔 B.集群 C.虚拟机 D.RAID
23、 将 Catalyst 6500 交换机的设备管理地址设置为 214.1 18.1.10/24 的正确配置语句 是( )。 A.set interface Vlanl 214.118.1.10 0.0.0.255 214.118.1.255 B.set interface Vlanl 214.118.1.10 255.255.255.0 214.118.1.255 C.set interface sc0 214.118.1.10 0.0.0.255 214.118.1.255 D.set interface sc0 214.118.1.10 255.255.255.0 214.118.1.255
15、 在 IIS 6.0 中用虚拟服务器构建多个网站时,错误的方法是( )。 A.用不同的主机头名称 B.用不同的 IP 地址 C.用非标准的 TCP 端口号 D.用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16、 只封禁一台地址为 193.62.40.230 主机的 access.1ist 的正确配置是( )。 A.access—list l 10 permit ip any any access—list l 10 deny ip host l93.62.40.230 any access—list l 10 deny ip any host l93.62.40.230 B.access—list l 10 deny ip host l93.62.40.230anv access—list l 10 deny ip any host l93.62.40.230 access-list l 10 permit ip any any C.access—list l10 deny ip host l93.62.40.230 any access-list l 10 deny ip any host l93.62.40.230 D.access—list l 10 deny ip host l93.62.40.230 any access-list l 10 permit ip any any access—list l 10 deny ip any host l93.62.40.230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5章 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5章 习题答案

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答:广义的网络互连包括:物理层的互连、数据链路层互连、网络层互连、高层互连。

1)物理层的互连是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

物理层的连接设备主要是中继器。

2)数据链路层互连是在网络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

互连的主要设备是网桥。

3)网络层互连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

互连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4)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互连属于高层互连。

实现高层互连的设备是网关。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答: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3.有人说,既然局域网接入因特网需要使用路由器,而路由器已经能完成本地网络与因特网之间的连接问题,何必还要使用NAT或PAT?请你对这个疑问做出合理的解答。

答:(略)4.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答: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上的MAC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别是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和ARP(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存在的意义是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是用英文拼写,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须,是用IP地址可以唯一性的确定通信所需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所有域名也必须转换成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

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它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

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

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虽然此地址没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软件的方法欺骗系统。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试分类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试分类

【计算机等级考试论坛- 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指南】:很多考友都问过这个问题:计算机三级的四个类别自己到底适合哪个?在这里笔者强调首要问题,那就是学以致用。

考试的过程得到的知识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或者学习有用。

1、PC技术熟悉汇编、对计算机硬件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报考。

这科考试侧重于个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原理等知识。

上机为考核汇编。

对于在校生来说,电子工程、仪表、自动化专业的考生可以报考,其所学和考试内容有交叉并且有知识的延伸。

通过此考试的人员在自考中可以免考一些相关的科目。

下面3个上机为c语言考试,并且上机要求相同。

2、网络技术对网络的原理、组建、维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报考网络。

这科考试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应用。

电信、通信、电子信息科学等专业可以报考网络技术。

同时,网络技术也是目前三级当中报考人数最多的考试,约占三级总报考人数的70%,因此社会上辅导班和辅导书籍也很多,所以通过相对较容易。

3、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中专毕业生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希望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准备以后报考四级的学生,推荐报考数据库。

数据库的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应用及开发。

其考核内容与计算机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吻合程度较好,并且均为四级考核内容。

4、信息管理技术对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报考这个考试。

这个考试主要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工程、数据库、结构化分析与设计、企业系统规划、战略数据规划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等经管类的学生可以报考信管。

由于其难度原因,信管又称小4级,信管的第三章后的章节连四级都不会涉及到,前三章是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后几章是信息系统开发概论和软件工程经济管理学内容,没有相应基础的人会比较头疼,不过对于有经济管理学基础的人来说反而会比较容易,因为其难点正好是由于涉及到了经济管理学。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虚电路与数据报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虚电路与数据报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虚电路与数据报2015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虚电路与数据报1.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与电路交换结合起来,发挥这两者方法各自的优点,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

虚电路的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虚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与虚电路拆除阶段。

虚电路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在每次分组传输之前,需要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②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传送,因此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

③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结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校验,而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这一点和电路交换的特点类似)。

④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最大的区别是: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而虚电路需要建立一个连接。

虚电路顾名思义和电路交换是相似的,两者的区别是:电路交换要在发送方和接送方之间建立一个物理连接,而虚电路需要建立一个逻辑连接,称之为“虚电路”是因为这种电路不是专用的。

每个结点可以同时与多个结点之间具有虚电路。

虚电路具有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点,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

2.数据报方式数据报是报文分组存储转发的一种形式。

在数据报中,分组传输前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前建立“线路连接”。

源主机发送的'每个分组都可以独立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在通信子网中可能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主机。

数据报方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②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和丢失现象。

③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④数据报方式的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2015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虚电路与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题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题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题
实验题目
请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实例来展示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实验要求
1. 使用至少2台计算机来模拟网络环境。

2. 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3. 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包,并在服务器端输出接收
到的数据包内容。

实现步骤
1. 搭建网络环境:连接两台计算机,并确保它们可以相互通信。

2. 编写服务器端程序:使用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编写服
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并等待数据包的到达。

3. 编写客户端程序:使用同一种编程语言编写客户端程序,向
服务器端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发送数据包。

4. 数据包传输:客户端程序发送数据包,服务器端程序接收并输出数据包内容。

5. 测试:运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观察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和服务器端输出的内容是否正确。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可以相互通信。

- 检查防火墙设置,确保指定的端口可以通信。

- 在编写程序时,注意数据包的格式和传输方式。

实验评估标准
- 搭建网络环境成功。

- 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客户端能够发送数据包,服务器端能够接收并输出数据包内容。

- 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实验的目的和过程。

参考文献
- 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题目:传输层协议的简单应用班级网络本121 学号2012418129姓名王翃地点F606 指导教师费雅洁、杨盛、宋敏实验日期: 2014 年5月16日一、实验目的掌握套接字编程方法。

二、实验环境Java环境三、实验内容与要求任务1:编写程序实现但客户聊天室。

步骤1.阅读下面的关于TCP编程的Java知识TCP通信使用Scoket套接字实现。

套接字代表计算机之间网络连接的对象,它提供了很多方法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

下面介绍使用Scoket套接字实现网络通信的步骤。

⑴创建服务器端套接字服务器端套接字是ServerSocket类的实例对象,用于实现服务器程序,ServerSocket类监视指定的端口,并建立客户端到服务器端套接字的连接,也就是负责客户端的呼叫任务。

ServerSocket类有很多常用构造方法,下面只介绍一种。

注意,服务器端所有的构造方法均需要处理IOExceptipon异常。

例如:try{ServerSocket ss=new ServerSocket(1880);//监听端口号为1880的端口,ss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对象}catch(IOException e){//在此编写脚本处理输入输出异常}⑵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客户端端套接字是Socket类的实例对象,用于实现客户端程序。

Socket类常用构造方法很多,下面只介绍一种。

同样,客户端所有的构造方法均需要处理IOExceptipon异常。

try{Socket mysocket=new Socket("http://192.168.0.78",1880);//建立于IP地址为192.168.0.78,端口号为1880的服务器的连接}catch(IOException e){//在此编写脚本处理输入输出异常}当客户端套接字连接建立后,一条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线路就建立起来了。

⑶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请求在服务器端利用其accept()方法接收客户端的套接字连接请求。

例如,上面创建的服务器端套接字ss接受客户端请求,代码如下:try{mysocket =ss.accept();//ss为上面创建的服务器套接字对象,accept()接收}catch(IOException e){//在此编写脚本处理输入输出异常}⑷客户端发送和接收服务器Socket类提供了getInputStream ()方法和getOutStream()方法来接收和发送数据。

这两个方法分别返回InputStream和OutputSteam类对象。

为了便于读/写数据,可以在返回的输入/输出流对象上建立过滤流,如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或PrintStream类对象,对于文本方式流对象,可以采用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PrintWirter等处理。

步骤2:配置Java程序运行环境变量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将出现系统特性设置窗口,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特性设置窗口在“高级”选项卡中单击“环境变量”按钮。

将出现“环境变量”设置窗口,如图2所示。

图2 “环境变量”设置窗口在“系统变量”列表框中选择“Path”,然后单击“编辑”按钮,在出现的“编辑系统变量”对话框中,在“变量值”栏的命令最前面添加“C:\Program Files\Java\jdk1.6.0_18\bin;”命令,如图3所示。

图3 “编辑系统变量”Path对话框用同样方法设置环境变量“classpath”,其值为“.; C:\Program Files\Java\jdk1.6.0_18\jre\lib\rt.jar;”命令,由于一般系统安装时没有classpath这个环境变量,所以要新建该环境变量,如图4所示。

图4 “新建系统变量”Classpath对话框设置完成后,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打开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java”或“javac”,回车后,如果出现其用法参数提示信息,则表明安装配置成功,如图5所示。

图5 MS-DOS中javac命令执行结果测试自己的实验环境,如果输出结果不正确,则配置Java环境变量,且将配置过程写入实验报告。

步骤 3. 编写、编译和运行程序将程序代码、编译和运行命令写入实验报告,且写出屏幕显示信息的执行过程。

步骤4.试着修改端口号。

试着修改程序中客户与服务器连接的端口号,重新编译和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端口号的作用,写入实验报告。

步骤5.试着修改端口号。

两个同学一组,一个为服务端,一个为客户端,试着修改程序中客户与服务器的连接,重新编译和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端口号的作用,写入实验报告。

客户端import java.io.*;import .*;public class WLB12129{ //学生类(客户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Socket socket=new Socket("192.168.66.79",4700);//向本机的4700端口发出客户请求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PrintWriter os=new 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 对象String readline;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while(!readline.equals("bye")){//若从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为"bye"则停止循环os.println(readline);//将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输出到Serveros.flush();//刷新输出流,使Server马上收到该字符串System.out.println("学生:"+readline);//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System.out.println("老师:"+is.readLine());//从Server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继续循环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socket.close(); //关闭Socket}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则打印出错信息}}}服务器端import java.io.*;import .*;public class WLB12118{ //服务器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ServerSocket server=null;try{server=new ServerSocket(4700);//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在端口4700监听客户请求}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can not listen to:"+e);//出错,打印出错信息}Socket socket=null;try{socket=server.accept();//使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请求,有客户//请求到来则产生一个Socket对象,并继续执行}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rror."+e);//出错,打印出错信息}String line;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 对象PrintWriter os=new 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System.out.println("学生:"+is.readLine());//在标准输出上打印从客户端读入的字符串line=sin.readLine();//从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while(!line.equals("bye")){//如果该字符串为"bye",则停止循环os.println(line);//向客户端输出该字符串os.flush();//刷新输出流,使Client马上收到该字符串System.out.println("老师:"+line);//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System.out.println("学生:"+is.readLine());//从Client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line=sin.readLine();//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继续循环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socket.close(); //关闭Socketserver.close(); //关闭ServerSocket}catch(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Error:"+e);//出错,打印出错信息}}}运行结果如下:服务器端客户端任务2:扩展任务,修改程序实现多客户聊天室提示:使用Java语言多线程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