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水霉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鱼的水霉病如何治疗

鱼的水霉病如何治疗

鱼的水霉病如何治疗
春天到,猫儿叫、狗儿跳,缸里的鱼儿――――全霉了!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养鱼的朋友可能都遇过,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

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预防: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

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

症状和病变
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
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防治的探讨

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防治的探讨

复杂 ,含有萜类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 、
香族化合物等抗菌 有效 成分 ,其作用 严 重者 ,每立方 米养殖水体 使用3 的前 提下 ,尽量在养殖过程 中选择低 0g 机理 主要表现 为三 方面 :破坏菌体的 8 ,浸浴 3 i 。使 用前 需先 用 毒 、高效 的药物进行水霉病 的防治 。 0g 0r n a
2 、建 议
具有 良好 的杀菌效果 。其用法与用量

目前 市场上 防治水 霉病的药物 品 了重 要的条件 。因此 ,养殖户在养殖
般 为 :每立方米 养殖水 体使 用4 g 种 繁多 ,但 有些药物在养殖动物 的耐 过程 中应该注重水霉病 的预 防工作 , k 防重于治” 的意识 。例如 ,尽 黄连 ( 或川楝子 、乌梅 )的煎煮液 , 受 限量 范围 内可能起不到 防治水霉 病 强化 “
( )过 氧 化 氢 ( 氧 水 ) 4 双 过
这 也是 水霉病的主要 流行 月份是每年 N 、一 O H、一 H等基团起作用 ,导 CO O
1 月 至 次 年 4 左 右 的 主 要 原 因 。 此 致菌体死亡 。其 用法与用量一般 为 : 2 月
氧化氢主要利用其 强氧化性破坏菌体
暖 季 节 ,还 极 有 可 能 继 发 感 染 细 菌 性
a n。 ri
1ri。严 重者 连 续 浸 浴 2 3 。 5 n a —次 ( ) 中 草 药 制 剂 中草 药 成 分 5

( )食 盐 高浓 度食盐 能够改 3
传染病 ,造成更大地死亡率 。
三 、水霉病 的防控措施

细 胞 结构 ;干扰 菌 体细 胞 的 代谢 过 适 量的水将药物溶解 ,然后均匀泼 洒 此外 ,从养殖动物水霉病 的发病条件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妙法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妙法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妙法日期:汇报人:•观赏鱼水霉病概述•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目录•药物选择与使用技巧•鱼缸环境优化建议•总结与展望CHAPTER01发病原因症状识别了解水霉病定期换水控制水温增强过滤系统030201改善水质环境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E等,有助于增强观赏鱼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增强观赏鱼免疫力添加免疫增强剂合理投喂选择合适药物定期药浴药物治疗CHAPTER观赏鱼水霉病概述02定义发病原因定义与发病原因病症表现观赏鱼感染水霉病后,体表会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棉絮状菌丝,严重时菌丝会覆盖整个鱼体,导致鱼体发黑、消瘦、游动困难。

影响水霉病不仅影响观赏鱼的外观,还会降低其免疫力,增加其他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观赏鱼死亡。

病症表现及影响防治重要性预防为主水霉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改善水质、保持水温稳定、避免鱼体受伤等措施降低观赏鱼的感染风险。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观赏鱼感染水霉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水质等。

CHAPTER预防措施03控制饲养密度定期清理鱼缸隔离病患合理饲养密度与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骤变导致鱼类应激反应,降低抵抗力。

调控水温增加水流水质监测与调控适量投喂根据鱼类品种、规格和数量,合理确定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选择优质饲料选用营养均衡、质量可靠的饲料,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定期更换饲料适时更换不同品牌或种类的饲料,以满足鱼类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饲料选择与投喂策略CHAPTER治疗方法04调整水质提高水温使用杀菌剂消毒处理将具有杀菌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煎汤后,将观赏鱼放入药浴中浸泡,每日1-2次,连续3-5天。

注意草药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对观赏鱼造成刺激。

中药内服根据观赏鱼的体型和病情,将适量中草药如三黄粉、大蒜素等拌入饲料中投喂,每日1次,连续5-7天。

注意投喂量要适中,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鱼类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鱼类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
们一 般采 取 以下几 种 方法 。
发 炎或 溃烂 。一般感 染 面积超 过 鱼体 表 面 t 4时 /
引起病 鱼死亡 。镜检 可见 水霉 菌 菌丝 。
最初 霉菌 寄生 在 鱼 体 时 , 肉眼 看 不 出病 鱼有 什 么异常 。 当看 到病症 时 , 丝 已侵入 鱼体 伤 口 , 菌 向外 生长 。病 鱼焦 躁 不 安 、 动 失 常 、 欲 减 退 、 运 食
发现 该病 时迅 速排 出池 水 , 注人 清水 ( 注水 排
量每 次为 2 m) Oc 。或将 鱼迁 移 至水 质 清 新 的池 塘或 流 动 的 水 域 中 。 已发 生 水 霉 病 的水 体 可 用
鱼体 日渐 消瘦 , 终 因体力 衰竭 而死 亡 。 最
感染 了菌丝 的鱼 卵 , 内菌丝 侵入 卵 膜 , 菌丝 外
轻而快 , 别是 鱼 种运输 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密度不 宜 过大 , 特 以防 鱼 体 受伤 。
鱼苗入 池前 用 2 ~3 的食盐 水溶 液 浸泡 5

格选 择性 , 各种水 产动 物 , 卵 到各 生长 阶段 都可 从 传 染 。特别 是晚 冬早春 交替 , 温较 低 , 尚未 开 水 鱼 食处 于饥饿 状态 下抵抗 力下 降 , 患水霉 病 。 易 越 冬池 中密养 的鱼 类受 移动 、 挤 、 温冻 伤 拥 低 或其他 不 良环 境 因素 的影响 , 表组 织受 伤 , 体 能量 消耗较 大 , 质普遍 较弱 会 引起水 霉病 的暴 发 。 体
自孔雀 石 绿禁 用后 , 聚 碘 成 为 一 种 防 治水 高
霉 病 比较理 想 的药物 。高 聚碘 全称 是复 合 S高 聚

29

《 北渔 业> 0 0年 第 6期 ( 河 > 1 2 总第 1 8期 ) 9 碘, 它对 细菌 具有极 强 的杀灭 作用 , 含有较 高 的中 药 成分 。对 受 伤 的 鱼 体 具 有 极 快 愈 合 伤 口的 功 能 。一般 用 量 为 : 深 1m 时 , h 水 每 m。的水 面 用

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水霉病是鱼类养殖中常常碰到的疾病,又称为肤霉病、白毛病。

在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后治疗困难,那么它如何治疗呢?治疗方法:1、病鱼数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话,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 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2、或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3、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防治细菌激发感染;4、市面上常见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渔药种类水霉是孵化过程中最常见的病菌,且传染速度快,稍有不慎,全池的鱼卵都会遭殃。

一般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有这些因素会导致水霉的产生。

前文说过,水霉菌是腐生性的,未受伤的鱼及正常受精卵不受感染。

绝大多数已死亡的受精卵附有大量的水霉菌,而活卵卵膜外面虽然有少量水霉菌丝,但菌丝不能通过卵周隙进入胚胎,胚胎继续发育成稚鱼破膜而出。

一方面,水霉会造成鱼卵全军覆没,另一方面,活卵不会感染水霉,能发育成稚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鱼生下的卵,都是死亡的。

实际上,鱼卵的孵化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在孵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卵子没有受精或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的情况,水霉很快就在这些死卵上生长。

由于水霉的外菌丝很长(可达5-10mm甚至更长),会遮避周围卵子的水流从而造成被遮避的卵子缺氧死亡,然后水霉在这些死卵上又迅速生长,长出更多的毛去遮避更多的卵子。

如此恶性循环可在几天内造成全部卵子。

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孵化用水中含有水霉,孵化前的消毒工作不彻底。

2、亲鱼体质差,卵子质量差,先天不足,胚胎易死亡。

3、鱼卵受精率低导致死亡后极易感染水霉,并迅速扩散感染周围正常鱼卵。

4、水体溶氧不足,导致孵化过程中鱼卵缺氧死亡,感染水霉。

5、水质不好。

6、水温过低,增加了水霉感染的时间。

7. 温度变化过大,造成胚胎畸形进而引起死亡。

鱼卵水霉病的特点:1、流水孵化时水霉病发生显着减少。

2、对浮性卵影响较小。

3、对粘性卵影响极大,可造成全军覆灭。

鱼水霉病怎么治疗 用什么药最好

鱼水霉病怎么治疗 用什么药最好

鱼水霉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最好
鱼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主要是由于拉网,运输中操作不慎,使鱼体鳞片脱落,皮肤损伤,随后被水霉菌侵入而引起的。

那么,鱼水霉病怎么治用疗,什么药最好呢?
一、鱼水霉病的症状表现
鱼得了水霉病后,病鱼体表有棉絮状的白毛(菌丝),肉眼可见。

水霉菌附着后,繁殖很快,使鱼体粘液分泌增多,食欲不振,游动缓慢,最后衰弱而死亡.我省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此病,尤以早春和冬末水温在15-20°C时更为严重。

二、鱼得了水霉病用什么药治疗
鱼得了水霉病,可以用杀菌水配合亚甲蓝,同时还要加少量的粗盐,一般三到五天就能见效,期间每天要换一半的水,换水后还要补充药物。

如果鱼儿的病情比较重,需要投放孔雀石绿等药效更强的药物,但一定要注意用量,而且隔2-4个小时后就要大量换水,不能长时间浸泡。

三、鱼水霉病防治要点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水深3尺的,每亩用生石灰300斤,调匀后全池泼洒。

在拉网,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若鱼体受伤,可用8-4%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0.5-0.6%的食盐水进行较长时间的浸洗后放养。

也可用烟茎和叶切碎煎成浓缩液,每立方米水加入浓缩液2~4毫升,把受伤的鱼浸洗半小时后放养。

(2)发病严重时,每亩鱼池可用菖蒲6一10斤,捣烂后取浓汁,加入食盐1-2斤.人尿4-10斤,进行金池泼洒。

(3)用食盐和小苏打混合剂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各加400克;或用一万五千分之一的孔雀绿浸洗病鱼1~5分钟。

(4)用分析纯甲醛溶液(其含量为36%);每立方米池水15毫升,或工业用甲醛液,每立方米池水20-30毫升,进行全池泼洒,可消灭病原体。

金鱼水霉病

金鱼水霉病

金鱼水霉病
金鱼可能会因为鱼生活的水环境差而患水霉病。

此时应立即换水并消毒。

消毒剂一般用碘消毒剂、高锰酸钾、盐水。

也可能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

鱼在游泳时互相摩擦,伤口感染导致生病。

这时,首先要把病鱼隔离起来。

缸内倒入盐水和小苏打消毒后,将病鱼放入聚维酮碘溶液中治疗。

一、生活环境较差
1.原因:鱼所在的水有水质浑浊的问题。

希望在这种环境下,鱼的免疫力降低。

再加上环境差,适合霉菌滋生。

鱼容易被霉菌感染,进而患上水霉病。

2.治疗方法:立刻换水。

由于鱼儿是被霉菌感染的,所以还需要杀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碘消毒剂、高锰酸钾、盐水等。

将病鱼放入碘消毒剂中浸泡,每天大约20~30分钟即可。

或用浓度为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与1%的盐水混合起来浸泡病鱼。

二、养殖密度过大
1.原因:鱼缸中的养殖密度过高。

一条鱼的生存空间太狭窄,导致它在穿梭的时候会遇到其他的鱼。

反复摩擦后,鱼的表面组织会受到损伤。

水中的霉菌会附着在划痕上,久而久之,鱼就会患上水霉病。

2.治疗方法:先将病鱼隔离出来,并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泼洒整个鱼缸,以杀菌消毒。

再将病鱼放入2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中治疗。

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可让鱼儿服用抗菌药物辅助治疗。

药物可选择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

鱼儿痊
愈后,要将它们放在大鱼缸中饲养。

或者分缸饲养,减少养殖密度,防止霉菌感染再次发生。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程度 。 4 杀灭 致病的病原体 。彻底清塘 , . 淤
可能跟水 霉的种类有关 。因此 , 为水霉 作 病 的主要 病原 , 水霉 菌几乎在整个 养殖过 程 中都能 够生长繁殖 . 仅繁殖速 度所有不
同 。由此 看来 , 养殖 动物体表损伤 与免疫 力下 降 , 以及水温骤 变等 因素对水 霉病 的
管 理 站
第一 , 泼药不能 同时喂食 。 最好先 喂食后 泼药 . 以免 引起 鱼的大批 死亡 : 二 . 第 内服 药 饵时 , 应先停食 1 , 天 再投喂 ; 三, 作要细 第 操
心 ,人要站在 上风处 向下风 泼洒 ,药液要稀

6 4一
渔案致富指南 21 2 01 4 —
时候会在 伤 口处形成 溃疡 , 最终 因体力不 支 、 发感染寄生虫 性和细菌性 疾病而死 继
个别 情况下 3 ℃左 右也会 出现 .但 极少 0 见, 跟鱼 体受损 伤程 度严 重有关 . 另外也
止水体偏瘦 .为鱼类越冬提供 良好的生存 环境 。 同时 , 根据越冬鱼类 的摄食情况隔几 天增加投 喂优质饲料 ,以提高鱼类 的免疫 力。 2 鱼种 放养时操作 要轻 . 网具 捕捞 . 用 时一次性捕捞量不 能过大 .以防止鱼类密 度大而造成拥挤 , 继而使鱼体体表受损伤。 3 运输 时 。 . 鱼类密 度应根据距 离远近 而定 , 路途远则运输密度要稀一些 , 路途近 则运输密度可 高一些 ,并注意增氧和选择 平坦 的道路 。尽量减少鱼类皮肤受损伤 的
亡。
不 良环境 因素 的影 响, 造成体表组织受伤 , 水 中的水霉菌游孢子 即伺机 附着于坏死组 织上开始发芽形成 。水霉病 的防控主要应 以预 防为主 。 1 越 冬鱼塘水体要 深 , . 以防止 鱼体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2019-6
水霉病即养殖中所说的水绵病、白毛病和肤霉病,该疾病常感染淡水鱼的受伤组织和死卵,进而在周边形成覆盖物,特征为:灰白色;棉絮状。

随着病菌的扩散,会有如下表现和症状:皮肤溃烂、组织坏死、行为失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最终导致死亡。

水霉病没有明确的寄主对象,常见于各种鱼类以及鱼卵,比如鲢鱼、罗非鱼、黄鳝。

此外,虾类、蟹类和龟鳖等也可能发生水霉病。

该病在当前的淡水鱼养殖中已经成为防治的一大难题,须对该病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病因、病原物、症状和诊断上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确保淡水鱼的健康生长,进而实现养殖的增收。

一、鱼类水霉病的病因、病原物、症状和发生
(一)病因。

常见的病因体现在鱼体受到损伤或者冻伤后,病原物会经伤口慢慢侵入体内,使病菌滋生。

具体表现为当病原物入侵后,其营养组织菌丝会深入坏死的肌肤,并且吸收营养和继续繁殖。

后期大量的菌丝发展就会呈现灰白色、棉絮状的覆盖物。

通过仪器可观察在活体鱼卵有孢子萌发并穿入卵壳,在卵中生长并分出侧枝,当胚胎正常发育时内菌丝停止发育;当胚胎死亡时内菌丝会迅速繁殖,此时附近活卵也会因外菌丝包裹而窒息死亡,这个过程持续进行可引起鱼卵全部死亡。

在鱼类孵化中此病也常见,当内菌
丝侵入卵膜内的同时,
卵膜外也丛生外菌丝,
因此该疾病有称“卵丝病”。

(二)病原物。

当前的科学研究已经发现水霉病的病原物有10余种,其中绵霉属和水霉属最为常见,这2种均属于水霉科。

水霉病的病原为真核生物,并且以如下方式生长:菌丝、酵母形细胞。

病原物的细胞壁多以几丁质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并且较结实。

(三)症状。

当淡水鱼类最初感染水霉菌时,肉眼通常无法看出病鱼有异常症状,如果肉眼可观察到病症,此时菌丝体已从病鱼伤口进入并向其内外生长,具体说来,向内深入到损伤和坏死的皮肤、肌肉中会吸取其中营养成分,并且迅速生长和繁殖;向外形成灰白色棉絮状物,该棉絮状物肉眼可见。

据报道,淡水鱼类被霉菌侵袭后,因体表瘙痒和疼痛会分泌大量黏液,而皮肤黏液增多更加有利于病菌存活。

后期病鱼出现焦躁不安、行动迟缓、运动失常、食欲减退等症状,最终随着体力衰竭而亡。

水霉病的症状通常肉眼观察外菌丝可以做出判定,结合鱼的运动情况以及进食情况也可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观察。

(四)发生情况。

水霉菌对寄主没有严格选择性,不论是鱼卵还是各种养殖鱼类的成体均可被感染。

水霉和绵霉之所以在淡水鱼养殖中广泛存在,主要是因为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在5~26℃的范围内都可以存活,尤其是13~18℃最适繁殖。

因此,
鱼类水霉病 诊断 防治措施探讨
洪培辉
的与
53
2019-6水霉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但早春和晚冬更加容易发生。

水霉病的出现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春季发塘时养殖户向池塘投放腐熟不充分的动物粪便;②池塘的放养密度过大,增加交叉感染几率;③淡水鱼的捕捞或运输中导致鱼类体表受伤;④鱼类体表本身残存寄生虫;⑤冬季养殖中引发鱼体冻伤;⑥未及时清理池塘中死鱼,导致水霉寄生在鱼类尸体上并迅速繁殖,感染其它鱼体;⑦鱼池过于清瘦,鱼类出现饥饿或者营养不良。

二、鱼类水霉病的诊断方法在冬季或者早春时,经常见到鱼成群地在塘边以跑马状游动,同时体表有层白色棉絮物。

将病鱼抓捕后,肉眼可见体表严重缺乏光泽,鳞片脱落严重,伴有发红充血现象。

通过镜检未能监测出寄生虫,但是可见菌丝,鱼池在体表观察和镜检的共同作用下即可确诊为水霉病。

三、如何进行鱼类水霉病的防治(一)水霉病的预防具体说来,预防水霉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在春季发塘期间喂养完全腐熟的肥料,这样可以避免为水霉提供生长环境;②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在单位面积内需要适量投放鱼苗,保证鱼的活动范围;③在捕捞和运输中要小心操作,器具要避免和鱼体的剐蹭,鱼体受伤要杜绝进入鱼塘;④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加强寄生虫防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药物投放,如发现水池和鱼体有寄生虫,应及时治疗或者捕捞;⑤在寒冷的冬季,水面容易结冰,需适当注水,增高池塘水位,在捕捞时要小心鱼体冻伤;⑥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死鱼或者水霉病表现严重的活鱼,要及时清理出鱼塘避免感染其他鱼,受重伤的鱼可隔离,并适当注射硫酸链霉素;⑦塘水应肥瘦适宜,适量投放青草和营养丰富的饲料,避免鱼类营养不良;⑧在消毒环节,常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对清塘消毒,可减少水霉病发生的几率;⑨受伤的鱼需要消除处理,用高锰酸钾或者碘溶液涂抹伤口,还可以用3%~5%的食盐水杀菌。

(二)水霉病的治疗
水霉病的防治主张预防,但早期的治疗同样可以对水霉病起到抑制以及治愈作用。

因此,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水霉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可以为鱼塘营造更适合淡水鱼存活的环境。

水霉病防治的关键为:早发现、早治疗。

具体说来,在治疗环节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在水深为1m的池塘中进行药物泼洒。

将0.5~1kg的食盐、
0.5kg的尿素、1kg的漂白粉(含氯为30%)
混合后化水溶解,连续泼洒2~3天;②在水深为1m的池塘中,每亩用1kg五倍子,捣碎五倍子后用开水浸泡12小时,加入食盐0.5~1kg,溶解后进行全池泼洒,频率为每天1次,连续泼洒3天;③用小苏打(浓度400mg/L)和食盐水(浓度400mg/L)的混合液对鱼体进行消毒;④鱼塘中每立方米的水体用硫醚沙星0.2~0.3g进行全池泼洒,频率为每天1次,连续泼洒2天;⑤每立方米的水体用水霉净0.15g进行全池泼洒,频率为每天1次,连续泼洒3天;⑥用0.75kg菊花、0.75kg金银花、1.5kg黄柏、1.5kg青香木、2.5kg苦参,将上述6味中药混合后研磨,在
54
2019-6
水深为1m的池塘每亩用药末0.5kg,加温水均匀搅拌后进行全池泼洒;⑦在水深为1m的池塘中,每亩用4~5kg菖蒲、0.7~1kg食盐、3~5kg人尿,加入适量水进行混合,然后全池泼洒;⑧在水深1m的池塘中,每亩用0.6kg乌剑莓、3kg辣蓼、2.4kg枫杨树叶、3.5kg乌桕叶,混合煎汁后加25kg水,然后全池泼洒;⑨在水深1m的池塘中,每亩用3.5kg乌桕树叶、3.5kg辣蓼、3.5kg樟树叶、0.6kg隔山香、4.5kg桃树叶,将5种成分混合后加水10~15kg,煎汁后加水25~30kg,然后全池泼洒;⑩用0.5~1mg/L硫醚沙星对病鱼药浴3~5min,同样对水霉病的防治起到特效;⑪每立方米水体用50g水霉净,浸洗病鱼15~20min;⑫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min,如果病鱼体弱、适应力差,则可以使用0.5%~0.6%的食盐水,并且延长浸洗时间;⑬每100kg病鱼可以喂食0.5~1kg的铁苋菜或者干地锦草,具体方法为充分研磨后拌饵料投喂,还可以用2.5~1kg鲜品煮沸30min后拌饵料投喂。

四、注意事项
部分养殖户认为,在晚冬和初春时节由于水温低,病菌繁殖较慢,从而在水霉病的防治中放松警惕,而这段时间就会为水霉病的病原物繁殖制造机会,一旦水霉病肆虐,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霉病的预防和治疗长期困扰着养殖户,在以往的防治中普遍采用“甲胺磷”,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甲胺磷”属高毒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物有负面作用,人们食用水产品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早在2008年被禁用。

因此,该药即使对水霉病有治疗效果,但是广大养殖者更要从生态养殖的角度出发,合理选用药物。

(通联:362312,福建南安市码头镇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