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8.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1989年波兰统一
工人党下台,1990 年波兰团结工会主 席瓦文萨当选波兰 总统
1989年—— 开放柏林墙,民 主德国的人大量 涌入西柏林。
1990年9月—— 签订德国统一条约, 两德合并。
问题1:材料一表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结果如何?
材所料谓一“:新戈思尔维巴”乔夫改上革台的后最进终行目了1标98、5年实进质行分经别济改是革什,么19?88有年何转 而影进响行?政治改革。
图一 1945年两人分离,无法握手
图二 1965年两人对立,各帮其主
A.图一表明“冷战”开始
B.图二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C.图三表明苏联解体后德国实现了统一
D.图三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图三 1989年墙倒以后,两人拥抱
【例题分析】本题利用漫画考查德国历史的演变。“冷战”开始于 1947年,A项错误。B项正是柏林墙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对峙 的反映,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正确。 【答案】 D
【参考答案】 (1)结果:经济困难重重,失败。最终目标是用“全人 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 学社会主义。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 影响: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东欧、苏联局势动 荡。 (2)东欧剧变。波兰是第一个剧变国家。方式:和平方 式为主(波兰)、并入方式(民主德国)、流血方式 (罗马尼亚)等。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
• 问题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有何启示?
•苏45①.【成西.解联启答 的放方示案 联解思世:提 合想体示体,界。】实产的事11.9生苏求9观1联是年的点,由底从影一是苏本个联错响国主解国误权体:情国的。出家发。解,体走为中1国1个特色主的权社国会家主组

人教版必修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共20张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共20张PPT)课件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0年4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0月 1990年11月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91年4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4月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欧盟的成立(1993年)和扩大
前身:欧共体(1967年)
扩大:12国(1993年)—25国(2004年) —27国(2007年)
发行单一货币:欧元(1999年) 影响: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国家的实力和提高了
它们的国家地位;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而复杂的过程
知识整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界形势
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 荡并存
单元知识结构
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 美苏社会制度、意识战
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
情报局
经互会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
(1)科索沃战争(1999年)
——北约轰炸南联盟 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 一个主权国家
(2)“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9.11) 3、威胁世界和平的三大因素
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两极格局瓦解后(或“冷战” 结束后),世界格局有何突出特 点?
世界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1989—1991年)
(2)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 发生根本性变化。
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方向上:放弃了社会主义方向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共5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共53张PPT)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特征: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总的趋势是缓和(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的主流)。
2、动荡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 ①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 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等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 新冲突。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能源 危机、全球变暖等。
(2)外因: (1)的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 分裂、脱变 (2)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 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 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从而在不动 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西 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成功范例。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 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利比亚战争
巴以冲突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 民族矛盾 领土争端
巴以冲突
多年来的血雨腥风,在 巴以冲突中已有一万多 人死亡。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二: 种族矛盾
种族矛盾
南非布隆方丹的学生们举行游行,抗议白人学生摄制侮辱黑人视频
1991年底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取代苏联
(二)、苏联解体
2、催化剂: “八一九”事件 3、标志: 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的
建立(1991、12) 4、实质: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5、影响:
沉重打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使其力量遭受重大挫 折,陷入了低潮;同时也促使社会主义力量从中吸取 教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对当今的 启示。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由社会主义 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说明了③正确,但只是社会主义
在这一区域的失败,故①错在“在全世界遭到全面失败”;
东欧剧变的原因是照搬苏联经验最终导致本国积重难返的政
治、经济局面,说明了②④的正确性。
[答案] C
[探究升华] 美国教授威廉·沃尔夫斯的文章指出:“在未来很长
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不会被取代。 现在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 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 你认为威廉·沃尔夫斯这样说的主要理由何在? 提示:在当今和将来很长一段时期,美国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综合实力仍将是最强的,仍将在国际关系体系中
①取代 苏联 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与美国匹敌。
②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霸权主义 。
3.特点
呈现“ 一超多强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评价 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 发展趋势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 单极世界 。 (3)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表现 (1)欧盟:1993年,欧洲联盟 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席位。 (3)俄罗斯:
晨背关键信息
第八 单元 当今 世界 政治 格局 的多 极化 趋势
第27 课 世纪 之交 的世 界格 局
NO.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习题(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习题(3)

一、单选题1.2019年6月,美韩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将朝鲜国旗作为模拟打击目标,媒体评论其有向中俄示威的意图。

这表明美国()A.担当起国际反恐重任 B.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C.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仍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其外交指导思想2.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

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

这反映当时()A.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B. 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C. 联合国作用得到加强D. 多元文化的发展4.2019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5.某学者认为“帝国在政治上生来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属单位几乎总是喜欢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

而且这些单位的那些反对派精英几乎总是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

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不会被攻克,而只会分崩离析。

”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派势力的强大 B.地方势力的发展C.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 D.社会主义阵营瓦解6.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

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

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A.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B.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C. 地区冲突己成世界新危机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7.有学者指出:“虽然我们一再被灌输冷战早已在80年代末期结束,但是国际性的国家体系并没有离开冷战的阴影……至今,除了欧盟之外,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国际性的国家体系仍然被绑架在冷战结构中,仍然臣服于美国政府之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参考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参考课件(共26张PPT)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轰 炸 南 社
格 莱 德




总 部 大 楼
弹 袭 击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2、表现:
(1)北约轰炸南联盟:
(2)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 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 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⑴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⑵表现:波兰剧变、德统一等
⑶原因:
内因: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政局动荡; 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2、苏联解体
⑴过程:
戈尔巴乔夫
改革失败, 加剧政局动荡, 民族分裂
政治:杜鲁门主义
冷战
表现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
加强党领导的政权
经互会
华约
欧共体的形成
形成
日本的崛起
冲击 两极格局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中国的振兴
呈现
多极化趋势
促成
瓦解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加强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钱其琛回答《世界历史》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 (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 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 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 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 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 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有影 响,起了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93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93人教PPT课件

概念突破:
1、世界格局
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 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 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 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 由于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最后再也无法 保持下去的结果。
概念突破:
2、“极”:
世界上具有强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或在各国关系中处于制约地位,对世界 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或国家 集团。
苏联的反击
1955年 1947年 1949年
三、“冷战”阴影下的世 界
1、朝鲜分裂(1948年) 2、德国分裂(1949年)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四、“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1950年) 越南战争(1961年)
综合下面五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
材料一:柏林墙、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材料二:“美国造”和平 鸽
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2008年江苏卷)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
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
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
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
度来很好地倾听欧洲伙伴的意见。”美国态
D 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材料: 美国
因素: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
西欧
日本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图一:资本主 图二:不结盟 图三:中国恢 义世界经济格中国运国动际的地标位志的提复高在联合国合
局示意图
法席位
根据图片分析,20世纪60-70年代导致世界多 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领土争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品课件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 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
依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
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
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主题
主干梳理
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
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 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 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 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欧盟
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
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4· 江苏高考)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 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 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 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 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盟
1992年,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教新课标)
第3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下列德国历史地图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B.法德关系由对抗仇视到和解合作
C.政体由专制到立宪再到共和
D.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
答案:A

2.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现象
或举措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
A.欧盟成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
B.构建以超级大国为中心的制衡格局
C.多极化趋势下文明的多元并存与竞争
D.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答案:C
3.(2014·重庆高考)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
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答案:C
4 . “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
了目的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
解析:第(1)问,直接从材料三中归纳即可。第(2)问,可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个视角去回答。
答案:(1)表现: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大西洋公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动机: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
(2)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3)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发挥大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