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1.2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年级: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米尺,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米和厘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米尺的认识。

2. 米和厘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米和厘米的换算。

2. 实际操作中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米尺。

2. 厘米尺。

3. 各种长度不一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米尺和厘米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米尺和厘米尺的认识。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米尺的构成,让学生了解米尺是由100个厘米组成的。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米和厘米的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米和厘米的换算练习,巩固知识。

三、实际操作1. 教师分发各种长度不一的物品,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2. 学生用米尺和厘米尺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米和厘米的关系。

2.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用米尺和厘米尺测量家里的物品,记录数据。

2. 尝试解决一些与长度测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米和厘米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测量家里的物品,巩固所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长度测量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19张PPT)

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19张PPT)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长20厘米, 谁愿意用它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返回
这样量太麻烦。
你发现了什么?
返回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
返回
只用两次就量 完了。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4 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
返回
我两只胳膊打开 的长度大约是1米。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 量,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2.1米=100厘米。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 25 )厘米 ( 6 )厘米
返回
2.填空。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返回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米。
女孩1庹长约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多一些。
返回
例 5 【重点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一、导入(3分)
教师:这些不同点影响了什么?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纸张。学具袋: 用来拼摆的小圆形、小正方形、小长方形。两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纸;1平方厘米、1平方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精品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精品课件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研讨:
说课与反思
1.上课教师说课。 2.上课教师做教学反思。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研讨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感谢你的参与 期待下次再见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长度单位很简单,米和厘米最常见。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先估计,再用尺子量一量。
( 25 )厘米 ( 6 )厘米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2.填空。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 量,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2.1米=100厘米。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例 4 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学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学课件

品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提 升 点 1 物品长度的测量(不是从直尺刻度 0 起)
2.(易错题)看一看,填一填。
2
4
点拨:回形针长3-1=2(厘米),电池长9-5=4(厘米)。
3. 看图填一填。
火柴棒长( 4 )厘米 木棒长( 8 )厘米
点拨:火柴棒长12-8=4(厘米),木棒长11-3=8(厘 米)。
(2)测量教室门的高度,你选择米尺的理由是(①② ) 。(多选) ①米尺比较方便 ②如果用直尺,要测量很多次,太麻烦 ③我认为用直尺来测量也很方便
点拨:教室的门比1 米高,测量教室门的高度, 用米尺比较方便。如果用直尺,要测量很多次, 太麻烦。
知 识 点 2 感知 1 米的长度
2. 你认为( ② ) 的长度或高度最接近 1米。 ①铅笔的长度 ②一扇窗户的高度 ③大树的高度
提 升 点 2 应用测量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4. 看图填一填。
3

( )厘米
4
11

点拨(:木块)厘的米左端对着直尺的刻度0,右端对着刻度3,则 木块长3 厘米,同理蜡笔长11 厘米。橡皮长9-5=4(厘米长)。
5.(易错题)下面四幅图中,( ① ) 号纸条的长度是 3 厘米。
点拨:①号纸条长4-1=3(厘米);②号纸条长3- 1=2(厘米);③号纸条的左端没有对准0 刻度线; ④号的尺子没有水平放置。
点拨:根据生活常识可知,一扇窗户的高度最 接近1 米。
提 升 点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 填一填,比一比。 (1)1 米=( 10 )厘米
1(米 0)=100厘( ) 90厘米<○1 米米
100厘米=( 1 )米 1米>○ 99 厘米 120厘米>○1 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学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学课件

量一量,填一填
木条长(100)厘米 木条长( 1 )米 100厘米=( 1 )米
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
( 25 )厘米 ( 6 )厘米
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我两只胳膊打开
从地面到我的眼睛,
的长度大约是1米。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物 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用米尺量一量。
小组讨论: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 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里有很多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填空。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在圆圈里填上“>”“<”或“=”。
8厘米 < 8米 80厘米 < 2米 56厘米 < 56米
3米 > 3厘米 1米 = 100厘米 90厘米 < 9米
3.在合适答案后面的□里画“√”。
提升点 2 会给生活物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4.估一估,连一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2.米和厘米的关系
厘米
1米=100厘米
1 长度单位
第3课时 测量物品的长度

1.2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1.2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2.米和厘米的关系
厘米
1米=100厘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
从地面到我的眼睛,
的长度大约是1米。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物 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用米尺量一量。
小组讨论: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 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里有很多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8米 62厘米 1米 90厘米 12厘米
(12厘米)<( 62厘米) <( 90厘米) <( 1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1.认识米尺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 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 1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长度单位米、厘米, 之间关系记清晰。 数一数,记一记, 100个厘米是1米。
比一比,填一填。 (1)把你的两臂伸平(如图),两手间的长度大
约是1( 米 )。
(2)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 用字母“( m )”表示。
填空。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在圆圈里填上“>”“<”或“=”。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课件
1.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 位。米可以用“m”表示。
2. 1米=100厘米。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1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一 情境导入 我来测量!
谁能用这把厘 米尺测量出黑 板的长度呢?
这样量太麻烦了。 拿这把米尺试试。
只用了两次就量完了。
量比较长的物体, 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二 新课探究
1米有多长呢?
我伸开双臂大约长1米。
(教科书第4页例题4)
1米到我的眼睛处。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10厘厘米米
(教科书第4页例题5)
=
11000厘厘1米米米 1米
解题技巧
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 随堂练习 1. 填一填。 300厘米= 600厘米=
3米 6米
2米= 200 厘米 77米= 7700 厘米
1米=100厘米
2. 蜗牛会爬向哪儿?
>
<
=
7米 > 1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米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
80厘米 2米 1米 100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返回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8厘米 8米 3米 3厘米
8米+9米=( 17米 )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在圆圈里填上“>”“<”或“=”。
1米=(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
(5)教室门高2( )。
40厘米+60厘米=(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返回
返回
先估计,再用尺子量一量。
8厘米 8米 3米 3厘米
2.填空。 8厘米 8米 3米 3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估计,再用尺子量一量。
1米=( 100 )厘米 56厘米 56米 90厘米 9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作单位。
只用两次就量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长度大约是1米。
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