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谢述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精选文档666文言文阅读 (二 )谢深甫 , 字子肃 , 台州临海人。

少颖悟, 刻志为学 , 积数年不寐 , 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 以警困怠。

知处州青田县。

侍御史葛邲、督查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

孝宗召见,深甫言 : “今日人材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动者急于表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 事未及成而已挫抑。

于是趣时徇利之人, 专务身谋 , 习为软熟 , 畏避束手 , 因循苟且 , 年除岁迁 , 亦至通显 , 一有缓急 , 莫堪倚仗。

臣愿任使之际 , 必察其实 , 既悉其实 , 则修养之以蓄甚才 , 抖擞之以厉其气。

”上嘉纳。

谕宰臣曰: “谢深甫奏对雍容 , 有先人风。

”江东大旱 , 擢为提举常平 , 讲行救荒条目 , 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光宗即位, 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 深甫封还内降云: “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材 , 固可重而不行轻 ; 以法律谨防天下之侥幸 , 尤可守而不行易。

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 侥幸一启 , 攀附踵至 , 将何以拒之 ?请罢其命。

”宁宗即位 , 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 , 改御史中丞兼侍读。

上言 : “比年以来 , 纪纲不立。

台谏有所论击 , 不与被论同罢 , 则反除之外任 ;给、舍有所缴驳 , 不命次官书行 , 则反迁以他官 ; 监司有所按察 , 不两置之勿问 , 则被按者反得美除。

以奔竞得志者 , 不复知有廉耻 ; 以请属赢利者 , 不复知有彝宪。

贪墨纵横 , 莫敢谁何 ; 罪恶裸露 , 无所忌惮。

隳坏纪纲 , 莫此为甚。

请风厉在位 , 革心易虑 , 以肃朝着。

”礼官议祧僖祖 , 侍讲朱熹认为不行。

深甫言 : “宗庙重事 , 未宜遽革。

朱熹考订有据 , 宜从熹议。

”拜少保。

乞骸骨, 授醴泉观使。

明年, 拜少傅 , 致仕。

有星陨于居第, 遂薨。

( 选自《宋史·谢深甫传》))1. 以下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矫讦/ 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而或邻于太锐B. 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C.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D.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 妄诞矫讦沽激者多/ 眩鬻激动者急/ 于表露 /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精选文档666()2. 以下对文中加粗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爵禄 , 官爵和俸禄。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整体阅读(附答案详解、参考译文)5

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整体阅读(附答案详解、参考译文)5

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整体阅读(附答案详解、参考译文)5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

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

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政恐二年不复可救。

”云曰:“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

有顷,汗流于背即起。

二年果卒。

(节选自《南史?范云传》)[注]:①《毛诗》:指现今通行的《诗经》。

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③壮:中医艾炙,一灼称一壮。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郡殷琰名知人知:了解;识别B.时人每疑其宿构宿:文中为“预先”之意C.方今弼汝弼:辅助D.文惠改容谢之谢:道歉答案及解析:D。

结合上下文意,此处是范云随文惠太子时的劝谏,太子对他的忠言表示感谢,因此处太子也并无过错,所以不能译为“道歉”。

应为“谢,感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政当流之②政恐二年不复可救B.①闻范云谄事汝②事寡嫂尽礼C.①性颇激厉,少威重②士或以此少之D.①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②子良为云求禄答案及解析:B(事,事奉。

A①名作状,按政令;②通“正”,只,仅;C①缺少,②轻视,看不起;D①担任,②替)3.下列加点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B.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C.有所是非,形于造次D.无一时一事不适耳目之观答案及解析:D。

D项中的“耳目”是偏义复词,因后面是“观”侧重在“目”;其它三项或并列或对举都各有所指。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句是A.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范云天生机智敏锐,很有见识,善于作文章B.日“公辅才也”——说“(这孩子)是三公等辅佐大臣的人才啊”C.不意范云乃尔——想不到范云竟然如此D.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爱讲气节,崇尚(行动)不同于常人,专门在人有急难之时快速地加以救助答案及解析:A(“识具”,两个词:识,见地;具,才具,才能。

《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

《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

《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

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手下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谢公与人围棋》2、《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译文《谢公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

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手下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谢公与人围棋》3、《晋书·谢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晋书·谢玄传》原文及翻译晋书原文:玄字幼度。

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

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

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

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

玄必不负举,才也。

”时苻坚遣军围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

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

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

玄率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次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

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汪圣锡应辰端明①,本玉山县弓手子。

喻樗②子材为尉,尝授诸子学。

呼视之,状貌伟然,不类常儿。

问:“能属对否?”曰:“能。

”曰:“马蹄踏破青青草。

”应声曰:“龙爪拿开白白云。

”喻大惊异,曰:“他日必为伟器。

”留授之学,且许妻以子。

后从张横浦③游,学益进。

年十八,魁天下。

天资强敏,记问绝人。

其帅福州,始谒庙,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

即好谕曰:“事不可行也。

”妪呼曰:“乞详状。

”公笑曰:“尔谓吾不详耶?”驻车还其牒,诵之不差一字。

(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有删改)(注释)①汪圣锡应辰端明:汪圣锡,字应辰,为端明殿学士。

②喻樗:祖籍南昌,字子材。

③张横浦:即张九成,宋代理学家。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类.常儿/佛印绝类.弥勒B.能属.对否/属.予作文以记之C.天资强.敏/赏赐百千强.D.记问绝.人/往来而不绝.者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3.结合选文,说说汪圣锡为什么能够“年十八,魁天下”。

【答案】1.A2.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3.①天资强敏: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极强的天赋,对对子对答自如;(或:记忆力超群:对于老妇人的内容芜杂的状子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②好学:师从喻樗、张横浦,学业愈加精进。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A、两个“类”都是像的意思;B、撰写/同“嘱”,嘱咐;C、很/有余;D、超过/间断,停止。

故选A。

23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根据虚词、语气词及句意进行做答。

“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翻译为有个太婆拿着文书站在路边,他命人取来看完,大约上千字,内容芜杂,看不出重点,根据翻译可断句为: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提炼。

可从文中“天资强敏,记问绝人。

”、“后从张横浦③游,学益进”、“喻樗②子材为尉,尝授诸子学。

书谢御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书谢御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书谢御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筇qiǒng:竹杖。

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3汝敢笞我! 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B. 巡城遇之至之市《郑人买履》C. 遂焚烧其车其真无马耶《马说》D. 乃遍游江浙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翻译句子。

6分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1、1质问、责问 2拉 3用竹板打 4借2、A3、1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4、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的宠臣、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为民的市,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贵品格。

谢御史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

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张狂。

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来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

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释】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元史·谢让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谢让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专注下一代成长元史·谢让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谢让传谢让字仲和,颍昌人。

让幼颖悟好学,及壮,推择为吏。

擢南台御史。

劾江浙省臣听诏不恭及不法事,帝遣使杂问,既款服,诏令让与俱来,人皆危之,让恬然若无事者,台纲以之益振。

大德间,诏立陕西行御史台,以让为都事,凡御史封章及文移,其可否一决于让。

入为中书省右司都事,迁户部员外郎。

时东胜、云、丰等州民饥,乞籴邻郡,宪司惧其贩鬻为利,闭其籴,事闻于朝。

让设法立禁,闭籴者有罪,三州之民赖以全活者甚众。

至大元年,转户部侍郎。

时京仓主计吏以仓廪多罅漏惟久雨米坏请覆糠粃其上因揉诸米中以给内外工人及宿卫者让察其奸以藁秸易之奸弊悉除仁宗即位,加让正议大夫。

初,尚书省柄臣构杀留守郑阿尔思兰,籍其家,中外冤之;尚书省罢,未有直其冤者。

让明其事,以所籍赀产给还之。

有旨:六部事疑不决者,须让共议,而后上闻。

刑部有案,让未署字,而误用印,吏惧,遂私效让署。

事觉,度无损于事,且怜吏以罪废,遂视之曰:吾署也。

其宽厚多类此。

让上言:古今有天下者,皆有律以辅治。

堂堂圣朝,讵可无法以准之,使吏任其情、民罹其毒乎!帝嘉纳之。

乃命中书省纂集典章,以让精律学,使为校正官,赐青鼠裘一袭、侍宴服六袭。

二年,朝廷以吏多滞事,责曹案不如程者。

令下,让曰:刑狱非钱谷、铨选之比,宽以岁月,尚虑失实,岂可律以常法乎!乃入白于宰相,曰:尚书言是也。

由是刑曹独得不责稽违。

四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六。

(节选自《元史谢让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京仓主计吏/以仓廪多罅漏/惟久雨米坏/请覆糠粃/其上因揉诸米中/以给内外工人及宿卫者/让察其奸/以藁秸易之/奸弊悉除/B.时京仓主计吏/以仓廪多罅漏/惟久雨米坏/请覆糠粃其上/因揉诸米中/以给内外工人及宿卫者/让察其奸/以藁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
谢述传
①述字景先,少有志行,随兄纯在江陵。

纯遇害,述奉纯丧还都。

行至西塞,值暴风,纯丧舫流漂,不知所在,述乘小船寻求之。

经纯妻庾①舫过,庾遣人谓述曰:“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小郎去必无及,宁可存亡俱尽邪?”述号泣答曰:“若安全至岸,当须营理。

如其已致意外,述亦无心独存。

”因冒浪而进,见纯丧舫几没,述号叫呼天,幸而获免,咸以为精诚所致也。

高祖②闻而嘉.之,及临豫州,讽.中正③以述为主簿,甚被知器。

②元嘉二年,征拜中书侍郎。

明年,出为武陵太守,彭城王义康骠骑长史,领南郡太守。

先是述从兄曜为义康长史丧官述代之。

太祖与义康书曰:“今以谢述代曜。

其才应详练,著于历职,故以佐汝。

”莅官清约,私无宅舍。

义康遇之甚厚。

③雍州刺史张邵以黩货下廷尉,将致大辟,述上表陈邵先朝旧勋④,宜蒙优贷,太祖手诏酬纳焉。

述语子综曰:“主上矜.邵夙诚,将加曲恕,吾所启谬会,故特见酬纳耳。

若此疏迹宣布
..,则为侵夺主恩,不可之大者也。

”使综对前焚之。

太祖后谓邵曰:“卿之获免,谢述有力焉”。

④述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除吴郡太守,以疾不之官。

病差,补吴兴太守。

在郡清省,为吏民所怀。

十二年,卒,时年四十六。

十七年,刘湛⑤诛,义康外镇⑥,将行,叹曰:“谢述唯劝吾退,刘湛唯劝吾进,今述亡而湛存,吾所以得罪也。

”太祖亦曰:“谢述若存,义康必不至此。


[注]①纯妻庾:谢纯的妻子庾氏。

②高祖:刘裕的庙号。

下文“太祖”是刘裕儿子刘义隆的庙号。

③中正:指甄别人才的官员。

④先朝旧勋:刘裕朝开国功臣。

⑤刘湛:彭城长史,他与谢述都是刘义康的佐臣。

⑥外镇:被贬镇抚地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高祖闻而嘉.之()(2)主上矜.邵夙诚()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讽.中正以述为主簿()
A.讽刺
B.批评
C.委婉规劝
D.婉言暗示
(2)若此疏迹宣布()
A.公告
B.传布
C.发表
D.宣传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除吴郡太守,以疾不之官。

病差,补吴兴太守。

在郡清省,为吏民所怀。

18. 用“/”为第②画线部分断句。

(3分)
先是述从兄曜为义康长史丧官述代之。

19.第③段中谢述上表太祖,为何后来又让儿子谢综烧掉奏章?(3分)
20.第③④段都有太祖称赞谢述的文字,分析其作用。

(4分)
(四)(19分)
15.(1)夸奖,赞许(2)同情,怜惜(2分)
16.(1)D (2)B(2分)
17. 谢述被授予吴郡太守的官职,因为疾病没有上任。

等病情缓解了,补授吴兴太守。

在郡
中为官清平简省,受到郡中官吏百姓的怀念。

(“除”、“以”、“之官”、“差”、“清省”、“为”)(5分)
18. 先是/ 述从兄曜为义康长史/ 丧官/ 述代之。

(3分)
19. 示例:谢述认为张邵之所以得到宽贷,根本原因是太祖感念张邵的忠诚,自己的奏章正好贴合的太祖的心意,如果传扬开去,那就侵夺了太祖的恩典,所以让儿子烧掉奏章。

(3分)
20. 示例:说明谢述深得太祖的信任,侧面表现谢述的才能与为人;以太祖的话佐证谢述的为人处世,增强了记述的真实性。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