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五文言文阅读A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五文言文阅读B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五)文言文阅读B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
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①避患:避免灾祸。
②及:等到。
③益:更加。
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A.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 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C.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谖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注】①少时:小时候。
②诵:背诵。
③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④谖(xuān):遗忘,忘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其母方织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_______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为中止?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3)孟母通过________这件事,告诉孟子________这个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①其子。
子曰:“树叶皆②绿,至秋则黄。
何③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
经霜则红。
”子不信。
明日父携④子,至山中,观红叶。
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
子大喜。
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⑤人皆然,不独汝也。
【注】①示:给……看。
②皆:都。
③何:为什么?④携:带着。
⑤凡:所有。
(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_______”画出来。
(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通用版(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
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
②荠(jì)菜,一种野菜。
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
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二)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奋 B.不怕清苦 C.持之以恒D.谦虚 E.不顾家室 F.专心致志(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
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
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六)连续性文本阅读A 人教新课标_含解析

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六)连续性文本阅读A一、阅读理解1.读文段,完成练习。
牛的母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它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
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停了下来。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眸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哗,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老牛的两次哞叫,你能听懂吗?“凄厉哞叫”是在________;“仰天长哞”是在________。
②与“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老牛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试着写一句含有这两种描写方法的句子。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子(含解析)

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子一、积累运用1.指出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破折号: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转换或意思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
①“呜——呜——”火车进站了。
________②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________③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________(二)省略号:A.用于引文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④“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________⑤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________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兰花……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挤在了一起。
________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顷刻间________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________男人________女人________孩子________半裸着身子________奔跑着________呼喊着________哭泣着________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________(2)历时五年________陆羽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________茶经________(3)碰壁________我说________您怎么会碰壁呢________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________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B. “我才不信呢!”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再不说,我可真急了。
”C. 读着“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着酷刑,但那十指连心的痛,直锥我心。
D.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
(改成“把”字句)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子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语⽂试题-2019年语⽂⼩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教新课标含解析2019年语⽂⼩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积累运⽤1.指出下列标点符号的作⽤。
(⼀)破折号:A.表⽰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或意思转折;C.表⽰声⾳的延长。
①“呜——呜——”⽕车进站了。
________②波义⽿制成了实验中常⽤的酸碱试纸——⽯蕊试纸。
________③街上飘着⼀股烤鹅的⾹味,因为这是⼤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________(⼆)省略号:A.⽤于引⽂的省略。
B.⽤于列举的省略。
C.表⽰说话断断续续。
④“我……对不起……⼤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________⑤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明,风⼉静……”________⑥在⼴州的花市上,牡丹、⽔仙、兰花……五颜六⾊的鲜花都挤在了⼀起。
________2.给下列句⼦加上标点符号。
(1)顷刻间________所有的⼈都奔到甲板上________男⼈________⼥⼈________孩⼦________半裸着⾝⼦________奔跑着________呼喊着________哭泣着________海⽔猛烈地涌进了船舱________(2)历时五年________陆⽻写成世界上第⼀部关于茶的专著________茶经________(3)碰壁________我说________您怎么会碰壁呢________是不是您⾛路不⼩⼼________3.下列标点符号运⽤完全正确的⼀项是()A. ⼀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蔬菜中的维⽣素含量超过浅⾊蔬菜。
B. “我才不信呢!”他⼀副认真的样⼦,“再不说,我可真急了。
”C. 读着“红岩”这部⼩说,江姐忍受着酷刑,但那⼗指连⼼的痛,直锥我⼼。
D. 詹天佑顺着⼭势,设计了⼀种《⼈》字形线路。
4.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①⾷指的⼯作虽不如⼤拇指吃⼒,却⽐⼤拇指复杂。
(⽤划线词语写⼀句话)②经过⼏天的奋战,⼤⽕被我们扑灭了。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六)连续性文本阅读A(含解析)

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六)连续性文本阅读A一、阅读理解1.读文段,完成练习。
牛的母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它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
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停了下来。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眸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哗,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老牛的两次哞叫,你能听懂吗?“凄厉哞叫”是在________;“仰天长哞”是在________。
②与“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老牛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试着写一句含有这两种描写方法的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子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三)标点符号、句子一、积累运用1.指出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破折号: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转换或意思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
①“呜——呜——”火车进站了。
________②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________③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________(二)省略号:A.用于引文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④“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________⑤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________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兰花……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挤在了一起。
________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顷刻间________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________男人________女人________孩子________半裸着身子________奔跑着________呼喊着________哭泣着________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________(2)历时五年________陆羽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________茶经________(3)碰壁________我说________您怎么会碰壁呢________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________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B. “我才不信呢!”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再不说,我可真急了。
”C. 读着“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着酷刑,但那十指连心的痛,直锥我心。
D.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
(改成“把”字句)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一汉语拼音生字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一)汉语拼音、生字一、基础知识积累1.把划线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t________ j________ x____ zh____ l____颓丧眷恋狡黠累赘蹂躏________uò___ǔn___ì__àn ____uō婀娜吮吸炽热渲染戳穿2.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机械________(xiè jiè)书籍________(jíjǐ)阻________(zǔ zhǔ)击侵________(qīn qīng)蚀柔________(ròu yòu)顺石蕊________(ruíruǐ)枯萎________(wéi wěi)橱________(chúcú)窗逆________(nì lì)时针3.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挪________(huò nuò)移撇________(piě biě)嘴残________(chán cán)暴领略________(luè lüè)暂________(zàn zhàn)时阻挠________(ráo náo)4.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chǒu________着这个人,无论如何从他身上也读不出高yǎ________的信息。
倒总是让人联想到土fěi________的恶dú________、mò________鬼的恐bù________。
这样的人,一黏上你,就会与你胡jiǎo________蛮缠一fān________,后果难以设想,最好是惹不起、躲着走。
5.查字典填空。
“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语文小升初冲刺复习查漏补缺卷(五)文言文阅读A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________是________的知音,从“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弦________ 斩尽杀绝________ 绝处逢生________美妙绝伦________ 绝大多数________ 悬崖绝壁________善:①擅长、长于;②良好;③善良,慈善;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________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心怀不善________ 多愁善感________善始善终________ 英勇善战________(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诲:________②惟:________③援:________④俱:________(2)“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也出现了多次,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②一人虽听之。
________③思援弓缴市射之。
________④虽与之俱学。
________(3)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使/弈秋/诲二人/弈。
B. 使/弈秋/诲/二人弈。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4)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故:________②去人近:________③及日中:________(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
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原因是:________。
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原因是:________。
(4)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_______。
造成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_______射大地,中午太阳________射大地。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园中有金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①果园。
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
一日,父病危,謂②子日:“园中有金。
”言讫③而逝。
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帐然。
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④皆大丰收。
子始悟父言之理。
【注】①营:经营,管理。
②谓:告诉,说。
③讫:完结,终了。
④属:类,类别。
(1)翻译句子。
①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
②子始悟父言之理。
(2)园中真有儿子想找的金子吗?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园中有金”?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震动了林木,声响止住了行云。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未穷青之技________②自谓尽之________③秦青弗止________④薛谭乃谢求反________(2)翻译句子。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①引:引来,使出现。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人名。
④与:帮助。
⑤资:借。
⑥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划线的词。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________②遂成大学________(2)根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
①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
(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_______。
(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答案解析部分一、文言文阅读1.【答案】(1)高山流水;钟子期;俞伯牙;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①;②;③;④;⑤;③;①;②;③;④;⑤;①(3)B【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此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大。
参见点评后的译文。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改善哉,洋洋兮/若/江河!A、C、D正确。
故答案为:(1)高山流水、钟子期、俞伯牙、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绝:①;②;②;④;⑤;③;善:①;②;③;④;⑤;①(3)B【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
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参考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2.【答案】(1)教导;只;引、拉;一起(2)的;指弈秋的教导;指天鹅;他,指前一个人(3)B(4)①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②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5)因为他的学习态度不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可参见译文。
(2)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
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
(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
(4)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教导、只、引、拉、一起(2)①的。
②指弈秋的教导。
③指天鹅。
④他,指前一个人。
(3)B;(4)①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②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5)因为他的学习态度不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
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4)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
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
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答案】(1)原因;离人的距离近;到了中午的时候(2)①孔子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②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一样的;误差、错觉;斜;直【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可参见译文。
(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
(3)考查对课文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①原因。
②离人的距离近。
③到了中午的时候(2)①孔子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②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一样的;误差、错觉;斜;直【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正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刚升起时大得像个车篷,到了中午时则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距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距离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十分清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距离近的东西让人觉得越热,而距离我们远的东西让人觉得越凉吗?”孔子不能决断他们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