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1 3 25
3 讨

足 的氧气 , 使 神经 纤 维 和髓 鞘 的 修复 。高 压氧 可 促
以在 神经修复 的 同时 , 也能促 使效应 器恢复 , 加速 神
经植入 效应器 ; 压氧 治疗 也 能使血管收 缩 , 高 血管 床
颅底结构 复 杂, 是颅 神经出入 颅的地 方 , 一旦 骨 折 易引起 颅神经 损伤。 如颅 中窝 骨折致颞 骨岩 部及 乳 突部 的骨折 , 部分有 5 %的纵行 骨折和 2 %的 该 0 5
舱, 日 1 , O 为 1 每 次 1次 个疗 程, 2 行 ~4个疗程 。
1 4 疗 效 判 定 .
3 J % 。常 见原 因有 颅 中 窝 岩骨 及 乳 突 部 骨折 ; 存
在脑脊液耳漏 的病人 中约 15可 出现 同侧面神经麻 / 痹 。外伤性 面 瘫, 临床症 状重 , 治疗 较为 困难 , 院 我 于 20 0 5年 1月~2 0 0 9年 1 共收治 颅底 骨折致 迟 月 发性面瘫 病人 8 2例 , 在采 用抗 感染 、 脱水 、 激素及神 经营养 、 灸等 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 高压氧 治疗, 效 针 疗
例。面瘫 出现 的时 间 : 面瘫于伤后 2 ~3d出现 的共
2 , 0例 伤后 4 ~7d出现的 5 8例 , 后 出现 的 4例。 7d
1 3 方 法 .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 r noiMe 21 n e g l dJ 0 0年 第 4 Mo a 2卷 第 1 O期
明显 。 总结如下 。 现 1 资料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疗效标 准 以 P r r 简 易 评 分 法评 定 , ot m ma 包括
皱眉 、 眼、 闭 动鼻 翼 、 笑 、 口哨 、 腮 等 6项 自由 微 吹 鼓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15例临床分析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15例临床分析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瘫15例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85资料与方法2002年5月~2008年3月收治颅底骨折导致迟发性面瘫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65岁,平均39岁;车祸伤10例,跌伤与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伤后入院时间1~48小时。

15例患者伤后均有脑脊液耳漏,其中单侧耳漏者12例,双侧3例,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无周围性面瘫表现。

伤后有原发昏迷史9例,无昏迷史6例。

入院时ct平扫及x线发现有颞骨线形骨折10例,合并有气颅5例,骨折同侧脑挫裂伤3例,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

面瘫出现时间及面瘫程度:伤后3天内出现面瘫3例,3~7天9例,8~14天3例,均表现为一侧面瘫,面瘫部位与发生脑脊液耳漏同侧。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额纹变浅甚至消失,闭眼无力或不能,眼裂变宽,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及口角外斜等改变。

根据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法分级[1],本组中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7例,ⅳ级3例,ⅴ级2例,ⅵ级0例。

结果15例均采取保守治疗,除常规给予止血、预防感染、脱水、脑神经营养药物等处理外,在面瘫出现早期即予应用激素、维生素(b1、b12)、神经节苷酯、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活血化瘀。

同时注意保护患眼,因眼睑闭合不全引起暴露性角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膏点眼,油纱外敷,必要时行眼睑缝合。

1周后逐渐减激素量至停药,配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

结果: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0例,ⅵ级0例。

讨论颅底骨折在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颅底骨折往往合并有颅神经损伤,而在颅脑损伤中,面神经损伤为3%[2]。

面神经是颅神经中最容易瘫痪的神经,其在颞骨内走行纡曲、血供比较脆弱,因而容易受损伤。

头部外伤致颅底骨折,尤其是颞骨骨折,比较容易引起面神经损伤。

颞骨骨折导致迟发性面瘫多是由于颞骨骨折时出血多系板障静脉出血,出血较缓慢,其发生机制可能是骨折线经过外耳道,小的出血可进入面神经管,逐步压迫面神经而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

伤情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新标准(2014.1.1)

伤情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新标准(2014.1.1)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所涉及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本标准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667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T16180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术语和定义3.1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3.2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3.3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4总则4.1鉴定原则4.1.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鉴定。

4.1.2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损伤的后果为辅,综合鉴定。

4.1.3对于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的后果为主,损伤当时伤情为辅,综合鉴定。

4.2鉴定时机4.2.1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4.2.2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4.2.3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4.3伤病关系处理原则4.3.1损伤为主要作用的,既往伤/病为次要或者轻微作用的,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进行鉴定。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骨折线累及筛板,撕裂嗅神经导致嗅 觉丧失,当骨折线经过视神经孔时,可 因损伤或压迫视神经而导致视力减退或 丧失。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二、颅底骨折的表现
颅中窝:颅中窝骨 折伤及海绵窦时可出观 致命性鼻腔大出血和海 绵窦综合征。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二、颅底骨折的表现
临床征象:临床上常见到颞部 软组织肿胀,骨折线多限于一侧颅 中窝底,亦有时经蝶骨体达到对侧 颅中窝底。当骨折线累及颞骨岩部 时,往往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出 现周围性面瘫、听力丧失、眩晕或 平衡障碍等。如骨折线经过中耳和 伴有鼓膜破裂时,多产生耳出血和 脑脊液耳漏,偶尔骨折线宽大,外 耳道可见有液化脑组织溢出。临床 上仔细检查,以除外外耳道壁裂伤 出血或因面颌部出血流人外耳道所 造成的假象。如岩部骨折鼓膜尚保 持完整时,耳部检查可发现鼓膜呈 蓝紫色,血液或脑脊液可经耳咽管 流向鼻腔或口腔,需注意与筛窦或 蝶窦骨折伴发的脑脊液漏相鉴颅底別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临床征象:常有枕部直接承受暴 力的外伤史,除着力点的头皮伤 外,数小时后可在枕下或乳突部 出现皮下淤血(Battle征),骨折 线经过枕骨鳞部和基底部,亦可 经过颞骨岩部向前达颅中窝。骨 折线累及斜坡时,可于咽后壁见 到粘膜下淤血,如骨折经过颈内 静脉孔或舌下神经孔,可分别出 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舌肌瘫 瘓。骨折累及枕骨大孔,可出现 延髓损伤的症状,严重时,伤后 立即出现深昏迷,四肢弛缓,呼 吸困难,甚至死亡。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三、颅底骨折的治疗
原则上采用非手术对症治疗, 颅骨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为防 治感染,需应用抗生素。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
三、颅底骨折的治疗
1、伴有脑脊液耳鼻漏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头高位卧 床休息,禁止堵塞鼻孔、外耳道,禁行腰穿及用力擤 鼻,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大多数瘘口在伤 后l~2周内愈合,1 月以上不愈者,开颅修补硬脑膜 裂孔。

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寇林;甄明;李家志;杨大明
【期刊名称】《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7)003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60例,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或手术等常规治疗,另30例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60d内,治愈率93.3%,平均治愈时间32.5d,例未愈.对照组60d内治愈率26.7%,平均治愈时间93d,例未愈.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能缩短疗程,疗效确切.【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寇林;甄明;李家志;杨大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监利,433300;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监利,433300;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监利,433300;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监利,43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22例疗效观察 [J], 刘焕亮;孙艳梅;李亮;岳力强;白星海;李双双;赵冬
2.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J], 孙艳梅;刘焕亮;李亮;李双双;赵
冬;陈涛
3.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J], 赵晓波;杨大为;陈涛
4.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J], 龙郴翠
5.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J], 张永明;裴荣权;马亮;孟令文;徐欣;俞凯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中窝底骨折并发面神经损伤15例分析

颅中窝底骨折并发面神经损伤15例分析

[ s at Ab t c]Obe t e T n yete ciia c aatr t so ca n reijr d i uyme h i ft ame t r jci : oa a z h l c hrce sc ff il ev nuy a n r c a s o et n. v l nl ii a n j n ms r
t e u e lc le e n ru s o s ,mea oim d b o d v ses t mp o e bo d s p l o n re ,c mbn d o rd c o a d ma a d ta ma r p n e e tb ls a l e s l o i rv lo u p y t e s o ie n v
t nf r r. oo e pf m n s 1 aet 8 . cm ler oe , a et(3 %) a i cvr 1 r s m s gy Flw du r ot , 2 t n 0 %) o pe cvr 2pt n 1_ pra r oe , a e ue l o6 h p i s( 0 te y i s 3 t e y l p t n (.%) o r s l . n ls n I meyma n r nteb s f soitdijr s er p l a o f rg ai t 67 p o ut Co cui : nat l n e ai o scae u e, al a pi t no us e e r s o i o h s a ni y ci d
M eho :Rer s e tv n ye s c n u td t td h d l r ilfsa fa tr o l ae t a i e v t ds top cie a a z d wa o d ce o su y te mid e ca a o s r cu e c mp i td wi fca n r e l n c h l

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疗效观察作者单位:423000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通讯作者:龙郴翠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静态下对称性评分、随意肌运动下对称性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压氧能较好地促进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面肌功能恢复。

标签:面神经损伤;高压氧;颅底骨折颅脑损伤并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3%,常见原因有颅中窝岩骨及乳突部骨折;存在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中约1/5可出现同侧面神经麻痹[1]。

损伤性面瘫治疗困难。

2005年以来,笔者对55例颅底骨折后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均行头颅CT检查,提示颞骨骨折50例,颅内积气20例。

面瘫出现时间:伤后1~2 d出现(早发型)者10例,伤后3~7 d出现(迟发型)者45例;有短暂昏迷病史者20例,偏瘫者15例。

所有病例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达Ⅴ级以上(含Ⅴ级),“面神经功能分级”测定采用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1984年House修订的标准[2]。

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32例、对照组23例。

各组一般资料见表1,各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脱水、扩管、常规吸氧、理疗、开颅术等常规治疗。

高压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无高压氧治疗禁忌证条件下,于伤后3 d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

采用国产中型高压氧舱,治疗压力0.25 Mpa,稳压吸氧80 min,中间休息10 min,高压氧治疗次数,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而定,1次/d,每10次后,间隔4 d,再继续高压氧治疗。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不能皱眉、鼓腮等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尽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增加,但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包括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等。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随访6个月至1年,复发率较低。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安慰剂无差异,甚至可能引起不良事件。

因此,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针灸组接受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4周的治疗,针灸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口眼歪斜、不能皱眉等症状均有显著好转。

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善。

随访6个月至1年,针灸组复发率较低,仅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

在安全性方面,针灸组有2例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报告。

本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点包括非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患者对针灸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同时,针灸治疗的疗效可能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技术参数,以增加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普及性。

本研究未对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如面部肌肉电活动、神经传导速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针灸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颤 , 应警惕心 内结构损伤的可能 , 可行心脏表面超声检查 以明 确有无室间隔穿孔或瓣膜损伤 。 心脏外伤病人 的抢救成功 , 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 、 迅速手术 修 补止血 以及有 效 的抗 休克 治疗 。对极度 危重病 人施 行 E T R 争取抢救时间可 以提高抢 救成功率 。 目前 尚无专 门针对心脏外 伤 的抢救规范 , 以把握 最佳 的手术时机 。建议 尽早制定 心脏 难
维普资讯
16 28
C N S UR A FI T G A I EME C N NC R I HL E EJ O N LO N E R T V DII EO A D O一/ E E R V S UL RD S A E D c mb r 2 0 Vo 5 No. 2 CR B O AC A I S ee e 0 7 E 1 1
外伤具体可行的抢救规 范 以指导 临床工作 , 进一 步提高救 治成
功率。
参考文献 :
[ ] Asni J 1 es A,Se  ̄ B o twa M,MuryJ ra , 日 .P n t t g cri — z eer i ada i an cn jr sJ .S r l o ui [] ugCi ahA 19 ,6 4 :8 e nN m,9 6 7 ( )6 5—7 4 2. [] 穆 峰 ,陈钢 . 2 心脏 贯 通 伤诊 治体 会 [ ] 创伤 外 科 杂 志, 0 1 3 J、 2 0 , ( )9 —9 . 增 :2 3 [ ] Tr ke K. eert ghat u d : iiu yi eam i l i l 3 i lJ P n t i erwon s Dfcl vh t gcic n an tn n na sr sJ .A nTh rcSr ,9 4 3 ( ) 1 1 8 . ei [] n e oa ug 1 8 ,82 :8 —12 [ ] Sbs nD, p ne .S reyo e hs[ . i he io .B i 4 aio S ecr t F ug r f h etM] Sx t n e— t c t di
[] 易定华 , 5 刘维永 , 蔡振杰 , .心脏创 伤临床救 治[ ] 等 J .中华急诊 医 学杂 志 ,0 3 1 ( )1 4 5 . 2 0 ,2 3 :5 —15 [] 汪曾炜 .手术学全集心血管外 科卷 [ ] 6 M .北京 : 民军 医出版社 , 人
1 9 1 5— 1 6. 9 5: 7 7
tmyfr p n t t g c e i u y E fc fa n t u i a rtc l o e er i h s t jr : f to n isi t n lpoo o o an n e t o l JTru , 0 1 5 : 0 7—1 3 . J . a ma 2 0 , 0 1 2 J 0 0
颅 底 骨 折 并发 周 围性 面 神经 损 伤 临床 疗 效 分 析
王 建宝 , 李建 兰 , 建 国 , 梁 任 青 , 长茂 李
摘要 : 目的 观察 药物 、 灸及 高压氧 治疗外伤性周 围性 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 3 3例颅底骨折并发周 围性 面瘫病人随机分为 针 5 3组 , 分别进行药物、 药物 +针 灸、 药物 +高压氧冶疗 , 月后 以 P r n 6个 ot n简易评分 法评定疗效 。结果 药物加针 灸组、 ma 药物加高 压 氧组 的临床 疗效总有效 率为分别为9 . %、2 3 均 优于单 纯药物 组的8 . 1 2 9 . %, O4%( P<O 0 )迟发 型 面瘫 疗效优 于早发 型面瘫 .5 ; ( P<O 0 ) .5 。结论 针灸及高压氧均能促进 外伤后 面神经 的恢复 , 迟发 型面瘫的预后优 于早发型 面瘫 。 关键词 : 颅底骨折 ; 面神 经损伤 ; 灸; 针 高压氧 中图分类号 : 7 5 1 R 5 . R 4 . 2 5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3 9 2 0 )2 2 8 2 17 —1 4 {0 7 1 —16 —0
[0 袁顺达 ,王时 晓,崔 健.心脏 外伤 的救治 [ ] 1] J .中 国循 环杂 志 ,
1 9 1 ( )3 . 96,1 1 :3
[ 1 C u ha T ,Gl dn , lse , t 1 A x adn l 1 J h g ti S irioMS Fe zr a i DM e a . nepn i r e g o
1 ] Bs yAC , oyh G R ldR ,e a .Rai dtci ft u 7 ie l R zci S, al B t 1 r pd e t no r — e o a
m t f s nui ugo efr du rsngah [] ru , aief i s srenpr me laoo rp yJ .T ama c uo g n o t

血, 又不至于撕裂 心肌组织 。如裂伤临近冠状动脉 , 应在血管下
J S in e Pt s , 0 1: 3 l ce c e s 2 0 1 65— 1 8 n: 3 7.
潜行缝合 , 防止损伤冠 状动脉 。心底 部或心脏 后壁伤 口修 补 困 难者 , 应在体外循环辅助下修补¨ 。如心脏破 口修补后 能触及
freri um n r y as n ru o ad pl o ay b ps t ma[ ] a ai o ra o o i a J .C nda Junl f n
S rey 2 0 ,5 2 :5~13 ugr , 0 2 4 ( )9 0.
作者简介 : 郭能瑞 (9 4 )男 , 17 一 , 主治医师 , 现工作 山西省运城市急救 中 心( 邮编:4 0 0 ; 0 4 0 )毕建平 , 工作于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 ( 收稿 日期 :0 7—1 20 0~1 ) 7 ( 本文 编辑 郭怀印)
19 ,4 ( )1 6 9 . 9 84 2 :9 —2 1
[ ] 高劲谋 , 8 都定元 , 李邦 春 , . 等 穿透性 心脏损 伤手术 救治分 析[ ] J. 中华外科杂 志,0 0 3 ( )3 8 5 . 2 0 ,7 5 :5 —3 9
1 Ahr 9 iaaR, l, l f D,t 1E rec m hrc。 l n i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