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指标的探讨

作 者 简介 :汪 恩 国 ( 9 9 一) 15 ,男 ,浙 江 临 海 人 ,主 要 从事 农 业有 害生 物 监 测 预 报 与 治 理 研 究 工作 。E m i z 0 1 1 3 c m。 - al l 0 @ 6 . o :t h
2 2株 ,调 查 虫 量 、虫 龄 、危 害 株 数 和 株 为 害 8
率 ,于 1 2月 1 0日再 次调 查定 其花球 危 害致损 球数 和损失 率 ( 兰 花 以花 球 单 球 为 价 收 购 销 售 ,故 西 产 量损 失率 以近 似花球 损失率 计算 ) 。
1 3 斜 纹 夜 蛾 发 生 动 态 监 测 .
兰花苗 期 和莲座期 生 长造成 较 大威胁 。
治 ,使之虫 口处 自然状 态 ;另 1块 菜地 面 积 为 1 0 0 m 作为 无虫 处理 ( K) C ,采 取 人 工 灭 杀 方 法 与 喷 洒药 剂相结 合进 行控制 ,使 西 兰花全 季处 于无虫 害
状 态 。 在 秧 苗 移 植 后 1 , 即 西 兰 花 生 长 叶 龄 为 9 5d
斜 纹 夜 蛾 ( p dpealr ar is 是 一 种 S oo t ia F bi u ) r t c
叶 期 ,采 取 双 行 直 线 取 样 ,每 处 理 每 块 菜 地 查 2 8 2
~
暴 发性 、突 发性 、杂食 性 害 虫 ,寄 主植 物 多 达 9 9 科 20多种 。近年来 随着 种植 制度 多样化 、种 植 9
澎 雇- 学 20 第 期 江 J 0 年 3 : 矸 1
图
西 兰 花 苗 期 斜 纹 夜 蛾 发 生 与 防 治 指 标 的探 讨
寄主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殖力的影响

寄主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殖力的影响
斜纹夜蛾是一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危害昆虫,其种群繁殖力是影响其发展和传播能力的重要因素。
寄主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殖力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篇文章将探讨该主题。
斜纹夜蛾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其幼虫寄生在不同寄主的叶片上进行发育,成虫则在宿主附近进行交配和产卵。
因此,寄主对斜纹夜蛾种群生殖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寄主的数量和品种。
首先,寄主数量对斜纹夜蛾的种群生殖力影响重要。
研究表明,当寄主数量充足时,斜纹夜蛾的种群繁殖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个较大数量的寄主,可以提供斜纹夜蛾更多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这有利于斜纹夜蛾的成长和繁殖。
此外,寄主数量的增加可能会促进斜纹夜蛾交配的频率,从而提高其种群繁殖力。
在一个适宜的寄主生态系统中,斜纹夜蛾种群生殖力会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寄主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殖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作物危害昆虫的繁殖能力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斜纹夜蛾种群生殖力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农业早期预防和控制措施。
此外,对寄主生态环境的研究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生态环保方案。
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 .umn gi lrlcol umnK n i 0 1,h a2T e osutnBr u f ie onyY na ie 50 1C i ) 1K n i A ruuaSho, n umn 6 23C i ; h n rco ue m nC ut, unnYm n601 ,h a g ct Y g5 n C t i a oY n
摘
要: 报道 了斜纹夜蛾的形 态特征 和在昆明地 区的危害情况 、 生活习性及 防治方法。研 究表 明。 昆明地区斜 纹夜蛾一年发 生 6 在
代, 危害 高峰期 主要在 6月下旬 至 1 O月上旬。在 室内饲养研究中新发现 , 雄蛾后 翅后缘有 一黄色 条纹 , 可用于雌 雄蛾 的鉴别 ; 雌
维普资讯
20 年 1 卷 1 06 9 期
Vl. 9 o 1 】 No 1 .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S uh s C ia o ra o g cl rl cecs o twet hn un l f r ut a S i e J Ai u n
Ku mig P oe i Ltr rpo ue i g nrt n vr eri n n ,t hr pa sma l rm h aeJ et al n n . rd na i a crd ess eeai seey ya n Kumi i am ek i u x o g s iyf n o te l u o er t n y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灯 光诱 蛾 .
各地均有分布 。该虫可危害 9 科 20多种植物 , 9 9 如 蔬菜 、 花卉 、 果树 、 草坪 、 薯、 甘 花生 、 豆、 黄 棉花 、 烟 草、 玉米等农作物。在蔬菜上危害尤为严重 , 主要危 害甘蓝、 花椰菜 、 白菜 、 卜 莲藕 、 萝 、 豆类 、 瓜类 、 茄子 、 辣椒 、 番茄 , 韭菜 、 菠菜等 , 但以十字花科蔬菜受害最 重。该虫昼伏夜出 , 以幼虫食叶、 花营 、 花及果实 , 低 龄幼虫取食叶肉, 使叶片仅剩一层表皮和叶脉 , 呈窗 纱状。高龄幼虫吃叶造成 残缺 不全 , 严重 时可将叶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作者:罗凯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斜纹夜蛾的主要自然天敌种类,论述了植物源提取物、性信息素、转基因技术、诱集植物、抗虫品种防治斜纹夜蛾及其应用,并讨论了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持续控制斜纹夜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斜纹夜蛾;生物防治;天敌中图分类号S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26-04Abstrac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research of Spodoptera litura were summarized.The natural enemies which had the main control functions were exhibited,the use of extracts from plant resources,sex pheromone,transgenic technology,trapping plant,resistant variety were discussed also in this paper.Finally,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problems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Spodoptera litura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Spodoptera litura; Biological control; Natural enemy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食性杂、分布较广、对农林业危害严重的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
据统计,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有109科389种(包括变种)[1],可取食99科283种植物[2]。
近年来,随着铁皮石斛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斜纹夜蛾也被发现为害铁皮石斛,虫口密度大时可造成石斛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的研究进展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摘要阐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化学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应用,展望1. 前言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一年可发生多代,其幼虫食性杂,危害170多种作物,在气候和食料适宜时,易暴发成灾。
目前对其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斜纹夜蛾普遍产生了抗药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印度、埃及、日本、土耳其等地以及中国台湾、上海等地区先后报道斜纹夜蛾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以及苏云金杆菌(Bt)等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1]。
如何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新发展的一项利用害虫性诱作用的防治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成本低廉、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近年来昆虫化学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性信息素防治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2,3]。
2. 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斜纹夜蛾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对于准确预报害虫的防治适期具有重要意义。
田间调查,一般采用5点法取样,每点调查20株,每3~5 d调查一次,记录各种虫态的发生数量,作为分析虫量消长与生活史的依据。
李卫[4]经过调查发现,在昆明地区斜纹夜蛾一年发生6代,危害高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10月上n旬。
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第1代;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为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为第3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4代;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第5代;10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为第6代(越年代)。
室内饲养,主要观察各虫态各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每天不同时间各观察一次形态特征、各记录一次室内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分析温湿度与发育进度关系的依据。
分析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5,6]。
姚文辉[7]经过室内饲养发现,在室内温度27-28℃、相对湿度74%-75%下,斜纹夜蛾世代历期平均为26.50 d,其中卵期3.02 d,幼虫12.63 d,蛹期9.15 d,产卵前期1.70 d,成虫寿命为3.73 d(雄虫3.50 d,雌虫4.38 d)。
斜纹夜蛾大发生原因的试验研究

斜 纹夜蛾大发 生原 因的试 验研 究
文 向多 朱建好。
(. 1永州职 业技 术学院 ,湖南 永 州 4 5 0 2 湖南省江华县农业 局 .湖南 江华 4 5 0 ) 200 . 2 5 0
摘 要 : 试 验 观 察 发现 :斜 纹 夜 蛾 主 要 以 第 1 、 第2 幼 虫危 害 园林 草 坪 ,严 重 影 响 园林 草 坪 的景 观 效 果 。斜 纹 代 代
害。
一
面 ,刨浅沟撒施 ,灌小水封地 膜即可。
加5 k 硫酸 亚铁( ~8 g 黑矾) ,每6 7 施3 k 即可 ,施肥 方法 6 m 0 g
可采用 顺行浅 沟撒施 。每次施 肥后 结合灌 水。果 实膨大 期 后叶面追肥2 ,可选 尿素、磷酸二氢 钾、有机铁肥等 。无 次 灌水条件 的可在 雨后抓 紧施肥 。采 用掀开栽 植时所 铺地 膜
江流域 一带及 华南地 区广为 分布 ,为 园林 草坪 主要害 虫 ,
虫存活率 ,我 们做 了如下试验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卵孵 化率 与湿度 .
6 月上 旬成虫产 卵期 间 ,从 园林草坪上连 同茎 叶采集卵
不管是禾 本科 草坪 ,还 是非禾 本科 草坪 ,如马蹄 金等均 可
形 成为害 。但入秋 后 ,若 遇连续 低温 阴雨 ,4 代 幼虫 又 、5 可形成一 定危害 。为弄 清不 同湿度下 的卵孵化 率和 低龄 幼
A、B 组通 过放进 干石灰 调控湿 度 ;C组则通过 放置湿 棉球
和笼 内喷雾以保持规 定湿度 。每 笼放 1个卵块 ,每组设4 0 次 重复 。再 以室外 大气 湿度作 为参 照。幼虫 孵化后 ,用 白纸 和 细软毛 笔将其 轻移 入 另一 区试验 中 ,用 以观察 湿度与低
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种群生命表

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种群生命表刘世涛;王忠跃;刘永强;曲爱军【摘要】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9(045)001【总页数】5页(P58-61,74)【关键词】斜纹夜蛾;葡萄;生命表;寄主适应性【作者】刘世涛;王忠跃;刘永强;曲爱军【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31.2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严重。
该虫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零星发生,随后,其种群数量逐年上升、暴发频率逐步加大,90年代中期至今,斜纹夜蛾几乎连年大暴发,已成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1-4]。
斜纹夜蛾以幼虫为害植物叶片、花、花蕾及果实,初孵幼虫常群集叶背为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为害时能将全田农作物叶片吃成光杆,造成农作物绝收。
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孙永军,蔡国祥,冯正娣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第02期摘要:为了搞好斜纹夜蛾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了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同时进行了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调查与高防治效果、低防治成本的配方筛选试验。
调查发现,斜纹夜蛾在盐城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6代为害严重,药剂防治中以辛硫磷、高效氯氰菊脂、毒死蜱较为敏感。
虫态中以蛹期抗药性最差,幼虫阶段以1到3龄抗药性较差。
筛选出2个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的低防治成本、高防治效果复配药剂配方。
对人畜短安全间隔期(6d)配方:4.5%的高效氯氰菊脂、50%的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1∶1∶4 000。
对人畜长安全间隔期(12 d)配方: 40%的毒死蜱、50%的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1∶1∶4 000。
2种复配农药的实验室室内试验、室外棉田小区防治试验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93.9%~96.8%。
关键词: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生活史;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4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16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rodenia litura SUN Yong-jun1, CAI Guo-xiang1, FENG Zheng-di2(1. Yancheng Biology Engineering School, Jiangsu United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 2. Yancheng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China)Abstract: An investig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enia litura and experiments to screen the highly-effective and low-cost formula are conduct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the pest.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Prodenia litura has 6 annual generations in Yancheng region, and4~6 generations cause most serious impact. Among the chemicals tested, phoxim, alphacypermethrin and chlorpyrifos prove to be effective. Among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stages, pupa shows the weakest resistance, and larvae is the least resistant during the first three instars. The experiment has found 2 Synergistic Insecticide formula. Short safety interval formula for human and animals (6 d): 4.5% alphacypermethrin,50% pyoxim,synergist and water at volume ratio1∶1∶1∶4 000; long safety interval formula(12 d): 40%Chlorpyrifos, 50%phoxim, synergist and water at volumeratio1∶1∶1∶4 000. The rectification result of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se two synergistic insecticides, as shown in the lab and field control experiments, is 93.9%~96.8%.Key words: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fe cycle; bio-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comprehensive control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在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h n 3 2 0 , J A , 0 2 1 ( ) 8 ~8 a c a g3 0 0 ) C E 2 0 ,0 4 : 4 6
Ab t a t Th u v v l a e e a i s r c es r ia t ,s x r t r o,fc n i eu dt y,i d x o o u a in te d o a u a o ua in o p d p e a lt r f n e f p lt r n f t lp p lt fS o o tr iu a o p o n r o t e 4 — t e e a in r t d e n h o t l u c in o a u a n m i n t en t r lp p lt n o p d p e a l— h ^ 5 h g n r t sa e su i a d t e c n r n t fn t r l e e o h a u a u a i fS o o tr i o d o f o e s o o
第 1 0卷 第 4期 2 02年 12月 0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n s o r a fEc — rc l r ieeJ u n l o Ag iut e o u
Vo1 1 No. .0 4 De e., 2 2 00
斜 纹夜 蛾 自然 种群 生命 参数 的研究
Th o to u c in o p d r i t e lr e t o h o u a i n n mb r o p d p e a lt r e c n r l n t f s i e s h a g n t e p p lt u e f S o o tr iu a,a d i d x f p p a in f o s o n n e e o s o u t l o
1 1 雌 成 虫 产 卵量 平 均 1 2 :, 7 3粒 和 1 7 4 7粒 , 群 趋 势 指 数 分 别 为 3 1 5和 2 3 。 在 各 类 作 用 因 子 中“ 蛛 ” 斜 纹 种 .4 .1 蜘 对 夜 蛾 种 群 数 量 控 制 作 用 最 大 , 制 指 数 分 别 高 达 1 .3和 9 0 , 次 是 “ 病 及 自然 死 亡 ” 因 子 。 控 28 .6 其 疾 等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试 验 于 1 9 -2 0 9 9 0 0年 8 0月第 4 ~1 ~5代斜 纹 夜蛾 发 生 期 间 在 甘 蓝 菜 地 进 行 , 试 菜 地 不 施 药 。 卵期 供
观察 是将 室 内刚产 在纸 上 的卵 块剪 下计 数 后 , 5点 取 样 法 将 卵 块 粘 接 于 甘 蓝 叶 片背 面 , 卵 块 之 间相 隔 按 各
析 法 分 析 天 敌 等 因子 对 斜 纹 夜 蛾 自然 种 群 的 控 制 作 用 结 果 表 明 , 4代 和 第 5代 斜 纹 夜 蛾 自然 种 群 卵 孵 化 率 分 别 第 为 8 .4 和 8 .3 ,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5 .4 和 6 .8 , 虫 期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0 7 %和 0 6 % , 虫 性 比接 近 83 % 93% 蛹 77 % 14 % 幼 .8 .3 成
c nto r 2. nd 9. o r 1a e 1 83 a 06,die s n n ur 1de h a e sc nd y, I s a e a d at a at r e o l PCsa e4. d 6. 3. r 54 an 3
Ke r s S o p e a l u a,Na u a o u a i n,Li a a t r n e fp p lt n c n r l y wo d p do t r i r t t lp p lt r o f p r me e ,I d x o o ua i o to e o
6 ~7龄 2个 虫 期存 活 率稍 高 , 均达 5 % 以上 ; 4龄 存 活率 最 低 , 为 3 %左 右 , 次 是 5龄 >2龄 >3 2代 0 以 均 1 其
龄( 见表 1 。引 起 幼虫 死亡 或 失 踪 的 因子 有 生物 因子 和非 生物 因子 , 物 因子 中捕 食 性 天 敌 主 要 是 草 间 小 ) 生 黑蛛、 拟环 纹 豹蛛 、 三突 花蛛 、 一 狼 蛛 、 点 球 腹 蛛 、 虫 瘤 胸蛛 、 条 盗蛛 、 长 脚 蛛 、 蛙 、 线 蛙 、 T纹 八 食 宽 广 泽 金 中华 大 蟾蜍 等 , 生 性 天 敌 主要 有斜 纹 夜 蛾 绒 茧 蜂 ( a t e p o e ieveek 和 螟 蛉 绒 茧 蜂 ( a t sF f r s 寄 Ap n e s rd na irc ) l Ap ne U i “ l c h l a )细 菌 、 ai y 、 d 病毒 和 白僵 菌 等 ; 生 物 因 子 中 大 雨 冲 刷 能 引 起 部 分 1龄 幼 虫 死 亡 , ~3龄 期 幼 虫 群 集 非 1 取 食 , 密 度 效 应 也 能 引 起 少 数 幼 虫 自然 死 亡 。 存 活 率 第 4 和第 5 平 均 为 5 . 4%和 6 . 8 ( 表 因 蛹 代 代 77 14 % 见
t r s n lzdb a s n e f o u t nc n rl I C) T e eut s o a teh thn t f p d p eal u u a i a ay e ymen d xo p l i o t (P . h l s h w t t h ac i r e o o o t t — i p ao o r s h g as S r i
秦 厚 国 叶 正 襄 黄 水 金 丁 建 罗任 华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塞所 南昌 300 ) 320
摘 要 观 察 了斜 纹 夜 蛾 第 4代 和 第 5代 自然 种 群 各 虫 态存 活 率 、 比 、 卵 量 和 种 群 趋 势 指 数 , 用 控 制 指 数 分 性 产 应
醋 液 的棉 球供 成 虫 补充 营 养 , 每天 观 察成 虫 产 卵及 存 活情 况 , 至全 部 死亡 , 代 观察 1 直 每 8对 以上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各 虫 态 存 活 率 .
2年 卵 孵化 率 调查 结 果 表 明 , 卵在 田间孵 化 率较 高 , 度 间变 化较 小 , 4代 和第 5代平 均 为 8 .4 年 第 8 3 %和
关 键 词 斜 纹 夜 蛾 自然 种 群 生命 参 数 控 制 指 数
Su yO f a a t si au a p p lt n o p d pea l u a ( a r is .QI u G o t d n l e p r mee n n tr l o uai fS o o t i r F b i u ) i r o r t e N Ho - u ,Y h n — a g E Z e gXi , n
m o he4~ 5t e r ins g a e 8 3 ft h g neato ’e g r 8. 4% a nd 89. 3% ,an he s r ia a e up r 3 d t u vv lr t ofp a a e 57. 4% an s 7 d 61. 48% , a he s v ia a e flr aar 7 nd t ur v lr t o a v e0. 8% a d 0. 3% ,a h e a i fad t s 1: o d,a d henu be so gg s n 6 nd t e s x r to o ulsi 1 a un r n t m r fe o p sto a e 17 nd 1 vio iin r 23 a 477 g a l e e ae,a he ide e fp p a i r n a e3. 45 an 31,r p c iey. r nu e p rfm l s nd t n x o s o ulton te d 1 d 2. r s e e tv l
有关 研 究 表 明 , 龄 ( ~3龄 ) 虫 的捕 食 性 天 敌 是 影 响 斜纹 夜 蛾 种 群 数 量 动 态 的重 要 因子 … , 用斜 低 1 幼 施 纹夜 蛾核 型 多 角体 病毒 和 散放 叉角 厉蝽 均 能 控制 斜 纹夜 蛾种 群 的增 长 。本 试验 对 斜纹 夜 蛾 自然 种群 的生 命参 数 进行 了研究 , 以期 为该 虫 的数量 预 测 、 天敌 保 护 和利 用 以及 综 合 防治 提供 科 学依 据 。
*江 西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和 江 西 省 主要 学 科 学 术 技 术 带 头 人 培 养 计 划 项 目 收 稿 日期 :0 11—0 改 回 日期 :0 20 —1 2 0 —23 2 0 —13
第 4期
秦厚国等 : 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生命 参数 的研 究
8 5
8 .3 , 9 3 % 少数 卵 不孵 化 的原 因一是 赤 眼蜂 寄 生 , 是不 育 , 发 现 卵 被 捕食 ‘ 表 1 现 象 。 幼 虫 存 活 率 第 4 二 未 ( 见 ) 代 幼虫 8 %左 右仅 有 6龄 ,0 0 2 %左 右可 达 7龄 ; 5代约 4 %左 右 幼虫 达 7龄 , 别 幼 虫达 8龄 。因 田间调 第 0 个 查 6龄 和 7龄 幼 虫不 易 区别 , 将 6龄 和 7龄 幼 虫合 并 为 1 虫 期计 算 存 活率 , 虫 的 6个 虫期 中 以 1 和 故 个 幼 龄
HUANG h i i S u— n,DI J NG in,LUO n Hu (n t u eo a t oe t n,Ja g i a e f rc l r l ce cs Ja Re — a I si t f n tc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l Pr o in x d myo i t a in e , Ac Ag u u S
5 卵块 孵 化后 第 2天将 着 卵纸 片 取 回 , 1 %KO 溶 液 浸 泡 后 统计 不 育 卵 和 寄 生 卵 数 , 算 孵 化 率 。从 m, 用 0 H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