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word-zw5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 第5章 常用应用软件

图5-1 Word 2003窗口组成
5.1.2 文档的基本操作
1.创建新文档
(1)启动Word后,Word自动创建“文档1”,此时,用户 便可以输入文本,然后存盘。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2.文档的输入
创建文档后,便可在文档的插入点处进行输入了,输入 时插入点自动后移。当输入内容到达右边界时,Word会 自动换行,当本段输入完毕后,应按回车键结束。
(6)首字下沉
将插入点置于需要【首字下沉】的段落 中,选择【格式】菜单的【首字下沉】 命令,在出现如图5-22所示对话框中进 行相应设置。
图5-22 【首字下沉】对话框
3.项目符号和编号
可以快速为列表内容添加项目符号、编号或多级符号,使文章的层次更清 楚。
(1)使用【格式】工具栏
选择需要添加编号或符号的段落,单击【格式】工具栏的【项目符号】按 钮。
6.文档的显示
Word提供了多种用于显示文档的视图,每种视图显示文 档的侧重面不同,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视图。 (1)普通视图
进入Word后,屏幕处于普通视图。在该视图中,可以输入文本、对文本进 行编辑和排版操作。在该视图中有些内容和排版效果是看不见的,如页码、 图形以及分栏排版效果等。
(2)Web版式
文本对齐格式是指文字按照什么方式排列。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设置文本对 齐格式。
1)使用【格式】工具栏
在图5-20【格式】工具栏中,有4个按钮(【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 【分散对齐】)用于设置文本对齐格式。
2)使用【段落】命令
(5)行间距和段间距
单击【格式】菜单的【段落】命令,出现【段落】对话框,如图5-21所示。 通过对话框设置文本各行之间距离和段落之间距离。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5章

1. 什么是硬盘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分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之分
。主分区是标记为由操作系统使用 的硬盘的一部分。一个物理硬盘最 多可有4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 一个主分区对应一个逻辑驱动器。
2. 查看分区信息
25 /56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显示“计
算机管理”窗口。在左栏目录树中展开“存储”,再选择“ 磁盘管理”,于是右边显示磁盘及分区相关信息。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5章
2. 路径 5.2.3 目录与路径 当指定某文件时,若该文件所在的目录不是当前目录时,
就需要给出到达该目录的各级目录名,这一系列的目录名就称为
“路径”。
路径的两种基本形式: 绝对路径
从根目录开始的,其构成是:
\一级子目录名\二级子目录\…\
(第一个\是根目录名,其余\是分隔符号)。
2. 检查磁盘
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右击待检查
的磁盘,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显示相应对话框。切换到“工具”选项
卡,再单击
,显示检查磁盘对话
27/56 框。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5章
5.4.4 磁盘碎片整理
1. 什么是磁盘碎片整理
将没有存放连续单元的文件进行重组,使每一个文件都放 置在连续单元中,以提高磁盘的存取速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5章
5.2.5使用DOS命令
1. 获得帮助:DIRI?
使用DOS命令时,如果对该命令不很熟悉,可以 先通过帮助系统了解其作用和格式。例如,欲获得关 于“DIR”命令的帮助,可以在窗口中输入“DIR /?” ,然后再回车,窗口 中即显示帮助信息,如图5.4所示。
12 /56
(最多8个)。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word(一)2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word(一)引言概述:本文档将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中关于Word软件的知识点。
Word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学术、商务以及日常办公领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解释Word 软件的基本功能、界面布局、文本编辑、样式与格式、以及表格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1. 创建新文档2. 打开、保存和关闭文档3. 文档的基本设置和页面布局4. 文本输入和删除5. 图片插入和排版二、界面布局1. Ribbon界面的基本构成2. 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使用3. 状态栏的功能和信息显示4. 操作窗格的应用5. 视图切换和多窗口操作技巧三、文本编辑技巧1. 字体样式和字号设置2. 文本格式的调整和对齐方式3. 列表和序号的插入和调整4. 段落格式和缩进设置5. 首字下沉和首行缩进的应用四、样式与格式1. 样式库的使用和管理2. 标题和副标题的样式设置3. 特殊格式的处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4. 背景颜色和填充效果的应用5. 表格和图表的样式设置与调整五、表格制作1. 创建和调整表格的大小2. 单元格合并和拆分操作3. 表格内文本对齐和格式设置4. 表格的边框和背景色调整5. 数据排序和筛选功能的使用总结:本文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章中的Word软件进行了详细解释。
通过学习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界面布局和文本编辑的技巧,应用样式与格式来美化文档,以及制作表格的方法。
Word作为一款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办公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第3章 Word2010文字处理_习题及扩展习题解答

第3章Word2010文字处理_习题及扩展习题解答1.进入“第3章素材库\习题3\习题3.1”文件夹,打开“XT3_1.docx”文档,并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和排版,最后将文档以“XT3_1排版.docx”为文件名保存于“习题3.1”文件夹中,具体要求如下:(1)将文中所有错词“电子尚无”替换为“电子商务”;自定义页面纸张大小为“19.5厘米(宽) ×27厘米(高度)”;设置页面左、右边距为3厘米;为页面添加1磅、深红色(标准色)、“方框”型边框;设置页面颜色为“水绿色,强调文字颜色5,淡色80%”;(2)将标题段("1.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部分")设置为四号深蓝色楷体、加粗、居中,绿色边框、边框宽度为3磅、黄色底纹。
(3)正文(“根据我国企业申请的……围绕了认证、安全、支付来研究的。
”(表4-2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归纳总结而得))字体设置为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置为18磅。
(4)正文第一段("根据我国企业申请的……覆盖的领域包括:")分两栏,中间加分隔线;最后一段("如果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围绕了认证、安全、支付来研究的。
")设置为首字下沉两行、隶书、距正文0.4厘米。
(5)为第一段("根据我国企业申请的……覆盖的领域包括:")和最后一段("如果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围绕了认证、安全、支付来研究的。
")间的8行设置项目符号" "。
(6)为倒数第9行("表4-2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分类统计")插入脚注,脚注内容为"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脚注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将该行文本效果设置为"渐变填充-紫色,强调文字颜色4,映像"。
(7)将最后面的8行文字转换为一个8行3列的表格。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3版)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第3版)》。
该教材提供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实验资源、上机练习和考试评价系统和教学素材,以及提供远程学习、备 课、讨论、练习、考试评价和资源下载等教学支持手段的教学站。
教材特色
该教材以崭新的思路进行设计和编排。全书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力图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和应用能力培养 完美结合。该教材主要特点是:针对以应用知识和技能介绍为主的章节,配以应用任务作为范例讲解;较大篇幅 地增加了计算机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内容;采用Windows 7和Office 2010等主流软件环境;考 虑到主教程、实验教程、辅助教学资源和教学专用站的分工,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阐述,与其他部分内容相对独 立。
出版工作
该教材是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杭州师范大学计算 机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在精品教材建设方面合作研究的成果。
该教材编著人员有潘红、宋哨兵、汪明霓、王培科、晏明、虞歌、詹国华、张佳(以拼音为序),由詹国华 任主编,潘红、虞歌、宋哨兵任副主编。另外,张量、项洁、陈翔、胡斌、姚争为等老师对该教材的撰写提供了 支持。该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和专用站由杭州师范大学计算机教育与应用研究所研制完成。
作者简介
詹国华,1957年生,男,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洲作技术、络和多媒体 技术。
感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2012年10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3版)》共包含9章,按知识体系顺序编排,并根据章节内容,配以设计的应 用范例。各章名称分别是: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微机用户界面及使用,第3章文字处理软件,第4章电子 表格软件,第5章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第6章演示文稿软件,第7章计算机络及应用,第8章页制作,第9章数 据库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920814-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第5章 程序设计基础

链表(linked list)的特征是:逻辑上相邻的两个数据 元素在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 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来实现。它 是一种动态结构,它的大小可随时间而改变。
2 链表
1.单向链表 2.链表的查找 3.链表的插入 4.链表的删除
3栈
栈(stack)是一种特殊的线性 表,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只允许 在称为栈顶(Top)的一端实现,另 一端称为栈底(Bottom)。正是栈 的这一特点,使栈按照“后进先出” (Last in First out,LIFO)的原则存 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 最后进入的数据在栈顶。
int main(void)
/* 定义主函数 */
{
/* 开始 */
float r, circle_area; /* 定义变量r和circle_area */
scanf("%f", &r);
/* 输入半径 */
circle_area=PI*r*r;
/* 计算圆面积 */
printf("circle_area=%f", circle_area); /* 输出圆面积 */
6 运算符
7 Raptor的数组变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Raptor 的应用
程序设计是软件生产的重要过程,程序设计方法是编程的 指导思想和依据,程序设计语言是编程的根据和环境,算法 是灵魂,数据结构是方法和加工的对象。
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 的发展历程。机器语言面向机器编程,效率高、难理解、可 移植性差。高级语言以接近于人类思维的语言编程,面向问 题求解过程和方法,效率较高、易理解、可移植性强。除机 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外,其他语言编写的代码都需要经过编译 和连接才能执行,少部分语言可以通过解释执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5

本
5.1 Excel的基础知识
章
5.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目 录
5.3 数据的输入
5.4 工作表的编辑
5.5 工作表的格式化
5.6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5.7 数据清单的管理与分析
5.8 保护数据
5.1 Excel的基础知识
5.1.1 Excel的启动与退出
Excel软件的启动与退出与Word一样,这里不再详述。只是要注意的是 :在退出Excel时,表格文件没有命名或保存,将会有文件存盘的提示信息 ,只需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命名或保存即可。
定位在第一张工作表Sheet1的第一个单元格位置,等待用户输入数据。根
据需要,用户也可以创建新的工作簿。创建新工作簿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用鼠标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或按Ctrl+N复
合键。
②单击“文件”选项卡中的
“新建”命令,打开“新建”任务
列表窗格,然后根据需要,可以建
立空工作簿、利用 现有模板或
—Win7+Office 2010
目录
教师在讲解 时,可重点 介绍第 1 章 中的第 3~4 节、第2、3、 4、5、6和8 章,第1、2、 7、9章部分 内容自学。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第3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第6章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第7章 多媒体技术简介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第9章 Access数据库技术基础
2.保存工作区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Excel 2003中文版(以下简称Excel)可以制作出各种表格, 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函数,便于用户对表格数据进行综合管理、 数据分析、统计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绘制图表功能,方便用户创 建各种统计图表、图表制作;同时它还提供了数据清单(数据库 )操作,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金融、审计等各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计算机系统5.1概述
图5 -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图5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图5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结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5.2计算机硬件系统
图5 -4典型的计算机硬件组织结构5.2.1中央处理器
图5 -5CPU的内部结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图5 -6指令
图5 -7程序示例
图5 -8指令执行常见节拍划分
图5 -9程序在主存中的存储形式5.2.2存储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图5 -10主存储器的结构
图5 -11典型的高速缓存配置
图5 -12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示例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5.2.3总线
5.2.4输入输出系统
图5 -13计算机主机与外设的连接关系5.3操作系统
5.3.1概述
1. 资源管理者
2. 用户接口
图5 -14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5.3.2进程管理
图5 -15程序的并发执行
图5 -16进程状态变迁图
1. 创建进程
2. 撤销进程
3. 阻塞进程
4. 唤醒进程
5. 进程调度
图5 -17时间片轮转调度示意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5.3.3存储管理
5.3.4文件管理
5.3.5设备管理
图5 -18输入输出软件系统
5.3.6用户接口
图5 -19命令行用户界面示例(Windows XP——ipconfig命令)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图5 -20图形用户界面示例5.3.7操作系统的加载
5.4 Python构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模拟器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
图5 -21PAINTER计算机的显示器5.5利用Python使用操作系统
5.5.1利用Python查看进程信息
5.5.2利用Python查看系统存储信息
5.5.3Python文件操作
1. 获取磁盘信息
2. 文件读写5.6小结5.7习题
图5 -22两个图形
图5 -23CPU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