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判断标准

合集下载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PPD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敏感性测试,用于评估人体对特定化学物质的过敏反应。

在进行PPD试验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测试结果,以确定被测试者是否对被测物质产生过敏反应。

本文将介绍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PD试验的基本原理。

PPD试验通过在被测试者的皮肤上涂抹被测物质,观察一定时间后皮肤的反应情况来判断过敏反应。

一般来说,如果被测试者对被测物质过敏,涂抹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

而对非过敏者,涂抹部位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反应。

在进行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反应部位的红肿程度,观察被测者的皮肤反应部位,根据红肿的程度来判断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红肿程度越严重,说明过敏反应越强烈。

2. 症状持续时间,除了红肿程度外,还需要观察过敏反应的持续时间。

如果皮肤反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过敏反应较为持久。

3. 伴随症状,有些被测者在过敏反应时还会出现其他症状,比如瘙痒、水疱、发热等。

观察这些伴随症状也有助于判断过敏反应的程度。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制定以下的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1. 无反应,皮肤反应部位无红肿、瘙痒等异常症状,可以判定为无过敏反应。

2. 弱阳性反应,皮肤反应部位出现轻微红肿,但没有伴随其他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这类反应可以判定为弱阳性反应。

3. 中阳性反应,皮肤反应部位出现明显红肿,可能伴随轻微瘙痒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这类反应可以判定为中阳性反应。

4. 强阳性反应,皮肤反应部位出现严重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这类反应可以判定为强阳性反应。

根据以上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对PPD试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被测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反应部位的红肿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过敏反应的程度。

总之,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对于正确评估过敏反应至关重要。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ppd试验结果判断标准ppd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敏感性测试方法,用于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会引起人体皮肤过敏反应。

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对于评估物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测试结果。

首先,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皮肤反应的程度、发生的时间以及持续时间。

在进行ppd试验后,需要观察被测试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包括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

根据皮肤反应的程度,可以将结果分为阴性反应、轻度阳性反应、中度阳性反应和重度阳性反应。

其次,根据发生的时间,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皮肤反应会在接触物质后的24-72小时内出现。

如果在48小时内未出现任何皮肤反应,则可判定为阴性反应。

而如果在48-72小时内出现轻度阳性反应,72小时后出现中度或重度阳性反应,则需要进一步评估。

最后,持续时间也是判断ppd试验结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情况下,皮肤反应会在接触物质后的数天内逐渐消退。

如果在5-7天内皮肤反应完全消退,则可判定为阴性反应。

而如果皮肤反应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者出现持续性的瘙痒、水疱等症状,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评估。

在评估ppd试验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判断标准。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ppd试验结果,才能够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因此,在进行ppd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观察和记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皮肤反应的程度、发生的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ppd试验结果,才能够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ppd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PD判断标准

PPD判断标准
有些以前感染结核病的人在感染后数年进行测试时可能呈阴性,因为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能会逐渐减弱。这一初步皮肤试验,虽然是阴性的,但可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使后来的测试结果呈阳性。
使用两个步骤进行初步测试。这将确保今后如果试验呈阳性,可以解释为一个新的感染,而不是一个古老的感染的简单的反应。
第一次注射后48至如小于5mm为阴性,大于等于5mm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与旧结核菌素一样,TB—PPD试验除引起局部反应外,偶可引起全身反应,但较前者少见。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
(2)成年人:因我国城镇中人口密集区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很高,所以,如果PPD5单位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因此,TB—PPD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性疾病时诊断价值受限。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
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72小时后阴性反应及一般阳性反应(皮丘>5mm不超过10mm)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强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预防性治疗。如局部有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两步测试
临床常用的结核菌素主要有两种:一种称“旧结素”(0.T),它是一种结核菌培养滤液,除含结核蛋白外,还有菌体自溶成分,结核菌代谢产物及培养基成分。另一种称“纯结素”(P.P.D)主要含结核蛋白,它的特异性和纯度较旧结素为好。人体受结核菌的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种)后4~8周就产生对结核菌素的特殊的免疫力,当局部注射结核菌素时,机体内已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就会从血液内集聚和停留在注射部位,使局部皮肤产生红晕、硬结和水泡,即结素反应阳性,而无此反应者为阴性。观察此反应以72小时为准。对于免疫功能健全的人来说,只要有一个结核菌进入肺泡内造成感染,则结素反应可呈阳性。反之,没有被结核菌感染的人几乎对结核菌没有抵抗能力,结素反应也就呈阴性。

PPD判断标准

PPD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大于等于5mm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与旧结核菌素一样,TB—PPD试验除引起局部反应外,偶可引起全身反应,但较前者少见。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以上。

结果分类测试结果的解释应慎重。

一个阳性的结果反应了结核的接触史。

5 mm或更大艾滋病毒呈阳性反应、最近曾接触过结核感染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10 mm或更大近5年中曾经从高发病率国家返回、静脉吸毒高风险区的居民和雇员(例如监狱、养老院、医院、收容所等)分枝杆菌实验室人员不到4岁的孩子,或暴露在成年人中的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15 mm或更大无危险的结核病毒接触者结核菌素测试转换是指在2年期间增加了10毫米或以上(不论其年龄)。

临床意义(1)婴幼儿:常用于卡介苗接种的选择和监测。

阳性时常表示已感染结核菌并产生抗体而不需要接种卡介苗;阴性时则应该及时接种卡介苗。

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如果皮试呈强阳性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2)成年人:因我国城镇中人口密集区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很高,所以,如果PPD5单位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

因此,TB—PPD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性疾病时诊断价值受限。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PPD试验判断标准

PPD试验判断标准

PPD试验判断标准PPD试验,即皮内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对特定物质过敏反应的常见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PPD试验被广泛应用于结核菌素试验、过敏原试验等方面。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准确判断PPD试验结果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PPD试验的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PPD试验的结果判断是基于皮肤的变化情况。

在进行PPD试验后,医生会观察被测者皮肤接触点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皮肤接触点的硬结直径来判断被测者对特定物质的过敏反应。

一般来说,硬结直径在5mm以上被认为是阳性反应,而在5mm以下则被认为是阴性反应。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PPD试验结果的判断还应结合被测者的临床症状。

有些人可能在PPD试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对被测物质存在过敏反应。

因此,在判断PPD试验结果时,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被测者的临床症状,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

另外,对于不同人群,PPD试验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医生在判断PPD试验结果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差异,对过敏反应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PPD试验结果的判断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被测者的身体状态、用药情况、接触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对PPD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PPD试验判断时,医生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避免判断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PPD试验的判断标准是基于皮肤变化情况、临床症状、人群特点和外部因素等综合考虑的结果。

医务人员在进行PPD试验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介绍奶牛结核病PPD反应的三种检疫判断标准

介绍奶牛结核病PPD反应的三种检疫判断标准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和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结核的10%以上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世界各国对结核病大多采取检疫净化的方法进行控制,皮内变态反应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唯一指定的检疫方法,其判断标准有三种:1、我国的国家标准注射方法:不论牛只大小,一律皮内注射0.1mL(20000 IU/ mL)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72h 后观察结果。

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 mm 。

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 mm,同时小于4.0 mm ;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 mm以下。

2、欧盟的对比PPD试验在注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注射方法、剂量同我国的标准)的同时,在牛的颈部另一侧对应部位(或在颈部同一侧,但两次注射的位置间隔大约为12~15cm),皮内注射禽型PPD(20000 IU/ mL) 0.1 mL,72h后观察结果。

阳性反应:牛型PPD反应阳性,且比禽型PPD反应大4mm以上;疑似反应:牛型PPD反应是阳性,并且牛型PPD反应仅比禽型PPD反应多1~4mm;阴性:牛型PPD反应是阳性或阴性,但其反应等于或小于禽反应。

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判断标准仅用牛性结核菌素进行检疫,方法同中国国标,但判断标准较严:局部出现炎性反应,皮厚差≥2.0mm,判断为阳性;皮厚差<2.0mm判断为阴性。

综合来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牛结核变态反应判定标准较为严格。

欧盟比较法皮内变态反应是对传统的牛型PPD法的改进,能够区别被检动物是由牛型分枝杆菌感染还是由其它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可避免由于禽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减少无害化处理损失,对于我国的奶牛结核病检疫净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各种皮试液结果判定标准

各种皮试液结果判定标准

各种皮试液结果判定标准
一、PG类、头抱类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转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l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TAT (破伤风抗毒素)
阴性:皮丘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1.5cm,红晕>4cm,有时出现伪
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的血清病型反应相同。

三、PPD (结核菌素)
1 •微红无硬结或无反应者或局部无红肿,硬结直径v5mm者为(一);
2.红斑与硬结直径在5~9mm者为弱阳性( + );在10-19mm者为阳性(++);>20mm者为强阳性(+++);红肿剧烈,且有组织坏死或起泡者超强阳性(++++)
3.注射20~36小时内,注射区发红而较软,72小时反应消退者为假阳性。

四、碘(泛影葡胺)
1、测量患者心率和血压是否前后一致,
2、询问患者全身有无皮疹和痒感及有无胸闷、心慌、有无头晕、
口苦、四肢发麻。

edps产后抑郁评分标准

edps产后抑郁评分标准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一种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通常在分娩后的一年内发生。

有多种工具和标准用于评估产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其中一种常用的评分工具是"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即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是一种自评量表,用于评估产后女性的抑郁症状。

EPDS 包含1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四个可能的回答选项,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症状频度。

总分范围从0到3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以下是一般的评分标准:
•0至9分: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情况,没有明显的产后抑郁症状。

•10至12分:可能存在轻度的产后抑郁症状,建议进一步关注和监测。

•13至19分:可能存在中度的产后抑郁症状,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20分及以上:可能存在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状,建议尽早咨询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请注意,EPDS 可以用于初步筛查,但不足以作为最终诊断产后抑郁症的依据。

如果EPDS得分高,医疗专业人员通常会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情况,以确定是否确诊为产后抑郁症,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具体治疗方式将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个体需求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标准
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大于等于5mm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与旧结核菌素一样,TB—PPD试验除引起局部反应外,偶可引起全身反应,但较前者少见。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
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
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以上。

结果分类
测试结果的解释应慎重。

一个阳性的结果反应了结核的接触史。

5 mm或更大
艾滋病毒呈阳性反应、最近曾接触过结核感染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
10 mm或更大
近5年中曾经从高发病率国家返回、静脉吸毒
高风险区的居民和雇员(例如监狱、养老院、医院、收容所等)
分枝杆菌实验室人员
不到4岁的孩子,或暴露在成年人中的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
15 mm或更大
无危险的结核病毒接触者
结核菌素测试转换是指在2年期间增加了10毫米或以上(不论其年龄)。

临床意义
(1)婴幼儿:常用于卡介苗接种的选择和监测。

阳性时常表示已感染结核菌并产生抗体而不需要接种卡介苗;阴性时则应该及时接种卡介苗。

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如果皮试呈强阳性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2)成年人:因我国城镇中人口密集区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很高,所以,如果PPD5单位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

因此,TB—PPD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性疾病时诊断价值受限。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
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72小时后阴性反应及一般阳性反应(皮丘>5mm不超过10mm)者可恢复正常生活。

强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预防性治疗。

如局部有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两步测试
临床常用的结核菌素主要有两种:一种称“旧结素”(0.T),它是一种结核菌培养滤液,除含结核蛋白外,还有菌体自溶成分,结核菌代谢产物及培养基成分。

另一种称“纯结素”(P.P.D)主要含结核蛋白,它的特异性和纯度较旧结素为好。

人体受结核菌的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种)后4~8周就产生对结核菌素的特殊的免疫力,当局部注射结核菌素时,机体内已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就会从血液内集聚和停留在注射部位,使局部皮肤产生红晕、硬结和水泡,即结素反应阳性,而无此反应者为阴性。

观察此反应以72小时为准。

对于免疫功能健全的人来说,只要有一个结核菌进入肺泡内造成感染,则结素反应可呈阳性。

反之,没有被结核菌感染的人几乎对结核菌没有抵抗能力,结素反应也就呈阴性。

结素试验是一种敏感性很高,特异性很强的检查方法,试验反应阳性对诊断结核感染有重要价值,但它不能诊断肺部有没有结核病或确定病变性质。

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反应阳性者,应考虑有话动性结核病,另外,结素反应阳性也是接种卡介苗后所产生变态反应的表现,在流行病学上常用来考核卡介苗的接种效果。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虽表明休内已有结核菌,但也说明机体对结核病已产生了一定免疫力,当细菌再次感染,或体内细菌繁殖形成病灶时,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则将细菌“包围”在局部,而使其不易播散到其它部位和脏器;如果结素试验阴性的话,应予接种卡介苗,促使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能力,使结素试验阳转。

当然结素试验也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这些都要医生去全面考虑。

有些人不能或暂时不能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如:各种传染病的恢复期、发热、器质性心、肝、肾疾病的急性期;神经及精神不正常者,本人
及家族有过敏史者;其他预防接种不到两周者;患有全身或局部皮肤病者。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已被结核菌感染或自己是否对结核病有了抵抗力只要去专科医院做一次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便可知晓。

有些以前感染结核病的人在感染后数年进行测试时可能呈阴性,因为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能会逐渐减弱。

这一初步皮肤试验,虽然是阴性的,但可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使后来的测试结果呈阳性。

使用两个步骤进行初步测试。

这将确保今后如果试验呈阳性,可以解释为一个新的感染,而不是一个古老的感染的简单的反应。

第一次注射后48至72小时检查结果
呈阳性,考虑感染者
呈阴性,在1至3周后给予第二次测试
第二次注射后48至72小时检查结果
呈阳性,考虑以前的感染
呈阴性,考虑未感染[5]
一个通过两个步骤的测试被诊断为“感染”的人被称为“结核菌素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