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后申遗时代的遗产旅游发展word资料9页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后申遗时代的遗产旅游发展word资料9页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后申遗时代的遗产旅游发展一、研究缘起徐苹芳先生概括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有4条:汉唐两京-河西走廊-西域路的丝绸之路主道、中国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国西南(川滇藏)丝绸之路、中国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

[1]刘迎胜将陆上丝绸之路(即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容为沟通东西文明的两条大血管、大动脉(刘迎胜著:《丝绸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2013年11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凸显了合作、互信、交流、融合等多重开放功能。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丝绸之路与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我院张祖群老师和硕士研究生罗琼受邀参会并做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则:“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个案探讨》演讲。

张祖群老师当选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并与学会磋商后期选派学生实习、交流、合作研究等事宜。

2015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南中,各个学科中涉及“丝绸之路”的选题高达28个,“一带一路”成为本年度的申报热点。

在这样的学术热度之下,本文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将“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看成新的起点,探讨后申遗时代的丝绸之路沿线遗产旅游跨越发展。

二、中国政府推动的“申遗”进程“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经西北省(区)推荐和专家遴选,2009年初步确定48项遗产备选点。

中国和中亚五国最终商定于2010年正式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

2012年五国申遗中两国退出,现在实际只有三个国家联合申遗。

各国如何全面认识丝绸之路的突出普世价值、保护理念、保护措施,甚至是遗产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维护保障,都有诸多问题等待解决。

同时多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操作进度不一,各国政府投入力度不一,各国专家对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把握和认识程度都有偏差。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段洛阳旅游区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段洛阳旅游区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进 行 了 系统 设 计 ; 后提 出 了旅 游 形 象的 推 广 策 略 。 最 关键词 : 游形 象; 旅 丝绸 之 路 ; 申遗 ; 广 ; 阳 推 洛 中图 分 类 号 :4 3 F 0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2 1 ( 02 0 0 8 0 10 8 5 2 1 ) 1— 0 7— 7
c n l d n t t e i a e o o is p o to tae y o c u i g wi h m g ftur m r mo in sr t g h
Ke r s i i ain i g t e sl o d;d ca ig t e wol u t r e a y e in a d p o t n;l o a g y wo d :d s n t ma e; i r a t o h k e l r h rd c l e lg c ;d sg n r moi n u o uyn
L i l gWA GX e jB D N un I a i , N u — U , O G Y a Q o— n
(col B s e d iie t n L nh uC mm ri ol e Lnhu7 02 , hn ) Sho ui s A m n t ai , azo o e a C lg , azo 3 0 0 C i ns sr o cl e a
李巧玲 , 王学军 , 董 原
( 兰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 甘肃 兰州 7 0 2 ) 3 00
摘 要: 本文首先简述 了丝绸之路 及河 南段 洛 阳旅游 区申请世界 文化遗产 的概 况, 在此基 础上 对洛 F进行 了形 象 E l
营销研 究: 首先简述 了旅 游营销的基本理论 ; 然后通过 对申遗 景点、 地方性、 游者感知 、 旅 市场竞争替代 和 已有形 象 定位 的分析确 定了河 南段洛 阳旅 游区形象总体 定位 ; 基于形 象定位就 宣传 口号、 人一地 感知形 象、 人一 人感知形 象

全国旅游院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优秀作品

全国旅游院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优秀作品

全国旅游院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优秀作品标题:探索丝绸之路经典行程-玩转西北风情一、选题背景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连接了中国与亚洲、欧洲、非洲的贸易往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丝绸之路产生兴趣,希望能够亲身体验这一历史文化的瑰宝。

因此,本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设计一条优秀的旅游行程,让游客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风情。

二、行程规划1.第一天:出发地-兰州游客从出发地前往兰州,抵达后入住酒店休息。

可选择品尝兰州拉面,品味兰州的风味小吃。

2.第二天:兰州-敦煌早上,游客前往兰州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敦煌。

游客可沿途欣赏青铜峡的美景,并参观敦煌莫高窟,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

3.第三天:敦煌-嘉峪关早上,游客前往嘉峪关,参观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隘之一。

游客可以步行走上“中国第一长城”,感受古代的雄伟壮丽。

4.第四天:嘉峪关-西宁游客乘车前往西宁,途经青海湖。

抵达后,可以参观西宁的文化景点,如塔尔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了解西宁的历史文化。

5.第五天:西宁-乌鲁木齐早上,游客乘坐航班前往乌鲁木齐。

抵达后,可以参观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广场-新疆国际大巴扎,并品尝当地的美食。

6.第六天:乌鲁木齐-喀纳斯游客乘车前往喀纳斯景区,这里的风景如画,有着原始森林和湖泊。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7.第七天:喀纳斯-乌尔禾早上,游客返回乌鲁木齐,途中经过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基地。

抵达乌尔禾后,游客可以在这座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品尝当地的葡萄酒。

8.第八天:乌鲁木齐-出发地早上,游客返回出发地,结束愉快的旅行。

三、旅游亮点1.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行程中涉及到丝绸之路上的关隘、佛教文化、葡萄酒等多个历史文化元素,使游客能够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的风情。

2.多样化的风景和体验:行程中包括了兰州的美食、敦煌的莫高窟、青海湖的美景、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喀纳斯的原始风光等,让游客可以在一次旅行中体验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政府规治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政府规治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政府规治作者:张祖群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3期摘要:在世界遗产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学生。

文章通过对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资料搜集与实地考察,探寻其蕴含的深层文化价值,寻求旅游跨域发展。

文章研究认为:(1)“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表明中国大遗址保护初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这是中国对西方主导的世界遗产保护规则一次重要改进性贡献,同时也对中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政府在“申遗”和旅游运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可尝试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利益主体发挥有效作用的区域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3)旅游发展需要从政府规治角度加强三个层面的合作和竞争,同时积极推行社区管理,以一体化的目标化解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政府规治世界文化遗产遗产旅游[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TYETP201406);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丝路经济文化带的关系研究——河南对外交流的新路径(2015-QN-282)”(安阳师范学院高艳芳博士主持青年项目)]一、政府规治2013年之前,中国已经登录成功45项世界遗产,名列世界第二。

一方面,各地“申遗”热情不断升温,不断更新的中国“申遗”备选名单体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衡与博弈。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在申遗成功之后将世界遗产作为摇钱树,门票普遍大幅度上涨,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突出,因此世界遗产饱受批评与质疑:中国式“申遗”到底是怎么了?回顾“申遗”的学术标准:世界自然遗产讲求完整性、独特性,世界文化遗产讲求原真性、唯一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丝绸之路开展活动方案

丝绸之路开展活动方案

丝绸之路开展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通道之一。

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文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的精神,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丝绸之路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推广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提高公众对丝绸之路的认知程度。

2.拓展丝绸之路的合作领域,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3.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相互了解和互利共赢。

三、活动内容1.学术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发布丝绸之路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

–时间:3天2.丝绸之路文化展览–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品等。

–通过展览,深入浅出地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时间:1周3.游学活动–组织游学团体,深入探索丝绸之路沿线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

–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

–时间:2周4.艺术演出–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艺术家、表演团体进行艺术交流演出。

–展现各个国家的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时间:2天5.商务洽谈会–邀请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各行业商务代表,举办商务洽谈会。

–提供展示产品和技术的机会,促进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

–时间:2天四、活动地点活动将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多个国家和城市进行,包括中国的西安、敦煌、乌鲁木齐等地,以及中亚、中东等地。

五、活动时间活动将在明年的5月至7月期间进行,整个活动周期为一个月。

六、活动预算预计活动的总预算为100万美元,具体预算分配如下: - 学术研讨会:30万美元 - 丝绸之路文化展览:20万美元 - 游学活动:30万美元 - 艺术演出:10万美元 - 商务洽谈会:10万美元七、活动推广1.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等。

关于丝绸的策划书3篇

关于丝绸的策划书3篇

关于丝绸的策划书3篇篇一关于丝绸的策划书一、策划书名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活动策划书二、活动主题“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千年文化”三、活动宗旨本次活动旨在推广丝绸之路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人们对丝绸之路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同时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四、活动主体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对丝绸之路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2. 活动地点: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和景点,如西安、敦煌、乌鲁木齐等。

六、活动内容1. 展览展示:在活动地点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展览,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物、艺术品、手工艺品等。

2.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丝绸之路文化主题讲座,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3. 文化体验:设置丝绸制作、茶艺表演、传统音乐演奏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亲身感受丝绸之路文化的魅力。

4. 旅游推广:推出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参观丝绸之路沿线的景点,体验丝绸之路文化。

5. 文艺演出:举办丝绸之路主题的文艺演出,展示丝绸之路文化的多样性。

七、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在活动地点、公共场所、旅行社等发放宣传海报和宣传册,介绍活动内容和亮点。

2.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3. 与媒体合作: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招募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筹备和实施,提供优质的服务。

3. 保障活动安全:制定安全预案,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展览展示、主题讲座、文化体验、旅游推广、文艺演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费用,预计总预算为[X]万元。

十、注意事项1. 尊重文化差异:丝绸之路沿线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较大,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西北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研究——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分析

西北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研究——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分析

久 的历史 和丰 富 多彩 的文化 内涵 ,拥 有显 著 的全球 突 出普 遍 价值 。丝 绸之路 在促 进沿 线 国家 的经 济
发展 、社会文明 、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于估量 的巨大作用。丝绸之路从形成 、发展到衰落经历了

个 长期 的演 变过 程 ,是古代 东 西方 文 明相互 寻求 交流 、对话 与合 作 的共 同需要 。美 国全 球化 理论
“ 丝绸 之路 ” 将 是一条 经久 不衰 的世 界旅 游热 线 ,蕴含 着 享誉 世 界 的资 源 品位 和 厚重 久 远 的人 文精 神 ,完 全有 可能 成 为推动 我 国西北 丝绸 之路 区实 现跨越 式 发展 的桥 梁和纽 带 。丝绸 之路 沿线 各
省 区间存在 着通 过合作 获 取 巨大利 益 的空 间 ,由此 奠定 了跨 区域 合 作 的坚 实基 础 。 “ 丝绸 之路 ” 的
西北 丝绸之 路 区 ,其行 政范 围包 括陕西 省 、甘 肃省 、新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和青 海省 五省 区 。西 北 区域 内的丝绸 之路 贯穿辐 射全 区 ,客 观上具 备旅 游 区域协作 、联合 开发 的坚 实基
础 ,完全 可 以形 成一 个在 国际旅 游市 场上有 品牌 知 名度 的旅 游 经 济 区 。基 于 优势 互 补 、互 惠互 利 、 共存 共荣 的合作 伙伴 关 系 ,在 丝绸 之 路 申遗 的 契机 和现 实 需求 下 ,如 何 利用 “ 绸之 路 ” 的概 念 丝 和 知名度 打造 区域经 济带 ( )是 当务之 急 。最 大 限度 地 发挥 这一 旅 游 带 的资 源 潜 力 ,提 升西 北 圈
① 樊志勇 、孙冬玲 :《 于区域合作 的无 障碍旅 游机制构建》 旅游 管理》20 基 ,《 0 7年第 1 。 5期

旅游文创产品案例

旅游文创产品案例

旅游文创产品案例旅游文创产品是指以旅游为主题,通过创意设计和文化表达,打造出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

这类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更能够传递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一种具有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的产品。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案例来介绍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实践。

首先,以中国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创产品。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亚欧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在当下,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比如,一些旅游景区推出了丝绸之路主题的纪念品,如丝绸、香料、瓷器等,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能够让游客在购买的同时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加了产品的文化魅力。

其次,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创产品也备受青睐。

许多地方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手工艺品、民间故事、民俗节庆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的旅游文创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购物体验,更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民俗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

另外,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文创产品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许多旅游景区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风景秀丽的山水、独特的地质地貌等。

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设计出具有自然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山水画、石雕艺术品等,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更能够让游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设计旅游文创产品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注重产品的创意和设计,让产品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市场竞争力。

同时,需要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宣传,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还需要注重与当地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创产品。

总的来说,旅游文创产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更能够传递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作者:李巧玲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5期摘要: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聯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6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陕西段西安旅游区进行了旅游形象设计和推广研究:通过对西安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已有旅游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西安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一地感知形象、人一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关键词:旅游形象;丝绸之路;推广;西安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5—0151—08一、丝绸之路申遗陕西段情况简介(一)丝绸之路申遗的发起丝绸之路指古代中西方商路线,包括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本文的研究对象沙漠丝绸之路,是公元前138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它以长安(今西安)或洛阳为起点,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到中亚、西亚,聯结地中海各国,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民族迁徙融合之路,通过丝绸之路,绚丽多彩的丝绸及养蚕丝织技术、四大发明、茶叶、瓷器等被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同时佛教、骏马、音乐歌舞、葡萄、棉花等输入到中国,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1988年,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提议将中国、中亚及中亚以西国家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古迹整合在一起,作为跨国界线形文化遗产,聯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8月,国家文物局、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了“丝绸之路跨国聯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会议同意中国提出的先实施丝绸之路(沙漠线路)的申遗工作,整个申遗分两步:中国和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为第一步计划,第二步计划涉及中亚以西至地中海之间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文化遗产的年代上限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下限至清代中期;丝绸之路起点始于中国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

(二)丝绸之路申遗陕西段简介2007年12月在兰州召开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会议上,宣布了丝绸之路聯合申遗中国段涉及6省区的48处备选遗产名单,陕西有12处20个申遗点。

分别是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包括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天坛遗址、西市遗址、明德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草堂寺塔、兴教寺塔、大秦寺塔、西安清真寺;宝鸡的法门寺塔地宫;咸阳的茂陵、昭陵、乾陵、大佛寺石窟;汉中的张骞墓。

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一般包含许多旅游点,由旅游线连接而成。

旅游区划原则可根据自然原则、历史原则和行政原则。

本文划定研究的西安旅游区打破行政界限,主要依据历史原则和自然原则,因此陕西段的申遗景点虽然现在行政上不全隶属于西安,但同属于古都西安文化范畴,共同组成关中平原上的陕西段古都西安旅游区。

1.古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是开通丝绸之路的西汉王朝的都城遗址,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将秦朝的兴乐宫改名长乐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是汉长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宫殿群。

现存遗址主要有城墙、未央宫前殿遗址、椒房殿遗址等14处,出土大量建筑材料、汉俑、简册等珍贵文物。

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基础上修建的,有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群。

现存遗址主要有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天坛遗址、西市遗址、明德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

其中大、小雁塔保存完整,遗址内出土了丰富的金银器、琉璃器等珍贵文物。

2.陵墓遗址。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发现的文物主要有鎏金马、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等,茂陵博物馆位于其陪葬墓霍去病墓内,霍去病墓地的国宝动物巨雕中的“马踏匈奴”、“跃马”、“卧马”,最受学者和游人的推崇。

张骞墓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献殿的东西墙壁上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依九峻山凿山建陵,有陪葬墓180余座,昭陵博物馆位于其陪葬墓李绩墓前,博物馆珍藏着昭陵六骏、唐太宗像碑、昭陵图碑等8 000余件文物。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唐高宗李治和我郭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夫妻合葬陵,依梁山主峰为陵,陵前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还有无头王宾像61尊,石狮1对,是迄今没有被盗掘过的皇陵,有17座陪葬墓。

3.宗教遗址。

草堂寺是西域佛教高僧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八宝玉石舍利塔是鸠摩罗什的灵塔,用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嵌而成。

兴教寺塔是唐代佛教高僧唐玄奘的灵塔,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和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

大秦寺塔是中国仅存的唐代景教名塔,塔顶刻有叙利亚文字和耶稣和圣母像,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将大秦宝塔及大秦寺列入《世界建筑遗产名录》。

建于唐代的西安清真大寺是西安最早的清真寺,也是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它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伊斯兰建筑风格完美的融合一体,寺内珍藏有《古兰经》和《麦加图》等珍贵文物。

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塔寺地宫是世界上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中藏有世界仅存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及唐皇族供奉的玳瑁币、宫廷茶具、锡杖、秘色瓷,700多件丝织品等2 499件大唐国宝重器。

大佛寺石窟是陕西规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其中大佛洞内雕刻有24米高的大坐佛。

二、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一)地方性研究地方性研究是通过对旅游区的地脉、文脉的阅读、提炼,总结该地的基本特征和风格,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历史文化特征分析等。

1.自然地理背景分析。

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省会,位于关中平原腹地。

南北的秦岭山地和北山山脉遥相对应,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秦岭山脉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沣河、沪河、灞河等八条河流蜿蜒而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奇景。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自然垂直分带分明,气候瞬息万变,生物多样性复杂,一山尽观四季风光,现建有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大熊猫、朱鹦、羚羊、金丝猴等珍贵动物。

秦岭沿线还有楼观台、终南山、朱雀、王顺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翠华山山崩地貌博物馆,辋川溶洞等景观。

秦岭山地多处地下水流出地表,形成温泉,著名的有临潼的华清池和蓝田的汤峪温泉。

位于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又称华清宫,作为皇家宫苑,始建于西周,唐时极盛,古时是帝王和达官贵人游憩、沐浴、休养的场所,现主要由环园、华清宫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九龙湖组成,环园是为慈禧西逃时修建的临时行宫,环园内的五问厅是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的住所。

骊山上有兵谏厅、烽火台等遗迹,周幽王在此点燃烽火,戏诸侯而失天下。

秦岭余脉西岳华山为道教名山,由主峰及东西南北五个山峰组成,酷似一朵莲花,故称华山。

其主峰海拔2154.9米,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称谓,华山还有名人石刻及流传的“华山论剑”的典故。

2.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西安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从蓝田猿人到半坡人,再经周秦汉唐的盛世到西部大开发,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灿烂的文化,西安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史前文化。

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蓝田猿人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后经大荔人,在6000多年前进人了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出现了半坡人,开始种植农业和烧制带有符号的陶器。

后发展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在炎帝和黄帝带领下掀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第一页,他们播百谷、创文字,制音律,创医学,编制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炎帝和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其代表性景点主要有蓝田猿人遗址、大荔人遗址、半坡人遗址、黄帝陵、黄帝庙、炎帝陵、仓颉庙等。

都城文化。

公元前1062年,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

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建都的历史。

经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达1140年之久,深深沉淀的历史上使古城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长安城人口达100余万,是当时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东方国际化都会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

其代表性景点主要有四大遗址(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古城墙一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池遗址、华清池、兴庆宫、大唐西市、书院门、北院门等。

其中城墙一钟鼓楼是明朝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是古都西安的象征。

慈恩寺内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是为供奉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梵文经典而建,玄奘在此翻译佛教经典,寺内还留有古代文人雅士的大量题记。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馆藏着上起旧时期时代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器物37万余件,其中主要有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宋代彩釉等。

大唐芙蓉园是中国第一个唐代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典型景观有陆羽茶社、杏园、丽人行群雕、唐诗峡等。

陵墓碑碣:在“事死如事生”和以“孝”治天下的古代社会,帝王及达官贵人都花费大量的金银在风水宝地修建了豪华的陵墓。

13个王朝的73个皇帝长眠于此,现在陵墓的地上建筑虽然大多被毁,但地宫和陪葬坑的形制和陪葬品仍可反映当时的丧葬礼仪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生活。

典型的有秦始皇陵墓、汉阳陵、茂陵,唐代的昭陵、乾陵。

其中秦始皇陵墓是克隆地上的地下王国,陵幕有大型陵寝遗址、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及陪葬墓等,规模之大、埋藏物之丰富居中国帝王陵之冠。

其中陪葬的8000兵马俑以其恢弘的气势、威武的军阵、逼真的造型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出土的两座铜车马重达1000多公斤,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一兵马俑现已被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阳陵博物馆珍藏着出土陶俑、陶制动物、六博盘、铜锺等1 7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碑林是宋代为保存唐代的《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刻有历代书法大师的真迹,保存有汉到明清的石碑、墓志铭1000多件,是中国最大的石刻书库。

宗教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