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健康教育备课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精选9篇)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精选9篇)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篇1一、设计背景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
虽然如此,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认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有些考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考试焦虑。
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是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情绪状态。
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高强度的焦虑水平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
甚至本来会做的试题,心理一紧张,也会做错了。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树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考试焦虑对人的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的危害2、学会自己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三、教学重点:学会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种方法四、教学难点:运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信心五、教学方式:1、讲述与讨论2、角色扮演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案例(投影画外音)凌是某中学初中学生。
上课或做作业时,会无緣无故地东张西望,遇难题会焦虑甚至手心出汗。
该生进校后,测验考试紧张,尤其是初三下半学期期考前夕引发了胃溃疡。
凌学习上接受知识速度较慢,学习方法较差,成绩在班中倒数几名。
有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弃考的念头。
2、学生发表意见: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这位同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对比自己:你也有过这种考试焦虑吗?具体表现怎样?结果如何?(让学生讨论,现身说法。
)4、小结: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一)考试焦虑:因考试带来的过度的心理压力,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和焦虑,这就是考试焦虑。
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考试焦虑所笼罩、支配就会失去自信,影响自身潜在的才能和智慧的自我发挥,难以享受成功的快乐,常处于忧郁之中,并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
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

第一课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眼教学目标: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课件,一根跳绳,两件衣服,一副眼镜。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课前向周围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孩子们好,我是你们的健康老师,很高兴能和咱们三年级五班的孩子上一堂健康教育课。
学习材料带了吗?(带了)把他放在桌上,笔和笔记本带了吗?(带了)把笔放在笔记本旁边,孩子们,上课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并把它们摆放整齐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你将终生受益。
好了,我们随便聊聊吧!喜欢玩猜谜游戏吗?我说你猜,仔细听题,眼睛:白天开门,晚上关门,仔细看看,里面有人,是什么呀?有什么作用。
耳朵: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能见一面。
嘴巴:红红的墙,白白的房,里面住个胖儿郎。
手:一棵树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孩子们,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学习方法,有没有信心,有,老师觉得这样做你的收获会更大,板书仔细看,认真听,大声说,大胆做,我们来自信的说一说,我们要,预备读(大声齐读——仔细看,认真听,大声说,大胆做。
)一、引入:1、准备上课!孩子们好,老师好。
孩子们,从刚才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你们的智慧是相当了得,还愿意接受我的考验吗?(愿意)。
2、我这儿有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能帮我猜猜吗?请四个孩子到台上来,仔细听要求,我请一个孩子用耳朵听,第二个孩子用鼻子闻,第三个孩子用手摸,第四个孩子用眼睛看,你们别闲着,当当小老师,看看谁猜对了。
来,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是什么呢?学生挨着顺序说,猜对了?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吧!当当当当,原来是磁铁 ,谁猜对了?为什么他猜对了? (出示图片——眼睛)为什么他们猜错了,因为他们没有用眼睛,为什么我们不用猜就对了?哈哈,对,因为我们有眼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请孩子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重庆)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重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合理的饮食搭配。
2. 每日三餐的重要性。
3.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合理的饮食习惯。
3. 讨论不良饮食习惯的改正方法。
第二章:养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教学内容:1. 正确坐姿和站姿的好处。
2. 不良坐姿和站姿的危害。
3. 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教学活动:1. 讲解正确坐姿和站姿的重要性。
2. 学生演示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3. 练习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适量运动的好处。
2. 不良运动习惯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3. 讨论不良运动习惯的改正方法。
第四章:学会保护眼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眼睛保护的重要性。
2. 不良眼睛保护习惯的危害。
3. 如何保护眼睛。
教学活动:1. 讲解眼睛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保护眼睛的方法。
3. 练习保护眼睛的动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习惯的好处。
2. 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讨论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的改正方法。
第六章: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不良心理状态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
3. 练习放松心情,调整情绪。
第七章: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与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2. 不良沟通和交流习惯的危害。
3. 如何与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篇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所在。
作为一名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怎么制定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店铺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一、指导思想: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
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请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策略的辅导。
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
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
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含10课时)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含10课时)第一课:不随地吐痰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及其原因。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吐痰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在美丽的花店或者在豪华美丽的展览厅里,突然发现在地上有一堆浓痰,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吐痰又有些什么害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不随地吐痰”。
二、研究新课:1.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里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因该随地吐痰。
而且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违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
A.不卫生B.不文明C.违反公德有细菌、病毒影响市容自私自利流传疾病影响形象损人不利己2.那么我们有了痰如何办?A.咽到肚子里去B.吐到痰盂里C.吐到墙角里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答案是(D、E)原因: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仅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3、巩固新知:1.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的最好!锻炼学生发言的能力。
2.讨论感冒有痰要如何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如何的?3.组织学生表演,吐痰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板书设计:人为什么要吐痰?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有了痰怎么办?第二课:一日三餐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吃饭要按时定量,讲究饮食卫生。
2.使学生养成科学进食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我们一日三餐的好处和平时在进餐时我们应当如何来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问同学们,现在我们除水果和点心牛奶外,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吃几顿饭?2.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对,就像汽车一样,如果汽车不加油的话,它就不能够再行驶了,我们人也是,如果不吃饭,同样没有了一切活动的本领。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20篇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20篇教案1:认识食物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常见食物的分类。
2. 了解不同食物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食物的分类和功能。
2.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常见食物。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常见食物的分类,如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
2. 讲解:通过PPT或黑板,详细介绍每种食物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蔬菜富含纤维素等。
3. 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展示它的功能和作用,并分享给全班。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多样化的食物。
教案2:了解身体的五官和感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身体的五官和感官。
2. 了解每个五官和感官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五官和感官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五官和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 保护五官和感官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五官和感官。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身体的五官和感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等。
2. 讲解:通过PPT或黑板,详细介绍每个五官和感官的功能和作用,比如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等。
3. 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五官或感官,展示它的功能和作用,并分享给全班。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保护五官和感官的重要性,教授相关的保护方法,如不揉眼睛、不乱吃东西等。
教案3: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 了解每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身体的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爱护身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身体各个部位。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教学目标: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忙学生客观、全面地熟悉自我。
2、帮忙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育学生良好的沟通力量与心理承受力量。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缺乏,并情愿改正。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同学们,教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助,好吗?我们熟悉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映像,你们能不能送给教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熟悉。
1、第一面镜子:家长在小组内沟通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
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其次面镜子:同学a、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争论活动中要留意的事项。
b、学生分组开展“who am I”嬉戏,教师参加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鼓舞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嬉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2、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鼓舞学生在学习上乐观开动脑筋。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嬉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鼓舞学生在学习上乐观开动脑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齐读书本P13“达尔文的故事”,边读边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2、小组沟通、汇报。
让学生明确达尔文是一个爱观看、爱思索的人。
过渡:学习是需要观看,需要开动脑筋的,只有会学习的孩子才会发觉学习的乐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24点”的`嬉戏,看谁最会学习。
二、活动坊:“24点”嬉戏。
个人独立完成以下算式——小组协商4 4 3 1 = 243 4 4 1 = 247 8 2 4 = 245 6 9 3 = 24过渡:除了数学的学习好玩以外,其实语文的学习也很好玩,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几组词语中选择一组编成故事或者写成诗,你可以任意发挥,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觉。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树立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的重要性2. 生活习惯的培养3. 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4. 心理健康与调节5. 人际关系的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健康的重要性、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内容。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4.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 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意外伤害案例,用于教学。
3. 游戏材料:准备相关游戏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生活习惯的培养,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等。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意外伤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6. 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健康的实践作业,如回家后跟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内容:2.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介绍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七、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2. 讲解法:讲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
3.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与个人卫生习惯相关的实物,如牙刷、毛巾等。
2. 课件:制作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课件,展示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3.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实物,讲解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育锻炼的好处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要锻炼身体并认识好处。
教学准备: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找出本课的重难点。
思考与练习:
1.体育锻炼有哪些好处?
2.你喜欢哪些体育活动?
2.身体形态与健康
教学目标:
1、人的身高与什么有关?
2、体格健壮与什么有关?
课件准备:米尺、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
2、找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说明身高和体格除了与遗传有关外还与如下因素有关:
(1)营养(2)体育锻炼
(1)合理的食物营养(2)肌肉要发达
思考与练习:
小组互相量一量身高、胸围等,看看谁的身高高,围度大
3.长跑的安全与卫生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长跑时要努力克服,只有努力、坚持不懈,
才能形成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2、教会学生长跑时注意的卫生。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长跑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2.怎样选择长跑场所?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长跑是增强心、肺功能,锻炼乃里素质的有效方法
4.游泳的安全与卫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游泳对健康和身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2、教育学生游泳时要有良好的卫生行为与态度。
教学课件:教学目标展示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小组讨论交流:
1、游泳时要注意哪几点?
2、游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指名说说你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六、教师总结:
游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锻炼意志。
七、课后练习。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游泳时只要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形成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5.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饮食与我们的身体、心理、生活
有什么关系?
2、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调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
何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课件:教学一幅。
教学目标展示表一份。
测试题一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围绕教学目标小组进行讨论。
五、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六、教师总结。
怎样补充才符合饮食卫生要求呢?
6、近视的预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地学习,让学生知道近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姿势方式。
教学用具:彩图七幅,目标展示表练习题一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预防近视的?
三、展示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四、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五、教师总结。
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积极锻炼身体,预防近视。
六、课堂练习。
填空:近视的过程:
7.沙眼的预防
教学目标:了解沙眼,并知道如何预防。
教学用具:眼睛构造彩图一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提问式导入课题。
1、 关于沙眼你知道多少?
2、 沙眼有什么危害?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眼睛构造彩图,指导学生了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四、根据老师的讲解,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
五、相互交流,沙眼有什么危害?
六、教师总结。
8.蛔虫病的预防
教学目标:了解蛔虫病,并知道如何预防。
教学用具:蛔虫生活史彩图一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提问式导入课题。
3、关于蛔虫病你知道多少?
4、蛔虫病有什么危害?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蛔虫病生活史彩图,指导学生了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四、根据老师的讲解,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
五、相互交流,如何预防蛔虫病?
六、教师总结。
9 蛲虫病的预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蛲虫病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用具:彩图七幅,目标展示表练习题一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预防蛲虫病的?
三、展示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四、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五、教师总结。
坚持每天讲好卫生,积极锻炼身体,预防蛲虫病。
六、课堂练习。
七.教师小结:
如何预防蛲虫病?
10.爱护益鸟和花草
教学目标:
a)教育学生要爱护益鸟和花草,保护大自然。
b)教会学生保护生存环境。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种花养草有什么好处?
2.怎样保护鸟类?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美化环境。
11.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教会学生保护生存环境。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为什么腐烂变质的事物不能吃?
2.如何才能作到?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2.预防肠道传染病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肠道疾病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你得过肠道传染病吗?
2.怎么引起的?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预防接种可以预防哪些肠道传染病?
13.劳动卫生与安全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安全2.教会学生如何注意卫生和安全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小学生适宜的劳动有哪些?
2.小学生劳动时应注意哪些卫生和安全问题?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安全
14.预防中暑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中暑有哪些症状?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中暑?
教学课件:彩图,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围绕教学目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组讨论:
1.中暑是怎样引起的?
2.我们要注意什么?
六、小组交流。
七、教师总结:
预防中暑,如果发现中暑,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