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经系统与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的药理学治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心力衰竭的药理学治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的起因和病程,可分为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力衰竭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 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 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神经内分泌激活
为了应对心力衰竭,机体通过激 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 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内分泌机制 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降低再住院率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的病情,降低患者因心力 衰竭恶化而再次住院的风险。
延长生存期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特别 是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挑战
副作用
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 、呕吐、干咳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01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
成,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02
ACE抑制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率和心肌耗
氧量,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03
ACE抑制剂可能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β受体拮抗剂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影响
01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β受体,降低心肌 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03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β受体拮抗剂的药理学作用
01
02
03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 上腺素能β受体,降低心 肌收缩力和心率,减少 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 心肌缺血和舒张功能。
β受体拮抗剂还能抑制心 肌肥厚和纤维化,延缓
心力衰竭进展。
β受体拮抗剂的常见副作 用包括心动过缓、低血 压和乏力等,需在医生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er)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心力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但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常用以表明经器械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提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已不正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状态。

CHF的病因⏹基本病因--引起疾病并赋予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

⏹诱因--加强条件致病作用的因素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1. 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frank-starling机制这种代偿是通过改变心肌纤维初长度来实现的,故又称异长自身调节。

如果EDV增加致左心室过度扩大心肌纤维过度拉长,心排出量下降。

Frank-starling 曲线出现下降支,故代偿是有限的.2. 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心肌肥大——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向心性肥大:肌纤维并联增生,肌纤维增粗,室壁厚度↑,心腔无明显扩大离心性肥大:心肌纤维串联增生,肌纤维长度↑,心腔扩大心肌肥大是最经济、持久有效代偿方式!根根Laplace定律,心肌肥厚后室壁张力下降,耗氧量下降,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代偿是经济的。

3.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心脏排血量不足,心房压力增高时)(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引起心肌重塑(二)、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变化1. 心钠肽和脑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2.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 A VP)3. 内皮素(endothelin)(三)、舒张功能不全(四)、心肌损害和心肌重构(remodeling)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心室重塑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心功能受损,导致上述的心腔扩大或心肌肥厚等各种代偿性变化。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抗高血压药和治心衰药物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抗高血压药和治心衰药物

抗高血压药(降压药)常用抗高血压分类药物及代表药:1、利尿剂氢氯噻嗪2、钙拮抗剂硝苯地平3、β-阻断药普萘洛尔4、ACE抑制剂卡托普利5、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6、α-阻断药哌唑嗪一、利尿药——氢氯噻嗪降压机制:应用:氢氯噻嗪 12.5-25mg/天,可使多数病人达到抗高血压的作用。

不宜超过25mg/天(加大剂量,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2~4周显效。

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降压药联合治疗重度高血压(基础降压药)效果较好:老年人高血压以及合并心衰的患者不良反应:1.低钾、钠、镁,缺钾促发室性心律失常。

合并使用留钾利尿药或补钾或合用ACE抑制剂2.代偿性激活RAAS系统,使肾素活性增高,可与β-R阻断药合用3.升高血脂、血糖、血尿酸4.禁忌:高脂、糖尿病、痛风二、 Ca2+ 通道阻断药降压机制:抑制Ca2+的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足够的Ca2+,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药物分类:1、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选择性作用于血管2、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作用于心脏和血管常用药物: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一)硝苯地平(心痛定)体内过程:1.口服后30min起效,短效,每日口服3-4次;现多用缓释片,每日1次2.在肝脏氧化代谢。

肝功能降低者半衰期延长。

药理作用:1、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增加肾血流量,可保护肾功能2、降胞内胆固醇缺点:3、扩血管作用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心输量增加、肾素活性增加,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之(缓释片可减轻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加)临床应用:1、伴冠心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血脂及恶性高血压患者。

2、不宜用于伴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梗的病人。

有报告短效制剂加重心肌缺血。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眩晕、潮红、心悸、乏力、踝部水肿等,发生率约10% ,可能由于其扩张血管引起。

(二)氨氯地平(Amlodipine)☆缓慢温和:p.o1~2周起效,6~8周达峰,维持降压24h☆生物利用度高☆靶器官保护作用:扩张肾动脉、冠脉;减轻、逆转心肌肥厚☆扩张外周动脉,无反射性心动过速。

药理学第26章整理

药理学第26章整理

第二十六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心力衰竭(HF)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体循环和(或)肺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按发生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两种。

第一节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一)心力衰竭时心肌功能及结构变化1.心肌功能变化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受损,表现为左心、右心或全心功能障碍。

大多数患者以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射血分数明显下降,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其对正性肌力药物反应良好。

少数患者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主要是心室的充盈异常,心室舒张受限和不协调,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其射血分数下降不明显甚至可维持正常,对正性肌力药物反应差。

极少数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所致的心力衰竭,心输出量并不减少甚或增高,表现为高输出量心力衰竭,该类患者用本章讨论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难以奏效。

2.心脏结构变化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心肌处在长期的超负荷状态,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能量生成障碍,心肌过度牵张,心肌细胞内Ca2+超载等病理生理改变引发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外基质堆积,胶原量增加,胶原网受到破坏,心肌组织纤维化等,心肌组织发生重构,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

(二)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变化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会反射性增高。

这些变化在心衰早期可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但长期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使心肌后负荷及耗氧量增加,促进心肌肥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此外,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尚可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坏死,使病情恶化。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心力衰竭时,肾血流量减少,RAAS被激活,RAAS的激活在心功能不全早期有一定的代偿作用,长期的RAAS 激活,使全身小动脉强烈收缩,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而致水钠潴留、低钾,增加心脏的负荷而加重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1)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1)
以上试验均证实: ACEI可显著降低梗塞后心力衰竭 的发生率和死亡的危险性
N Engl J Med,1992,327:669-677 Lancet,1993,342:821-828
N Engl J Med,1995,333:1670-1676
ACEI 适应证
①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40%)患者 (包括无症状);②除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病理生理】
一.神经内分泌异常 二.心室重构 三.心肌超负荷状态和心肌能量匮乏状态
一.神经内分泌异常
1.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增高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
性增高 3.血管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增高
凡能促使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因素 均可使病情恶化
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恶性循环
心腔扩张 前负荷↑
利尿剂
利尿剂合理应用, 是治疗任何心衰的基石
利尿剂作用
降低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压和室壁张力↓ 有效减轻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症状 没有淤血情况利尿剂无价值,而且可能使神
经内分泌激活而恶化病情 过度利尿有害:电解质紊乱.低排综合征. 激
活SNS和RAAS,加重CHF恶性循环
利尿剂明显改善症状, 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左右心力衰竭同时并存。但一旦出现右 心衰竭,肺淤血的症状可相应减轻。
一.住院: 改善症状措施
短期静脉用药::NYHA-IV或CHF急性加重
洋地黄 利尿剂 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 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物
儿茶酚胺类强心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氨力农.米利农
洋地黄
自1785年用于临床, 至今仍是一线药物
2000.8第22届欧洲心脏会议发表

心力衰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

心力衰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心力衰竭的分类
急性心力衰竭
突发的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 导致急性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症 状。
慢性心力衰竭
长期的心脏功能受损,症状较轻 ,但逐渐恶化,最终可能导致死 亡。
0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起始成分, 能够催化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 。
激素调节
醛固酮、心钠肽等激素能够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 系统的活性。
自身反馈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反 馈调节机制,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03 心力衰竭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抗药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的定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是指心力 衰竭患者在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抑制剂(如ACE抑制剂和ARBs)治疗 过程中,出现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的 情况。
患者依从性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药物疗效,不依从医嘱可能导致抗药 性的出现。
04 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01
通过抑制ACE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和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02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抑制其生物学效应,降低血压
具体表现为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心 功能改善不明显或病情恶化,需加大 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药性的发生机制
1 2 3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患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抑制剂的反应性降低。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高血压心脏病所致心衰较好; 3.肺源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风湿活动期)
β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AT1拮抗药 醛固酮拮抗药,90年代 现代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 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分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药: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ACE抑制药
【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1.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
①抑制AngⅠ向AngⅡ转化,AngⅡ收缩血管作用↓
②抑制缓激肽降解,促NO和PGI2生成→扩血管、后负荷↓
2.减少醛固酮生成
减轻钠水潴留,前负荷↓
3.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
小剂量
4.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运动耐力增加
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强心苷类
【药理作用】
(二)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兴奋脑干副交感神经 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
2.中毒剂量: ①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 ②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交感神经冲动发放明显↑ 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
3.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AngⅡ及醛固酮↓ 拮抗过度激活的RAAS
→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输出量↑
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扩张→回心血量↑
②正常:强心甙收缩血管→下肢及肠系膜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抵消了输出量↑
2.耗氧量 耗氧
强心甙 耗氧
心率 ↑ ↑


心肌收缩力 ↓ ↓


室壁张力 ↑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ⅱ.动脉扩张剂,主用来减轻后负荷,改善周围组织灌注及肺淤血。代 表药为酚妥拉明 ACEI CCB等。
ⅲ.动、静脉扩张剂,同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淤血。代表药 为硝普钠。
治疗
(三)增加心排出量 洋地黄类 非洋地黄类:多巴胺(α,β受体激动剂)
多巴酚丁胺(β受体激动剂) 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左西孟旦(钙增敏剂) 新活素(重组人BNP) (四)抗RASS系统 (五)β受体阻滞剂
病因:
1. 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 头肌梗死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等
2. 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 所致瓣膜性急性返流。
3. 高血压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的 基础上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输液过多过快等。
病理生理
心肌收缩力突然减弱,或左室瓣膜急性返流 心排血 量急剧减少 左室舒张末压迅速升高 肺静脉压快 速升高 肺毛细血管压升高 急性肺水肿。
有效循环血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 血容量,并不包括贮存于肝 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
毛细血管中的血容量。
辅助检查
1、X线:1)心影增大,搏动减弱。 2)左心衰、肺淤血时,肺血管床顺应性↓,肺血
管外水分↑,呈现肺淤血表现,肺门阴影增大(肺静脉 充血),肺野周围模糊,上叶肺野内血管纹理增粗,下 叶肺野血管收缩,有肺动脉血液重新分布所致。 由于淋巴管淤积,肺间质水肿引起肺小叶间隔增厚变粗 ,在两肺下野可见水平位的Kerley B线(肋膈角基底部横 线),Kerley A线(由肺门向外放射)。小叶间隔积液的 表现。 急性肺水肿时在肺门处呈蝶形云雾状阴影。右心衰时可 见扩张的上腔静脉和奇静脉使右上纵隔增宽。
临床表现
症状: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强迫坐位、面色 灰白、发绀、烦躁大汗,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 样痰。重者脑缺氧而神志模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 体 ) 交 换 神 经 元 后 , N , 发
出节 后神 经 纤 维 , 达 心 脏 , 活 乙 酰 胆 碱 毒 蕈 样 到 激
张 型心 肌病 患者 产 生 M2受 体 自身 抗 体 , 致 房 颤 导
等心 律失 常 , 能 与 抗 体 参 与 心 肌 重 构 、 可 电重 构 相 关 , 在 动物 实 验 中 已 被 部 分 证 实 , 具 体 机 制 还 这 但 不清 楚 ] 。M3 M4受 体 在 心脏 正 常 生 理 过 程 表 、 达较少 , 用 还不 清 楚 。心衰 时 M3 M4受 体表 达 作 、 上调 , M3激 活 M3依 赖 的钾 通道 (KM3 , I ) M4可激 活 G RK和 I I KAC 。M3受 体 上调 可 以增 加 心 率 , h 影 响心 脏复 极 , 护心 肌 。有 研究 认 为 M3在 心 保 ] 衰 中房 颤 的发生 和 维持 有 着 重要 的作 用 ] 。M4受 体 在心 衰 中的作 用 至今 不 明 , 能 与 调 整 复极 电流 可
件下 , 交感 占据 主 导 。 心衰模 型可 以体 现交 感 、 副交 感 神 经 的这 种关 系 ,一 J肾上 腺 能 刺 激后 , 感 兴奋 , 3 交 通过 蛋 白激 酶 A 等 的长期作 用 , 引起 心 脏 细 胞 凋 亡 , 而 引起 心 衰 。 继
N 受体 主 要 分 布 于 节 后 神 经 节 , 非 靶 器 官 而
交感神 经直接 或 者 间接 地通 过减 慢心 率 、 节 细胞 因子 、 心律 失 常等 作 用 , 响 着 心 力 调 抗 影
衰竭 的发 展和 预后 。 而一些 药物基 础研 究和 直接 刺 激 副 交感 等 治疗 手段 提 示 , 预 副 交 干
感 将成 为一种 治疗 心 力衰竭 的方 法 。
受体 开启 传递 信息 之 门 。
M 受体 在心 房和 心 室 中都 有 分布 , 房 上受 体 心 较心室 更 多 。M 受 体 分布 于心 肌细胞 内 的 T 管 、 冠 状动 脉和 毛细 血 管 的 内 皮 上 。在 窦 房 结 和 房 室 结
要作用 , 当前 的临 床 治 疗 正 是 基 于 这 一 认 识 上 的。
副交感 神经 系统 与 心衰 的研 究 较 少 , 文 复 习近 年 本 的文献 , 简述 副交 感神 经对 于心 衰 的影 响 。
1 正 常 生 理 状 态 及 心 衰 时 心 脏 副 交 感 系统 的 功 能
1 1 概 述 .
也有 M 受 体 。M 受 体 有 不 同 的亚 型 , M2 M3 如 、 、 M4等 。在 正 常 生 理 状 态 下 , M2受 体 占有 绝 对 优
势 , 通 过 G 蛋 白依 赖 的 内 向整 流 钾 离 子 ( R 可 GI K) 通 道 , 活 G 蛋 白门控 的心 房 钾通 道 (KAC ) , 激 I h等 减慢 心 率 , 加 平 滑 肌 收 缩 , 弱 心 肌 收 缩 力 。扩 增 减
心脏 的副交感 神 经 起 自脑 干 的脑 神 经 核 , 过 通 迷走 神经 传 出 , 位 于 心 脏 脂 肪 垫 的 神 经 节 , 活 在 激
国 际 心血 管 病 杂 志 2 1 0 0年 7 第 3 月 7卷 第 4期 It ado as cDs n C riv J i,
— —
, . ! !


21 ・ 3
副交感 神经 系统 与心 力 衰 竭
唐 文棵 综述 魏 盟 审 校
【 要】 交感与 副交感 神 经共 同组 成 了 内脏 的 自主神 经 系统 , 年 的研 究显 示 , 摘 近 副
2 1 减 慢 心 率 增 加 心 率 变 异 性 .
副 交感神 经 的传 递 介 质是 乙酰 胆 碱 , 过 2种 通
作 者 单 位 :0 2 3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附 属 第 六 人 民 医 院 心 血管 内科 203
【 关键 词1 副交感神 经 系统 ; 迷走 神 经 ; 力衰竭 ; 疗 心 治
DoI 1 . 9 9 j is . 7 — 5 3 2 1 . 4 0 7 :0 3 6 /.s n 1 3 6 8 . 0 0 0 . 0 6
交感 神 经 系统 对 心 力 衰 竭 ( 衰 ) 心 的预 后 起 重
经 , 布于 内脏 、 分 心血 管 和 腺 体 , 调 节这 些 器 官 的 并
功能 。它们对 于 同一 器 官 的 调 节并 非 简 单 的对立 ,
更像 是种 复 杂 的 交 互 , 消 彼 长 。在 休 息 时 , 交 此 副
感 占据 绝 对 的 优 势 , 为 迷 走 紧 张 , 在 应 激 等 条 称 但
中, 主要 作 用 是 交 换 神经 元 , 以 N 受 体 不 直 接影 所 响靶 器 官 。动 物 实 验 中选 择 性 破 坏 或 拮抗 N 受 体 可 以明显 影响 副交感 功 能 , 暴 露 于 N 受 体 激 动剂 而
治疗 后 , 室率 减慢 , 心 提示 副交 感神 经功 能改 善 ] 。
相关 。
受体 ( 受 体 ) M 。副 交 感 神 经 通 过 影 响 交 感 神经 或
者直 接抑制 窦房 结 功 能来 减 慢 心 率 , 以减 慢 房室 可 结传 导 , 可 以作 用 于 血 管 , 过 激 活 下 游 一 氧 化 也 通 氮( No) 的合成或 者直 接松 弛平 滑肌 , 张血 管I 。 扩 1 ] 副 交感 和 交 感 神 经 共 同 组 成 了人 类 的 自主 神
2 副 交 感 对 于 心 衰 的 作 用 机 制
作 为副 交感 神经 受 体 的 M 受 体 刺 激后 能拮 抗 上 述
作 用 , 受 体 兴奋 剂 cr a h l 拮 抗 交 感 导 致 的 M ab c o 能
心肌凋 亡 , 善 预后[ 。 改 2 ] 12 副 交 感神 经 受 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