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护理论文
【精品文档】颈椎病护理论文-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颈椎病护理论文篇一:颈椎病康复护理论文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体会[关键词] 颈椎病康复[中图分类号] r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X)-08-180-01颈、肩、腰腿痛以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有统计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201X年的15%。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我科201X年5月至201X年5月收治颈椎病病人25例,其中40岁以下12例,40岁以上13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或缓解。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及分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颈,肩,背,上肢疼痛,甚至四肢麻木,可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神经根型是压迫或刺激椎管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引起的症状。
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颈僵硬,且反复发作。
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
上颈椎病变,以颈椎疼痛,向枕部放射,枕部感觉障碍或皮肤麻木。
下颈椎病变,颈肩部疼痛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和疼痛。
并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表现。
1.2 脊髓型是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
表现为颈肩痛伴有四肢麻木、肌力减弱或步态异常,胸或腰部有束带感。
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篇二: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论文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颈椎病人采用牵引、按摩、中药熏洗、针灸、手法整复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等,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康复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 是骨科 的一种 常见病 , 多发 病 , 是 一种危 害较 疗 。 主动配合护理 , 避免并发症发生 , 保证治疗效果 。 同时征得病人 大的疾病[ 1 l 。 有踩棉花感 , 走路不稳 是该型颈椎病人入院的重要症 同意 . 播放轻音乐 , 鼓励其怡情悦志 , 以保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 状囱 , 大 多数学者认 为脊髓 型颈 椎病 一经诊 断应早期 选择手 术治 2 . 1 . 2气管食 道推移训练 向病 人及家属 反复交待推 移训练 的重 疗[ 1 】 ,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 病最常用 的术式之一I 引 。 三分治疗 , 要性 , 解释 推移训练 的 目的和要求 , 使之积极有效配合 。方法 : 训 七 分护理 , 护理配合能有效保证手术效果 。康复护理 是指临床护 练前修剪指 甲, 以防损伤 颈部皮肤 。 训练时病人取仰 卧位 。 枕头 垫 士应用医学 、 社会学 及教 育学等 多学科 的知识对病人 进行反复训 于肩下 , 头后伸 , 用2 - 4指指 端在皮外插 入切 口一侧 内脏鞘 与 血 练, 以达到最大 限度地 改善病人活动能力 的一种系统化护理计划 。 管神经鞘 间隙处嘲 , 将气管食管 向非手术测推移 , 开始时用力尽 量 康复效果受多种 因素影响 , 我 院对 脊髓 型手术患者采 用个性化 的 缓 和 . 频率为每分钟 5次 , 使患者有个 适应 的过程 , 推移 5 — 8 ai r n 康复护理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后[ 3 _ . 用力稍加强 , 尽量把气管 和食 管推过 中线 。 如 此反复训 练 3 — 5 d . 开始每次持续 1 0 ~ 2 0 m i n , 逐渐增加 至 3 0 — 6 0 a r i n , 一般要求 手 能触 到病人椎体前缘最好 。
一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颈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颈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关键词】颈椎术后;颈脊髓损伤;康复护理2008年2月9日我科收治了1例颈椎病术后并发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入院后患者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自理缺陷,神经衰弱,经过2个月的精心护理,康复出院。
随访1年,患者已可自主行走,生活能自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2008年1月20日以颈椎管狭窄在当地医院行颈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并发颈脊髓损伤,出现肌力减退,感觉减退,神经衰弱。
遂于2月9日入我科行康复治疗。
入院时患者睡眠形态紊乱;生活自理缺陷:不能自主行走,不能独自吃饭、吃药、穿衣等;感觉灵敏度欠缺: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解纽扣、握持筷子等。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血压17.3/11.3 kPa,心率72次/min,律齐;脊柱四肢无畸形,膝反射正常,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2级,双巴氏征阳性,颈部后侧正中可见约20 cm手术瘢痕,愈合好,大便3~5 d一次,小便正常。
2康复护理患者康复锻炼的种类以有氧运动为主,依照患者的病情变化设计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
运动方式从被动运动渐进到被动-协助运动再到主动运动,最终达到阻力运动。
训练强度、时间和次数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2.1第一阶段①肌力增强锻炼。
患者的肢体肌力减弱,利用患者现存的活动功能,在少量协助下进行日常功能活动,进行肌肉主动舒缩;患者肢体感觉弱,应及早开始由近及远进行按摩,2~3次/d,5~10 min/次。
②改善关节活动度。
初期对患肢进行被动活动,如肩关节的外展、上举,前臂活动,50~100次/组,2~3组/d。
利用上肢被动活动器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2次/d,20 min/次;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被动活动2组/d,50~100次/组;利用下肢活动器进行髋、膝屈伸锻炼,2次/d,30 min/次;踝关节的背伸及足趾屈伸活动2组/d,50~100次/组。
浅谈颈椎病护理论文

浅谈颈椎病护理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1 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4.1 情志护理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2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
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
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
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第 l 卷 1 00 4 O月下旬 刊
障碍 , 并引起脊髓 功能障碍的疾病 , 手术治 疗是重要 的治疗方
法之一。 我科对保 守治疗无效的脊髓型颈椎 病患者实行颈椎前 路手术 , 去除 间盘 、 间融合器 ( ae 置人 、 椎 Cg) 钛板 内固定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颈前路术后科学的护理和康 复指导对于患者功
能恢复意义重大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饮食护理 : 术后 6h可饮 少量水及进流质饮食 , 并嘱患者缓 慢吞咽 , 以防呛咳和误吸 。 术后逐渐改为半流食及普食 , 注意增
7 岁, l 平均年龄 5 .岁 ; 43 病程 6个月 ~ 。 1 手 术方法 . 2
2 结果
作者简介 : 曲彩云 , ,2 大专学历 , 女 3 岁, 毕业于 中国医学科 学院协
和医科大学 , 护师。E malB a Wqo 6 .o — i o u i@1 3t m :
[ 朱玉真. 1 ] 颈前路手术治疗 颈椎脊髓损伤 患者的护理[ _ J 齐鲁护理杂 ]
志 ,0 4,0 2 :2 . 2 0 1 ( ) 15
(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 12 )
中树立起 良好形 象。 加强语 言沟通 , 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 护理人
员对 患者应 态度和蔼 、 耐心真诚并充 满热情 , 当使 用亲切称 恰
颈前 路 手术 治 疗 脊 髓型 颈椎 病 的术后 护 理
曲彩云 刘 静
( 中国兵器 工业北京北方 医院, 北京 1 0 8 ) 0 0 9
要 的作用 。
参考文献
血肿 , 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 保持血 氧饱 和度在 9 %以上。 5 鼓励患 者咳嗽 、咳痰 , 必要时给予吸痰及雾化吸入等处理 , 保持呼吸 道通畅。床边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 、 氧气 、 电动吸引器等t 1 】 。
中医药学论文:一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

一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摘要]报告1例项痹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通过中医辨证运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子午流注—对症局部穴位艾灸、刮痧、中药热熨及中药外敷等措施,制定个性化饮食护理及情志护理方案,指导患者“米”字颈椎康复操、抗衡米子功、颈椎生理曲度训练,干预后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好转。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中医护理;康复护理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病理改变引起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刺激或受压,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又名“项痹”。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病因无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伤、畸形等几个方面。
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不通则痛”,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客居经脉,气血瘀滞为标[1]。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史,缘患者2018年4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无头晕头痛,行走稳定性欠佳,后至当地医院住院,查颈椎MR,提示:颈椎退行性变:C4-5、C5-6及C6-7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予出院。
出院后反复出现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有站立不稳感,可行走但稳定性欠佳,休息后无明显改善,予当地门诊行理疗等治疗(具体资料未提供)症状仍反复。
一周前患者自觉颈部疼痛伴上肢麻木较前加重,伴站立不稳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拟“脊髓型颈椎病”于2018年07月24日收入针灸科。
入科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6/85mmHg。
中医望闻问切:神清,精神一般,情绪焦虑,表情自如,面色正常,形体适中;言语清晰,语声正常,气息平顺,未闻及异常气味;毛发浓密,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白苔;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进展

Abstract It introduced the daily nursing care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 thy patients,which include living habit,choosing suitable pillow ,diet,persis— ting of physical activity.A nd it expound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 tients w 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 yelopathy.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daily nursing;perioperative nurs— ing care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6493(2009)1B一0098—02
脊髓 型 颈 椎 病 是 由于 颈 椎 的 病 变 ,向 后 突 出 的 椎 间 盘 或 颈 1.3 饮食 护 理 颈 椎 病 病 人 多 为 中 老 年 、身 体 虚 弱 者 ,故 饮 食
因 此 预 防 颈 椎 病 首 先 从 家 庭 生 活 开 始 。 注 意 日常 生 活 体 位 ,暂 症 状 ,并 要 求 病 人 避 免 滥 用 温 补 药 和 药 酒 【3]。
停 某 些 活 动 ,避 免 在 家 里躺 着 看 书 、看 电 视 (包 括 前 倾 仰 头 或 斜 1.4 坚 持 体 育 锻 炼 指 导 病 人 每 天 做 颈 部 轻 柔 活 动 (如 医疗 体
于 被 迫 体 位 ,尽 可 能 改 善 工 作 条 件 ,如 调 节 工 作 台 的高 度 符 合 个 取 站 位 或 坐 位 ,双 手 叉 腰 ,头轮 流 向 左 、右 旋 转 。动 作 须 缓 慢 ,当
优质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蒋耀颖,董婉华,李凌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椎体退变及相邻软组织退变导致 颈脊髓的压迫造成颈脊髓受损。颈脊髓受压后脊髓型颈椎 病患者可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四肢的 麻木感和无 力 感、四 肢 活 动 不 灵 活、走 路 出 现 踩 棉 花 感 觉 等[1]。一经确诊 则 首 选 颈 椎 减 压 手 术 治 疗[2]。 脊 髓 型 颈 椎 病造成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和疼痛感增加了患者本身的负面 情绪,影响了脊髓 型 颈 椎 病 颈 脊 髓 减 压 手 术 治 疗 的 效 果 ,增 加了颈脊髓减压手术术后并发症问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尽早地进行减压 手 术,再 配 合 有 效 的 护 理 干 预,可 以 大 大 缓 解患者的负面情 绪,减 轻 患 者 减 压 术 后 的 疼 痛 感,促 进 患 者 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4. 康复护理。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于脊髓型颈 椎病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前 术后肢体的功能变化进行仔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积极指导其进行康复运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可以组
·49·
织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颈肩部进行按摩,同时对患者的下肢进 行屈伸等动作训练。
5. 并发症预防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 多,常见并发症有 食 道 损 伤、局 部 血 肿 压 迫 气 管、脑 脊 液 漏、 感染、神经损伤等。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手术后进行详细的观 察和记录,及时发现患者手术后出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对应 的处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yndrome of spinal)是因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40至60岁为高发年龄[1]。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2-01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1临床资料
26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2-69岁。
住院天数:最少7天,最多21天。
2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为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沉、疼痛、肌肉发紧行走不稳、步态笨拙、发抖、无力等。
有人诉说如“踩棉花感”,头重脚轻,摇摇欲倒。
初期常呈间歇性,劳累、行走过久等可使症状加剧。
脊髓型颈椎病多以下肢症状为主,上肢症状轻微,虽然可有上胶沉重无力、动作不灵等,但多无神经根性疼痛。
3临床护理
3.1颈椎病的预防用科学的方法防治疾病;保持乐观情绪,与临床医生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进行颈肩部肌肉功能锻炼,在工作间隙时,做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
疲劳,又能增加肌肉力量,韧度和耐力,从而增加颈椎的稳定性;睡眠时保持颈椎本身生理曲线,避免高枕睡眠,高枕使头部前屈侧屈增大,颈椎的应力增加,长时期积累性劳损,使颈椎退变加速;头颈负重物,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体位导致颈椎过度疲劳,退变,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可减缓颈椎退变。
3.2护理
3.2.1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①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专业知识,科学预防、治疗与康复。
②使病人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③指导病人科学的头颈功能锻炼方法,坚持颈部椎旁肌,肩部肌群,上部躯干肌群力量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动力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防止症状复发[2]。
④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与麻木部位,强度,范围的变化;⑤监测生命体征;
⑥预防长期卧床患者的相关并发症。
3.2.2颈椎病手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害怕术后效果不满意,肢体瘫痪,疼痛麻木加重,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心理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良好的效果;请脊髓型颈椎病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及术后良好功能恢复情况,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②术前训练:颈椎前路手术中需要患者仰卧位,颈部处于略过伸位,手术中需将气管食管牵向切口对侧,才能暴露椎体,所以患者术前一周要进行气管推移训练。
同时要训练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尿潴留,便秘的发生。
③术前准备头颈胸支具,用来限制颈部活
动,防术后颈部活动过大而致伤口出血、植骨块脱落,内固定失效等。
3.3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畅通:颈前路手术术后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切口血肿压迫气管;术中牵拉气管导致咽部水肿;咽痛、颈部制动气管内膜损伤影响咳痰;手术刺激可使脊髓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无力甚至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
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减轻喉头水肿,及时吸痰通畅呼吸道。
呼吸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对术后血肿引流减压。
②注意观察切口及引流液情况:术后24小时内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切口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困难,提示活动性出血,即刻报告值班医生,并配合抢救。
③防止植骨块脱落与内固定失效:颈椎过度活动时,使椎体与植骨块椎体和钢板之间产生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内固定失效,导致手术失败。
因此术后头颈胸支具固定,严格限制颈部活动,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轴线翻身,不能旋转。
④观察四肢感觉运动与肌力:术中脊髓损伤,术后创面渗血压迫脊髓可导致四肢瘫加重,术后必须密切观察四肢感觉运动肌力及大小便功能,若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减退,感觉平面上升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因为脊髓受压迫时间过长可以导致脊髓不可逆性损害。
⑤预防卧床并发症:脊髓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术后要求绝对卧床,要注意卧床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失用性
肌萎缩、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的发生。
应用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给患者睡海绵床或气垫床,骶尾部四肢勤按摩,预防褥疮与静脉血栓。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
依据医嘱指导患者带头颈胸支具在床上坐起活动,再逐渐离床活动。
4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既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又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方法、目的、作用,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增进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astrand p.exercise physiology and its role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arch phys med rehabil,1987,6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