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电压偏高分析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电压互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起着测量和保护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的情况,即二次侧输出的电压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互感器本身的质量问题。
在制造过程中,互感器的绕组、磁芯等部分可能存在制造缺陷或损坏,导致二次侧输出的电压不稳定或不准确。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互感器或进行维修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互感器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互感器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互感器的连接问题。
互感器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包括串联和并联等。
如果互感器的连接方式选择不当或连接不牢固,都有可能导致二次电压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仔细检查互感器的连接方式,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如果发现连接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连接方式。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还可能与负载变化有关。
在电力系统中,负载的变化会导致电流和电压的波动,进而影响互感器的工作。
如果负载变化较大或变化频繁,就有可能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增加电压互感器的容量,以适应负载变化。
同时,也可以调整负载的使用方式,减小负载对电压互感器的影响。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还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都可能影响互感器的工作。
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互感器的工作性能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二次电压异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在互感器周围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变化的互感器材料和结构,提高互感器的适应能力。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由互感器质量问题、连接问题、负载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
我们应该通过更换互感器、调整连接方式、增加容量、控制环境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原因分析

合格的情况下 ,C V T下节电容器绝缘油 中的 H 、C 2 Hz 、 总烃含量严重超标 ,表 明电容器 内部有严 重的放 电现象 ,
而C 2 H 、C H 、H z 含 量 都 较 高 又 表 明 内部 有 过 热 性 故
障。 将电容器中的油从底部引线小瓷套处全部放 出,拆下 C V T下节外瓷套 ,露 出电容器 内的电容单元 。检查 电容 单元外观无异常后 ,对电容元件逐个进行 电容量及绝缘测 试。绝缘测试 结果显 示 ,电容器 中有 3个 电容元件 被击 穿 ,绝缘值为零。分拆击穿的电容元件发现 ,击穿部位 附 近有大量的蜡状物 ;随机分拆 4 个未击穿的电容元件 ,也 发现 中部铝箔与绝缘膜 间有局部放 电产生的蜡状 物。解体
( 2 ) C V T角 差 比差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当 二 次 线 圈 带 额 定
运 ,上次例行试验 日期为 2 0 0 9年 8月 ,未见异 常。C V T 结构如 图 1 所示 。
上节瓷套 C I I 中节瓷套 C 1 2
C2 1,
负荷与轻 负荷时 ,角差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幅差均大于正
表2 C V T绝 缘 油 色 谱 试 验 数 据,巡查发现某 变 电站 5 0 0 k V #2母线
c V T二次 电压较正常值偏 高 5 V。将 5 0 0 k V #2母线转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7
关键词 C V T 电压异 常 电容分压器 解体
0 引言
电容 式 电压 互感器 ( c V T) 是 由电容 分压器 和 电磁单
元 组 成 的 具 有 独 特 结 构 的 一 种 电气 设 备 。它 兼 顾 了 电压
修后 进 行 高压 试 验发 现 ,5 0 0 k V #2 母线 C V T的 C 2 1 的 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特点及其二次回路异常处理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其二次回路异常处理【摘要】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正常供电。
本文阐述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特点;常见故障;案例分析一、概述1、电压互感器的作用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担负着把高电压按比例变成低电压的任务。
电压互感器作为各种测量、计量、仪表和继电保护的重要器件,是电气二次回路与一次系统相连络的枢纽。
可使仪表、继电保护及运行人员与高压系统绝缘、隔离,解除高电压给二次回路及运行人员带来的威胁,确保人的生命及设备的安全。
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又由于其绝缘耐压强度高,故使用可靠性高。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不仅体积小,而且其电容分压器能兼做高频载波用的耦合电容器,有效地节省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一次设备,负责将高电压转换为较低的标准电压,提供给系统中的电气测量装置、电能计量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
由于传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易产生铁磁谐振,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不会与外部元件(开关断口电容)形成铁磁谐振,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耐绝缘冲击强度高、绝缘裕度大等优点,在高压系统中广泛使用二、电压互感器常规检查及常见故障1、常规检查,可通过巡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发现缺陷。
(1)所接表计指示是否正常、保护装置是否误动作。
(2)电压互感器烧坏,二次侧和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3)电压互感器运行中,本体有较大的不均匀噪声。
(4)电压互感器运行时,本体有较高的温升,有异味。
(5)端子箱清洁、受潮情况。
(6)检查二次回路的电缆及导线有无腐蚀和损伤现象。
(7)电压互感器瓷瓶是否清洁、完整,有无损坏及裂纹,有无放电现象。
(8)电压互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其二次回路异常处理无漏油现象。
2、常见故障原因(1)电压互感器因内部故障过热(若匝间短路、铁芯短路)产生高温,使其油位急剧上升,并由于膨胀作用产生漏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电网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主要是由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两部分组成。
由于它结构简单且可兼具多种设备的功能,近几年,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CVT 具有绝缘强度高、能够降低雷电冲击波头陡度、不会与系统发生铁磁谐振、造价低且能兼作耦合电容器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等优点,在电力系统已被广泛采用。
从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CVT 总体运行情况是良好的,但也出现缺陷或故障,本文通过分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 故障,并提出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故障措施。
关键词:互感器;故障;预防措施一、CV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VT 主要部分由电容单元和电磁单元组成,另外再加一些辅助装置如保护避雷器等。
其中电容单元主要由主电容C1和分压电容C2组成,主电容和分压电容均是由许多电容元件串联构成。
500kV CVT 内电容元件多达数百只。
主电容C1和分压电容C2均安装在瓷套内。
500kV级设备中有3 节瓷套,220kV 级设备则有2节瓷套,而110kV 级设备中只有1 节瓷套。
电磁单元主要由中间变压器,补偿电抗器和阻尼器等组成,对于油浸式CVT,它们通常安装在密封油箱里。
其工作原理为:电容单元通过电容分压将系统一次电压进行降压,作为中间变压器的输入,此时对中间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可大大降低。
中间变压器再将电压降低,供电能计量、继电保护等装置使用;补偿电抗器实现调节整个回路的电抗以达到与电容器的容抗相抵消的目的,补偿容抗压降随二次负荷变化对CVT 的影响。
阻尼器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谐振能量,以抑制CVT 自身的铁磁谐振。
避雷器防止分压电容上产生过电压时对电磁单元造成损坏。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电容器分压、中间变压器降压、电抗补偿和阻尼器保护。
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故障的原因1、电容单元部分的故障原因(1)CVT 本身的质量缺陷。
运行经验表明,CVT设备缺陷中电容单元故障最多。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偏高现象的试验分析

由正常 的 5.V升 至 6 V其余两相 正常)开 口绕组 7 7 3 ( ,
电压达 到 5 ( V 正常情况下小于 1 左右 ,2 k 母 V) 20VI
试 其 电容 量和 介 质损 耗 , 节 耦 合 电容 器 C 上 采 用
C T二 次 电压输 出正常 , V 现场 检 查 C T外观 正 常 , V
收 稿 日期 :0 8 0 —1 20 — 8 5 作者简介 : 罗军川 (9 6 ) , 16 一 , 四川剑阁人,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致力于电气设备绝缘诊断与分析研究领域.
一
51一
20年第6 08 期
华 中 电 力
C: 。 绝缘 已 C2C 采 用 自激法 测量 。测量 接 1 :
波器 动作 。 障发生 后 , 运行 状态 下 , 次调 试人 故 在 二
员分 别 直 接对 3个二 次 电压 线 圈进 行 输 出 电 压测
: I :
图 1
CVT 结 构 原 理 图
量 . 量 发 现 2 0k 母 C T二 次 绕组 电压 A相 测 2 V l I V
为 彻底 查 寻该 C T二 次 电压 输 出异 常偏 高 的 V 真 正原 因 , 是在停 电检查 二次 回路 未见 异 常后测 于
匕
B
密 封 不 良导 致 电容 分 压 器 内部 绝 缘 受潮 使 电容 量 和介 质损 耗增 大 、 次 电压偏 高 的典 型 案例 的试 验 二
分 析方法 , 以供 参 考 。
1 故 障特 征
20 0 6年 1 月 ,四川 广 元 电业 局 2 0k 白石 1 2 V 岩 变 电站 在 电 网正 常 运 行 条 件 下 ,2 V故 障 录 2 0k
一起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偏高的分析处理

…
…
…
…
…
…
…
…
…
.
皇王研霾一 -
浅 析 弱 电 控 制 强 电策 略
中北大学 山西太原 国营七八五 厂 郑隽鹏 王小广
【 摘要 】弱电系统作为宜控制,方便操作 ,安全可 靠的系统 ,在广泛应用于强电网络与强电系统中,将极 大改善原有 强电网络 的高危 险,难操作 的难 点。同时,作为弱电 系统的单片机,软件技术室支撑 弱电发展的重要保障。
【 关键词】弱电;强电;控 制
强电和弱点的定义 “ 强 电”其 实就 是一般说的高低压 电工 , 包括值班 以及运行维修 ,从2 2 0 / 3 8 0 V {  ̄ 压 电路 到I O 0 0 K V 的超 高压送变 电都属 于强电,强 电的 特征就是 动力传输;而弱 电所 涵盖的范围则宽 泛 得 多,譬 如 通讯 、 电子 、计 算机 、广 播 电 视 、手机 、医疗仪器 、各种家 用电子电器等 , 以及所有 不属于强 电范畴 的内部含有 电子 电路 的各行各 业的器械、设备 ,都属于我们所说 的 “弱 电 ”,弱 电一 般不 是为 了传 递 和输 出动 力 ,而 是通过 电子 电路达成特 定的功能或完成 特定 的控 制。而且强 电和弱 电不是 以电压等级 来划 分 的,譬 ̄ 1 3 6 V 以下安全 电压 的照明 电路 仍然属 于强电范畴 ,但是 内有3 0 K V 高压 的电视 机 电路仍然属于弱 电领域。 在 强 电系 统 的发展 过程 中,单 纯 的依靠 强 电控 制系统 已经远远 不能满足技术方面 、操 控性方 面的要求 ,所 以研 究弱电控制强 电的发 展 ,对 我国的发展有着很重 要的意义 。如在发 电厂和 变 电站的控制 、信 号和测量系统不仅可 以采用 强 电方 式 ,也可 以采 用 弱 电方式 。随 着弱 电技术的发展 以及微 型计算机 的应用 ,控 制 、信 号和测量系统逐 步实现了弱 电化和 自 动 化。 二 、电气自动化 的现状 笔者将 自己的理解和相关专业人 员结合 , 认 为电气 自动化 的发展 ,很大程度是依靠 弱电 控 制强电技术 的发展 ,为此做出总结 ,只要包 括 几个方面 : ( 1 ) 发展平 台开放式 依靠O P C 和W i n d o w s 平台等技术 ,发展平 台 开 放式,结合合适 的电气技术,对未来 的发展 起着 非常重要 的作用 。 ( 2 ) I E C 6 1 1 3 1 标准使 得接 口标准化 现在全球 有上 百家P L C 的生产企 业 ,四百 多种P L C 产品 ,但是P L C 产品的编程语 言和表达 方 式并不相 同,相互 结合不方便 。I E C 6 1 1 3 1 的 颁 布解决 了这一 问题 。它不但促使 了产 品的编 程 接 口标准化 ,还 定义了语法和语义 。 目前, I E C 6 1 1 3 1 被控制系统厂 商采纳,并成为一 个国 际化的标准 ,它不但 容易管理程序 ,还缩 短了 编程周期 ,极大地提高 了使用效率 。 ( 3 ) W i n d o w s 正成为标准平台 在 电气 自动化领域 ,不但微软 的技术 成为 工 业控 制 的标准平 台和规范,而且P C 和 网络技 术在 商业和企业 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 。以P C 技术 为基础 的人机界面得 到普及 ,以P c 技术为基础 的控 制系统得到广泛 的利用 ,这都是 由于 该技 术 的灵活 性和 易于集成等 特点 。因为W i n d o w s
一起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压异常的分析处理

置 中耦合 电容 器 两 种 设 备 的功 能 ¨ ,同 时 , 在实 际应用 中又能 可靠 阻尼铁 磁谐 振并 具备优 良的瞬
变响应特 性 、 济成本 较低 等 , 经 故近 几年在 电力 系 统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电压 输 出异 常 、 次端 子排 烧 坏 、 二 电容 器击 穿 、 爆 炸等 。其主要原 因是 电容分压器 和电磁单 元 绝缘 水 平下 降 、 磁谐 振 、 铁 内部 元器 件 击穿 、 计 设 不 合理等 。此外 , 最容 易忽视 的 问题是 C T电容 V 分压 器安装 错误 导致参 数不 匹配 。笔者 简要叙 述
lmi ae n otg sg as i d c t r p ry a tr r g l t n o a a io ni o ie Att e i n t sa d v la e i n l n i ae p o e l e e u a i fr c p ctr u t n st . h f o s s me t a i me,a v s b e s g e t n r p s r i tlai n a d c mmiso ig o d ia l u g si s p o o e f nsalto n o o o si n n fCVT b fr p r - eo e o e a
了河 南某 电厂 2台 5 0 k V 0 V C T电压 异 常故 障情
第 3 卷 第 2期 l 21 00年 4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P w rCa a i r& Re cie P we o e s t n o e p ct o a t o rC mp n ai v o
V0 . No 2 I3l .
Apr 2 0 . 0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电压偏高分析

A = : “ ( “ ) /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其中 为 A的隶 属度 函数 , U : “ [ o , 1 ] , ( ) 指 出了 U f 在 中隶属 程度 。其 中 ( ) [ o , 1 1 ,1 ≤ i ≤ n 。 定义1 :令 y ( f ) , ( f 一, 0 , 1 — 2- - ) 是 论 述 域 集 R上 的一 个 子 集 ,且 模 糊 集 合 ( } ) , ( f - 1 — 2・ ・ ) 定义 在 论 述 域集 R上 。令 F ( t ) 是” , ( t ) , ( l 一 2- )
列 对游 客 量进 行 了预测 u ,取得 了较 好 的预测 效 果 。
本 文首 先对 历 史 的 电力 负荷 数据 进 行模 糊 处理 ,建立 了相应 的时 变模 糊 时 间序 列模 型 。然 后 采 用模 糊 时 间序 列模 型预 测 未来 小 时 的 电力 负荷 。同 时讨 论 了论述 域 集 区 间长 度和 预 测 窗 口对 预测 精度 的影 响 。采 用模 糊 时 间序 列模 型 进行 电力负 荷 预测 ,克 服 了传 统时 间序 列 在 建立 离 散 的递推 模 型 时 需要 准确 的数 据 的 缺 点 ,消 除 了病态 数 据对 模 型 的影 响 。利 用 山 东某 电 网 的数据 进 行 法… 和统 计方 法 “ 两 大 类 。在 统 计 方法 中时 间 序 列方 法 是 应 数据 仿 真取得 了较高 的预 测精 度 。
2 . 模糊 时 间序 列 S o n g 和C h i s s o m “ 依循 着Z a d e h 提 出 的模糊 集 合理 论 ,提 出 如 下 的模 糊 时 间 序 列概 念 。令 为 论 述域 集 , u = , } , 一 个 定 义在 论述 域 集上 的模 糊集 合 如 下所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电压偏高分析【摘要】结合解体检查的结果和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同一批次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出现类似故障,详细分析了一起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出现二次输出电压偏高的故障原因。
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洁净度不满足分切铝箔的要求,分切过程中碎颗粒粉尘和其它异物粘附在铝箔表面。
在长期的运行电压作用下,由于局部场强集中,产生局部放电,致使周围油劣化而产生蜡状物。
产生的蜡状物更导致局部场强集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薄膜及铝箔击穿。
另外,还结合系统运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元件;击穿;故障1.引言如果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电容分压器电容元件所使用铝箔在分切过程中环境控制不严,工作现场洁净度不满足要求(清洁度要求为6级,即动态悬浮粒子(粒径≥0.5μm)的最大浓度限值(pc/L)35.2),可能使得在分切过程中碎颗粒粉尘和其它异物粘附在铝箔表面,引起铝箔表面局部场强分布不均匀,由于电容元件设计场强远高于其它电气设备,在长期的运行电压作用下产生低能局部放电,致使周围油劣化而造成蜡状物的形成,导致局部场强分布更加不均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增大,二次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严重时导致主绝缘击穿,引起电容分压器爆炸。
本文介绍了此类故障的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2.故障及检查情况2.1 故障情况2011年3月21日,某500kV站运行人员通过监控机发现500kV2号母线电压异常,A、B、C三相电压分别为304.6、302.5和302.2kV,该站500kV1号母线A相电压为302.3kV,500kV2号母线A相电压偏高。
专业人员从端子箱测量500kV母线及线路A相CVT的二次输出电压,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二次输出电压测试值500kV1号母线测试点二次输出电压值(V)500kV2号母线测试点二次输出电压值(V)1号母线CVT 60.69 2号母线CVT 61.01某Ⅰ线CVT 60.77 某Ⅰ线CVT 60.75某Ⅱ线CVT 60.74 某Ⅱ线CVT 60.68某线CVT 60.77 某线CVT 60.76——某线CVT 60.72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500kV2号母线A相CVT二次输出电压偏高。
2号母线CVT退出运行后,经检查,A相CVT二次回路完好,故进一步对该CVT 一次部分进行检查和试验。
2.2 外观检查情况该站500kV2号母线A相CVT外表清洁、连接可靠,未发现闪络、渗油及其它异常。
该CVT为某生产厂家2002年08月出厂的TYD500/-0.005H型产品,2003年08月15日投入运行。
上次停电例行试验日期为2010年08月25日,试验数据未见异常。
该CVT电气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气接线图2.3 试验检查情况为查找故障原因,对500kV2号母线A相CVT进行试验检查。
电容分压器极间、二次绕组等绝缘电阻测试结果正常,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试结果见表2,未发现异常,采用自激法测量介损和电容量[1-2],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C21电容量与出厂值相比增大3.25%,超过规程警示值2%,且介损值同样超过规程注意值0.0025[3]。
C21以往介损和电容量测量数据如表4所示,测量数据未发现异常。
表2 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数据测试时间1a-1n(Ω) 2a-2n(Ω) Da-dn(Ω)环境温度(℃)2003-03(交接试验)0.025 0.037 0.106 232011-04 0.028 0.041 0.112 28表3 电容量及tanδ测量数据测试时间C11 C12 C21 C22tanδ2011-04 0.00075 0.00053 0.00351 0.000512010-08 0.00054 0.00057 0.00051 0.00095电容量(pF) 2011-04 15390 15400 18420 964002002-08(出厂值)15400 15200 17840 96270误差(%) -0.06 1.32 3.25 0.14表4 C21电容量及tanδ以往测量数据2002-10 2004-05 2007-06 2008-04 2010-08tanδ0.00045 0.00071 0.00045 0.00055 0.00051电容量(pF)17840 17820 17740 17780 17650误差(%) 0 -0.11 -0.56 -0.34 -1.07根据试验检查结果,得出下面几个初步结论:(1)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数据与交接试验数据相比,无明显变化,所以二次输出电压升高不是由于二次绕组出现故障而产生的;(2)由试验数值可以看出C21电容量增量为3.25%,C11、C12、C22电容量无明显变化。
从图1中可以看出,C1=C11C12C21/(C12C21+C11C21+C11C12),C21电容量增大引起C1数值增大。
C1数值增大,C22电容量无明显变化。
在运行中,C22的两端电压为UC22≈UNC1/(C1+C22),C1数值增大导致C22的两端电压升高,而二次输出电压与C22的两端电压成正比关系,即C1数值增大会造成二次输出电压升高。
综合考虑上面两方面因素,C21电容量增大是导致A 相CVT二次输出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
2.4 解体检查情况为进一步查明故障原因,将500kV2号母线A相CVT进行了解体检查。
图2 电容元件的击穿情况打开瓷套与油箱的紧固件,吊起瓷套,发现电容单元外观检查无异常。
对每只电容元件进行绝缘电阻(500V)和电容量测试,结果发现C21有三只电容元件绝缘电阻和电容量均为零。
展开该3只电容元件,发现已完全击穿,击穿点均位于电容元件中部,且电容元件铝箔表面有大量蜡状物,如图2所示。
展开绝缘电阻和电容量正常的电容元件,发现部分电容元件铝箔同样有蜡状物,如图3所示。
图3 铝箔表面存在的蜡状物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原因,对同批次B、C相CVT进行解体检查,结果发现B相CVT下节C21有1个电容元件击穿,击穿点均位于电容元件中部,如图4所示,且两只CVT部分电容元件铝箔表面均发现有蜡状物产生,如图5所示。
图4 电容元件的击穿情况图5 铝箔表面存在的蜡状物3.故障原因分析从上面可以看出,该500kV站500kV2号母线A相CVT同批次产品电容元件铝箔表面产生蜡状物具有普遍性,但位置不固定,且解体过程中,未发现电容元件铝箔表面有明显褶皱现象,基本排除了由于电容元件绕制工艺不满足工艺要求造成电容元件击穿的可能性。
据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介绍,该厂对进厂的薄膜材料有非常严格的检测制度,且该CVT用薄膜材料检测结果正常,可以判断薄膜弱点比例满足标准要求。
另据该CVT生产厂家人员介绍,该CVT出厂日期为2002年08月,当时市场上该CVT所使用规格铝箔的使用量较少,铝箔生产厂家很少提供此类规格的铝箔。
为满足部分CVT生产需要,该CVT生产厂家自己分切铝箔,但在分切铝箔的过程中,由于洁净度不满足要求(清洁度要求为6级,即动态悬浮粒子(粒径≥0.5μm)的最大浓度限值(pc/L)35.2),使得分切过程中碎颗粒粉尘和其它异物粘附在铝箔表面,在长期的运行电压作用下,该处局部场强集中,产生低能局部放电,致使周围油劣化而产生蜡状物,而蜡状物的存在更导致局部场强集中,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薄膜及铝箔击穿。
4.预防措施与该500kV站500kV2号母线CVT同批次的部分产品仍在网运行,为了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监管巡视力度,发现有声响、二次侧三相输出电压长时间不平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利用各种停电机会,加强对CVT的检查和维护,试验中,应注意观察C11、C12、C21、C22的介损和电容量有无明显异常。
(3)红外精确测温诊断设备故障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特征,日常维护中重视红外精确测温的应用,通过对CVT进行精确测温及早发现设备的缺陷,排除事故隐患[4-7]。
(4)生产厂家应严格控制工艺流程,同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8-11]。
5.结束语该500kV站500kV2号母线A相CVT损坏的原因为所使用的铝箔在分切过程中,外部环境洁净度不满足要求而造成的。
生产厂家在CVT制造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细化工艺控制卡,做到每个生产细节都得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1]陈天翔,王寅仲.电气试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韩程亮,李律.关于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现场试验方法的探讨[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6):42-46.[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4]何子东.红外监测诊断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8(34)6:1310-1312.[5]陈衡,候善敬.电力设备故障红外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6]DL/T 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7]李顺尧,陈世昌,刘勤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带电监测方法[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6):47-52.[8]梅中原,史海洋,付大志.高压电力电容器极板边缘电场的简易计算[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1):42-50.[9]全永利,邬建雄,张波.电容器组合介质介电常数与压紧系数关系浅析[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1):35-37.[10]菅志强,安鸽,张文军.一种全膜电力电容器实际压紧系数的计算方法[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6):33-36.[11]王振东,陈翠华.浅谈金属化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有效控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2,33(3):61-64.刘胜军,现供职于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监督专业管理工作。
吴争,现供职于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气试验工作。
刘钊,现供职于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气试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