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铁布衫法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山市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山市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
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
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
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颇有恢宏的气象。
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
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
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
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二、问题研究1.关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聊斋志异》选本上将此文的体裁定为散文,这是正确的,因为它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
但从初学者学习的需要来看,倒无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写性的说明文,因为作者的意图是用描写的手段来说明这种自然景象由生到灭的全过程。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豪侠情结

多月才康复 , 后跟师父说起济南的经历 , 日 师父大惊不已: 你太鲁 莽 了! 要不 是先报 上 我 的名 号 , 这条 腿早 断 了 ! 翁不愧 为行 文 你 蒲
高手 ,用 少 林 高 僧 的惊 诧 来 反 衬 年 轻尼 姑 神 秘 莫测 的武 功 和 身
份, 如此对 比令人过 目不忘 。而我们也只知道了李超 的师父是少
李超的路数。尼姑原本要大方地甘拜下风 , 李超却年少气盛一意 决高下 , 于是“ 方颉颃间 , 即遂止。李问其故 , 尼 但笑不言。李以为 怯, 因请再角, 尼乃起。少问, 李腾以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 。李
觉膝下 如 中刀 斧 , 仆 不能 起 。 ” 蹶 这一 段 的描 写 紧 张而精 彩 , 过 通 简练 的动 作 和语 言 活 现 了 比武 的场景 而且 对人 物 性情 的刻 画有 着 画龙 点 睛之 妙 。故事 的结 尾 更 是耐 人 寻 味 , 超 负伤 回家 一 个 李
六十年来_聊斋志异_在俄罗斯的传播_岳巍

·文献资料·文章编号:1002-3712(2010)01-0110-11六十年来《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传播岳巍(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在《聊斋志异》的外译史上,俄苏的译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单篇译文到选译本,从不同时期的选本到综合本,俄苏几代汉学家一直致力于聊斋小说的翻译和出版,促进了《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传播。
其中,以瓦·米·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的成就最大,他翻译的聊斋小说忠于原文,译笔高超,六十年来被一版再版,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此后还有乌斯京等人翻译过聊斋小说,阿列克谢耶夫的学生和女儿为其译文的修改完善和编选再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和译者一起为《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聊斋志异;俄罗斯;翻译;传播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新奇高超的艺术技巧倍受读者欢迎,文学史家指出:“在以志怪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
”[1](P312)实际上,《聊斋志异》也是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蒲松龄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聊斋志异》是誉满全球的名著,已经被翻译成20多收稿日期:2009-10-13作者简介:岳巍(1978-),女,山东青州人,博士,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化。
110种语言文字,是外译语种最多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
在《聊斋志异》的外译史上,俄苏的译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单篇译文到选译本,从不同时期的选本到综合本,俄苏几代汉学家一直致力于聊斋小说的翻译和出版,促进了《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传播,特别是近六十年来,传播尤其迅速。
1922年之前,在俄罗斯能见到的只是聊斋小说的零散译文。
在俄国,最先翻译聊斋故事的是瓦西里耶夫(В.П.Васильев,1818-1900,汉名王西里)院士,他选译了5篇聊斋故事并在自己的著作中简短评价《聊斋志异》时写道:“这些志怪故事不但语言精湛,且以叙事巧妙见长,因此本书非常受尊敬,版本众多。
聊斋志异(全3册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读客
聊斋志异
道士
经典
胡
版本
蛇
经典
故事
小说 鬼
秀才
圈
僧 娘 神
将军 公子 官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翻开读客版《聊斋志异》,498篇故事完整领略志怪小说之美!以1955年手稿影印本为底本,综合参校 四大重要聊斋版本,收录完整故事498篇!特别收录清代经典插图、题诗,呈现故事精髓!全新“三个圈”《聊 斋志异》,特别收录六大阅读价值!1.聊斋本事录2.版本流传图3.蒲松龄自序4.清人评点533条5.鲁迅评聊斋6.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画皮》《聂小倩》《辛十四娘》等经典 篇目都出自其中。本书以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的手稿影印本为底本,参校青柯亭刻本、清抄本《异史》、铸雪 斋抄本、二十四卷本,498篇鬼狐故事,完整呈现志怪小说之美。
2
武夷
3
小梅
4
于中丞
5
张不量
01
绩女
02
牧竖
03
张鸿渐
04
药僧
05
皂隶
06
牛飞
刁姓 太医
王子安 农妇
岳神
折狱
富翁
1
抽肠
2
红毛毡
3
安期岛
4
沅俗
5
云萝公主
1
鸟语
2
天宫
3
乔女
4
刘夫人
5
陵县狐
01
卷十
02
王货郎
03
聊斋志异之画壁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之画壁原文翻译篇一:画壁邹宗良《画壁》与柯勒律治之花邹宗良下面,我们进一步来讨论一下《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柯勒律治之花”这样一个命题。
柯勒律治是什么人?是生活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一位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和评论家,被人们称为湖畔派诗人。
柯勒律治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如果一个人在梦中穿越天堂,并且收到一枝鲜花作为他曾经到过那里的物证。
设若在梦醒之后,那枝鲜花还在他的手中,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柯勒律治所说的这种得到了曾经到过天堂的物证的假设,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同样性质的问题,中国唐代的作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一书中就已经提出来了。
段成式说——如果一个人在梦中吃了两个樱桃,等他醒来时发现樱桃核就在身边,那又会怎么样呢?唐代作家段成式所作的这种假设并没有被西方人发现,但柯勒律治所说的这种文学现象却引起了很多的西方作家和评论家的关注。
其中,十九世纪的阿根廷小说家波赫士就写过一篇叫做《柯勒律治之花》的文章,把柯勒律治所提出的这个命题称为“柯勒律治之花”。
我们说,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存在共同性或者说共通性的,比如柯勒律治所揭示的,被阿根廷小说家波赫士称为“柯勒律治之花”的这样一种文学创作现象,也曾经屡屡出现在中国古今以来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之中。
我们不妨先拿金庸的小说来做一个例子。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节:武当山的张真人张三丰,在汉水上救了明教中人常遇春的命,常遇春于是约了中了玄冥神掌、命不久长的张无忌一起到蝴蝶谷去找明教的神医胡青牛治病。
胡青牛有个外号,叫做“见死不救”,因为他曾经立过规矩,只治疗明教的人,对于明教之外的人,他是见死不救的。
张无忌不是明教中人,虽然他中了玄冥神掌,命在旦夕,胡青牛按照自己立下的规矩,拒绝给他进行治疗。
但是带了张无忌前来的常遇春是一个义气很重的人,既然张无忌的病不能得到救治,所以他也干脆拒绝接受治疗,要和张无忌一起等死。
聊斋志异(古典文库)

也许是之前看卢梭《忏悔录》太久了,冗长啰嗦的西方文字有点枯燥和压抑,我迫不及待想找一本中国的传
统经典以正心声,刚好遇见了《聊斋志异》,这本号称是中国短篇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很多女子,或痴情,
或贞烈,或勇毅,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转作此念,此亦足矣!。
目录分析
谢谢观看
5
余德
狐梦
封三娘
章阿端
花姑子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3
绿衣女
1
4
荷花三娘子
金生色
彭海秋
2
5
新郎
仙人岛
胡四娘
僧术
柳生
二商
聂政
禄数
3
云萝公主
1
4
甄后
宦娘
阿绣
2
5
小翠
0
2
0
4
0
6
钟生
梦狼附则一
天宫
0
1
细柳
0
3
梦狼
0
5
梦狼附则二
3
冤狱
1
4
刘夫人
神女
湘裙
2
5
罗祖
0
2
0
4
0
6
木雕美人
孝子
梓潼令
0
1
厍将军
0
1
彭二挣
0
3
铁布衫法
0
5
山神
吕无病
司文郎
崔猛
安期岛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褚遂良
寄生附
公孙夏
3
纫针
1
4
桓侯
粉蝶
锦瑟
《山市》语文教案

《山市》语文教案《山市》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A: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B: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C:体会山市的形成(是以什么为顺序的?)及神奇壮丽的幻境(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D: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
重点: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国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二、介绍作者、作品:投影补充.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白居易在香山/欧阳修六一欢/李清照号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苏轼爬东坡/李白采青莲)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三、指导朗读:1、小声自读,划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奂 huan 邑 yi 冥ming 甍 meng 垣 yuan 睥bi 睨 ni 亘gen 莽 mang 霄xiao 扉fei 缥piao 缈miao 逾yu 倏shu3、齐读课文一遍。
四、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
(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3、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4、山市的具体变化如何,画出描绘的词语?5、请学生以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的方式展示自己脑海中的山市。
山市》教案7(内含课堂练习)

山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读会写“蜃景、睥睨、高垣、逾时、倏忽、连亘、窗扉””等字词。
2.理解、积累“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等语汇。
3.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认识文中描述的山市蜃楼现象。
能力目标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像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课文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生动描绘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的写法。
德育目标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顺畅地诵读,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并培养想像力。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语汇,概括山市出现全过程的写景内容,把握行文思路。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文用文言形式按明晰的时间顺序,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
要完成在准确理解文句意思基础上简练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应以多形式诵读为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诱引想像法。
本文描述“山市”蜃景用语精练生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再造想像力。
领悟、延展课堂内容,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科学解释山市的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及胶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顺畅诵读,整体把握写景内容,激活学生充分的想像,领悟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海市蜃楼)“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神奇、壮观的海市幻景,听起来是奇闻,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却无缘目睹。
今天,我们将在蒲松龄的引领下去一睹同海市一样的“山市”奇景,感受其文,感受其景。
(板书文题、作者)设计(二):《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著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同学们,有谁能够接着讲出“狼三则”的故事情节?(学生试讲,教师补充)。
今天,我们要学的《山市》则近似小品,介绍一种与海市一样的自然景象——山市,请同学们欣赏摄于烟台蓬莱的海市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