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教案(1)

合集下载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请学生翻开课本的元素周期表,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4、元素周期表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
5、请同学们写出Li这一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观察到什么?
6、请同学们写出H、Li、Na、K这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什么?观察元素周期表,可看到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

同一横行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同一纵行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完成表格通过阅读课
本及自行阅
读课本,独
立完成学
习,可培养
学生的自学
能力,体会
自行学习知
识的喜悦。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及元素周期表的定义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海导航:知识回顾:1、原子1个单位正电荷;2、元素: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新知识学习: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定义:2、年,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3、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种元素2周期:种元素周期3周期:种元素元(个4周期:种元素素横行)5周期:种元素周6周期:种元素期7周期,21种元素表主族:7个主族族副族:7个副族(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I B之间零族:二、元素的性质与结构.★思考与交流:1.元素周期表为什么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2.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设计出探索方案:探索方案:理论探索()实验探索(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得出结论一、碱金属元素完成P6的表格:讨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相似性:科学探索:注意观察现象分组实验:金属钾的与氧气的反应金属钾与水的反应★思考与交流:钠和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无关系?规律: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________ ,随着核电荷数________,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_。

总结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递变性:由于核电荷数增加,碱金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

当堂达标训练: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2、(1997年全国)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编制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3、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B、6和11C、9和11D、8和164、(2000年全国)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A、X+2B、X+4C、X+8D、X+185、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57B、47C、61D、2936、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A、零族B、主族C、副族D、第Ⅷ族7、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一定是ⅡA族的元素或者是He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8.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1.1.1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2)

1.1.1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3.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言]通过我们学习知道元素有一百多种。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生](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师]对。

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板书]1.[师]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 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4[板书]周期序数=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师]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 周期称为短周期,4、5、6 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投影]表5—11 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1 H—H e2 1短周期2 Li —Ne 8 23 Na—Ar 8 34 K—K r18 4长周期5Rb—X e18 56 Cs—Rn 32 67 Fr—112 号26 7[学生活动][师]从上面我们所填表的结果可知,在元素周期表的7 个周期中,除第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需作说明的是:第 6 周期中,57 号元素镧(La) 到71 号元素镥(Lu) ,共15 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元素周期表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1_元素周期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介绍门捷列夫在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

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他还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的性质都得到了证实。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律,把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列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行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行)族:具有相似内层结构和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列)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的分类三个长周期,三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周期(2)主族与副族的对比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主族,只有长周期元素构成副族.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元素种数3.本节的基本规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各周期的元素数目:2,8,8,18,18,32,32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记住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课堂小结①关于周期表、周期、族的概念;②周期与电子层数,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共四课时)

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共四课时)

中子1.675×10-271.008 0电子9.109×10-311/1836 -1.602×10-191、构成原子粒子所带的电性及电荷大小。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总结]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问]原子核的特点?[答]体积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核上[引入]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和中子小的多,所以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内,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就叫做质量数。

[板书]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定义:符号:A计算式: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 10 18.998Na 12 22.990Al 14 26.982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带点微粒的判断。

A: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总结和比较] 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随堂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 12 1220 40 182、完成表2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 0 11 1 11 2 16 6 66 8 6[过渡]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就各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板书](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同位素:[思考与交流]: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化学】1[1].1.1《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修2)

【化学】1[1].1.1《元素周期表》教案 (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教学过程【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设计1:设计2: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元素周期表 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知道常见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位置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通过各种元素周期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分类的多样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教学难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新课引入】这里有一份手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展示】门捷列夫最初绘制的元素周期表【提问】你能看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吗?【回答】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列,且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在同一行。

【过渡】门捷列夫研制元素周期表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历了很多波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门捷列夫的故事。

【演示】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故事(资料一)【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设问】那么我们现在所用的周期表和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有何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看门捷列夫所绘制的周期表的原稿,让学生从中发现早期周期表的编排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兴趣,并对后面现代周期表编排原则的学习有一个对比,体会科学的进步。

此外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从门捷列夫研究发现周期表的故事中体会科学家孜孜以求的品质。

【过渡】目前我们最常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什么样的?在化学书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元素周期表?【活动】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后,结合初中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行?多少列?2、周期表中一个横行叫做什么?每一行各有多少种元素?3、周期表中一个纵行叫做什么?每个纵行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的?4、是否还有未发现的元素没有填入元素周期表?如何知道的?5、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方格内都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元素的信息?6、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几种底色?分别代表什么?分布有什么特点?7、周期表中有些元素用红框圈了起来,这些元素是哪类元素?【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中学活页课时教案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
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
2.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n , 则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
A.m – 13 = n B.n + 5 = m C.m + 8 = n D.n – 11 = m
3.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n=m+1
B.n=m+11
C.n=m+25
D.n=m+10
A.18
B.32
C.50
D.64
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ⅥA族
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A.C、N、Si
B.N、P、O
C.N、O、S
D.C、Si、S
7、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果A和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8、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A m+和B 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
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③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9、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