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学案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复习学案二

中考复习实验专题复习学案二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表1 表2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 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 1;B .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2;C .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现已测出m 1是110g ,根据图13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图1318.(7分)小明同学想比较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哪个更容易导电.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实验器材除上述金属丝、干电池、开关、导线外,还必须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选取的金属丝分别是:_____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3)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用“”表示金属丝)(4)在本实验中,你是如何判断哪种金属材料更容易导电的?3、在研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3所示) (1)小星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星设计了如下准备实验和记录的表格。
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孙宗文一、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中考实验题型(2)掌握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的解题技巧(3)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整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实验回顾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2)能分析实验结果,能找到实验过程中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要实验:力:液体压强、力对运动的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动(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电: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热的影响因素;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热:晶体熔化、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三、知识梳理直接测量型实验: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是考查物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常用物理仪器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
间接测量型实验:解决此类题时,关键是掌握实验原理,弄清实验步骤,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
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要格外注意。
探究型实验:这类题强调应用性和开放性,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强调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故而在解答时,可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结论,对试题所考查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复习过程:一.回顾1、重要实验:力:液体压强、力对运动的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动(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电: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热的影响因素、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热:晶体熔化、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2、分类:测量型、探究型二.中考实验题型(一)测量型实验例: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 .更换小灯泡C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 ,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二)探究型实验:1、根据现象、图表或图象获得信息、结论例、小明利用压强计(如图甲、乙)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2、4、5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2)比较序号 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序号为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为了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这次,我设计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探究式学习,通过孩子们自主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滴管等)、教学PPT、实验指导书。
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初步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实验操作: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3. 实验分析:教师引导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让孩子们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和细节。
4. 创意表达:孩子们用画笔或彩泥,表达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和主动。
但在实验分析环节,部分孩子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继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他们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电学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电学实验在每年中考的实验题综合题中必考,而电学实验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实验,如“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等之所以成为中考热点,是因为在题中几乎集中了初中电学的所有重点知识。
尤其是“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集中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源的合理选择、表格的设计等,综合性非常强。
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或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压)的关系等。
二、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五个实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能够熟练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
3.能够理解滑动变阻器在不同的实验中改变电压的不同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的方法复习第一个实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2.灵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3.对五个实验反复的对比,学会对比并举一反三从而概括五个实验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比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去,体会物理并不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对比实验的异同点,并分析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滑动变阻器多次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讲授法、归纳总结法五、复习教学过程:(一)引入:5Ω—+利用以上器材和足够的导线,我们能够进行课本中哪些电学实验?各小组讨论汇总,由组长整理,看看哪组想到的最多点拨:以上电学实验,实验操作和设计过程中有哪些共同要求?(二)回顾重点实验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基础,通过联系对比,引出另外几个实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几个重点实验的关键的共同点和区别。
(三)自主总结:1.请学生总结五个实验,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完善表格。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分组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分组实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九年级物理中的电学内容,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复习和梳理九年级物理中的电学知识,包括安全使用仪器和设备的方法、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等。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组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仪器的正确使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串、并联电路的实验研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实验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实验活动。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步骤:–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搭建串联电路:将两个电池、一个电灯泡和一根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搭建并联电路:将两个电池、两个电灯泡和两根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记录不同电压下电路的亮灭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绘制实验数据曲线。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曲线,讨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3.各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和巩固电学知识。
具体方法如下:1.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自主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结果和分析成果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初三物理实验设计学案

五实验设计专题复习学案解题思路:1、找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2、控制变量如何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如何测量,如何改变自变量?3、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直接用仪器测量出来的,应该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1.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量筒、水。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3.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杠、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
(1)在你所测量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19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
(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练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平底试管,一些小铁沙粒,两个烧杯,一个盛水,另一个盛某种液体,还有一些细线.(1)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 ______.(2)写出简要的步骤a______ _______;b________(3)据测得的结果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___ ______.练2:现有一块不吸水的橡皮泥,如何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密度.图19。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通过对实验设计专题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物理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复习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4.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5. 典型实验设计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复习,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实验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3. 示范:以典型实验设计案例为例,展示实验设计的整个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 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独立设计一个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验设计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知识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实验设计的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2. 教材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物理知识。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复习实验原理和方法,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设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情况。
2. 实验设计能力:评估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的思路清晰度、方法合理性和创新性。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工合作等。
七、教学资源1. 物理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物理实验器材,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学案例:收集一些与物理实验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案例分析。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物理实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设计实验专题复习》学案
一、“设计实验”专题的考查知识点及类型:
(一)涉及到的知识点:(共22个)
声光热(共8个):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物质、从水等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蒸发吸热致冷;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电学(共4个):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4个接线柱);电流磁效应实验,电流的磁场及方向;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力学(共10个):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的测量,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滑轮组规律;斜面及越长越省力;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考查类型:
1.“验证性小实验”(卷一单项选择题、卷二专题四中的设计实验)
方法(规则、要求):
“实验验证”题的答案要求用一句话,将“器材、做法、现象和结论”四部分呈现出来。
明确验证结论所需体现的器材,根据器材设计具体做法、出现的现象,最后写出结论即验证的结论,同时注意“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方法的应用。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卷二专题四中的设计实验)
方法(规则、要求):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题,各部分单独呈现,多以表格形式呈现,一般包括“课题、器材、步骤、表格”等几部分,且逐一出现在表格中。
按照提示与要求作答,同时注意“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方法的应用。
二、练习
(一)验证性小实验
应用一:以下的验证性小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 如图1,将小车倒置后再匀速拉动,发现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滑动摩擦力与比滚动摩擦小
B. 如图2,重物浸在水中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图1 图2
C.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D.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会越滚越快,说明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应用二:请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应用三:给你一段直导线、一节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小磁针,请设计实验证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应用一:设计实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应用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图1 图2 图
3
(三)本节检测:
1. 叶子姐姐做了如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抽气机将真空罩里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里面正在发声的电铃声音越来越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如图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灯泡亮度改变,说明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 如图2,将活塞迅速下压,会看到棉花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D .用如图3所示滑轮组提升1000N 的重物G 时,所用拉力F 为400N ,说明滑轮组可以省力
2.给你两张纸,请设计实验验证“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的压强越小”
3.设计实验(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