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2015年全国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汇编(下)

2015年全国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汇编(下)

2015年全国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汇编(下)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八、6.(6分)(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

)九、(四川卷)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九、(1)[答案]请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2)[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十、(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2015北京高考试题古诗词鉴赏答案,醉翁操

2015北京高考试题古诗词鉴赏答案,醉翁操

2015北京高考试题古诗词鉴赏答案,醉翁操下文是关于2015北京高考试题古诗词鉴赏答案,醉翁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2015年高考试题诗歌鉴赏》2015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专题10:古典诗歌阅读一、(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指月圆。

(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二、(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新课标全国2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新课标全国2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新课标全国2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
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汇总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汇总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8.这首诗签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8(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

(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

(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9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福建)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6答案.(6分)(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

)(广东)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7页精选文档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7页精选文档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属于恒定的高频考点。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同时也涉及少量的诗歌形象、内容赏析等考点,难度也有所增加。

题型一:表达技巧诗歌要表情达意,必须借助恰当的表达技巧;而从表达技巧人手鉴赏诗歌内容,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表达技巧的共有9道题目,是考查的重头戏之一。

这些题目的设题形式不尽相同,有简答题,也有选择题,提问的方法各有所异,但命题指向比较明显,审题难度都不太大,只要按照步骤规范答题,就会获得理想的得分。

真题1(新课标卷I):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1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思路解析:题目要求将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将考题与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这是2015年考题的一个新动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从正面描写壮丽雪景的,而此诗中,一个“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

由此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面描写壮丽雪景,而此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新课标卷Ⅱ第8题,安徽卷第9题,四川卷第13题,湖北卷第14题第一问,天津卷第14题,浙江卷第22题,江苏卷第10题,北京卷第17题均为此题型。

题型二:思想情感2015年高考各套试卷中,直接或间接考查思想感情的题目为数最多,继续保持多年来的高频态势。

2005-2015年山东高考诗歌鉴赏汇编(附答案及诗歌详解)

2005-2015年山东高考诗歌鉴赏汇编(附答案及诗歌详解)

山东卷05年-15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附诗歌详解)2005山东卷诗歌赏析••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注]•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2006年山东卷诗歌赏析晓上空泠[líng]峡王闿(kǎi)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里。

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撰著授徒。

⑴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

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解析】描述的情景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五更”照应标题中的“晓”,交代了时间;地点的转换是从“驿亭”出发“上空泠”;人物除了纤夫,自然包含着作者;事件是“上空泠”峡。

⑵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

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

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解析】前两句的写景叙事是为后面的言情张本。

一“惯”字写出了艰难挫折对他来说是常有的,而“不解”则突出了诗人根本不把它们放在心上,天大的困难也毫不畏惧,依然能冷静地“卧听”对待。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一)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一)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一)与往年相比,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基本保持不变,但考查重点有所转移。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同时也涉及少量的诗歌形象、内容赏析等考点,难度也有所增加。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题型设置特点,掌握命题规律,提升答题技巧,现谨对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做一分类解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题型一:表达技巧诗歌要表情达意,必须借助恰当的表达技巧;而从表达技巧入手鉴赏诗歌内容,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表达技巧的共有9道题目,是考查的重头戏之一。

这些题目的设题形式不尽相同,有简答题,也有选择题,提问的方法各有所异,但命题指向比较明显,审题难度都不太大,只要按照步骤规范答题,都会获得理想的得分。

(新课标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思路解析:题目要求将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将考题与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这是2015年考题的一个新动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从正面描写壮丽雪景的,而此诗中,一个“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

由此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面描写壮丽雪景,而此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新课标全国卷Ⅱ)残春旅舍韩??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201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类题全扫描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类题全扫描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类题全扫描诗歌鉴赏的考查,总的来说,不外内容与形式两大方面。

内容方面主要涉及形象、情感(感悟、情怀)等,形式方面主要涉及技巧、结构、语言特点等。

具体来说,包含如下类题:一、景象与情感分析型【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以动衬静,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2015年全国15套题,有新课标全国卷I卷、II卷、江苏卷、湖南卷、福建卷、上海卷、北京卷、天津卷、四川卷9套题都考到了诗歌情感理解、把握题。

安徽、天津、重庆、北京、上海、福建6套题考到了景象的描述与分析。

二、拓展性诗句积累、理解【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