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 总复习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 总复习

4.酸、碱、盐、氧化物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 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⑰ ____铵_离__子_____)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4)氧化物:由⑱_两__种__元__素_____组成,其 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分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知识梳理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 质是由①__分__子____、②__原__子____或③ ____离__子__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_化__学__性__质___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⑤__原__子____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 体参加反应,如同⑥_一__个__原__子_____一样的原 子集团。
解析 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 硅胶、CaCl2以及加工后植物纤维都可用作 食品干燥剂。P2O5吸水生成磷酸,不可用。 CaCl2·6H2O无吸水性,C项错误。
高考支招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交叉
u 知识梳理
1.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①__交__叉__分__类__________法 和②__树__状__分__类__________法。由于物质 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 质而言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可以归为不同的 类别。
(2)元素:具有⑦_相__同__核__电__荷__数_____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⑧___少__于__4_个_______。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 般⑨____多__于__或__等__于__4_个__。

第二章 复习题

第二章 复习题
A .K + 内流 B.Cl- 内流 C.Na+ 内流 D .K + 外流
17.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 A.极化状态 B.局部电位 C.锋电位 D.局部电流
18.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 B.突触后电位 C.锋电位 D.感受器电位
19.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20.兴奋性为零的时相为: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21.当胞外[K+]↑时,产生: A.RP幅值↑,AP幅值↑ C.RP幅值↓,AP幅值↓ 22.当达到K+ 平衡电位时: A.膜内电位为正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B.K+ 的净外电流为零 D.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B.RP幅值↑,AP幅值↓ D.RP幅值↓,AP幅值↑
第二章 细胞生理 (Cell Physiology)
复 习
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单项选择题
1.通道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 B.消耗化学能 C.转运小分子物质 D.以上都不是
2.刺激是:
A.外环境的变化 C.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 B.内环境的变化 D.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
3.兴奋性是机体______的能力。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7.判断组织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是: A.阈强度 C.强度—时间变化率 B.阈电位 D.刺激频率
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是: A.反射活动 C.神经传导 B.动作电位 D.肌肉收缩

期末复习 第二章 《西游记》

期末复习   第二章   《西游记》

10.1:唐僧师徒受阻于流沙河,猪八戒几次潜入水中勇斗 妖怪,和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2:平顶山上,猪八戒以巡山为借口想乘机睡觉,不料被 悟空识破、跟踪。路上,八戒耍小聪明演习如何骗过师傅, 没想到睡了一觉,一回来就被悟空揭穿,八戒赶忙求饶。 11.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 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和批判。 12.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 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三、1.(1)D B (2)示例:我们应该像猪八戒一样学会灵活处事,宽以待人,善 于调和气氛、沟通交流,不要毫无目的地放纵,要控制好自己的欲 望,不要盲目判断,做事也不能半途而废。 2.(1)语段一: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误以为他滥杀无辜将他 赶走,孙悟空内心充满悲愤委屈及对师父依恋与不舍,因而“落 泪”。语段二:孙悟空被银角大王施法压在三座山下,无法脱身救 唐僧,感到悲伤难过。 (2)多次“落泪”表现了孙悟空有情有义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 鲜活,也凸显了孙悟空性情的完善和生命成长过程,同时推动情节 发展。
11.三太子小白龙 鹰愁涧 白马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12.心地善良,信仰坚定 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胆小懦弱
13.圣婴大王 枯松涧火云洞 牛魔王 铁扇公主 丈八火
尖枪 三昧真火 观音菩萨 善财童子
14.五行山 高老庄 鹰愁涧 流沙河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15.旃檀功德佛 斗战胜佛 净坛使者 金身罗汉 八部天
•示例2:可以借助山,分析孙悟空的成长史。花果山,是孙悟空的 出生地。这里是他的洞天福地,自由自在。但老猴子的死去,让他 决心走出大山,去学本领,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他走出舒适 圈,人生变得有意义;五行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被如来佛 祖关押之地。在这里,他被困500年,沉淀了心性;火焰山,这八 百里火焰,挡住了取经路。孙悟空在这里“三调芭蕉扇”,才最终 熄灭了火焰,可见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灵山,是取经 队伍的目的地。自大唐到灵山十万八千里,他们师徒克服重重险阻, 终于取得真经,并且各自也都修成正果,“付出终有回报”。取经 路上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不断修炼,从冲动暴躁、反抗叛逆到重 情重义,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成长。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习题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习题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产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固体,液体,气体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第二章复习

第二章复习

第二节
第二章要点复习
第一节
1、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光线是直线传播的,不能拐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地球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
3、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自转时我 们为什么感觉不到? 从北半球上空看,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从南半球上空看,自东向西顺时针旋转 地球对人来说太巨大了,而且旋转时非 常平稳,人和地球相对静止 4、地球自转使地球上的我们可以看到 什么现象? 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每自转一圈,交替一次, 周期为:一日==24小时

第二章 复习

第二章 复习
2
( x 1 2 )( x 1 2 ) 0 x 1 2 0 或 x 1 2 0 x1 1 2 ,x2 1 2
从这个题目我们发现:适当方法的选 择也不是绝对的,它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特 征,不能死记硬背。
例9、选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 x 3) 27 (3
2、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满足以 下条件: (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2)有一个根为1。 答案不唯一,例如: x 2=1 x(x-1)=0 x 2+x-2=0
3、已知:方程x2-5x+5=0的一个根为m, 5 求m+ 的值. m
解:∵m是x2-5x+5=0的根 ∴m2-5m+5=0 m2+5=5m ∵m≠0 5 =5 ∴m+
例7、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 x 10) 3 ——直接开平方法
2
(2)
2 x 6x 3 0
2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3) 9 x 2
2
10x 4 0
(4)
2 x 5x 0
(1) x 10) ( 解: ( x 10)
2
3——直接开平方法
2
小结:通过对本例的分析及解题过程,可以得 到: (1)如果方程缺一次项,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 来解(形如 ( x a) 2 b(b 0) 的方程)。 (2)在解方程时,应注意方程的特点,合理选 择简捷的方法。 (3)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因式分解法。
(4)当因式分解有困难时,就用公式法。配方 法一般不用。(如果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它 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是偶数,用配方 法更好)
2( x 6)

第二章概念复习

第二章概念复习

答案:A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速度的大小恒定时,其速度仍有可能变化 物体有恒定的速度时,其速度大小仍有可能变化 所有的平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向一个方向运动,该火车的运动 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二.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同样的线,不同的含义
s/m
变速 匀直
v/ms-1
变加速 匀加直
第3秒末 第2秒初 第3秒初 3秒内3 E 4 F 5 t/s
3.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矢量)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标量) 练习
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 能为零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 能为零
静止
t/s
匀直
t/s
反向匀直
匀减直
交点为相遇(位移相等)
交点为速度相等
s-t图 与横轴交点 点 与纵轴交点 纵轴 线 直线的斜率 面 与坐标轴围 成的面积
s为0的时刻
t为0的位移 初位移s0
v-t图
v为0的时刻
t为0的速度 初速度v0
s v
v a s
相关练习
1.
A.
B. C. D.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对于甲、 v/ms-1 乙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与甲的 2 运动方向相反 甲、乙的速度相同 0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同 不管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2 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A

t/s 乙
三.几组概念
1.
路程、位移 练习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

n 指数
(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底数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
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二、科学记数法 把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 的形式,其中 1. 1≤a<10;
2. n 为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 1. 三、近似数
1. 按照要求取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2. 由近似数判断精确度
有理数 的运算
新知一览
有理数的加法 与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与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
知识回顾
一、有理数的运算
1. 有理数的加法
(1) 加法法则
加法的交换律
(2) 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结合律
注意:1. 底数或因数 是带分数时,要先将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 区分 -24 与 (-2)4.
练一练
1. 计算:(1) -3 + 8 - 7 - 15; (2) 23 - 6×(-3) + 2×(-4);
答案:(1) -17. (3) -3.3.
(2) 33.
考点2: 科学记数法
例2 (保定模拟考) 地球与太阳的最远距离约为 15 200
万千米,最近距离约为 14 700 万千米,两者相差的距
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C )
A. 5×102 千米
B. 5×104 千米
C. 5×106 千米
D. 5×108 千米
分析:15200 - 14700 = 500 万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和的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

2、分子是最小粒子如:
分子的性质,,
3、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步骤
①法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通常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
②法除去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③除去水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是变化。

④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4、混合物分离
方法1--- 过滤法:
适用于分离的混和物
主要仪器:
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
三靠:,,
玻璃棒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
方法2---蒸发
适用于分离的混和物
当时,停止用酒精灯加热,用蒸发皿中的余热将其蒸干。

玻璃棒在该试验中的作用是,在溶解时起的作用是:
5、纯净物和混合物
1. 纯净物:是由组成,如:
2. 混合物:是由混合而成,如:
6、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较多的天然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2.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产生的是软水
3.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生活中实验室
7、水的分解: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或溶液。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产生,同时液面下降,最终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气体检验:正极气体:能使,证明是气。

负极气体:能,证明是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和组成,
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原子。

8. 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的火焰,烧杯壁上有生成,手感觉烧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不纯的氢气时可能。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氢能源的优点:、、
9.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如:,,
化学变化:如:,,
10.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还有溶解性、性、延展性、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中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1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反应。

(多变以)符号表达式 A + B + ----→ C
②分解反应。

(一变多)符号表达式 C → A + B + ----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打磨玉器 D.大米霉变
2.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慢慢融化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点燃
A.锌十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B. 碳+氧气二氧化碳
高温
C.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水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7.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
A.电极上有气泡,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约为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中的气体,能够燃烧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有三态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 )
A.它们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 B.它们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C它们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 D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孪
9.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这里所说的“铁”指的是( )
A.铁原子 B.铁离子 C.铁元素 D.铁单质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水银生理盐水 B.浓氨水,硬水 C.氯化钠二氧化碳 D.冰水糖水11.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
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二、填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指出金刚石的性质。

金刚石是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的物质。

纯净的金刚石为五色透明的正八面体,有金属光泽,折射率高,硬度为10,密度为3.15g/cm3,。

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把金刚石放在玻璃曲颈甑内,加入充足的氧气,然后把甑封好,加热,金刚石消失了。

钱南打开曲颈甑的封口,从里面冲出一股气体。

经分析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列出金刚石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金刚石燃烧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

2.(每空0.5分)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3.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用水生产大量氢气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这一过程又需要大量能源。

请你为这一转化过程提供经济又不污染环境的理想的三种能源(或方法);、、;用氢气作能源,其突出的优点是:;
;。

而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氢能源的原因是。

4.下面为同学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

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右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三点)。

修正液(CorreJtionFluid)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
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

严禁食用。

推测修正液的性质:(1) (2) (3)
5.根据下图填空:
图1水蒸发实验图2电解水实验图3家用电解水器
(1)图2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1和图2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__ ;(3)根据图中的现象,推断,a管产生的气体是它能使
b管产生的气体是如何检验
(4)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
主要作用是。

(5)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钙(Ca(HCO3)2)等可溶性盐。

烧水时,Ca(HCO3)2发生
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CaCO3),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

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烧杯⑦滤纸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①~⑦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