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老虎苍蝇一网打尽 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为反腐痛杀女婿 震慑百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太祖朱元璋为反腐痛杀女婿震慑百官!
导语:为了进一步加大了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朱元璋对于触犯《明律》的人,不论他官有多大,功有多高,即便是皇亲国戚级的“大老虎”也绝不容情
为了进一步加大了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朱元璋对于触犯《明律》的人,不论他官有多大,功有多高,即便是皇亲国戚级的“大老虎”也绝不容情,一律严惩。
他的亲侄子朱文正恃功骄纵,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一时惹得怨声载道。
朱元璋要依法处置,由于马皇后日夜苦谏,他刀下留情,便贬朱文正到凤阳为先人守护坟墓。
后来因为朱文正不甘寂寞,蓄意潜逃,被朱元璋下旨赐死。
朱元璋儿时的放牛伙伴,引导他参加红巾军的同村好友汤和的姑夫,隐瞒田地,抗拒纳税,也被朱元璋下旨处死。
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乃广东封疆大吏,在任上大肆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私纵死囚,任意盘剥,为祸一方,天怒人怨。
可谓是明朝初年的真正的“大老虎”!朱元璋查清案情后,设计将他召回京城,就在朝堂之上将其鞭打至死。
一时令朝中文武百官不寒而栗。
当然,尤其令朝中文武百官不寒而栗的还有一起惊天大案,史上称为“洪武大案”。
这起腐败大案的主角是一个比永嘉侯朱亮祖还要大的“大老虎”。
但是,在处理这起贪腐大案的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严惩不贷可以说,朱元璋处理这起大案不仅震慑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而且也为自己反腐肃贪大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这个“大老虎”就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女儿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
据《明实录》记载,朱元璋“以欧阳伦为驸马都尉,尚第四皇女安庆公主”。
朱元璋共有16个女儿,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聪明伶俐的安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朱元璋是怎么整治贪官?官员上朝如上刑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是怎么整治贪官?官员上朝如上刑场
导语:说到古代的反贪,明太祖朱元璋大概是最痛恨贪官的皇帝了,这不难理解,如果不是贪官污吏,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也不会家破人亡,被逼上绝路
说到古代的反贪,明太祖朱元璋大概是最痛恨贪官的皇帝了,这不难理解,如果不是贪官污吏,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也不会家破人亡,被逼上绝路。
反贪是好事,但朱元璋的做法过于偏激,财富在朱元璋这位皇帝眼里,是有着原罪的,只要你贪财,就该死。
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朝开国到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处死的官员就有一万多,大部分官员还没任满就被处死了。
在朱元璋手下当官,必定是提心吊胆的,官员们每天上朝前都要交代好自己的后事,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一旦自己平安无事地回来了,一定要和家人庆祝一番。
这虽然有点夸张,但绝不是危言耸听。
朱元璋应该是对官员最苛刻的一位皇帝了,不但工资低,还不能有一点点贪污,如果被发现了,那铁定要被处死的,和宋朝官员的待遇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即使是在这么严酷的制度下,还是有很多以身试法的人钻空子。
官员们捞钱的新花样纷纷出炉,主要是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
折色火耗是官员们借口征集的税款银两有损耗,而将多余的钱留到自己口袋里的一种做法。
淋尖踢斛则是老百姓在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吏用斛来装,当粮食堆放满的时候,官吏将斛猛踹一脚,令一些粮食流失到袋子外面,这流失出来的粮食就归官吏所有了。
这些肯定算不上贪污,朱元璋对此也无话可说,将这部分钱财作为了官员的合法收入。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古籍上记载的三大特例,堪称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反腐从官员选拔开始——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刘鋹选官“阉然后用”贪赃枉法,受贿藏污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官场寄生现象。
可以说,从官场诞生那天起,就出现了。
西周穆王时编修的刑法《吕刑》中便指出,要防止五种执法受贿行为,即所谓“五过之疵”,可见上古三代时官场腐败已成社会问题。
针对官员腐败问题,历代都曾采取不少措施和手段,从用人角度来看,首先是选出贤能的好官,建立了一套官场“准入”制度,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注重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古人称之为“吏治”。
什么样才是算好官?古人的标准之一是有“德”,且以德为本。
“清”,即廉洁,是官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廉洁的官员被古代史家称为“循吏”。
为了选到循吏这样高素质的官员,在先秦时即出现了一种“察举”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推荐官员。
这种察举手段,民间叫“举贤”,到两汉时,举贤已成为官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且,“察举”也有严格的法规,先秦时的秦国规定,如果所推荐的官员“不善”,推荐人也要治罪,在汉代则叫“连坐”。
此后,曹魏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取士制”,都是古代高层为了选拔到“好官”而采取的手段,特别是科举制度,最为成熟,一直沿用至晚清。
在这些常规选拔制度之外,不少朝代还结合朝情,推出一些“本朝特色”官员选拔手段。
如在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便出现了一种另类绝招——“阉割”。
此手段真可谓天下奇闻。
实施这种另类选官制度是南汉,地域在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当时的南汉皇帝叫刘鋹(后主),相当荒淫,政事全权委托当时的龚澄枢、陈延寿一班人处理。
龚澄枢等人便根据刘鋹的意思,规定拟用官员均须阉割,此即史书中“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阉然后用”记载。
历史趣谈:朱元璋是怎样惩治贪官污的?朱元璋反腐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是怎样惩治贪官污的?朱元璋反腐简介导语: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诏令:“自今犯赃者无怠”。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又下令,犯赃罪的官吏一律贬谪到凤阳屯种,也就是罚去干农活。
仅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诏令:“自今犯赃者无怠”。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又下令,犯赃罪的官吏一律贬谪到凤阳屯种,也就是罚去干农活。
仅洪武九年(1376)一年,在凤阳屯种的官吏就接近一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贪官。
在《大明律》中,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处罪特别重。
其中,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实,一律发配到北方荒漠之地充军;官吏贪污获赃六十两以上的,处以枭首示众之刑。
对付贪官污吏,除去用刑法规定的“五刑”,朱元璋还常常法外用刑,包括抽筋、挑膝盖、剁指、剁脚、剥皮等酷刑。
在官衙前,往往有一个剥皮场,和一个专挑贪官人头的长杆;在官衙办公书案旁,则有一个塞满稻草的人皮,用以震慑和恐吓那些心存贪渎之念的官吏,使之触目惊心。
如此惩治贪官污吏,亘古未闻于史。
朱元璋这三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企图作案的官员有所恐惧,有所收敛,而且也使贪赃枉法者能及时受到揭发、弹劾,对官员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
尽管这样,仍有不少贪官污吏仍存有侥幸心理,不把法律放在眼里,有钱就抓,有好处就捞。
对此,朱元璋不管对方是京城高官,还是皇亲国戚,一概格杀勿论。
郭桓和欧阳伦就因为贪赃枉法,死在了朱元璋的严令之下。
户部侍郎郭桓伙同他人贪赃舞弊,盗卖官粮,甚至牵连到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杰、工部侍郎麦志德等高级官员,其贪污盗卖获得的金银折合成粮食达2400多万石。
案件查清后,朱元璋下令将赵瑁、王惠迪等人弃市,在闹市处死,尸体暴露街头;郭桓等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史上力度最大的反腐运动 皇上亲自上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力度最大的反腐运动皇上亲自上阵导语:最近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将反腐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实际上这与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反腐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一最近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将反腐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实际上这与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反腐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一生痛恨贪官污吏,立志将贪官斩尽杀绝,但是终其一朝,也没能实现。
朱元璋在小的时候,因为贪官的贪污的盘剥,导致他的父亲饿死在了灾年,这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朱元璋的反贪手段可谓是简单粗暴,就一个字“杀”。
而且不是简单地把你杀死,而是令当事人受尽折磨,让后来人毛骨悚然。
朱元璋刚开始的反贪之路还是比较平和的,但是收效甚微,贪官依然是层出不穷。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怒了,这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皇帝怒了自然是要杀人的,特别是朱元璋,他下令:贪污60两以上白银就是死罪,贪污120贯就充军。
就这样,一大批官员被杀了,官员补充上去之后不久又被杀了。
朱元璋看依然止不住,就干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贪风暴。
光杀是不行的,还得杀鸡儆猴。
官员贪污被抓之后,该杀的,死了之后剥下他们的皮,然后塞上稻草,制作成标本。
并把人皮标本挂在土地庙里,作为警示后来官员的手段。
朱元璋不仅是官方的反腐,他还发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朱元璋颁布了《大诰》,里面有各种针对贪官的刑罚。
大诰广泛流传,基本上是人手一份。
如果哪个地方有贪官,老百姓拿着大诰,可以将贪官直接扭送到京城治罪。
这个规定,可不是纸上谈兵,最有名的就是陈寿六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有史最牛反腐朱元璋 铁面铁心铁腕铁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有史最牛反腐朱元璋铁面铁心铁腕铁血导语:朱元璋,濠州钟离人(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他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本文主要说说他严惩贪官的反腐败故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十分痛朱元璋,濠州钟离人(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他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本文主要说说他严惩贪官的反腐败故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十分痛恨贪官污吏,掀起的反贪官运动,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朱元璋先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官吏。
洪武十五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勾结,预先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数额,以此贪污财物。
朱元璋发现后,立即把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棍充军。
洪武十六年,刑部尚书开济,接受一死囚家贿银万两,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还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钱物,朱元璋大怒,尚书一家二十口人全部完了。
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和各司郎中、员外郎,以及与各地缴纳课税的官员,结成贪污团伙,采取多收少纳,捏报侵欺手段,贪污国库物资,朱元璋把这些贪官统统处死,各省、府、县牵连人员也无一幸免。
朱元璋对后备干部厚爱有加,教育他们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后备干部下基层,查勘水灾,结果有141人接受宴请,收受银钞和土特产品。
他对于那些受贿人员全部处理。
朱元璋反贪的红线是: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
他诏令天下: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到中央,只要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
朱元璋处置贪官都是残酷刑法,比如: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
特别著名的是“剥皮揎草”,就是把贪官拉到各地的“皮场庙”剥皮,生活常识分享。
朱元璋的惊人政策 百姓可以绑贪官上京治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的惊人政策百姓可以绑贪官上京治罪!
导语:在所有的恶行中,明太祖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袋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
在所有的恶行中,明太祖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袋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
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胜杀。
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
做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金饭碗,但在洪武年间,官员们的命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在朱元璋的时代,官员们如同生活在地狱中,这一形容并不过分。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明代官员的品级。
大家知道,一品是最大的官,历朝历代都不乏一品的大员,威风凛凛,甚至连皇帝都要给几分面子。
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却几乎成为传说中的人物,十分稀罕,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
二品就二品吧,文官们并不是太在乎,反正无论几品也是要干活的,但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公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什么功劳都没有,却几乎个个都是一品———那些人就是朱元璋的亲戚。
这可真是让官员们想不开了,十年寒窗,奋斗一生,可能到头来只是个三四品小官,而那些人生出来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
真是“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驸马),长得好不如生得好”。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朱元璋杀女婿的故事 铁手腕治理腐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杀女婿的故事铁手腕治理腐败导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放牛娃出身,小时候受尽了贪污污吏的压榨。
父母早死,大哥饿死,其他几个哥哥和姐姐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朱元璋被逼之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放牛娃出身,小时候受尽了贪污污吏的压榨。
父母早死,大哥饿死,其他几个哥哥和姐姐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朱元璋被逼之下,当过化缘和尚,受尽风栖露宿之苦。
再后来和尚也做不成,索性参加农民起义军。
经过漫长的革命斗争,万幸做了皇帝。
因此对贪官污吏痛恨极深,他曾多次告诫百官说:“我以前在民间时,见到州县官吏多不爱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
凡民疾苦,视之漠然,我心里恨透了。
如今要严立法禁,官吏凡是贪污蠹害百姓的,严惩不恕!”什么是贪污,朱皇帝有规定,说凡是官吏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的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这一条法律严格呀,有人推算,一石米约=94.4公斤,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1石米=94.4公斤,现今大米价格约为3元/公斤,60两银子的购买力折合现在约=60×94.4×3=16992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贪污两三万文,或者十万,就要杀头。
当时府县衙门左边的土地庙,成了剥皮的刑场,因此老百姓称土地庙为皮场庙。
有的衙门公座旁边还摆着塞满稻草的人皮,叫当官的触目惊心,警告他们这就是贪官的下场。
不仅如此,还鼓励老百姓检举揭发腐败官员,当时的贪官可谓是草木皆兵。
朱皇帝痛恨贪官,对于顶风作案的决不手软。
可是他的女婿欧阳伦却敢冒天下大不韪,自己以为有后台,居然就有恃无恐。
欧阳伦头脑活络,是安庆公主的女婿,那安庆公主可是朱皇帝的宝贝,欧阳伦一表人材,对公主温柔体贴,很得公主欢心。
有了这层关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虎苍蝇一网打尽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
导语: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朱元璋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在一手抓与民休息,一手抓
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朱元璋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在一手抓与民休息,一手抓屠杀功臣时,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猛治吏。
朱元璋信奉:“吾处乱世,不得不用重典。
”在武官不惜死后,朱元璋在“贪”字上下足了工夫。
一是立法。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改设都察院后,马上出台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受财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八十贯则处以绞刑。
受财不枉法,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后改为受四十贯就流放。
贪赃钞六十两以上官吏,均处以枭首示众并剥皮实草等酷刑。
为了反腐惩贪,除了严刑峻法,朱元璋几乎没有任何选择。
明朝的县、卫附近许多地方都设有土地庙(不要误会,这里的土地庙绝对不是土地爷的福地),这是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剥皮行刑的刑场,当时就叫“皮场庙”。
假如你生长在那个时代的乡村,你经常可以看到,剥下的腐败官员人皮,被填满杂草后,悬挂在官府公堂,以示警戒。
官员在此办公,心惊肉跳。
我们且看朱元璋的刑罚,除凌迟之外,还有裸置铁床,沃以沸汤;有铁刷,以铁帚扫去皮肉;有枭令,以钩钩脊悬之;有称竿,缚之竿杪,似半悬而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钩入谷道而出;有剥皮,剥贪吏之皮,置公座之侧,令代者见而儆惩。
此外,还有挑筋、剁指、刖足、断手、刑膑、去势等酷刑。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