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必考大题讲解
初中物理题大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题大题及答案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科学技术。
而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功不可没,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初中物理大题及其解答,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曲线运动题小球沿着竖直圆弧面上滑动,如图1所示,开始时它在A处。
在重力作用下沿圆弧面滑动,到达B点后沿45°的斜面OBC正常反弹,并沿切线方向继续运动,飞到距O点0.6m的直轨道上(即DC)。
在此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小球与切点的弹性碰撞损失等。
已知红外测距仪指示小球到C点的高度为4.65m时,小球已经落到直轨道上,请求小球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
解:先求小球从A点到B点的高度下降Δh:Δh=4.65-0.6-cos45°×4.65=0.15m小球的从A点到B点的势能损失ΔEp=m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为小球的质量,h为Δh,其中m=20g=0.02kg,g=9.8m/s^2。
∴ΔEp=0.02×9.8×0.15=0.03J由动能定理可以计算出小球由A点到B点的动能增量ΔEk:ΔEk=ΔEp因为小球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小球从A点到B点的时间t满足如下公式:1/2 mV^2=ΔEk∴ V^2=2ΔEk/m∴ t=√(2Δh/g)=√(2×0.15/9.8)=0.17s因此,小球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0.17秒。
二、波动题一条长300cm的弦内传播着频率为100Hz的直角三角波,其余条件均已给出。
求:1. 三角波在弦内的波长;2. 三角波在弦内的传播速率;3. 三角波从弦顶端行进到弦底端所需的时间。
解:1. 时间相当于一个很小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作一个瞬间。
因此,该问题可以抽象为两个相邻的正弦波的差值,即可将三角波转化为正弦波计算波长,公式如下:λ=2L/n=2×300/3=200cm2. 传播速率公式为:v=fλ∴ v=100×200=20000cm/s3. 从弦的顶端到底端差值为:ΔS=L=300cm弦的传播速度为20000cm/s,所以三角波从顶端到底端的时间t 为:t=ΔS/v=300/20000=0.015s因此,三角波从弦顶端行进到弦底端所需的时间为0.015秒。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22 功与功率(解析版)

A.8.64×109J 8×109J
4.8×104N 8.64×104N 4.8×104N 8.64×104N
解:(1)火车行驶 100km 的时间 t= =
=1.8×103s,
火车所做的功 W=Pt=4800×103W×1.8×103s=8.64×109J,
<PBC。 答案:D。 9.(2021•自贡模拟)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 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解: A.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①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②次通过的路程,由 v=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B 段做的功较多 B.CD 段做的功较多 C.AB 段与 CD 段做的功一样多 D.AB 段的功率比 CD 段的功率大 解: 由题知,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拉力相等,且木箱移动距离 sAB=sCD, 由 W=Fs 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 C 正确,AB 错误; 由于本题没有给出两种情况下的运动时间,故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 D 错误。 答案:C。 7.(2021•烟台模拟)如图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门的过程 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 (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3)功率大小比较:
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
②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初中物理必考题型

初中物理必考题型
一、填空题
填空题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在解答填空题时,学生需要准确记忆知识点,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2、回忆对应的知识点,确定需要填写的答案。
3、填写答案时,注意文字准确、简洁。
二、选择题
选择题是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有多个,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判断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2、分析每个选项的内容,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题目要求和已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三、作图题
作图题是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作图题包括电路图、光路图、受力分析图等,需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正确的绘制和分析。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绘制的图形类型。
2、根据已学知识,确定需要绘制的图形元素和连接方式。
3、绘制图形时要注意细节,如标注、箭头等。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大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力学计算大题一、计算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底面积为的圆柱体物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出示数后,将物块浸入该液体中,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10cm,容器底面积为,g取10N/kg。
求:(1)物块所受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物块浸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2.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将一底面积为4的圆柱体浸入水中,改变其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甲中,圆柱体有体积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N;图乙中,圆柱体有体积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N。
取,求:(1)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图乙中,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物理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认真的完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小明将重5N的物体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求水对物体浮力大小?(2)求该物体的体积?4.如图甲,用轻质细线将一不吸水的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3N;如图乙,将该木块静置于平放的盛水容器中,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该木块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且静止。
已知水的密度为,g取10N/kg,求:(1)图乙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2)木块的体积;(3)木块的密度;(4)图丙中F的大小。
5.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长方体金属块,沿竖直方向缓慢浸入盛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平底薄壁容器中,直至完全浸没(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
通过实验得出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与其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金属块的质量为0.4kg,容器的底面积与金属块的底面积之比为5:1,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2)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金属块刚浸没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4)金属块浸没后与金属块浸入之前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8讲—压强(典题精练)(解析版)

第08讲—压强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器械利用到“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原理的是()A.轮船B.热气球C.飞机D.潜水艇【答案】C【详解】轮船、热气球及潜水艇都是利用浮力来工作的,飞机是由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而形成升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答案】D【详解】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气压为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柱停留在760mm高度不再下落,这时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A.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A.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减小B.地面对汽车没有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不变D.汽车的重力减小【答案】A【详解】AC.汽车没有进行风洞试验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重力,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汽车进行风洞试验时,由于通过车顶的空气流速大于通过车底的空气流速,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这时汽车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这时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竖直向上的升力和支持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汽车受平衡力作用,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与升力之差,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压力等于重力与升力之差,与没有进行风洞试验相比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变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而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压强减小,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B.汽车进行风洞试验时虽然保持静止状态,但与地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D.在这个过程中,汽车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汽车重力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一、力学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答案】D【解析】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D.2.如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解答】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ABD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力的示意图要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画出来;注意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3.如图所示,厦门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 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 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人. 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A 不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B 不符合题意;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 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 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 【分析】( 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 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 C .【点评】( 1 )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 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环自大 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 ,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解析】 【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f ,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A. ( M+m )g 【答案】 DB . (M+2m )gC . Mg+fD . Mg+2f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 ;如图所示: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大题常考题型

初中物理大题常考题型以下是常见的初中物理大题考题型:1. 填空题:由题目所给的条件,要求填入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物理概念或数值。
例如: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
答案:排开液体的重量或排出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的乘积。
2. 计算题: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公式,计算出答案。
例如:甲车和乙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30km/h,乙车的速度是40km/h,两车相遇后用10秒时间互相超过。
A、B两地的距离为多少千米?答案:设甲车在A、乙车在B,A点到相遇点的距离为x,则由题目条件可知:30×10=40×10+(x×10)/(x+10) 或30×(x+10)=40x+400。
解得:x=200。
因此,A、B两地的距离为400千米。
3. 判断题:判断给定的论述是否正确。
例如:1. 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其大小与物体受力大小的比例成正比。
答案:正确。
2. 在水平摩擦力的作用下,质量相同的物体落地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的落地时间相同。
答案:错误。
4. 解释题:要求解释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现象。
例如:请解释为什么两个相同大小的木块在地面上,如果一个木块放在另一个木块上面,则两个木块的接触面上的压力会增大。
答案:因为两个木块的质量压到接触面上面的压力是相等的,而木块的重力会使底下的木块向下掉,即使得接触面收到了更大的压力。
因此,上面的木块压到下面的木块上,接触面上的压力会增大。
5. 应用题: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假设地球平均气温为15℃,日出15°时,真空太阳能电池板可获得1000W的辐射能量。
一平方米的真空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为15%。
每天降雨的时间约为4小时,每小时平均降水量为15毫米。
请估算出一平方米真空太阳能电池板一天内所能获得的电能量的大小。
答案:通过一天内真空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辐射能量,考虑减去天气和电池板的损失,低估板的实际获得电能量。
(完整版)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初中试题经典解析

(完整版)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初中试题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500N的是()A.一名中学生B.一本物理书C.一只鸡蛋D.一只钢笔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时,车只受力而不施力B.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显著3.如图所示,滑滑梯是我们儿时喜欢的游戏,下列对小梦滑滑梯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下滑过程中,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滑梯表面绝对光滑,下滑过程中小梦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小梦躺着比坐着下滑受力面积大,增大了摩擦力D.下滑过程中,小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下列措施哪个是为了减小压强()A.大人劈柴比小孩要快一些B.旋动螺丝时要紧握螺丝刀C.书包带做得宽一些D.针尖做得很尖细5.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甲、ρ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 F >甲乙B .ρρ=甲乙C .F F =甲乙D .ρρ甲乙>6.如图所示杠杆中,O 是支点,在B 端挂一个重物,为使杠杆平衡,要在A 端加一个力。
四个力中数值最小的力是( )A .F 1B . F 2C . F 3D . F 47.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 2,高为15cm ,质量为0.9kg 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 ,A 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 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 的水时,木块A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
往容器里继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
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 静止时,水对容器压强变化了100P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密度为0.9g/cm 3B .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3C .绳子刚断时A 受到的浮力为15ND .绳子断后A 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3N8.原长为l 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 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 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 、A 两点间距离为2l ,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必考大题讲解
1.(6分)如图T4-1所示,小强沿着斜坡进行晨跑。
已知小强体重500 N,他用50 s的时间跑完长为200 m、高为10 m的斜坡。
求:
(1)小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小强晨跑结束后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单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 cm2,小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图T4-1
答案
2.(9分)图T4-2是打捞沉船中一封闭货箱的模拟装置。
已知货箱重5600 N,动滑轮总重400 N,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
在海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0.06 s后收到回波。
(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ρ海水=1.0×103 kg/m3)
(1)沉船在水下的深度是多少?
(2)货箱离开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当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如果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0 N,那么货箱的体积是多少?(不计动滑轮体积)
图T4-2
答案:
3.(10分)某电梯的部分工作原理如图T4-3甲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加在压敏电阻R上的压力增大时,它的阻值减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超载电铃报警。
(1)动触点K与A、B触点中的哪一个接触时电铃报警?
(2)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6 A时,衔铁被吸下,报警电铃响起,求此时R的大小及这部电梯设计的最大载重是多少?(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不计)
(3)电梯自重500 kg,带动电梯升降的电动机上标有“220 V 10 kW”的字样。
当电梯载重500 kg时,中途匀速运行10 s内上升了10 m,则此过程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图T4-3 答案:
4.(6分)如图T4-4所示,一位质量为48 kg的同学乘电梯上楼,每只脚与电梯接触的面积均为0.015 m2。
电梯向上匀速运动时,2 s内上升的高度为4 m。
g取10 N/kg。
求:
(1)电梯静止时,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强;
(2)在2 s内,电梯对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图T4-4
答案:
5.(9分)在图T4-5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 V。
R1为某特殊电阻元件,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S2,滑片P置于b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
求:
图T4-5
(1)灯泡L的额定功率;
(2)当闭合开关S2、S3,断开S1,滑片P置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R2的最大阻值;
(3)当只闭合开关S2,滑片P置于a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 W,此时灯泡1 min内消耗的电能。
答案:
6.(10分)质量为60 kg的工人用如图T4-6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g取10 N/kg)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2)若工人在1 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 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 N,求拉力的功率。
(3)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4)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
图T4-6
答案:
7.(6分)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
质量为55 kg的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 m,骑车用时5 min(设小明骑车上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
(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 m2,则小明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自行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人和车重的0.1倍,则小明骑车的功率是多少?
图T4-7
答案:
8.(9分)如图T4-8所示是家庭厨房用的某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不储存热水,通电时直接将冷水加热供使用)的原理图。
R1、R2为电热丝,R1=44 Ω。
通过挡位开关S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冷水、温水和热水之间的切换,相关参数如下表。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阻值的影响)求:
图T4-8
(1)温水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R2的阻值是多少?
(3)当处于热水挡时,正常工作42 s正好放出热水1 L,则水龙头出水口与进水口的水温温差有多大?(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
9.(10分)小雨受到的重力为640 N,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 Pa。
(1)他用图T4-9甲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103 Pa。
则物体A的重力GA的是多少?
(2)如图乙所示,若他用此滑轮组从水下缓慢提起边长为0.3 m的正方体B(不计水的阻力、绳重和摩擦),当物体B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2×103 Pa时,小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匀速提升物体A时对水平地面压强的1/2,则物体B的密度ρB是多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