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的守护神“瓦猫”
白族民间“神兽”——瓦猫

白族民间“神兽”——瓦猫文山州博物馆收藏一组白族民间“神兽”——瓦猫。
瓦猫又叫“神猫”、“降吉虎”、“四不像”、“镇山虎”、“辟脊虎”、“吉祥虎”、“脊祥虎”或“降脊虎”。
人们便习惯地统称为瓦猫。
瓦猫,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的镇宅物之一,是一种以虎为原形,融宗教文化、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为一体的传统土陶民俗用品。
瓦猫,是云南独有的镇宅“神兽”,分布较为广泛,云南全省各地、州均使用。
瓦猫样子似虎类猫,选取的是虎和猫身上最凶恶,最有代表性的那部分。
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
民间一般在建新房的时候将瓦猫安放在正房屋脊的正中间,背对院落,面向远方,凝视苍穹,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
今天仍广泛流传于丘北县的马者龙、布宜等白族村寨相传沿用民间吉祥物“瓦猫”。
因其形象颇似蹲于屋脊上的家猫而得名。
瓦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多重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蕴涵。
,成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门户“守护神”,形成了“瓦猫”文化。
瓦猫是白族独有的镇宅“神兽”,它源自对虎的崇拜。
作为一种民俗,瓦猫现已不单是镇宅之物,也是房屋的装饰之物。
白族的民间艺人在创作各种瓦猫的过程中,融入了民族集体审美意识,异常的形态和夸张的造型,给人以玄妙而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
任何一种艺术的形成均有其文化背景。
使用瓦猫镇宅便是虎崇拜的一种表现。
虎是中国最早的图腾之一。
人们对虎的崇拜,实质上是对力量的崇拜。
在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类除了以人们为求生存,希望能惜助某种“神力”来保护自己,取得心理上的慰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崇拜从早期对太阳、火、雷电、雪、动植物等自然的崇拜,转变成对意想出来的龙、凤、麒麟等物的崇拜。
随后,这些意想出来的龙、凤、麒麟等成为统治阶级的象征,而虎则成为百姓的守护神。
丘北县马者龙村白族民间艺人李绍荣,对瓦猫艺术创作有独特研究,他创作的瓦猫以夸张的手法,是由白族人民对虎的崇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用品。
作为镇宅“神兽”之物——瓦猫,百姓希望它以虎的威力驱鬼避邪,保护自己的家园。
云南瓦猫的宣传语

云南瓦猫的宣传语
《云南瓦猫:神奇的云南特色猫种》
云南瓦猫,又称玉瓦猫,是一种神奇的猫种,起源于中国云南省。
这种猫体型娇小,毛色独特,性情温顺,非常适合家庭养殖。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幸运之猫,因为它们的毛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代表好运和幸福的颜色。
云南瓦猫的毛色以灰色和蓝色为主,有时还带有白色斑点或图案。
它们的毛发柔软细腻,给人一种触感舒适的感觉。
因为它们的毛色独特,所以成为了许多猫主人的心头好。
除了外观吸引人,云南瓦猫的性格也非常温和,喜欢跟人亲近,对家庭成员充满爱意。
它们非常适合家庭养殖,不会给主人带来太多麻烦,同时也能给主人带来愉快的时光。
如果你想要一只与众不同的猫,同时又温和可爱,那么云南瓦猫绝对是你理想的选择。
让这种神奇的云南特色猫种成为你家庭的一员,给你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云南瓦猫PPT课件

2021/3/25
4
瓦猫的开光祭祀仪式
瓦猫的主要文化功能是镇邪求吉,扶正民宅的风水。 安放瓦猫要举行“开光”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二月或八月,择双数吉日, 请端公来主持。届时,端公捉来一只红雄鸡,先念一阵有针对性的消灾、吉 利、镇邪驱鬼、发财之类咒语后,随即用嘴咬破鸡冠,将血滴在瓦猫的眼、 鼻、口、耳、身上等处(如能请到制作这个瓦猫的工匠来滴第一滴血的话, 瓦猫将更能显灵),并在瓦猫嘴里放入五子(松子、瓜子、高粱、枣子、根 子);同时烧祭黄纸,然后再念一阵咒语,由端公亲手将鸡宰杀,放入锅内 煮至半熟后取出,直立放于盆中,使鸡头仰视天空,端公遂点香祭之。最后, 踏梯上屋顶,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凡安置了瓦猫的人家,逢阴历初一、十 五,都要点香祭供,香炉置地的方位,要正对瓦猫所视的方向 。
2021/3/25
5
瓦猫的种类
2021/3/25
6
呈贡县彝族无釉瓦猫
• 用黄泥土捏制而成,胸 前有一块醒目的菱形 “八卦”图,并涂有红 油漆,四肢站立于瓦上, 长长的尾巴盘向右腿前, 背部有龙刺状,身为鳞 纹,耳朵高竖,眼睛大 而外凸,头顶涂红油漆 “王”字,呲牙咧嘴, 外伸红舌头,显得十分 机警。
都有销售瓦猫,由于
瓦猫深受游客的欢迎,
手工艺人们为了扩大
销量,根
据游客的需求,制作
了许多工艺化的瓦猫
造型"
2021/3/25
14
瓦猫的制作过程
瓦猫的工艺其实并不复杂,但要耗时间和严格把握烧制的火候。 1、首先是要沤泥,把碾细过筛以后的陶土用水浸泡,再放到泥塘里, 早些时候是用牛踩,现在是用挤压机挤。
2021/3/25
2
瓦猫的由来
关于云南瓦猫的由来有以下两种说法:
瓦猫的寓意

瓦猫的寓意小猫的花纹有一种叫做“猫纹”,但我觉得更像似“瓦纹”。
一般只见于旧房子中,屋顶或墙面都用青灰色的陶砖、青砖砌成,在外观上与其说是使房屋坚固,倒不如说它更能让人感受到古朴和沧桑,因而它又被称作“长寿猫”,因此俗话又说:家里养着“瓦猫”,世代久富贵!瓦猫还是招财之猫呢!对,从前过去有很多卖烧饼的,有的买饼的时候会送你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请饼券”;也许是认为好玩吧,那些饼商就把大红色的泥巴印刷在包装上面并按顺序排列好,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面画着一条龙,右下角则标明请你“吃大红印包”!哈,如果这张纸片落入那些老顾客手里可就值钱喽!这当然只是传说啦!真正招来财运的瓦猫其实指的是门口的两块石头狮子!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刻,惟妙惟肖的神态真是令人赞叹!如今已不再流行贴这样的壁纸了,人们喜欢以石狮子作为点缀。
小区内每户门口两侧各立一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象征着宅主身份的尊贵与崇高。
而且凡事讲究“左青龙,右白虎”,两个石狮子头朝左和朝右分别表示文武,“居中间者是武将,其次才是文官”。
狮子后背上写着的是福禄寿三星,喻意“福、禄、寿”!虽然早年很少看到摆弄石狮子的了,现在却常看到很多店铺和公共场所等地方也摆放了石狮子。
难道它象征着吉祥吗?据民间风水学说,无论哪个方向,狮子摆在中间即坐北朝南的方向,左边是青龙(山),右边是白虎(山),前面是朱雀(河),后面是玄武(海),非常符合八卦图的阴阳五行说法,因而也形成了古代堪舆学派的基本原理,如坎水、离火、震木、巽风、艮土、兑金等。
当然,建筑物与环境和谐统一也是必须注重的。
说起来,至今仍有大量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依旧是座西向东的,寓意也是“紫气东来”啊!为什么我们要给他加上个“砖”字呢?那是因为民间普遍都认为太阳晒出的颜色是白色的,黑色的猫容易招鬼怪,没有了毛皮的掩护,它便十分安全,连狐狸也不敢靠近。
当夜晚出门遇到危险时,它便躲进桌子底下或柜子底下。
所以在乡村中常常听到有些妇女说“昨天我家闹狐狸,钻进桌子下面就不见了!”从而也就有了现在这样的壁画“猫趴在狗背上偷食!”这也是一句风水术语,体现了人们想辟邪祈福的愿望,也反映了人们希望生活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白族民间“神兽”——瓦猫

白族民间“神兽”——瓦猫文山州博物馆收藏一组白族民间“神兽”——瓦猫。
瓦猫又叫“神猫”、“降吉虎”、“四不像”、“镇山虎”、“辟脊虎”、“吉祥虎”、“脊祥虎”或“降脊虎”。
人们便习惯地统称为瓦猫。
瓦猫,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的镇宅物之一,是一种以虎为原形,融宗教文化、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为一体的传统土陶民俗用品。
瓦猫,是云南独有的镇宅“神兽”,分布较为广泛,云南全省各地、州均使用。
瓦猫样子似虎类猫,选取的是虎和猫身上最凶恶,最有代表性的那部分。
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
民间一般在建新房的时候将瓦猫安放在正房屋脊的正中间,背对院落,面向远方,凝视苍穹,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
今天仍广泛流传于丘北县的马者龙、布宜等白族村寨相传沿用民间吉祥物“瓦猫”。
因其形象颇似蹲于屋脊上的家猫而得名。
瓦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多重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蕴涵。
,成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门户“守护神”,形成了“瓦猫”文化。
瓦猫是白族独有的镇宅“神兽”,它源自对虎的崇拜。
作为一种民俗,瓦猫现已不单是镇宅之物,也是房屋的装饰之物。
白族的民间艺人在创作各种瓦猫的过程中,融入了民族集体审美意识,异常的形态和夸张的造型,给人以玄妙而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
任何一种艺术的形成均有其文化背景。
使用瓦猫镇宅便是虎崇拜的一种表现。
虎是中国最早的图腾之一。
人们对虎的崇拜,实质上是对力量的崇拜。
在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类除了以人们为求生存,希望能惜助某种“神力”来保护自己,取得心理上的慰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崇拜从早期对太阳、火、雷电、雪、动植物等自然的崇拜,转变成对意想出来的龙、凤、麒麟等物的崇拜。
随后,这些意想出来的龙、凤、麒麟等成为统治阶级的象征,而虎则成为百姓的守护神。
丘北县马者龙村白族民间艺人李绍荣,对瓦猫艺术创作有独特研究,他创作的瓦猫以夸张的手法,是由白族人民对虎的崇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用品。
作为镇宅“神兽”之物——瓦猫,百姓希望它以虎的威力驱鬼避邪,保护自己的家园。
云南瓦猫

近几年。随着郜金福技艺 的不断提高,他专门从事制作 瓦猫泥坯的工作。泥坯制作好 后经附近的瓦窑烧制后,不但 满足鹤庆地区使用,还远销到 丽江地区。现在已达到年制作 瓦猫1500个以上的水平。当地 群众选给郜金福一个“猫金福” 的雅号。 中外专家的好评,当地群 众的藏誉,使郜金福对瓦猫制 作前景充分满了信息。他决心 不断钻研,提高技艺,在继承 传统工艺和造型艺术的基层上 有所创新。使瓦猫不仅只是民 间建筑饰物,而且要成为新兴 的旅法:
一、瓦猫来自民间,属于一种民俗与居住行为表现;
所谓民俗与居住行为表现就是指在传统民居正房或大门正中的房 顶安置瓦猫。瓦猫虽被冠以猫名,但人们却普遍认为猫虎同科, 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将其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 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从这也反映出人们对虎的崇拜。 云南瓦猫就是来源于民间对虎的崇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用品。 作为镇宅神兽,百姓希望它以虎的威力驱鬼避邪,保护自己的家 园。
随着昆明、大理、丽江、 迪庆黄金旅游线路的开通,鹤 庆银都水乡新华村4A级旅游风 景区的成功创建,鹤庆的一系 列传统民间工艺得到进一步的 开发,鹤庆瓦猫倍受旅游者的 青睐,有的把它买去安置于家 宅祈求吉祥如意,有的把它买 去作为民间奇特工艺品摆放书 桌案头细细把玩,有的把它买 去作为旅游纪念品馈赠亲友。
3、将不同形状的两个陶罐 口对口扣在一起。
4、用泥条连结并抹平。
5、将耳朵粘在脑袋两边。
6、 用泥 作成 眼皮 和眼 珠。
7、粘上眼皮。
8、安上鼻子。
9、再在头顶上粘一 个“王”字。
10、用刀挖出嘴的位置。
11、用泥条粘出上下嘴唇。
12、对嘴唇作一定修饰。
14、再在嘴两边粘上胡子。
13、粘上牙齿和舌头。
驱疫逐邪的神怪――云南瓦猫

驱疫逐邪的神怪――云南瓦猫云南瓦猫原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很像家猫而得名。
人们传说,这瓦制的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有镇宅的作用。
人们将它安置在房顶、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以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四野鬼怪(图1、2)。
瓦猫虽被冠以猫名,但却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
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
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
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
这些镇宅瓦猫,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显示出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瓦猫广泛流传于云南昆明、呈贡、玉溪、曲靖、楚雄、大理、文山等地,成为云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之一。
瓦猫造型多种多样,有的生动、传神(图3),有的则抽象、夸张(图4)。
前者一般叫“降吉虎”,后者则称“四不像”。
“请”瓦猫时还要举行古老的传统仪式。
在云南乡村,盖屋顶前要先“请”瓦猫。
此时房主全家按长幼顺序依次站在新屋的中柱前,瓦猫用红布包着,供在托盘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捉来一只大公鸡,刀起血出,喷溅的鸡血便立即淋漓到了揭去红布的瓦猫头上。
至此,瓦猫仿佛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环而从此有了灵性,这就是“请”瓦猫的开光仪式。
开过光的瓦猫要由房主全家人来传递,每经过一个人的手,这个人都要向瓦猫祈求,求它护佑自己及家人吉祥平安,最后由家长传给瓦匠安放在屋脊的房梁上。
此后瓦猫要见证人们给屋顶盖上瓦的整个过程,直到最后被安放在屋脊的正中央。
安放瓦猫时,它的方向都是面朝门外。
它的肚子是空的,屁股上有个洞,当地人解释说它头朝外能吞进八方之财,再拉到自家院子里,起到聚财之用(图5)。
瓦猫一般高20~30厘米(图6),而近年出现的放置在书桌案头的瓦猫仅高10~15厘米左右(图7)。
因制作地区的不同,形象亦大有区别。
如鹤庆瓦猫的外形与真猫大小相近,一般为灰陶素胎,用当地所产精泥手工捏塑为猫坯,再将猫坯入窑烧制而成。
云南传统工艺之瓦猫

云南传统工艺之瓦猫历史渊源昆明农村地区的民居有一种民俗,就是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安置瓦猫。
瓦猫用陶制作,造型为张着大口的猫,瓦猫造型为面目狰狞的神怪。
瓦猫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并不是所有房屋都要安置。
如果自己家的大门外正对的方向有庙宇高房,或正对着一家人的房屋,就会认为不吉利,被对方“戗”着,影响了自家的财运,甚至带来疾病或灾祸,为此,就在自家房的大门和正堂屋顶安放一尊瓦猫。
云南瓦猫原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很像家猫而得名。
人们传说,这瓦制的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有镇宅的作用。
人们将它安置在房顶、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以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四野鬼怪。
特色瓦猫虽被冠以猫名,但却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
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
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
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
这些镇宅瓦猫,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显示出艺术生命力。
云南各地的瓦猫多以虎为原型,虎是野兽之王,只是审美意识使虎变换成了猫。
瓦猫的制作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工艺较粗犷,除猫身、猫头可采用快轮提法外,其他部位如眼、耳、鼻、腿等均为手工捏制。
工匠把猫型做好后,待主坯阴干,再送入窑中与其它陶制品混烧,只有这样,烧制的瓦猫才不易裂损。
有的瓦猫坯制成后,还涂上一层釉,光泽明亮。
功能瓦猫的主要文化功能是镇邪求吉,扶正民宅的风水。
云南民间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若村内某家接连失火两次以上,即认为是没有瓦猫所致,须急请人做个瓦猫来安在屋顶,以求免灾;某家大门正对着别人家的屋角房脊,认为有邪秽侵入,须在自家门头安个瓦猫,以示吃掉这家屋角;某家大门向着田野,也认为野鬼游魂会随时窜入,必须在门楣或脊瓦上安放瓦猫,使之面向田野,以强宅气,镇住鬼魅。
安放瓦猫要举行“开光”祭祀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瓦猫的传奇,就如同它自立屋顶一隅的神秘感一般,早已融入民间烟火之中。静候天地,安享人间。
云南乡下老家流传着许多有趣的谜语,这些谜语常被大人拿来考小孩的“智慧”。我的爷爷曾说个谜面“是‘猫’不是猫”让我猜,我立即就知道谜底是“瓦猫”——它在我们村里是随处都有的,我家的屋顶上还蹲着一只。多年之后,离开乡村来到城市求学时,我才知道“瓦猫”并不是处处都能见到的。
在滇西乡村,起房盖屋无疑是居家大事,因此通常都要按古老的风俗行事。记得我家修建大房子那年,我正在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读书。也不知是出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考虑,父亲竟特意将盖屋顶的时间安排在春节之后,并提早捎信要我寒假必回,不得守校。父命不可违,我只好放弃了原打算在学校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借此多读点书的想法。直至回到既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家里,我才发现原来新房只待盖上瓦片了。而在此之前,父母在众乡亲的协助下,通过艰辛的劳动,已经顺利完成了建房不可缺少的挖基、垒脚、舂墙、立柱、上梁、铺椽等主要繁重工作,新房子实际已赫然挺立在那儿。
父亲见我回来后,精神抖擞、笑容满面。我便笑着对父亲说,原以为回来就能住上新房子呢,为什么迟迟不盖好屋顶?非要让一排排椽子晒晒太阳呢?不曾想父亲听后立即没有了笑容,接着对我正色道:你懂什么啊?你不在家,一家人就不齐,能盖得屋顶吗?如果盖了,即便人不伤心,那瓦猫也会伤心的,因为它没有经过你的手啊!父亲的话立即震撼了我。原来,瓦猫是家的守护神,最终安放在屋脊正中央的那只瓦猫是要必须经过我的手的,因为我也是这个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啊!
瓦猫与老虎有关,虽被冠以猫名,但却寓虎于猫;
民间传说瓦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能镇宅;
“请”瓦猫时要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淋在瓦猫头上,赋予灵性,叫做“开光”;
据说,古代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传说,“故俗画虎于门,冀以卫凶”。所以,不论是立于寺庙、民宅屋脊上的瓦猫,还是置于房屋、门楣的陶虎,其功能基本一致;
对于城市人来说,真正知道“瓦猫”的并不多。一个有趣的说笑是,竟有人以为,瓦猫就是在城市屋檐上走来走去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儿。但蹲在屋脊上雄赳赳的“瓦猫”听了,估计是要生气的,因为它们可是威武的一宅之神,不仅受到主人家恭恭敬敬的祈拜,还享用着不尽的香火,“吃香喝辣”的。
瓦猫,在民间流传出各种耳熟能详的称呼,譬如“脊祥虎”、“吉祥虎”、“石猫猫”、“吞口”……名字有趣,造型也因地域而不同。呈贡的瓦猫用黄泥捏制,烧出来是红色的,胸口有菱形八卦,蹲坐,尾巴下垂,卷到右脚前;昆明、玉溪的瓦猫,坐立,有翅膀,红色;文山的瓦猫,头成倒三角形,身子像瓦罐,红色,立在三层椭圆形的土坯上;大理的瓦猫是青灰色、直立,与瓦片的方向交叉,只立在正房屋脊的正中间……
全家的守护神“瓦猫”
作者: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4年第07期
瓦猫是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它似虎,头顶“王”字,咧着大嘴、尖牙外露、面目狰狞;它更似猫,体态优雅,高居于屋脊。它生于云南,长于云南,为云南特有。它叫“瓦猫”,在民间还有“脊祥虎”、“吉祥虎”、“石猫猫”、“吞口”等称呼。它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以屋顶为家,兢兢业业地安于自己的责任和本分——镇宅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