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3号350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处理
炉膛结焦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炉膛结焦原因:1、炉内呈还原性气氛,结渣性增强2、一次风速偏低3、一次风管风量分配不均,造成炉膛火焰偏斜4、锅炉运行时负压太高,漏风严重,使主燃烧区严重缺风,还原性加强5、运行中燃烧器向下摆动过低,致使煤粉气流直接冲刷冷灰斗6、所烧的煤种易结焦7、长时间未吹灰8、分级燃烧过度,主燃烧区域缺氧,氧量及总风量偏小措施:1、提高一次风压及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
按给定的负荷/一次风压对应曲线进行一次风的调整,通过提高一次风压,开大燃料风挡板等措施提高气流刚性,推迟着火点位置,有效地防止了火焰贴墙和煤粉离析。
磨煤机出口温度随着煤质的不同还可进行不同的调节,具体应视煤的挥发份而定,高挥发份煤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可调节低些,低挥发份煤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可调节高些。
2、加大炉内空气量,适当提高氧量3、控制燃烧器的热负荷。
保持每台磨煤机在最佳负荷下运行,严禁超负荷。
分散投运燃烧器,由于燃烧不集中,传热分散,降低了炉膛温度,结渣减缓;这也保证了一定的煤粉细度,使煤粉中的粗颗粒不易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与水冷壁冲撞,到达水冷壁以前已经冷却固化,缩短了煤粉颗粒燃尽的时间,在水冷壁贴壁处不产生还原性气氛,以至于灰熔点降低。
4、辅助风的调整。
当炉内整体气流偏转过大、刷墙、结渣较严重时,采用缩腰型配风加以改善。
5、加强吹灰操作,保证受热面的清洁。
6、加强配煤及掺烧煤,选择不易结焦煤锅炉结焦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劣质煤的特点:水份高,灰份大,发热量低,挥发份低,着火点高等。
火力发电厂在燃用劣质煤时,一方面,锅炉燃烧不稳,易引起锅炉灭火放炮事故;另一方面,为稳定燃烧需投油助燃,浪费了大量的燃油。
同时,飞灰含碳量增大,锅炉效率降低,经济性差。
此外,还存在燃用劣质煤,使锅炉易结焦,各受热面磨损严重,锅炉运行各参数不稳,运行人员调整工作量增大等问题。
此外,劣质煤是火电厂锅炉运行人员最难调整,最头疼、最不愿燃用的煤种。
一、锅炉结焦的原因1、结焦与灰熔点有关结焦的根本原因是熔化状态下的灰沉积在受热面上。
高炉炉身下部结厚的处理

高炉炉身下部结厚的处理
杨子江
【期刊名称】《湖南冶金》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湘钢1#高炉1998年10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炉体下部结厚,虽经数次洗炉,收效甚微,后采用较长时间持续加萤石配合大批量加焦的热洗炉,才使炉体下部结厚问题得以解决。
介绍了处理过程及方法,并对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杨子江
【作者单位】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49
【相关文献】
1.安钢1#高炉炉身局部结厚的分析及处理 [J], 刘建军;韩东阳
2.3号高炉炉身下部严重结厚的处理实践 [J], 彭平
3.攀钢高炉中下部炉墙结厚的处理和预防 [J], 陈铭铨
4.湘钢1#高炉炉身下部炉墙结厚的处理 [J], 杨子江
5.300m^3高炉炉身局部结厚原因分析及处理 [J], 周长喜;魏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炉炼铁讨论题

高炉炼铁讨论题第一篇:高炉炼铁讨论题高炉炼铁讨论怎样选择合理的热制度?答案:(1)根据生产铁种的需要,选择生铁含硅量在经济合理水平;(2)根据原料条件选择生铁含硅量;(3)结合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水平选择热制度;(4)结合设备情况选择热制度。
如何理解高炉以下部调剂为基础,上下部调剂相结合的调剂原则?答案:下部调剂决定炉缸初始煤气径向与园周的分布,通过确定适宜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力求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径向与园周分布均匀。
上部调剂是使炉料在炉喉截面上分布均匀,使其在下降过程中能同上升的煤气密切接触以利传热传质过程的进行。
炉料与煤气的交互作用还取决于软熔带的位置与形状以及料柱透气性好坏。
无论炉况顺行与否、还原过程好坏,其冶炼效果最终都将由炉缸工作状态反应出来,所以炉缸是最主要的工作部位,而下部调剂正是保证炉缸工作的基础。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基础。
连续崩料的征兆是什么?应如何处理?答案:连续崩料的征兆是:(1)料尺连续出现停滞和塌落现象;(2)风压、风量不稳,剧烈波动,接受风量能力很差;(3)炉顶煤气压力出现尖峰、剧烈波动。
(4)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有生降和涌渣现象,严重时自动灌渣;(5)炉温波动,严重时,渣铁温度显著下降,放渣困难。
处理方法是:(1)立即减风至能够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风压、风量达到平稳;(2)加入适当数量的净焦;(3)临时缩小矿批,减轻焦炭负荷,适当发展边缘;(4)出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5)只有炉况转为顺行,炉温回升时才能逐步恢复风量。
论述料线高低对布料的影响答案:料线是指大钟全开情况下沿到料面的距离,对无钟炉顶为溜槽下端距料面的距离。
料线的高低可以改变炉料堆尖位置与炉墙的距离,料线在炉喉碰撞点以上时,提高料线,炉料堆尖逐渐离开炉墙;在碰撞点下面时,提高料线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一般选用料线在碰撞点以上,并保证加完一批后仍有0.5m以上的余量,以免影响大钟或溜槽的动作,损坏设备。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第二节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三、失常炉况的标志及处理1. 失常炉况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炉况波动,调节得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到位,造成炉况失常,甚至导致事故产生。
采用一般常规调节方法,很难使炉况恢复,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2.炉况失常原因◆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适应。
◆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大的波动。
◆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导致调整方向的错误。
◆意外事故。
包括设备事故与有关环节的误操作两个方面。
3.失常炉况的种类低料线、悬料、炉墙结厚、炉缸堆积、炉冷、炉缸冻结、高炉结瘤等。
4.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称低料线。
◆低料线的原因:①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②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
③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低料线的危害:①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②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凉。
③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比升高。
④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⑤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⑥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⑦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
◆低料线的处理:①由于上料设备系统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顶温高,开炉顶喷水或炉顶蒸汽控制顶温,必要时减风。
②不能上料时间较长,要果断停风。
造成的深料线(大于4 m),可在炉喉通蒸汽情况下在送风前加料到4m以上。
③由于冶炼原因造成低料线时,要酌情减风,防止炉凉和炉况不顺。
④低料线1 h以内应减轻综合负荷5%~l0%。
若低料线l h以上和料线超过3 m在减风同时,应补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以补偿低料线所造成的热量损失。
⑤当装矿石系统或装焦炭系统发生故障时,为减少低料线,在处理故障的同时,可灵活地先上焦炭或矿石,但不宜加入过多。
邯宝一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

第42卷第1期2020年2月甘㊀肃㊀冶㊀金GANSU㊀METALLURGYVol.42No.1Feb.ꎬ2020文章编号:1672 ̄4461(2020)01 ̄0017 ̄04邯宝一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吴㊀仲ꎬ梁红星(河钢集团邯钢公司ꎬ河北㊀邯郸㊀056001)摘㊀要:主要分析了邯钢公司邯宝炼铁厂一高炉因为原燃料质量变差㊁长期发展中心抑制边缘气流ꎬ慢休风等原因引起炉墙结厚ꎮ其主要表现为炉墙温度㊁冷却壁水温差逐渐走低ꎬ风氧量萎缩ꎬ风压升高ꎬ偏尺㊁滑尺次数多ꎬ布料制度调剂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特点ꎬ高炉通过上下部调剂疏导边缘气流ꎬ并使用萤石洗炉等措施成功处理了炉墙结厚并快速恢复了高炉各项指标ꎮ关键词:高炉ꎻ结厚ꎻ处理中图分类号:TF5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TreatmentofWallAccretionofHanbaoNo.1BlastFurnaceWUZhongꎬLIANGHong ̄xing(HBISGroupHansteelCompanyꎬHandan056001ꎬChina)Abstract:Inthispaperꎬthewallaccretionoffurnacewallismainlycausedbythepoorqualityofrawfuelꎬtheinhibitionofperipheralairflowinthecenteroflong ̄termdevelopmentandtheslowwindintheHanbaoNO.1blastfurnaceofHansteelcompany.Itsmainperformanceforfurnacewalltemperatureꎬcoolingwatertemperaturegraduallydeclineꎬshrinkingoxygenwindꎬwindpressureincreasesꎬthepartialfootꎬslideruleꎬmoreclothsystemadjusttoreachexpectedeffectetcꎬtheblastfurnacetopandbottombydispensingchanneledgeairflowꎬandtheuseoffluoritemeasuressuchaswashingfurnacesuc ̄cessfullyprocessedthefurnacewallandthickandfastrecoveryoftheindicatorsintheblastfurnace.KeyWords:blastfurnaceꎻwallaccretionꎻtreatment1㊀引言邯钢西区炼铁厂1#3200m3高炉由中冶南方公司设计ꎬ采用了铜冷却壁㊁薄壁炉衬㊁炭砖一陶瓷杯复合炉底㊁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㊁pw型并罐无料钟炉顶㊁环保型INBA渣处理系统ꎬ改进型高温内燃式热风炉ꎬTRT炉顶余压回收装置等一系列先进㊁成熟的工艺ꎬ于2008年4月18日开炉点火ꎮ投产后ꎬ不断通过加强精料管理㊁上下部调剂㊁完善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ꎬ使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ꎮ2013年11月ꎬ一高炉开始出现炉墙结厚现象ꎬ经处理炉况ꎬ指标得以恢复ꎮ2016年8月开始ꎬ一高炉再次出现炉墙结厚征兆ꎬ并迅速加重ꎬ炉墙温度及水温差不断下降ꎬ水温差最低降至0.4ħꎬ高炉指标严重倒退ꎬ通过一系列调剂及萤石洗炉后ꎬ指标逐渐恢复ꎮ2㊀一高炉炉体冷却设备状况一高炉采用砖壁合一冷却壁结构ꎬ没有凸台ꎬ炉底至炉喉钢砖下沿共设置14段冷却壁ꎬ其中炉底炉缸区共四段ꎬ1-3段为光面低铬铸铁冷却壁ꎬ4段位光面球墨铸铁冷却壁ꎻ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5-8段位铜冷却壁ꎻ炉身其他六段均为球墨铸铁冷却壁ꎻ第9-10段为带背部蛇形管镶砖冷却壁ꎻ第11-13段为单层水冷管冷却壁ꎻ第14段为倒扣镶砖冷却壁ꎮ全软水联合闭路循环冷却系统ꎬ设有完善的温度㊁流量㊁压力㊁水位检测元件ꎬ确保正常运行ꎮ3㊀炉墙结厚的征兆3.1㊀炉墙温度㊁冷却壁水温差逐渐走低正常情况下ꎬ一高炉炉墙温度分布为9段平均100ħꎬ9段以上温度逐渐升高ꎬ且呈小锯齿状波动ꎻ水温差维持在略高于2ħ的水平ꎮ从2016年8月底开始ꎬ炉墙温度及冷却壁水温差不断下降ꎬ9-11段炉墙温度均降到40ħ左右ꎬ13段也降到80ħ以下ꎬ呈现呆死状态ꎻ水温差最低降到0.4ħꎬ如图1所示ꎮ①.水温差ꎻ②.10段炉墙温度ꎻ③.9段炉墙温度图1㊀高炉2016年下半年水温差及炉墙温度趋势图3.2㊀风氧量萎缩ꎬ风压升高2016年8月份之前ꎬ高炉正常风机风量维持在5750m3/min左右(比入炉风量小200m3/min左右)ꎬ氧量8000m3/hꎬ压差上限180kPaꎮ从2016年8月底开始ꎬ随着炉墙温度下降ꎬ风压开始上升ꎬ为了保全风氧量ꎬ保持基本冶强ꎬ高炉逐渐将压差上限提高到同年11月份的195kPaꎬ即使这样风量也逐渐萎缩ꎬ入炉风速与鼓风动能相应不断降低ꎬ如图2所示ꎬ至11月下旬ꎬ风量萎缩到了5500m3/min左右ꎬ风速与鼓风动能也相应达到谷值ꎮ①.全压差ꎻ②.鼓风动能ꎻ③.风速图2㊀2016年后半年部分参数趋势图3.3㊀偏尺㊁滑尺次数多与水温差下降㊁风压升高征兆同时出现的是滑尺㊁崩料现象出现ꎬ并且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ꎬ严重时几乎每批料都有滑尺ꎮ3.4㊀布料制度调剂达不到预期效果从2016年8月底水温差及炉墙温度出现下降趋势开始ꎬ一高炉就通过上部调剂ꎬ发展边缘气流ꎬ布料角度㊁矩阵㊁料线等先后都进行了调整ꎬ但是毫无效果ꎬ并且随着压差升高㊁风量萎缩ꎬ中心气流也不严重抑制ꎮ到后期ꎬ通过上部调剂ꎬ无论是放边还是放中心的操作ꎬ几乎都没有什么效果了ꎮ4㊀炉墙结厚的原因分析4.1㊀原料条件变差近年来ꎬ钢铁行业形势持续低迷ꎬ企业为了扭转亏损局面ꎬ大力压减制造成本ꎮ随着之前降本增效8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㊀肃㊀冶㊀金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的进行ꎬ高炉原燃料质量也是不断下降ꎮ一高炉的焦炭结构为自产干焦+外购焦炭ꎬ外购焦炭质量明显差于自产干焦ꎬ粒度小ꎬ含粉料大ꎮ焦化事故频发ꎬ自产干焦炭产量波动ꎬ2016年高炉入炉焦炭结构调整频繁ꎬ最多的达到3次/天ꎬ自产干焦在8月底9月初配比降到了最低33%ꎬ取而代之的是质量差于外购焦炭的自产湿焦(其中有事故焦炭)ꎻ同时自产焦的质量也有下降ꎬ如自产干焦硫分从0.6%~0.7%上升到了现在的0.8%~0.9%ꎮ入炉原料中ꎬ烧结矿品位也从57.5%下降到了不足56%ꎬ强度从之前的80以上下降到79左右ꎮ同时烧结事故也在增加ꎬ停车后高炉不得不大配比配吃落地烧结矿ꎬ最为严重的是2016年8月ꎬ暴雨致使烧结停车后ꎬ高炉配吃了60%的落地料ꎬ并且未按规程更换大眼筛底ꎬ落地烧风化严重ꎬ含粉率高达20%~30%ꎬ雨水使粉子粘裹在大块上ꎬ基本完全进入高炉ꎬ入仓烧结粉子量显著升高ꎬ而此段时间高炉槽下的返烧率却不增反降ꎬ大量粉子进入高炉ꎮ原燃料的集中大幅变差严重恶化了高炉料柱的透气性㊁透液性ꎬ破坏了高炉顺行ꎬ造成高炉负荷大幅波动ꎬ低炉温频繁出现ꎬ加速了炉墙结厚ꎬ使炉墙结厚成为事实ꎮ炼铁厂的烧结混匀料中配加了高炉的除尘灰(包括重力除尘灰㊁炉前及槽下除尘灰)ꎬ使高炉碱金属和Zn等有害元素富集ꎬ这是造成高炉炉墙结厚的重要原因ꎬ一高炉在2016年12月份休风换风口过程中ꎬ有大量银白色液体流出ꎬ后经化验ꎬ其主要成分为锌ꎮ4.2㊀边缘气流长期受抑制原燃料条件变差后ꎬ炉内透气性变坏ꎬ压差升高ꎬ高炉为了提高透气性ꎬ结合一高炉中心气流容易受抑制的经验ꎬ长期采取发展中心气流的上下部调剂措施ꎮ在上部调剂中ꎬ料制由2015年之前使用较成熟的C41.5ꎬ339.5ꎬ337.5ꎬ335.5ꎬ233.5ꎬ231.53O41.5ꎬ439.5ꎬ437.5ꎬ335.53改变为C43.5ꎬ241.5ꎬ239.5ꎬ237.5ꎬ235.5ꎬ233.5ꎬ3O43.5ꎬ441.5ꎬ439.5ꎬ337.52ꎬ下部调剂中ꎬ主要是使用了半数的长风口ꎬ和部分小风口ꎮ此料制在初期确实起到了发展中心气流的作用ꎬ使得全压差有所下行ꎬ指标得以好转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ꎬ边缘气流不断的减弱ꎬ最终致使边缘过重ꎬ为炉墙结厚创造了条件ꎮ4.3㊀炉缸侧壁温度高从2013年3月开始高炉炉缸侧壁碳砖局部温度异常升高ꎬ高炉未能有效处理ꎬ虽短期内使其下降ꎬ但此后还是周期性的出现ꎬ为保证安全ꎬ高炉被迫采用降低冶炼强度ꎬ降低渣铁流动性ꎬ增加炉缸冷却强度ꎬ提高炉温水平的措施进行护炉ꎮ护炉操作严重降低了炉缸的活性ꎬ升高了软熔带的位置ꎬ使大量黏稠炉渣粘着在炉墙上ꎬ是炉墙结厚的诱因ꎮ4.4㊀慢休风频繁2016年由于设备和环保原因ꎬ一高炉慢风休风率大幅上升ꎬ尤其是9月5日至7日ꎬ因环保原因ꎬ高炉长期休风ꎬ不但延误了高炉处理炉墙结厚的最佳时机ꎬ而且进一步加剧了炉墙渣皮结厚ꎮ5㊀炉墙结厚的处理过程本次炉墙结厚的处理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ꎬ第一阶段为2016年8月底至12月1日ꎬ此阶段主要采取上部装料制度和冷却制度的调剂ꎬ第二阶段是2016年12月1日至5日ꎬ重要采取下部送风制度调剂和添加萤石洗炉ꎮ上部装料制度的调剂是第一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ꎬ在此阶段ꎬ布料角度矿焦同收了3.5度ꎬ最外环角度由原来的43.5逐渐降到了40度ꎬ布料矩阵由原来的C234567222223O23454433变至C234567333223O23453332ꎮ但是中期由于风氧量不断萎缩ꎬ炉顶中心火焰消失ꎬ钢砖水温差大幅度升高ꎬ中心气流变得极其微弱ꎬ高炉对于优先疏导中心还是边缘产生犹豫ꎬ料制上有来回跳动的过程ꎮ冷却制度上主要是将软水进水温度由原来的40ħ提高到了44ħꎮ第一阶段紧紧依靠上部装料制度放边和提高进水温度的措施ꎬ并没有达到需要的效果ꎬ炉墙温度越来越低ꎬ渣皮越结越厚ꎬ水温差越来越低ꎬ而且一味的通过上部料制放边处理ꎬ致使中心气流减弱ꎬ最终使得中心与边缘两股主要气流都很微弱ꎬ压差不断升高ꎬ风氧量不断萎缩ꎮ第二阶段:送风制度的调整ꎮ2016年12月1日ꎬ休风更换风口ꎬ将风口面积由原来的0.4149m2扩至0.4208m2ꎬ长度为663mm的风口有20个减至13个ꎬ剩余全为643mmꎮ萤石洗炉ꎮ2012年12月1日白班42批开始加萤石ꎬ每批800kgꎬ吨铁15kg/tꎬ矿批83tꎬ全焦比495kg/tꎬ燃料比640kg/tꎬ上部布料最大角43度ꎬ中心12度带4圈中心焦ꎬ矩阵为C234567103332204O23454432ꎬ走了17.5批后ꎬ高炉休风386min更换风口ꎬ复风后连加5罐净焦(焦批为23t)ꎬ度5个风口ꎬ送风后ꎬ渣皮开始脱落ꎬ从上到下ꎬ9段靠上先动ꎬ幅度较大ꎬ8-5段铜冷后逐渐波动ꎬ水温差上升ꎮ水温差上行到6.5ħꎮ夜班30批停止加萤石ꎬ后逐渐捅风口加风ꎮ至12月4日12:00ꎬ风口全开ꎬ风量加至5700m3/minꎬ富氧6000m3/hꎬ炉墙逐渐稳定ꎬ水温差缓慢下行到2.5ħꎬ上部角度同收一度至42度以防止边缘过死ꎬ12月5日夜班47批去掉中心焦ꎬ中班10批ꎬ矩阵改为C234567333223O23453332ꎬ后水温差维持在2.0~2.5ħꎬ中心火焰明显ꎮ逐渐增加焦炭负荷ꎬ降低91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㊀仲ꎬ等:邯宝一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㊀㊀㊀㊀㊀㊀㊀焦比ꎬ恢复指标ꎬ如表1所示ꎬ到12月9号ꎬ日产铁已达到7600tꎬ煤比提高到了100kg/tꎮ表1㊀一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时间日产量/t一级品率/%焦比/(kg/t)煤比/(kg/t)燃料比/(kg/t)1月份785896.59342.2108.5500.22月份779893.25340.0111.9501.43月份777994.93341.8108.7500.04月份747597.74360.4102.0512.15月份796794.08350.2101.0500.76月份750696.17342.0118.6510.07月份780195.63347.0103.2499.78月份768892.58359.187.2495.99月份705786.32349.7112.1507.410月份750186.64372.0107.7529.211月份739079.01398.484.2532.112月9日760489.00364.9104.9517.212月10日767794.00366.4112.9525.112月11日7751100.00359.7103.2508.712月12日7777100.00361.6108.6514.912月13日769380.00365.5100.1512.412月14日7684100.00371.0101.1516.95㊀结语⑴精料是大型高炉顺行的基础ꎬ不论是降焦增煤还是强化冶炼ꎬ必须以精料为基础ꎬ降低入炉料成本要科学合理ꎬ要严格控制入炉原料的含粉率和有害元素ꎮ⑵中心与边缘气流要合理分布ꎬ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ꎬ过分依靠中心气流容易引起炉墙结厚ꎮ⑶加萤石洗炉是处理炉墙结厚的有效办法ꎮ参考文献:[1]㊀黄希祜.钢铁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ꎬ2005. [2]㊀靳㊀伟.邯钢1260m3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J].炼铁ꎬ2012ꎬ21(06):35 ̄37.[3]㊀张㊀文.广钢3号高炉炉身结厚处理实践[J].炼铁技术通讯ꎬ2005(11):2 ̄7.[4]㊀焦建华ꎬ夏万顺.邯钢3200m3高炉炉墙频繁结厚的处理[J].河北冶金ꎬ2017(08):30 ̄33.收稿日期:2019 ̄05 ̄25作者简介:吴㊀仲(1984 ̄)ꎬ男ꎬ助理工程师ꎬ201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ꎮ(上接第16页)达到了90%ꎬ较一段净化除铜镉提高了接近27%ꎬ一次后液镉含量控制由200mg/L降低至50mg/L左右ꎬ进入二段除钴镍工序镉量减少了72.8%以上ꎬ极大的减小了镉复溶的几率ꎬ极大的降低了镉复溶对二段净化的影响ꎬ且在除铜镉过程中钴的损失量由35.1%降低至14.8%ꎬ降低20.3%ꎬ从而降低了钴在湿法系统内部的循环量ꎬ为二段除钴镍工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ꎬ进一步减少了二段合金锌粉用量ꎬ这样一来ꎬ二段净化及三段净化均可用作净化除钴镍工序ꎬ可将净化系统对钴的适应性可以由30mg/L提高至40mg/L以上ꎮ5㊀经济效益核算高铜原料适应性攻关项目改造完成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后ꎬ一段净化除铜镉工艺改为两段净化除铜镉工艺ꎬ和改造前相比ꎬ一次净化除铜镉金属锌粉单耗同比降低5kg/t Znꎬ按照年产10万t阴极锌产量计算ꎬ年节约金属锌粉500tꎬ按照西北铅锌冶炼厂金属锌粉生产成本0.35万元/t计算ꎬ年节约成本175万元ꎮ除铜镉后液镉由<200mg/L降至<50mg/Lꎬ减少镉对除钴镍的影响ꎬ与改造前相比ꎬ在除铜镉过程中钴的损失量降低22%ꎬ从而降低了钴在湿法系统内部的循环量ꎬ除钴镍合金锌粉单耗在原有基础上下降6.0kg/t Znꎬ按照年产10万t阴极锌产量计算ꎬ年节约合金锌粉600tꎬ按照西北铅锌冶炼厂合金锌粉生产成本0.45万元/t计算ꎬ年节约成本270万元ꎮ6㊀结语高杂原料的使用在湿法炼锌行业已经越来越普遍ꎬ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净化系统对高杂原料的适应性ꎬ而净化系统一段净化工艺的改进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ꎬ下一步将重点对如何提高铜镉渣综合利用水平ꎬ生产高品位铜渣的工艺进行研究ꎮ参考文献:[1]㊀杨㊀斌.提高湿法炼锌净化系统对高铜原料的适应性生产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ꎬ2015(10):36.收稿日期:2019 ̄06 ̄21作者简介:席多祥(1988 ̄)ꎬ男ꎬ甘肃省白银市人ꎬ冶炼工程师ꎬ大学本科学历ꎬ工程硕士学位ꎮ现主要从事湿法炼锌工作ꎮ0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甘㊀肃㊀冶㊀金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
炼铁常见问题对策

炼铁常见问题对策1、连续崩料:(征兆及处理方法)连续崩料的征兆是:(1)料尺连续出现停滞和塌落现象;(2)风压、风量不稳、剧烈波动,接受风量能力很差;(3)炉顶煤气压力出现尖峰,剧烈波动;(4)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有生降和涌渣现象,严重时自动灌渣;(5)炉温波动,严重时渣、铁温度显著下降,放渣困难。
连续崩料会影响矿石的预热与还原,特别是高炉下部的连续崩料,能使炉缸急剧向凉,必须及时果断处理,其处理方法是:(1)立即减风到能够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风压、风量达到平稳;(2)加入适当数量的净焦;(3)临时缩小料批,减轻焦炭负荷,适当发展边缘;(4)出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5)只有炉况转为顺行,炉温回升时才能逐步恢复风量。
2、悬料:(征兆及处理方法)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
它也可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还可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原燃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主要征兆是:(1)料尺停滞不动;(2)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3)炉顶煤气压力降低;(4)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过高,风口焦炭仍然活跃;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部分风口焦炭不活跃。
但要注意,当风压、风量、风口工作及上、下部压差都正常,只是料尺停滞时,应首先检查料尺是否有卡尺现象。
处理悬料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处理及时,除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悬料外,一般都要求立即处理,悬料时间不要超过20min,处理越早,越易恢复正常,损失也越少。
其次要分析不同情况的悬料,采取正确方法,力争一次坐料成功,避免出铁前坐料。
相应情况的对策如下:(1)炉温正常、风口工作正常的突然上部悬料,是上部局部透气性与煤气流不适应造成的,可用高压、常压转换或坐料进行处理,回风压力一般为原风压的70%左右。
(2)炉热造成的悬料,必须采取降低炉温措施,只有控制住热行,坐料后才可消除悬料,第一次坐料后回风压力约为原风压的60%左右。
高炉炉身结瘤的原因及分析处理

关于炉身结瘤的原因及处理高炉结瘤指的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种故障,指炉料附在高炉内衬上生成的瘤状物。
炉瘤对生产危害极大,它破坏高炉的正常内行,缩小其有效容积,破坏正常高炉操作及缩短一代寿命。
高炉结瘤曾经是我国高炉生产的的大敌,近些年来,随着炼铁原料、设备和操作条件的改善,结瘤事故已经少得多了,但并没有绝迹,不仅包钢、宣钢等企业还经常被炉瘤问题所困扰,而且一些原料、设备条件较好的高炉也有时发生。
因此分析炉瘤形成条件、原因、征兆和处理方法,以避免结瘤事故和一旦结瘤后减少其损失,对今天我国炼铁工作者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
1.结瘤的原因已熔化的物质,重新凝固并粘结在炉墙上形成炉瘤,其原因是复杂的。
炉瘤按其组成分类,有铁质瘤、石灰质瘤、混合质瘤;按其形状分,有遍布整个高炉圆周的环状瘤和结于炉内一侧的局部瘤;按其结瘤位置,又可分为按其生成部分可分为上部炉瘤与下部炉瘤,前者顶端可至炉身上部,而根部在炉身中下部或炉腰,后者则主要生成炉腰,炉腹。
结瘤过程一般是,首先有一部分已经熔化的炉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再凝固粘结于炉墙上,形成瘤根,如果发现较晚或处理不及时,而结瘤的原因又继续存在,则瘤根将发展,长大,成为炉瘤。
因此,主要讨论开始形成瘤根的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引起结瘤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原料方面的原因矿石软化温度低,难还原,品种杂,成分波动大,粉末多,焦炭强度差,往往成为高炉结瘤的原因。
炉料中的粉末是引起路况不顺的经常性因素,高炉使用含粉率高的炉料时,由于料柱透气性变坏,悬料、难行、管道行程在所难免,而且必然引起炉温的剧烈波动。
锌结瘤不仅会导致高炉炉况不顺,恶化操作指标,而且严重损坏炉衬,大大缩短高炉使用寿命。
由于结瘤的主要成分是ZnO,因此分析清楚高炉原料中ZnO的来源及走向,便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ZnO的结瘤危害。
高炉的主要原料为烧结矿,若烧结时采用部分高ZnO原料,会致使烧结矿及瓦斯泥灰中的ZnO增加,高炉锌负荷大幅度增加,锌循环富集加剧,造成了炉身中、上部大量的炉瘤。
高炉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高炉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高炉是钢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负责将矿石冶炼成熔融铁水。
然而,在高炉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设备停工。
本文将介绍高炉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炉缸结渣炉缸结渣是高炉设备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炉缸结渣指的是在高炉炉缸内壁形成的结状物,这些结状物会堵塞高炉的通道,影响原料和燃料的正常流动,从而导致高炉冷风温度升高、产量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1.增加矿石熔融性能:适当增加石灰石的添加量,提高石灰石的熔融性能,减少炉缸结渣的可能性。
2.合理调整煤气流量:通过调整煤气流量,保持高炉内的正压状态,防止煤气逆流,减少炉缸结渣的发生。
3.定期清理炉缸:每隔一段时间,对高炉炉缸进行清理,清除结渣,防止结渣堵塞通道。
二、风口堵塞风口是高炉冷风进入高炉的通道,它的通畅与否对高炉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在高炉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风口常常会发生堵塞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这些物质会附着在风口内壁上,逐渐堆积形成堵塞。
解决方法:1.定期清理风口:每隔一段时间,对风口进行清理,清除附着在风口内壁上的粉尘和颗粒物,保持风口的通畅。
2.增加风口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在高炉上增加风口数量,减少单个风口的负荷,降低风口堵塞的风险。
3.使用防堵塞材料:在风口内壁涂覆一层防堵塞材料,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附着,延缓风口堵塞的速度。
三、废气处理系统故障高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含有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果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常见的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包括除尘器堵塞、吸收塔溢流等。
解决方法:1.定期维护除尘器:定期对除尘器进行检查,清除堵塞物,保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2.增加吸收塔容量: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吸收塔的容量,提高处理废气的效率,防止溢流发生。
3.加强监测和预警:设置废气处理系统的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钢3号350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处理
摘要:长钢3号高炉开炉以后炉墙结厚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原因由于原燃料条件变化,焦炭质量变差,导致塌料悬料产生管道顶温长时间过高处理不到位造成的炉墙结厚.后通过对原燃料的改善,对炉墙冷却壁冷却强度的控制,发展边缘煤气流集中循环下萤石洗炉来处
理结厚,最后取得明显效果,恢复正常生产。
关键词:高炉原燃料变化炉墙结厚处理消除
1 引言
1#350m3高炉于2008年12月17日开炉,5天开炉顺利达产利用系数达3.7。
七天后利用系数达4..0 12月27日入炉焦炭发生变化,导致炉况发生变化,高炉不易接受风压风量透气性变差,导致塌料悬料管道形成高炉上部结厚,处理炉况期间损失生铁6000T 焦比大大升高,造成了较大损失。
2 炉况恶化的形成及原因
3高炉投产以来顺行度高,在长钢开炉以来是达产最快,利用系数最高的一次。
给长钢历史以来创下最好水平。
11月27日由于焦炭紧张,改吃全外购焦炭,炉况发生恶化,这与原燃料的变化有的及其重要的关系,由于焦炭强度不够,粉化严重,常出现间断性的憋风,下料不均,出铁前慢出铁中快。
风口工作也不均匀,部分风口有挂渣现象,在12月27日20:30塌料透气性变差,减风控制,缩矿批11T对装料制度调整后逐步恢复,12月28日后悬料,处理后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先后悬料3次,料线呆滞,风压顶压不稳,顶压时常出现尖峰状曲线,等温直线上升,发生小管道,造成炉顶温度过高。
由于管道时常出现,冷却壁冷却强度大,炉料上部软化粘附在炉墙上,从炉身上部中部下部温度来看
都有明显下降,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2-11风口上方。
6段7段1 2 3 28 27 26 25 24 23 22冷却壁水温差仅1度左右。
很明显该处结后最为严重。
2.1原燃料条件的变化
现在的高冶强高炉对入炉原燃料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但原燃料质量发生变化时,不可避免的会给高炉带来不同程度的炉况波动。
入炉烧结料从报表中可以看出5-10mm 一直占到35%左后小于5mm也在2%-5%,说明当时的烧结粒度组成也有大幅度的变化,在由于是冬天精矿天气的变化,冻块很多,对烧结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生料很多强度达不到要求,在入炉焦炭方面:在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焦炭的反应性(CRI)和焦炭反应后强度(CSR)两个评价焦炭质量的指标,对他们的技术要求是:CRI小于25%,CSR大于60%.CRI 低,CSR高的焦炭质量好。
对料柱的支撑作用强。
长钢自产焦一般情况下灰分在11%-13%,CRI小于30% CSR大于60%.而长钢自产焦供给不足,不得不用部分外购焦,而外购焦的灰分在12%-14% 水份高,CRI大于30%CSR仅只有45%左右,由于焦炭质量的突然变化,使高炉风量萎缩,,而高炉依然按照原来的高煤比操作方针调整,只是降低了一些负荷。
依就保持较高煤比,高炉料柱透气性严重变差,是高炉炉况恶化的主要原因。
2.2信息反馈滞后,高炉调整不及时
当原燃料条件变差,特别是焦炭质量下滑较大时,高炉一直得不到正确的直到高炉生产的信息,还一直按照原来操作方针来组织生产。
当27日后发生的塌料悬料管道仅仅按照操作制度不合理来做了一些调整,而高炉炉墙结厚后,对原燃料抽查得出当时的CSR 仅为45%左右。
才找到高炉炉况恶化的原因。
3处理过程
这次炉况处理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处理阶段;第二阶段,集中处理阶段;第三阶段,逐步恢复阶段。
通过3个阶段的调整恢复,炉况逐步走向正常。
3.1第一阶段,一般处理阶段
由于原燃料条件变化后,高炉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得到相关信息,所以在27日后,高炉炉况慢慢恶化,只是采取了退矿批的措施,焦炭负荷退至3.3,装料制度均有调整。
还保持高煤比操作。
时常出现高硅高硫,燃料比在700左右。
由于高炉开炉以来一直稳定顺行,受高炉惯性影响,基本上还能够维持顺行。
3.2第二阶段,集中处理阶段
借住高炉休风检修时间,把2号12号风口由原来的105mm调整为110mm,改善进风量,发展边缘气流。
加萤石洗炉,后炉况依旧不正常,开风不好开,后12号风口漏水,接着休风处理12号风口漏水,并堵1号风口,角度调整为:单环布料27度。
开风后炉况逐步好转,并对炉身5 6 7段冷板水温差进行变化记录,并在炉身上部结厚部位以米字测炉皮温度,且逐步增加部分长钢自产焦炭,以一半自产焦炭和一半外购焦炭入炉,透气性由原来的7.8-8.5恢复到8.5-9.5,煤比也逐步的恢复燃料比逐步降低,炉身上部温度也由原来的33度逐步恢复到70左右,现在吃5/3长钢自产焦,风压料线平稳压量关系正常,后开1号风口风量逐步增加到以前正常水平,风压全风。
3.3第三阶段,逐步恢复阶段
在高炉步入正常生产后,逐步恢复强化冶炼,降低焦比,增加煤比,降成本,活跃炉缸,这时,通过炉顶摄像仪观察到边缘气流过分发展,边缘不断有喷吹现象,风压风量也有波动,风量过大,透气性太好达10.5-11说明原有装料制度以不适合现在高炉炉况,
逐步扩角度至30度,煤气利用率也由原来的40%提升到44%-45%现高炉炉况顺行,利用系数达4.0以上。
这说明炉墙结厚对炉况以没有影响,生产步入正常。
4结语
在高炉炉况处理阶段,由于长钢自产焦炭供给不足,给炉况造成很大影响,造成高炉全外购焦生产,硫负荷高,生产高硅高硫铁,透气性恶化。
在调整原燃料后,发生炉况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