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专题七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时1复习题
河南省中考语文专题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题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2017·河南)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 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列佛游记》) 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2.(2015·河南)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3.(2014·河南)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4.(2013·河南)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
①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②三打祝家庄(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5.(2017·河南模拟)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章回体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你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西游记》第二十二回)②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水浒》第三十回)(2)请你从《童年》和《朝花夕拾》中任选一部,并从中选取一个典型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你对此人物的评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 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答案】 D【解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朝花夕拾》。
菏泽市巨野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菏泽市巨野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学常识 (共9题;共18分)1. (2分)(2018·毕节) 下列课外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B . 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D . 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2. (2分) (2017八下·龙华期中)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潼关怀古”是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水调歌头”也是题目。
B .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传记;《送东阳马生序》则是宋濂写的书序。
C . 季羡林和胡适都是学者,他们分别著有回忆性散文《我的童年》和《我的第一本书》D . 同为散文诗,鲁迅先生的《雪》和纪伯伦先生的《组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澎湃的激情。
3. (2分)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
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 . 《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感受。
C .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菏泽市郓城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菏泽市郓城县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学常识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绿》思路清晰,线索分明。
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是文眼所在。
B . 散文《囚绿记》中作者真挚而热烈地赞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它们“繁茂苍绿”,期待“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
怅惘、缠绵而又深沉的情致中,蕴蓄着某种耐人寻味的意思。
C . 《曹刿论战》选自《左转》,《左转》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 .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一篇。
2. (2分) (2017八下·龙华期中)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潼关怀古”是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水调歌头”也是题目。
B .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传记;《送东阳马生序》则是宋濂写的书序。
C . 季羡林和胡适都是学者,他们分别著有回忆性散文《我的童年》和《我的第一本书》D . 同为散文诗,鲁迅先生的《雪》和纪伯伦先生的《组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澎湃的激情。
3. (2分)下面属于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A . 《最后一课》B . 《羊脂球》C . 《格列佛游记》D . 《悲惨世界》4. (2分)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A . 寻求诗律新变B . 恢复风雅传统C . 讲求彩丽竞繁D . 倡导应制咏物5.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 . 《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荷花荡》。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

初一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测试)-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时间40分钟,共100分)1.(2022·贵州遵义·中考试题)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细长,瘦弱,苍白,喜欢在小灌木上、草丛中生活,喜欢夜间活动,喜欢在七月到十月的日落时分唱歌。
B.《红星照耀中国》描写了一群“红小鬼”:“山西娃娃”“小号兵”、向季伯……他们有坚韧、苦干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
C.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仍不肯向命运低头,他用笔作为新的武器继续战斗,开始创作小说,几经周折,作品最终得以出版。
D.在女儿国,国王命令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与唐僧师徒赌求雨、赌猜物等,皆因孙悟空使计作法,三位大仙均以失败告终。
【答案】D【解析】考查名著阅读。
D.“女儿国”有误,应为:车迟国。
故选D。
2.(2022·广西桂林·中考试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提辖路见不平,为解救落难的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
B.祥子在杨家拉包月,杨家人却让他干许多额外的活儿。
C.严监生临终前看到油灯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D.衍太太让鲁迅元旦早上吃福橘,还为他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
【答案】D【解析】考查名著内容。
D.“衍太太”有误,应为“长妈妈”,情节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故选D。
3.(2022·四川巴中·中考试题)以下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艾青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如他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B.《红岩》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等。
C.《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严监生临死前吝惜灯草油等情节充分体现了作品的讽刺艺术。
D.《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与才女谢道韫相关的典故“咏絮之才”即出自此书。
备战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考点专练)

备战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考点专练)一、填空题(共 10 分)1.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_。
【答案】 (1). 吴用 (2). 智取生辰纲――花石纲【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四大名著是中考必考内容,吴用是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梁山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人称智多星;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学生只要平时认真阅读原著,解答此题并不难。
2.名著阅读。
达雅已经转为正式党员。
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
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
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
他们谈了很久。
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以上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道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写作(或文学创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
本题考查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选择题(共 5 分)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的“德行”一门。
B.《泰戈尔诗选》收入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分别是《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以及《花园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课时1复习题
1.(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苏轼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写过不少风格清新的词,如《浣溪沙》,描绘清新明丽的自然美景,寄寓人生哲思。
C.鲁迅的文学作品,其思想的深刻性历来为人称道,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就蕴含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D.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变色龙》是他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万尼亚舅舅》《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2.(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
其中,“卜算子”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咏梅”和“秋思”都是题目。
B.《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施耐庵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人们称赞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代表作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汉江临眺》等。
3.(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4.(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它们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
C.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5.(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参考答案
1.D 【解析】《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
2.B 【解析】 A.《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天净沙”不是词牌名,而是曲牌名;C.范进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人物;D.《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的作品。
3.D 【解析】《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4.B 【解析】郭沫若的《屈原》是历史剧剧本。
5.D 【解析】《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