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PPT讲稿
合集下载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宣讲PPT课件

老年人高血压 健康宣讲PPT课
件
目录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如何应对高血压
介绍高血压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高于正常水平 的动脉压力
高血压的危害:会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心 悸等
高血压的预防 和控制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控制饮食:降低钠盐、脂肪和 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 摄入
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 低血压
高 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医嘱的用药
如何应对高血 压
如何应对高血压
坚持生活方式改变 定期检查血压、定期复诊
如何应对高血压
关注并掌握用药要领 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何应对高血压
常怀积极乐观的态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件
目录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如何应对高血压
介绍高血压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高于正常水平 的动脉压力
高血压的危害:会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介绍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心 悸等
高血压的预防 和控制
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控制饮食:降低钠盐、脂肪和 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 摄入
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 低血压
高 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医嘱的用药
如何应对高血 压
如何应对高血压
坚持生活方式改变 定期检查血压、定期复诊
如何应对高血压
关注并掌握用药要领 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何应对高血压
常怀积极乐观的态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老年人高血压ppt课件

02
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体重大小
饮食因素
体重大小是影响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 因素。肥胖会增加血液循环的负担,导致血 管压力增大。
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脂肪和糖分都会影响 血压水平。特别是过多摄入盐,会使体内钠 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高血压。
心理因素
遗传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疲劳和焦虑等心理压力会 导致血液循环紊乱,引发高血压。
04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降低血压。
非药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盐的摄入、戒烟、适当运动等,以辅助降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治疗肾脏疾病等。
降压药物治疗
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降低血压。
特点
老年人高血压通常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高,脉压增 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现象明 显。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事件
老年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 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冠 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增加脑血管事件
老年人高血压可导致脑梗塞、脑 出血等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 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需要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继发性高血压通常由于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心血 管病变等引起。手术治疗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 方法,包括肾血管重建、肾切除、嗜铬细胞瘤切除等 。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血压可以降至正常范围。
老年高血压ppt课件

只关注血压数值忽视靶器官保护
总结词
治疗高血压不能仅关注血压数值,还需关注靶器官的保护。
详细描述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除了关注血压数值是否正常,还需要关注靶器官的保护。靶器官是指高血压 直接作用的器官,如心脏、肾脏、血管等。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保护靶器 官,降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老年高血压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影响肾功能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 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损伤,引发肾 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
增加脑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梗塞、 脑出血等。
0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 制
老年高血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老年高血压概述 •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 老年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 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01 老年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的 人群中,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 正常范围的情况。
压。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有助于降低血压。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量,有助于降 低血压。
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案
药物治疗原则
常用降压药物
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等。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 合并症和危险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高血压ppt课件

家族史
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更容易遗传高血压。
基因影响
某些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01
02
03
饮食过咸
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血压 。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体 重增加,从而增加血压。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 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疾病和药物影响
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影响血压。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
在家中或社区医疗机构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记录血压情况
将血压情况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设备上,方便医生查阅。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06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与保健
健康饮食
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药物治疗的原则
02
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症情况、耐受性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0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或过高,及
时调整药物剂量。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饮食调整
多食用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 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词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血压。
管理压力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等 方法放松身心。
社交支持
心态调整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 系。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 郁。
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更容易遗传高血压。
基因影响
某些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01
02
03
饮食过咸
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血压 。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体 重增加,从而增加血压。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 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疾病和药物影响
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影响血压。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
在家中或社区医疗机构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记录血压情况
将血压情况记录在笔记本或电子设备上,方便医生查阅。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06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与保健
健康饮食
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药物治疗的原则
02
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症情况、耐受性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0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或过高,及
时调整药物剂量。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饮食调整
多食用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 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词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血压。
管理压力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等 方法放松身心。
社交支持
心态调整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 系。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 郁。
老年人高血压病_PPT幻灯片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可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乏 力等症状;
•2、血压波动大、症状少、并发症多。 •3、并发症
(1)脑部损害:脑中风 (2)心脏损害:高血压性心脏病 (3)肾脏损害:高血压肾病,晚期可发展成尿 毒症
• 5、提供低盐(3-5g/日)、低脂、低胆 固醇饮食,肥胖老人应适当控制热量摄 入,以减轻体重;
概述
•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指以动脉血压升高、常 伴有心、脑、肾损害为特征的全身心疾病。
• 诊断标准:在未服降压药、安静状态连续 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有两次收缩压 ≥140mnHg和/或舒张压≥90mnHg,并排除 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即可诊断。
病因
• 病因尚不明确,与年龄、肥胖、摄食量、 精神情绪、遗传、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等 因素有关。
• 6、协助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 7、一旦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 恶心等症状,应停止一切活动,嘱咐患 者放松,就地休息,做好安抚,及时报 告医务人员。
预防小贴士
• 三个半分钟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脑缺 血、摔倒、骨折、减少脑 中风、心肌梗塞和猝死事 件发生
• 醒来躺在床上半分钟 • 坐起来又坐半分钟 • 两腿垂在床沿半分
老年高血压ppt课件

其他类型高血压
包括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体位性 高血压等。
02
老年高血压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及危害
血压升高 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可能正常或偏低, 脉压差较大。
症状多样 部分老年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可出现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 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严重症状。
靶器官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引起相关并发症,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普通成年人 相同,即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值均收 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评估方法
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和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其中,24小时动 态血压监测可更全面地了解血压波动情 况,有助于指导治疗。
或每季度一次。
监测血压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包括收 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血压值。
评估靶器官损害
定期评估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 的损害情况,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吃蔬菜水 果,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 方案,如散步、太极拳等。
鉴别诊断及注意事项
鉴别诊断
老年高血压需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此外,还需注意与假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等相鉴别。
注意事项
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用药史及家族遗传史;同时,还 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和确定有无合并 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包括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体位性 高血压等。
02
老年高血压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及危害
血压升高 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可能正常或偏低, 脉压差较大。
症状多样 部分老年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可出现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 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严重症状。
靶器官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引起相关并发症,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普通成年人 相同,即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值均收 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评估方法
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和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其中,24小时动 态血压监测可更全面地了解血压波动情 况,有助于指导治疗。
或每季度一次。
监测血压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包括收 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血压值。
评估靶器官损害
定期评估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 的损害情况,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吃蔬菜水 果,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 方案,如散步、太极拳等。
鉴别诊断及注意事项
鉴别诊断
老年高血压需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此外,还需注意与假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等相鉴别。
注意事项
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用药史及家族遗传史;同时,还 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和确定有无合并 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老年人高血压ppt课件

诊断标准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一般成年人有所不同,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 高为诊断依据,同时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
03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 、控制体重、限制饮酒等 ,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血 管风险。Fra bibliotek心理干预
老年人常常存在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 改善生活质量。
02
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因与病理生 理
病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 ,部分老年人患有高血 压可能与其家族遗传背
景有关。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 弹性下降,血压逐渐升
高。
饮食因素
摄入过多的盐、脂肪、 糖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 体重增加,从而增加高
血压的风险。
病理生理
社区护理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老年人 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及其他健康
指标。
定期随访
对老年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血 压控制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
支持。
健康教育
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
我管理能力。
老年人高血压的康复治疗
心理调适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他们应对高血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较大、肥胖等,应采取预防措施, 如定期监测血压、调整饮食等。
社区综合干预策略
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通过社区宣传、讲座等方式,提高老 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一般成年人有所不同,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 高为诊断依据,同时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
03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 、控制体重、限制饮酒等 ,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血 管风险。Fra bibliotek心理干预
老年人常常存在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 改善生活质量。
02
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因与病理生 理
病因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 ,部分老年人患有高血 压可能与其家族遗传背
景有关。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 弹性下降,血压逐渐升
高。
饮食因素
摄入过多的盐、脂肪、 糖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 体重增加,从而增加高
血压的风险。
病理生理
社区护理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老年人 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及其他健康
指标。
定期随访
对老年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血 压控制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
支持。
健康教育
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
我管理能力。
老年人高血压的康复治疗
心理调适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他们应对高血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较大、肥胖等,应采取预防措施, 如定期监测血压、调整饮食等。
社区综合干预策略
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通过社区宣传、讲座等方式,提高老 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高血压控制指南ppt课件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动脉硬化
老年人血管壁弹性下降, 动脉硬化程度较高,使得 血压调节功能减退。
心脏功能减退
老年人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导致 心脏排血量减少,血压升 高。
肾功能减退
老年人肾功能逐渐减退, 对钠、水的排泄能力下降 ,容易导致水钠潴留,从 而升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眼部并发症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症状,如有这 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稳定的情绪也有助于预防眼部 并发症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的治疗和管理。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低危层
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10年 心血管风险<10%。
中危层
高血压2级或伴有1-2个危险因素, 10年心血管风险10%-20%。
高危层
高血压3级或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存 在靶器官损害,10年心血管风险 >20%。
极高危层
高血压伴临床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 严重疾病,需要立即启动降压治疗。
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03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
适量增加鱼、瘦肉、豆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控制蛋白质总量,
避免摄入过多。
运动治疗
适量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 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次。运动
强度应适中,根据个人身体状况 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动态休息
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定时起身 活动,进行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等动 态休息。
力量训练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如举哑铃、做仰卧起坐等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DBP升高型(高血容量型):DBP≥
90mmHg ,SBP升高不明显,脉压差较 小,多见于肥胖体型者,此型较少见; 治疗上以钙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
3. 混合型(SBP和DBP均升高):占1/4,
治疗上宜联合用药。
四、临床特点:
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 脉压增大,DBP越低,危险性越大;与
以上,此时能摸及桡动脉的搏动,即为Osler 试验阳性,提示假性高血压。确诊需动脉内 直接测压。
五、诊断标准:
• 继发性高血压 ➢肾动脉粥样硬质血症要考虑此症; 造影剂加重肾损害,可行超声、MRI、螺 旋CT检查确诊;如为双侧病变则是ACEI 的绝对禁忌证。
➢过量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
β受体阻滞剂,ACEI, ACC/AHA 心梗后指南,
醛固酮拮抗剂
BHAT, SAVE, Capricorn,
EPHESUS
冠心病 高危因素
噻嗪类利尿剂,β受 体阻滞剂,ACEI,
CCB
ALLHAT, HOPE, ANBP2, LIFE, CONVINCE
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和窦房结功能 减退,对体内血压突然升降不能迅速作出 反应。
二、发病学特点:
• 细胞外容量增加 ➢多数老年人高血压为低肾素型,由于味觉
问题,常进高钠盐饮食,导致容量负荷增 加。
三、分型特点:
1. SBP升高型(高血管阻力型):脉压差
大,达80mmHg,SBP≥ 160mmHg , DBP<90mmHg ,此型约占50%以上; 治疗上以血管扩张剂为主,一般不用利 尿剂。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
肝肾功能减退,自身调节功能低下,宜从 小剂量或半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有效剂量, 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目标水平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顺序疗法优先
当使用第一种药物无效时,则在此基础上 加第二种,再无效则加第三种,类推,此 为阶梯疗法。 当使用第一种药物无效时,则更换另一种, 再无效则又换一种,此为顺序疗法。
• 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冠心病、TIA、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肾动脉狭窄、周围 血管病
四、临床特点:
4. 致残致死率高 • 老年人病死率13%;从死因来看,西方国
家以心衰占首位,脑卒中和肾衰次之,我 国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
五、诊断标准:
1. 年龄≥ 60岁 2. 连续三次非同日血压测定,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药物的选择
各类药物的强适应症
强适应症 初始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依据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
噻嗪类利尿剂,β受 ACC/AHA 心衰指南, 体阻滞剂,ACEI, MERIT-HF, ARB,醛固酮拮抗剂 COPERNICUS, CIBIS,
SOLVD, AIRE, TRACE,
老年人高血压课件
一、高血压患病率:
•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0.4% • 老年男性38.5%,老年女性42.1% • 老年人高于成年人,老年女性高于男性 • 黑人高于白人 • 城市高于农村 • 北方高于南方
二、发病学特点:
• 大动脉的粥样硬化 ➢当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不能有效地扩
张,心脏泵出的血液只能通过比正常狭小 的管腔,导致收缩压升高,心室舒张时又 无足够的弹性回缩,舒张压正常或降低。
素等药物因素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六、治疗要点:
• 需要积极治疗 ➢针对80岁以下的几组高血压大型临床试
验均表明,降压药物对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和混合型高血压都有益。
➢针对80岁以上的高血压采用降压药物治
疗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的发生 率明显下降,但心血管总死亡率未能降 低。
六、治疗要点:
• 降压目标 ➢老年人组织灌注不良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 关,单纯收缩压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 的重要危险因素。
2. 血压波动大 • 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常无昼夜血压节
律变化;可随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 低。
四、临床特点:
3. 靶器官并发症多 • 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并发症:心衰、脑出
血、高血压脑病、肾小动脉硬化、肾衰、 主动脉夹层分离
二、发病学特点:
• 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 ➢器质性原因:增龄性改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程
度加重,管腔缩小甚至闭塞,血管阻力升高。
➢ 功能性原因:衰老过程中,血管平滑肌对β
受体的反应性下降,而对α受体的反应性却 无明显变化,导致血管收缩占优势。
二、发病学特点:
• 血压调节机制障碍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
素,要求降至正常水平(140/9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要求收缩压降至140
mmHg,舒张压不小于70mmHg。
六、治疗要点:
• 降压速度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不宜使血
压下降过快,但老年急症高血压250/130 mmHg 时,宜0.5~1.0小时内将血压降至 180/110mmHg,然后缓慢降压。
六、治疗要点:
• 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
六、治疗要点:
• 非药物治疗更有效 ➢ 单纯的限盐、戒酒、运动、减肥是各级高
血压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
➢ 基础治疗可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减轻药
物的不良反应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不宜使用的药物
强利尿剂、α 受体阻滞剂、神经节阻滞剂 (体位性低血压—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甲基多巴、可乐宁、利血平(健忘、多梦、 抑郁)
SBP≥140mmHg和/或 DBP≥90mmHg;
3. 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五、诊断标准:
• 假性高血压:是指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
变硬的肱动脉难以被袖带气囊完全阻断血流, 用间接测压法所获得的血压明显高于动脉内 实际压力,一般可高于30~80mmHg。
• Osler试验:将袖带充气超过收缩压20mmHg
90mmHg ,SBP升高不明显,脉压差较 小,多见于肥胖体型者,此型较少见; 治疗上以钙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
3. 混合型(SBP和DBP均升高):占1/4,
治疗上宜联合用药。
四、临床特点:
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 脉压增大,DBP越低,危险性越大;与
以上,此时能摸及桡动脉的搏动,即为Osler 试验阳性,提示假性高血压。确诊需动脉内 直接测压。
五、诊断标准:
• 继发性高血压 ➢肾动脉粥样硬质血症要考虑此症; 造影剂加重肾损害,可行超声、MRI、螺 旋CT检查确诊;如为双侧病变则是ACEI 的绝对禁忌证。
➢过量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
β受体阻滞剂,ACEI, ACC/AHA 心梗后指南,
醛固酮拮抗剂
BHAT, SAVE, Capricorn,
EPHESUS
冠心病 高危因素
噻嗪类利尿剂,β受 体阻滞剂,ACEI,
CCB
ALLHAT, HOPE, ANBP2, LIFE, CONVINCE
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和窦房结功能 减退,对体内血压突然升降不能迅速作出 反应。
二、发病学特点:
• 细胞外容量增加 ➢多数老年人高血压为低肾素型,由于味觉
问题,常进高钠盐饮食,导致容量负荷增 加。
三、分型特点:
1. SBP升高型(高血管阻力型):脉压差
大,达80mmHg,SBP≥ 160mmHg , DBP<90mmHg ,此型约占50%以上; 治疗上以血管扩张剂为主,一般不用利 尿剂。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
肝肾功能减退,自身调节功能低下,宜从 小剂量或半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有效剂量, 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目标水平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顺序疗法优先
当使用第一种药物无效时,则在此基础上 加第二种,再无效则加第三种,类推,此 为阶梯疗法。 当使用第一种药物无效时,则更换另一种, 再无效则又换一种,此为顺序疗法。
• 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冠心病、TIA、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肾动脉狭窄、周围 血管病
四、临床特点:
4. 致残致死率高 • 老年人病死率13%;从死因来看,西方国
家以心衰占首位,脑卒中和肾衰次之,我 国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
五、诊断标准:
1. 年龄≥ 60岁 2. 连续三次非同日血压测定,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药物的选择
各类药物的强适应症
强适应症 初始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依据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
噻嗪类利尿剂,β受 ACC/AHA 心衰指南, 体阻滞剂,ACEI, MERIT-HF, ARB,醛固酮拮抗剂 COPERNICUS, CIBIS,
SOLVD, AIRE, TRACE,
老年人高血压课件
一、高血压患病率:
•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0.4% • 老年男性38.5%,老年女性42.1% • 老年人高于成年人,老年女性高于男性 • 黑人高于白人 • 城市高于农村 • 北方高于南方
二、发病学特点:
• 大动脉的粥样硬化 ➢当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不能有效地扩
张,心脏泵出的血液只能通过比正常狭小 的管腔,导致收缩压升高,心室舒张时又 无足够的弹性回缩,舒张压正常或降低。
素等药物因素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六、治疗要点:
• 需要积极治疗 ➢针对80岁以下的几组高血压大型临床试
验均表明,降压药物对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和混合型高血压都有益。
➢针对80岁以上的高血压采用降压药物治
疗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的发生 率明显下降,但心血管总死亡率未能降 低。
六、治疗要点:
• 降压目标 ➢老年人组织灌注不良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 关,单纯收缩压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 的重要危险因素。
2. 血压波动大 • 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常无昼夜血压节
律变化;可随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 低。
四、临床特点:
3. 靶器官并发症多 • 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并发症:心衰、脑出
血、高血压脑病、肾小动脉硬化、肾衰、 主动脉夹层分离
二、发病学特点:
• 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 ➢器质性原因:增龄性改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程
度加重,管腔缩小甚至闭塞,血管阻力升高。
➢ 功能性原因:衰老过程中,血管平滑肌对β
受体的反应性下降,而对α受体的反应性却 无明显变化,导致血管收缩占优势。
二、发病学特点:
• 血压调节机制障碍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
素,要求降至正常水平(140/9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要求收缩压降至140
mmHg,舒张压不小于70mmHg。
六、治疗要点:
• 降压速度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不宜使血
压下降过快,但老年急症高血压250/130 mmHg 时,宜0.5~1.0小时内将血压降至 180/110mmHg,然后缓慢降压。
六、治疗要点:
• 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
六、治疗要点:
• 非药物治疗更有效 ➢ 单纯的限盐、戒酒、运动、减肥是各级高
血压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
➢ 基础治疗可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减轻药
物的不良反应
六、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不宜使用的药物
强利尿剂、α 受体阻滞剂、神经节阻滞剂 (体位性低血压—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甲基多巴、可乐宁、利血平(健忘、多梦、 抑郁)
SBP≥140mmHg和/或 DBP≥90mmHg;
3. 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五、诊断标准:
• 假性高血压:是指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
变硬的肱动脉难以被袖带气囊完全阻断血流, 用间接测压法所获得的血压明显高于动脉内 实际压力,一般可高于30~80mmHg。
• Osler试验:将袖带充气超过收缩压2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