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的意义方法及汉字结构八大规律PPT课件
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PPT课件

临摹要领
-
19
书法三要素的意象特征
• 书法有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 书法的灵魂:抒情性: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 法,美于气韵。
• 怎样才好呢?自然,作书如做人,贵在自然。 “中和 为美”
字势上:“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 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要求密处不犯,疏处不 离;计白当黑,调匀点画;点画呼应,顾盼友情。
-
15
《中兴颂》
-
16
颜真卿
柳公权
-
欧阳询
17
甚
至
成
为
人
格
魅
·
唐 李
力 的
邕 《 晴
象 征
热
帖
》
李邕书法闻名唐代,一生因书法的收入非常多,但他用来拯救孤苦、周济穷
人多,自己却没有什么积蓄,被民众所称道,家人也没有因为他仗义疏财 而责怪他。后人用“羲之如龙,北海如-象”来赞誉他书法宽博大器。 18
33
裹锋与露锋的不同。
⑧ 用帖
融会贯通
临摹与创作实 际上是入帖与 出帖的关系。 集字与仿作的 方法是创作学 习的有效手段。
汉·《曹全碑》局部
《曹全碑》-集字作品
34
-
35
-
36
-
37
此为写生西府海 棠一枝,其花或 灼灼盛开,或含 苞欲放,花之设 色,白粉为底, 罩以胭脂红,勾 画晕染,工整细 致,清丽端雅, 娇柔可人,栩栩 如生,颇有苏东 坡《海棠》诗 “只恐夜深花睡 去,故烧高烛照 红妆”之感。此 画是符合当时皇 室审美情趣的院 体画,真实生动,
章法上:阴阳调和,气血畅达。
-
20
笔势既抽象又具体。 传卫夫人《笔阵图》就是古 今书家关于笔势体现于点画的高度概括: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学书法应该怎样“读帖”?

学书法应该怎样“读帖”?
“读帖”是一种传统的学习书法的方法。
一般来说,“临帖”和“摹帖”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读帖”,常常不被人重视。
“读帖” ,简单地说,就是认真细致地,反复地“看”字帖,带着思考,研究字帖。
具体来书,“读帖”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看清楚字帖的全貌。
这个是为了熟悉字帖,不急于马上下笔临写。
许多的字帖,书写形成于古代,有一些异体字,古体字,不认识,也没有关系。
2.注意看清楚单个字的面貌。
这个是为了熟悉书写的风格。
如果是毛笔书法,先要看笔画,分析运笔特征。
再看结构,这个需要边看边思考。
同一个字,也有差异。
3.注意看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上与下,左与右,行与行,列与列。
还有几个字,甚至,某一个局部的各个关联方面。
这个比较复杂,初看,尽量做到细致就好。
4.注意看特殊情况的处理。
写错涂改,丟字落字,大小错落。
这些,仔细看都挺有意思。
初学要追求临啥像啥,至于意临,那是后话。
要写得像,就必须看得仔细。
5.注意看墨色浓淡和印章位置。
刻石拓片类字帖,无法观察墨色。
影印的原帖,仔细看,可以看到墨色的浓淡变化和行笔轨迹与力度。
关于印章,要看大小与位置。
6.“读帖”应该随时反复进行。
“读帖”与“临帖”、“摹帖”,是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相互促进效果更好。
“读帖”简便易行,经常反复仔细“读帖”,下笔书写,可以更加精准,学习书法,进步也会更快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
书法读帖三步法

书法读帖三步法
书法读帖三步法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书法的人,那么你一定会经常翻看各种书法帖。
但是你有没有遇到过读完帖子之后,依然感觉自己没有从中获得太多收获,甚至还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本文介绍的“书法读帖三步法”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第一步:看懂帖中的字
首先,我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认真阅读帖中的文字。
这不仅包括了帖子的题目和作者签名,还包括了帖中的文字内容,因为每一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作者为我们留下的关键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每个字与字之间的差别,及其笔画与结构。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法的真谛。
第二步:理解书法的含义
在读完整篇帖子之后,我们需要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义。
书法一般不是简单的文字排列,而是代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念,所以理解书法的含义便格外重要。
一种方法是将书法与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将其与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然后尝试从中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第三步:模仿并运用到实践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模仿,将所学到的技巧和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
要想真正掌握书法,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认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琢磨。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每天都可以拿起毛笔,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持之以恒的锤炼自己的书法技巧,直到日积月累,达到突破的时候。
总结
书法读帖三步法的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逐渐进入学习的状态,不断突破自我。
这三步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方面的文化艺术学习,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希望这篇文章对广大爱好书法的读者有所帮助,更好的走上学习的道路。
学书法应该如何读帖?

学书法应该如何读帖?“学书法如何读帖”?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说起学书法,特别是谈到如何学习书法,也就是方法论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临帖!是的,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其实就是临帖,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通往书法的康庄大道的不二法门。
那么,学书法如何读帖?这里提到了“读帖”而不是临帖,学书法需要临帖吗?我觉得书法需要读帖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要搞清楚“学书法如何读帖”,我想我们前后应该搞清楚三个问题:第一,“读帖”和“临帖”区别和联系何为读帖?即看字帖上的字,揣摸其写法。
为学习书法的方法之一。
这是对“读帖”这两个字的释义,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观察”。
读帖是学习书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甚至有人认为读帖比临帖更重要。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
”这是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对于读帖的论述,意思就是说古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不完全是拿到一本字帖就开始盲目或者漫无目的地临摹,而是打开前辈书家的作品悬挂于墙上,进行细致地观察以后,才能笔随意动,下笔如有神,写出自己满意的字来。
这无疑说明了读帖的重要性。
何为临帖?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画,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临写。
这是一段对于临帖的表述,临帖的意思就是照着字帖上的字去写,我更愿意称之为“模仿”。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临之,便可名世。
”这不仅说明学习书法需要临帖,而且还要认真临帖并且讲究临帖的方法。
不管是从读帖和临帖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还是从它们的实际意义来分析,二者之间都是有区别的。
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也可以从上面所举出的例子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部分,且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是有先后顺序的,至于次序普遍的看法自然是读帖在前,临帖在后了。
“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
”《续书谱》当中的这段话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五年级上册书法《第2课读帖与临摹》精品课课件

做到: 身正、 头正、 笔正。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口诀
主笔伸展、穿插迎让、参差错落、宁宽勿修 地载天覆、比例恰当、疏密有致、避免雷同 稳当结实、向背相依、顾盼生情、外拓内擫 赋体随形、轻重均衡、计白当黑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主笔伸展 穿插迎让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主笔伸展
在每个字中,有许多 笔画,都有主次之分,所 以首先要找到主笔,而主 笔则须伸展放开,其余笔 画则向中宫收紧,形成笔 画之间,有收有放,收放 自如。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现代名家楷书作品欣赏
现代名家楷书作品欣赏
现代名家楷书作品欣赏
这位是现代我国著 名的硬笔书法家邹慕白。 他们的正楷作品很有代 表性,已编辑成为多本 的硬笔字教材。硬笔书 法,在生活应用甚广。 写好硬笔字很重要。
两幅作品对比
那 幅 好 ?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三正” 身正、 头正、 笔正。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故、政、功、呼、祥、隆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故、政、功、呼、祥、隆
◆小比赛◆
平、千、元、母、百、秋、对、地
古代名家楷书作品欣赏
古代名家楷书作品欣赏
钟繇
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 政治家。擅长篆、隶、 行、草多种书体,在书 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 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 尊为“楷书鼻祖”。钟 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田字格 米字格 回宫格 九宫格 中宫位置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字体结构要领学习◆
五、申、走、也、女、素
什么是读帖,如何读帖,你知道其中的窍门吗?

什么是读帖,如何读帖,你知道其中的窍门吗?图为华拓应邀为国务院会议大厅创作的巨幅青绿山水画《山高水长》,宽3.6米,高2.07米。
这幅画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一幅青绿山水画。
在以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华拓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代画家群体中,载入史册的开篇巨作是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收篇巨作是悬挂在国务院会议大厅华拓的《山高水长》。
华拓,1940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著名画家、艺术顾问,“新金陵画派”第一代中唯一健在的当代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师。
华拓的作品悬挂在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场所,被中国美术馆等权威机构收藏,受到中外各界人士和藏家的追捧。
读帖,就是拿着古代碑帖资料进行阅读。
有人说“看”帖和“读”帖一样,其实完全不然,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之遥。
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
读帖不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
动脑,就是要琢磨“帖” ,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形质”。
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也是可以触摸到的。
第一,对于“字”,看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着重体会书家的“笔力”。
古人对此又叫“骨力”或“骨气”。
我们在宣纸上“临”,有困难。
那就用手指在空中比着画,也有叫“空临”。
这样更易于反复体会每个字的用笔。
第二,还要看每篇的章法,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首尾相应,上下承接,左右顾盼,递相映带,参差错落,伸缩抑扬及和谐统一。
就是要熟记每一个字的笔法。
每周起码要记住一个字。
这样时间久了,每个字都达到相当熟悉时,你再临帖或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
除此之外,就是逐渐领会和掌握碑帖的主人在写帖的“气”和“神”。
这里的“气”也就是专业术语里的“贯气”;一看“形连”,即字与字之间的有形连接;二看“引带”,即上个字的末笔与下个字的首笔锋芒是如何呼应的,也叫“意连”。
学习书法,如何读帖?

学习书法,如何读帖?读帖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提到临帖,对于读帖做的比较少,有些朋友甚至忽略了读帖这一方法,而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把临帖和读帖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读帖和临帖的时间要一样。
那么什么是读帖呢?读帖其实不是简单的把字帖的文字内容读一遍就完了,读懂字帖的文字内容是学习书法必须要做到了,但是读帖远远不限于字帖的文字内容。
读帖其实就是观察、研究字帖的意思,因为我们在临帖的时候,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单个字的用笔或者结构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通过研究字帖、分析字帖,能够更好的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字体的风格特点。
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临帖相当于低头拉车,而读帖则相当于抬头看路。
读帖都要读些什么首先,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读通字帖本身的内容,先把整个字帖通读一遍,了解一下这本字帖的文字内容到底讲了什么。
优秀的书法作品,它的文字内容和书法风格基本都是相近的,有很大的关联性的,你比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它的整体风格秀美典雅,《兰亭序》本身也是一篇美文,一开始写的不紧不慢,文字内容写的也很优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但是这篇文章的最后结尾部分,王羲之感叹人生,书法也变得动荡起来,章法明显的变的紧密,还出现了多处错误和涂抹,这可能也和王羲之当时激动的心情有关系: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尤其是,我们能够看到“痛哉”这两个字写的非常的大,比正常的内容大了很多,最关键的是第一遍王羲之还写错了,涂抹以后,又改了一遍。
通过这些,我们知道文字内容和字帖的整体的风格的联系是非常的密切的,先把整体的内容通读一遍,能够更好的理解字帖的整体格调。
其次,要读一下这本字帖书写的年代和背景了解一下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可以了解一下作者那个时代的整体的书法氛围,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一定是要融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但同时,他的一些部分又会超越这个时代,这就是大师了。
PPT课件-书法

难点: 撇的组合运用。
课时:1课时
教法:讲练、演示、辅导等。
准备:笔、墨、纸等写字工具
第46页,共93页。
第1课时
一、作业讲评
部分同学没有安排好字的结构,横、竖的比例不协调,应记牢 “横细竖粗”的原则。
第47页,共93页。
二、撇的形态与种类
(依次为斜撇、竖撇、平撇)
撇的特点: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执笔姿势与坐姿,在书写中也能正确运 用,希望能保持并转化为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3页,共93页。
二、观其形
对长横进行观察,总结出三个要点:
1、不水平,左低右高
2、不笔直,中间略上凸 3、不等粗,重轻重变化
第24页,共93页。
三、思其理:
斜势: 1、符合人的生理书写习惯。 2、符合眼睛的观察习惯。 3、符合人的心理习惯:向上升腾。
第11页,共93页。
写字前的准备
第12页,共93页。
目的要求:
1、学习写字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2、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与坐姿。
重点:
执笔姿势与坐姿。
难点:
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课时:1课时
教法:讲练、演示、辅导等。 准备:笔、墨、纸等写字工具
第13页,共93页。
一、作业讲评
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切实体会,也对书法的学习表明了态 度,为好的开始做好了思想准备,很好。
3、书写训练
第51页,共93页。
小结
撇的种类不同,用法也不一样。需要把握用法,找准特点。
七、作业
撇画相关例字5页
第52页,共93页。
第二课时
平捺的技法
第53页,共93页。
一、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黄金分割规律:
1、撇捺连点是黄金分割 点。
如:人、久、及等。
50
八、黄金分割规律:
2、撇捺交叉点是黄金分割点。
如:又、义、叉等。
51
八、黄金分割规律:
3、撇横连点是黄金分割点。
如:斤、后、反等。
52
八、黄金分割规律:
4、横竖交叉点是黄金分割 点。
如:才、寸、千等。
53
八、黄金分割规律: 5、1+2=3。长竖、长撇被两个横分成 三段时,他们的比例是1+2=3。如夫的撇 被两个短横分成三段时,第一段和第二 段的和等于第三段。
20
主笔规律和对比规律 (2、作对比)
对比歌
笔画对比有诀窍,长短高低安排好; 对应位置切记牢,撇竖同在撇要高; 左右有竖右边长,隹字在时单人长; 左竖右横竖要低。捺竖同在不可齐; 上下左右做对比,弄清之后再下笔。
21
例字
•1
22
四、位置变化规律
1、凡是带有长横的字在 左边作偏旁的时候,长横 大多变为提。
读帖的意义及方法
•
书法的练习主要分为读贴、临帖、出帖创作三个阶段。没有经过读
帖为前提的临帖是无效的临帖,所以我们对读帖的意义有深刻正确的认识.
一般同学理解的练习书法就是拿着字帖简单的照着写。这样的理解是不
够的。对于田字格练习首先要会看点、看线。田字格的看点、看线练习
是最简单的读帖方式 。
•
现在了解一下正确的读帖方法,拿起一本字帖 不论是毛笔还是硬笔
6、相对均衡:有些字左右并不对称,为 达到均衡,就要调整笔画的位置,使字 的各部分的分量相对均衡,达到匀称和 谐。如:长、可、寸、毛、才、也等。
11
二、重心平稳规律
1、横平竖直。
如:工、上、平、十、下等。
12
二、重心平稳规律
2、斜中求正。
如:勿、万、夕、飞、戈、厉等。
13
二、重心平稳规律 3、撇捺、撇点对称,底部平稳。
如:玩、此、场、攻、到、取、 职等字的偏旁,底部提起笔向左伸 展,收笔和上边对齐。
23
例字
24
四、位置变化规律
2、凡是带捺的字在左边 做偏旁时,捺变成点。 在左边不可能出现捺。
如:烂、和、料、彩、耕、双、 欲、林、欢、从、短。
25
例字
26
四、位置变化规律
3、当撇捺同时出现在 右边时,撇短捺长。
如:天 、人 、大 、小、 六、具等。
14
三、主笔规律和对比规律 (1、找主笔)
• 写字首先要找出横向和竖向的主笔(特别是独 体字),
• 主笔一般为长横、撇、捺、斜钩、竖弯钩、垂 露竖、悬针竖等。
• 一般在一个字中很少出现两个长横、捺,斜钩、 竖弯钩等主笔。
• 例字:丰、意、奋、盖、益、婆、要、量等。
如:抨、切、秆、河、押、 钉、坏等。
32
例字
33
六、错位规律
2、如有单耳旁和双耳旁在 右时,大多需要错位,
如:却、即、印、卵、部、 都、郑、郁等。
34
例字
35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1、左上包右下: 左半包时要偏右
如:历、庆、尼、启、左、 差、病、虎
36
例字
37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2、右上包左下:
5、下三包围:
下三包围包一半
如:画、凶、幽、函
44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6、上三包围: 上三包围里靠上
如:同、问、冈、风、用、周、 网、间
45
例字
46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7、全包围: 全包围时写中间。
如:国、四、田、回、圆、 园、因、圈
47
例字
48
八、黄金分割规律:
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最容 易给人美感的构图法则。每个字 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应该在 0.618处。黄金分割有以下几种表 现形式:
例字:中、夫、井等。
54
如:峰、路、政、给、体、 挤、松、技、欢等。
27
例字
28
四、位置变化规律
4、在字的上下左右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
29
五、中心线规律
1、首点居正:
主、宇、市、京、童、庄、永 帘等。
30
五、中心线规律
2、中直对正:
常、桌、卓、卡、尘、堂、岗、岑。
31
六、错位规律
1、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 分上面比左边低,而下面有向下 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 错位结构。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汉字的部首及结构分类规律总结。
1
2
汉字部首名称表
3
汉字笔顺表
4
汉字结构八大规律
5
一、笔画匀称规律
1、横与横等距:
凡是多个横向笔画在一起排列的时 候,它们的距离相等,长度不等。
6
一、笔画匀称规律
2、竖与竖等距:
多个竖向的笔画在一起排列的时候, 它们的间距相等。
7
一、笔画匀称规律
书法,我们都要用心去看,从一个字的每个笔画、每一处转折到整体结
构都要反复观看仔细揣摩。认真体会用笔的提按顿挫,使转藏逆。也就
是说要通过观察揣摩字迹,去复原当时书写者的用笔动作状态,甚至是
心情状态。
•
这就需要我们在练字过程中,要做到眼到 、心到、手到。练字的整
个过程也是对我们的观察力、理解思考力、比较及记忆力的提升训练。
15
例字:
16
主笔歌:
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 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 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 找准主笔是关键,主次分明才恰当。
17
左边见撇当左舒, 右见捺钩宜展放。
• 例字
18
上下相同上略小, 下部放宽要写胖。
• 例字
19
横若写长撇必短, 横若短时撇写长。
• 例字
3、撇与撇等距:
多个撇在一起在一起排列的时候, 它们的间距相等。
8
一、笔画匀称规律
4、点与点等距:
多个点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排列的 时候,它们的间距相等。
9
一、笔画匀称规律
5、横竖同时等距:舞、曲、世、间、田、 朋等 。多个横和多个竖同时出现在一个 字当中时,横向和竖向都要等距。
10
一、笔画匀称规律
右半包时则偏左
如:习、句、式、武、可、虱、 氧、匈等。
38
例字
39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3、左下包右上:
左下包围底部宽。
如:旭、延、述、尴、尬、超、 题、咫等。
40
例字
4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4、左三包围: 左三包围下横长
如:区、医、巨、臣、匣、 叵、匪、匠等。
42
例字
43
七、包围结构组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