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pdf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项练习题1.名著阅读。
八(1)班正在举行名著《傅雷家书》读书交流会,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根据名著《傅雷家书》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对《傅雷家书》的发言,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从《傅雷家书》中,读到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傅雷那么严厉,却又不乏爱心。
B.读了《傅雷家书》,我也要像傅聪那样,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C.我是把这本书当作艺术修养读物来读的,其中谈美术、音乐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D.我喜欢傅雷先生的语言,他创造性地使用北京市民的口语,让人感觉新鲜、活泼。
(2)同学们拟把交流心得写成读后感,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名著内容,为《傅雷家书》读后感拟一个标题。
示例:旧事重提,韵味醇厚——读《朝花夕拾》有感(3)我们学习了《关雎》《蒹葭》等诗歌,引发了同学们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情感问题是人生的一大课题。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做了怎样的指导?除了情感问题,还对哪些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指引?请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做简要回答。
2.名著阅读。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语段中的文字选自《________》。
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的艺术家。
(2)联系整本书说说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最大的成功,才是达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1956年2月29日夜②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③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________的人。
()A.严肃正直、乐于奉献 B.随和善良、待人诚恳 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语言流畅典雅,议论鞭辟入里,抒情真挚自然,哲理丰富深刻,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称号。
B.傅雷以感受肖邦的音乐为例,教导儿子“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部分中,朱赫来看着不畏困难、頑强挖土的同志们十分感慨,发出了“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感叹。
D.《钢铁是怎祥炼成的》描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3.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这是《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B.《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C.傅雷非常关心儿子在国外的生活,在信中教导儿子要劳逸结合、学会正确理财以及正确处理婚姻关系等。
D.傅雷常常现身说法,教导儿子,想随处给儿子“做面‘忠实的镜子’”,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4.名著阅读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以上文段选自《》,作者。
(2)在做人方面作者在书中是怎样教育儿子的?请概述其中两点。
5.名著阅读题。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以成为有教养的青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专练及答案

⼈教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专练及答案《傅雷家书》阅读专练《傅雷家书》跟踪训练⼀、填空题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傅雷是⼀个严厉、尽责的⽗亲,在⼉⼦长⼤成⼈、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式对⼉⼦的⽣活和艺术进⾏悉⼼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傅雷的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信中⾸先强调的是⼀个年轻⼈问题。
傅雷⽤⾃⼰的经历现⾝说法,教导⼉⼦待⼈要,做事要,礼仪要;遇困境,获⼤奖;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格的尊严,做⼀个“、”。
3.《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的⽣活也进⾏了有益的引导,对⽇常⽣活中如何,,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4.傅雷是⼀个的⽗亲,《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内容,凝聚着傅雷对、对深厚的爱。
6、全国⾸届优秀青年读物7、翻译评论8、傅聪.9、“⽂⾰”之初10、30 《约翰·克利斯多夫》《⾼⽼头》11、18612、傅聪傅敏13、⼈艺术家⾳乐家钢琴家14、学问艺术真理15、钢琴匠奏琴的机器16、《⽭盾论》《实践论》⼆、简答题1.傅雷教导⼉⼦“恩之不深,⾃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然也不够味⼉;越是不够味⼉,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2.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在⾳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什么⽅法提⾼⼉⼦的艺术修养?3.对于唐宋⼈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傅雷有怎样的看法?4.傅雷告诉⼉⼦什么才是⼉⼦最⼤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的最⾼境界?5.傅雷知道⼉⼦⼤赛在即,在1954年12⽉27⽇家书告诉⼉⼦不⽤着急,我们⼤家都有信⼼;主要仍在于⼼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应有怎样的⼼态?6.傅雷是怎样教导⼉⼦如何做⼈、如何对待⽣活的?7.《傅雷家书》是苦⼼孤诣的教⼦篇。
在傅聪长⼤成材的道路上,作为⽗亲的傅雷,从哪些⽅⾯给予⼉⼦悉⼼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综合训练(word版 有答案)

名著《傅雷家书》导读与综合训练——《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第一部分名著导读。
一、【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等名著十五部。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共186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国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关《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
【内容解读】《傅雷家书》中大部分是傅雷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第一,傅雷先生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李斯特,谈肖邦,谈巴赫;谈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第二,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
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傅雷先生与儿子乐享其中。
第三,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为了这个缘故,他常常“逼”儿子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并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
因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有助于今后的人生。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试题及分析【典型试题1】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4.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仪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
【试题分析1】答案: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刀叉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太严肃。
分析: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读了,读了多少,读到什么程度。
一切素养的提升,都是从学生“真”读书开始的。
【典型试题2】《傅雷家书》洋溢着父子深情,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请简单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
【试题分析2】答案:【示例】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对祖国怀有无私的热爱之情。
既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傅聪,又在艺术上给予儿子引领。
可以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是儿子的支柱和榜样,是中国父亲的典范。
分析: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这道题既不离开作品本身,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相信学生心目中对于傅雷的形象也会有各具特色的体验和表达。
【典型试题3】你打算将《傅雷家书》推荐参选班级“亲子共读书目”,请你据此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试题分析3】答案:《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家书字字玑珠,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饱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所以,这本书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
分析:课标明确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题探究及近年中考真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题探究及近年中考真题(附答案)傅雷家书1954年,傅聪离家前往波兰求学,就此开启了与父母长达13年的书信往来。
金庸曾经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作家作品《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成的一本书信集,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探讨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艺术特色:1.书信形式。
读者可以直接地、清楚地感受傅雷做人、做学问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2.感情真挚。
《傅雷家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情的真一一真诚、纯真、真实。
3.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4.蕴含广博的学识与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
书中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考查方向:1.作家作品等常识内容2.人物形象3.名著阅读方法和策略4.作品的思想内容5.阅读的理解与感受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
1.兴趣选择。
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但一定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这就存在取舍的问题。
2.问题选择。
《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在阅读时,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一下。
3.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如果你关注的是学习方法,你会读《傅雷家书》的哪些内容?4.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理解、记忆性阅渎,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试题及分析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课时第1课时
【典型试题1】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4.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仪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
【试题分析1】
答案: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
上或膝盖上。
刀叉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
和,切勿太严肃。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读了,读了多少,读到什么程度。
一切素养的提升,都是从学生“真”读书开始的。
【典型试题2】
《傅雷家书》洋溢着父子深情,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请简单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
【试题分析2】
答案:【示例】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严谨、认真、一丝不
苟,对儿子、对祖国怀有无私的热爱之情。
既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傅聪,
又在艺术上给予儿子引领。
可以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是儿子的支柱和榜样,是中
国父亲的典范。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
取精神。
这道题既不离开作品本身,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相信学生心目中对于傅雷的形象也会有各具特色的体验
和表达。
【典型试题3】
你打算将《傅雷家书》推荐参选班级“亲子共读书目”,请你据此写一段简
明的推荐语。
【试题分析3】
答案:《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家书字字玑珠,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
孩子的殷切期望,饱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所以,这本书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
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提炼的能力,而且是以为班级“亲子共读书目”写推荐语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中父子间情感的体会。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都家庭个体的中心,他们不太能体会父母亲情的深刻,这道题也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