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体能

合集下载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的重要性。

2.掌握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1.全面发展体能的概念。

2.科学锻炼体能的方法和技巧。

3.不同年龄段的体能训练。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运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引起学生对全面发展体能和科学锻炼体能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全面发展体能和科学锻炼体能的意义和目的。

3.授课:介绍全面发展体能的概念和科学锻炼体能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4.练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和灵敏性训练等。

5.总结:总结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的重要性和方法,并鼓励学生继续坚持锻炼。

五、教学资源:1.讲义:准备相关的讲义,用于讲解全面发展体能和科学锻炼体能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实物:准备需要使用的器械和训练场地,如哑铃、跑道、操场等。

3.视频:准备相关的体能训练视频,用于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六、教学评价:1.写作或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全面发展体能和科学锻炼体能的心得体会,或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展示。

2.实际操作:观察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作技巧、注意事项的掌握等。

3.参与度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讲解、讨论和训练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

4.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相应的成绩评定。

七、教学反思:1.教案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全面讲解和指导学生掌握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体能的方法和技巧。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别指导和鼓励。

3.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步情况。

4.教学反思要及时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发展体能【范本模板】

科学发展体能【范本模板】

科学发展体能教学目标:1、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2、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3、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教学过程一、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给同学简述两个运动明星:菲尔普斯和科比-布莱恩特。

通过菲尔普斯的23枚奥运金牌与科比的19年巅峰职业生涯,给同学们阐述科学训练体能的必要性。

二、初中阶段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1。

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一般情况女生早于男生,而男生总体增长幅度会超过女生.男生平均身高增长5—8cm,体重增长4-6千克;女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3-6cm,体重增长3-5千克。

2.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增强,安静时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降至每分钟80次左右;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肺活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生可达2500-3300毫升,女生为2000—2600毫升。

3。

什么是体能。

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以问答的形式总结出体能的要素。

1.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

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2.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灵敏、速度、反应时、力量、平衡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四、总结发展心肺耐力和灵敏性的方法1.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①运动项目:慢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球类运动等全身大肌肉参与的持续性运动。

②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最好持续60分钟③运动心率:每分钟130-170之间④运动次数:每周3—4次2。

发展灵敏性的方法①单次练习不超过30秒,多种反复练习,不断变化动作方向或启动信号,可结合学习球类动作技术。

②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70次每分钟。

③平均负荷应该为130次左右每分钟.五、提出与体能有关的问题让同学们回答。

最后回顾本节课的重点体能的要素。

课后作业:什么是体能?。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x高中科学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x高中科学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高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能与科学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到全面发展体能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体能与科学锻炼的概念与重要性2. 全面发展体能的原则与方法3. 科学锻炼的步骤与要求4. 常见体育锻炼项目的技巧与方法5. 终身锻炼的意义与践行方式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我国运动员在体育赛事中的优秀表现,引发学生对体能与科学锻炼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体能与科学锻炼的概念,阐述全面发展体能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全面发展体能的原则与方法,科学锻炼的步骤与要求。

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体育锻炼项目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学锻炼。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

6. 总结提升:强调终身锻炼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能与科学锻炼的概念、原则、方法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演示体育锻炼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锻炼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技巧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或汇报等形式,评价学生在体能与科学锻炼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锻炼过程,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六、全面发展体能的实践方法1. 讲解全面发展体能的实践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性训练等。

2. 示范各种锻炼项目的正确动作要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3.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相互观摩、指导,提高锻炼效果。

七、锻炼计划的制定1. 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包括锻炼目标、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

最新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最新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

八年级科学发展体能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

3、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初中阶段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制定发展心肺耐力的锻炼计划,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科学地发展体能可以使你拥有健美的形体和强健的体魄,让你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发展体能呢?二、讲授。

(一)、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体育锻炼1、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

一般有身高、体重、胸围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

教师讲解身体形态的概念及其表现提问:你知道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体力活动2、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况。

常用安静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初步评估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教师讲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学生分组完成课本第二页[讨论与交流],教师请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小结。

(二)、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人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

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身体成份、肌肉力量等的能力;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反应时、平衡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

(三)、怎样评价体能。

学生根据课本第三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和“在线学习”的提示和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综合评定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四)、发展体能的方法。

1、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习。

2、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

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次数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3、发展灵敏性的方法。

科学发展体能PPT

科学发展体能PPT

体能要素
与健康有关的 体能要素
心 肺 耐 力 肌 肉 力 量 肌 肉 耐 力 身 体 成 分
与运动技能有关的 体能要素
爆 发 力
反 应 时
柔 韧 性
速 度
灵 敏
柔 韧
平 衡
协 调
有氧运动
力量练习
柔韧练习 结合专门
项目练习
※有氧运动
(一)有氧运动特点: 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 (二)有氧运动的功效: • 1、可以有效发展心肺耐力,关键是采用 适当的强度来进行锻练。 • 2、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成分。锻炼与 控制饮食相结合是降低体重的最佳方法。 • 改善身体成分控制体重的关键是改变不良 的生活习惯:如自我监督法、放松法、自 定目标自我奖励法。
制定和实施锻炼计划的程序:
了解、评价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
制定锻炼目标和锻炼计划 调 整
实施锻炼过程
评价
• 体育锻炼的监控原则
• 制定具体的锻炼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运动的次数、强度和 时间这三个因素,使体育锻炼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次数:表示在一个周期内,例如一周中进行身体锻炼的次 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应当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 活动,如第一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那么次日就应 该进行低强度的锻炼活动。 • 强度:强度是体能发展的关键,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 期的效果。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常用靶心率来控制强度,对 于力量练习来说,常用负荷的重量、组数、每组的次数来 控制强度。 • 时间:就是每次练习的时间,例如为了降低体内脂肪含量, 改善身体成分的的运动就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取 得好的效果。
练习(四)
小王是一个短跑爱好者,平时喜欢收集短跑项目 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短跑练习。为进一步提高短跑 能力,小王希望在家中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下列对他有明显帮助的是(B) ①手扶卧室墙,练习单脚支撑蹲立 ②在客厅里 练习太极拳 ③在客厅里练习弓箭步 ④在阳台 上练习摆臂,动作由慢到快 ⑤在卧室里练习前 滚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x高中科学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x高中科学教案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自主进行科学锻炼。

3. 引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全面发展体能的意义与重要性。

2. 科学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3. 锻炼身体的技巧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全面发展体能的意义、科学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以及锻炼身体的技巧。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科学锻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面发展体能的意义、科学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2. 示范法:示范锻炼身体的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情况。

3. 学生锻炼身体的技巧与体能水平的提高。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发展体能所需的各类运动项目,提高他们对运动种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自主进行科学锻炼。

3. 引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

七、教学内容:1. 全面发展体能所需的各类运动项目。

2. 科学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3. 锻炼身体的技巧与实践。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全面发展体能所需的各类运动项目。

2. 讲解:讲解全面发展体能所需的各类运动项目,以及科学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科学锻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重要性。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面发展体能所需的各类运动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