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一、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

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编2020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带题目篇一2023年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挽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如果把下围棋比作盖高楼,那么本手便是地基,而妙手便是那房梁上的雕花。

若一味追求雕花的秀丽华美,忽视地基的建造,便会产生俗手,使房子看起来富丽堂皇,实则不堪一击。

“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我们当挽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

妙手应当以本手为基础。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告诫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立住“本”。

物理学家杨振宁以“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为人生格言。

于他而言,做学问当“宁拙毋巧”,遵守规则,严谨认真;做人当“宁朴毋华”,站在科学的顶端依旧保持谦逊。

正是因为扎实了本手,杨先生才能为人类科学文明贡献一颗又一颗明珠。

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扎实了本手,才有可能创造出妙手。

然而,只扎实了本手,就一定能下出妙手吗?其实不然。

对本手加以深刻地理解,才能创造出妙手。

林清玄先生曾搦笔而谈:“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

”若是看待事物只浮于表面,便会成为那看鹭的愚人,永远也无法达到观雪与见白的境界。

正如“最美奋斗者”徐立平,为导弹做“微整形”,他在火药上微雕,竟无毫发之差。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这是他对自己创造妙手的诠释,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雕刻技艺的深刻把握。

只有对本手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看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妙手。

在本手未扎实的情况下,好高骛远,不仅无法创造妙手,还会产生俗手。

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和效率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想办法投机取巧,跨步而行。

一些“豆腐渣工程”的负责人,置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些追求赚快钱的网红店,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失望;一些售卖“三无”食品的商家,让人们买东西时心惊胆战。

然而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终究是俗手,而非妙手。

在受到道德的审判和法律的制裁后,他们建立的“万丈高楼”终会轰然倒塌。

高三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素材

高三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素材

高三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素材《高三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素材》在高三,模拟作文题目那可是千奇百怪,不过这也正是锻炼我们这些“小脑袋瓜”的好机会呢。

素材一《挫折与成长》这个素材可有的聊了。

就拿我自己学骑自行车的事儿来说吧。

我小时候看着小伙伴们骑着自行车在巷子里风驰电掣的,那叫一个羡慕,于是我也下定决心要学会。

刚开始的时候,那自行车根本就不听我的话。

我一坐上去,脚刚离地,车就跟喝醉酒似的歪歪斜斜。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练习,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感觉了,就骑得稍微快了点,结果直接冲到了路边的花坛里,人和车都摔倒了。

我那膝盖擦破了一大片皮,当时看着流血的膝盖,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可是我就想啊,这自行车我要是学不会,那我以后怎么潇洒地在路上骑。

于是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练。

经过无数次这样的“惨败”,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这就跟挫折和成长是一样的道理,遇到挫折的时候,像摔倒擦破皮那么疼,但是只要不放弃,就能学会新东西,不断成长。

在写关于挫折与成长的作文时,我就可以把我这学自行车的糗事写上,既真实又生动。

素材二《友情的价值》我有个好朋友叫小亮。

有段时间我生病在家,落了好多课。

等病好回到学校的时候,我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啥。

那时候我可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小亮知道后,每天放学后就主动来我家给我补课。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课本,耐心地给我讲解那些方程式和文言文。

有一天天气特别热,他家离我家还有点距离,结果他到我家的时候,满脸都是汗,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我给他拿水喝,他喝了两口就开始给我讲题。

他这么帮我,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这让我深刻明白了友情的价值。

在写友情的作文时,这就是活生生的素材啊。

可以写他那些耐心讲解的细节,还有他那湿透的后背,这样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友情是多么的珍贵。

素材三《梦想的力量》我邻居大哥哥,那可真是个有梦想的人。

他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建筑师。

从初中开始,他就自己在本子上画各种各样的建筑设计图。

他的房间堆满了建筑书籍和一些他自己用硬纸板做的建筑模型。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作文题目》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作文题目》

2024高三二模作文题目汇编【24二模徐汇区】24.获益大于代价,是衡量一件事值得做的标准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24二模金山区】23.一个人知道得越多,是否意味着越容易作出判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嘉定区】25.原汁原味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杨浦区】24.有人说,只有怀着一颗空白之心,才能够获得想象的灵魂。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24二模浦东区】25.有人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奉贤区】24.人们走进艺术世界,仅仅是为了满足耳目之娱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闵行区】25.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70分)人们常说“温故知新”。

“温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关系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思考。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4二模宝山区】24.当我们遭受重大人生挫折时,重要的是认清客观现实,还是安抚自己心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崇明区】23.不断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才能够成长为更新的自己。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4二模虹口区】有人说,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

有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24二模普陀区】24.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

高三作文训练题_22346

高三作文训练题_22346

高三作文训练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

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

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

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

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

”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加州大学。

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

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

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

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

在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多少年过去,在世界数学界,他成为公认的数学之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语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点鲜明。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作文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作文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作文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夯基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去卖。

一位农民看了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条绳子。

”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一、审读材料,回溯因果,发散思维寻找多向立意。

新材料作文题,一般包括文题材料和作文要求,有时还会有主旨揭示、立意限制等内容。

不管怎样,认真审读材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

此则作文材料的立意,可运用因果分析法。

由文题材料,可生发如下思考:丰子恺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农民为什么明白牵头羊的道理?牵住头羊就能控制羊群说明了什么?漫画大师为何竟不如农民……经过一番推敲和梳理后,便能形成如下立意:①从丰子恺的角度,可确立“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观点。

②从农民的角度,可确立“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生活”“把握规律,才能运用规律”等观点。

③从头羊的角度,可确立“‘牵好头羊’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做事情应抓住关键因素”等观点。

④从群羊的角度,可确立“步调一致,铸就成功”“做事应有主见,不要随波逐流”等观点。

⑤总览故事,还可确立“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观点。

二、明确要求,甄别含义,聚敛思维确定恰当观点。

确立多个立意角度后,还必须聚敛思维,根据文题要求,读出命题隐含的立意方向或旨意。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便是命题者的立意方向。

命题者要求就“牵头羊”的现象联系现实,感悟生活,因此立意只能从“头羊”“群羊”的层面切入。

据此,可以剔除上述①、②、⑤三个角度;留下③、④两个角度。

全国高考作文试卷热点题目(15篇)

全国高考作文试卷热点题目(15篇)

全国高考作文试卷热点题目(15篇)全国高考作文试卷热点题目1晨,多么美妙的一个字眼!先是那晨曦。

微微泛出鱼肚白的空中,渐渐透出些红火,淡淡的鹅黄之后,接着便有了点粉红色的光泽,有浓有淡,随着那云层的厚薄变化,反射着不同的光线。

不一会儿,或粉或桔或黄或白,间隙中也有些淡蓝,如此绚烂,如此多彩,如此迷人。

再等一会儿,那朝阳终于苏醒了,伸个懒腰,从被子里透出一撮发丝,便给远山镶上一道金边。

接着,朝阳一点一点挪了出来,透出火红的额头与两只眼,凝视着整个大地。

金光照亮了半边天,那草叶,那花瓣,总有几个光点,似是天使撒下的一粒粒明珠,在空中缓缓飘浮着,播撒着希望。

这便是晨的另一大主角,甘露。

这是观音大士净瓶中的神露吧!太阳仍在继续上升。

此时已几乎不见红光,只有耀眼的金黄映亮天空,以及远处未尽的一丝黑夜之气,一点点残余的湖蓝,在太阳的千万支金箭中渐渐隐去了,等待着下一个黑夜,回来俯瞰寂静的大地。

朝阳已从远山头上透出了大半个脸,仍照耀着露水。

嫩绿色的树叶草尖也被蒙上了一层亮色,仿佛镀了金一般,美丽动人。

朝阳终于又伸了个懒腰,从地平线上跳了出来。

晨风,带着一点点凉爽,迎面扑来。

我被这风一吹,便猛地醒了过来,活力充沛。

倘若天朗气清,举目四望,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便有一种全身心投入,再创造的美好冲动;倘若有一点晨露,另有一番风味——就像仙境中腾云驾雾一般,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幽静与神秘。

露渐渐地升腾了,它们飞向了太阳的国度,又回到了天使的怀抱之中,鼓励着我们:快啊,赶紧从现在开始努力,像我们一样奔向自己的天堂吧!太阳也脱离了山的怀抱,抖擞精神,把自己的热献给我们,驱散黑暗,让每个人看清眼前的路。

晨,多么美妙的字眼啊!它代表着青春与活力,它高唱着赞歌迎接每一个日子。

晨,开启了日;日,累起了年。

年复一年,人类充满生气的不息劳动,不就是晨之精神的体现嘛!全国高考作文试卷热点题目2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发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题汇总:1.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这是只有题目的命题作文。

这个题目中,“期待”是中心词,理解好这个“期待”的内涵和外延就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

“期待”的外延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构思也就可以是多角度的: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的友情、期待父爱、母爱等,也可以是成长中的某个阶段的期待、个人生活中的某个目标的期待。

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可以是对社会某方面未实现或正待实现的优越性、人文性、建设性等方面的期待,可以对社会发展前景的美好展望,可以是对国家民族繁荣富强的建议,可以是对人际关系的评价展望,也可以是国际、人类共同目标提出自己的愿望和建议。

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等。

这个“期待”可以是个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历史的,甚至是全人类的。

“期待”的应该都是美好的、积极的事物,这就暗示了文章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而“总有”和“一种”两个关键词也不容忽视。

“总有”在此限制修饰“期待”,表示这种“期待”是一直在心里存在的,不是突发奇想。

表示这种“期待”是一直萦绕在心里而心向往之的东西,必须是现阶段不具备或没有拥有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文题解读】本题选取流行歌曲作为命题素材,很具亲和力,所选四句音韵和谐,格调健朗,极易和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能有效激发学生走进文题去的欲望和写作的激情。

“隐形的翅膀”在歌中是一个意象,喻指让人奋勇前行的动力;在以此为题所写文章中,它当有其具体所指,不屈的信念、坚定的理想、美好的憧憬和顽强的意志精神等都可作为选择的对象。

写好本题,关键在于结合自身体验、联系社会现实写出真切的思考和情感。

3.题目: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审题没有什么障碍,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一个熟悉的对象作为“这”的指代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感悟补出空格处的内容。

比如: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给予也是一种收获,低头也是一种境界,放手也是一种爱,不作为也是一种犯罪……但是,要在考场上把这一道半命题作文写好,写出彩,那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给人们带来思想的启发、哲理的教导。

有的学生可能作这样的立意:放弃也是一种选择,给予也是一种真诚,低头也是一种无奈,放手也是一种方法,不作为也是一种无能……这一些立意也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也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立意不深,无法在选拔性的考场上占得上风。

4、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④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对本道作文题,应作如下理解:1.对“门口”的理解。

①从“实”的方面理解:现实中的门(空间定位),如“站在考场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等。

②从“虚”的方面理解:是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拐点、一道分水岭、一个新起点、一个认识角度……。

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站在绝境的门口”“站在文明的门口”“站在理想的门口”“站在未来的门口”……2.对“站在的门口”的理解。

①“站在的门口”,可以推门而入(由外而内)。

②“站在的门口”,可以开门而出(由内而外)。

无论那一种情形,都须落实到“站在的门口”上,这是写作的立足点、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面对“站在的门口”,考生要回答的问题。

①“谁”站在?——叙述或议论的人称设定。

②站在“什么”的门口?——时空定位,即场境设定。

③站在这个门口“干什么”?——行为过程、思想活动。

④“为什么”站在?——写作的立意所在。

写人生感悟,谈感悟人生——是文题要义所在。

5.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本题“踮起脚尖”,取材于一个人人常见的熟悉的动作,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同时又能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素材运用等方面来判定高下。

这是一道很不错的作文题。

“踮起脚尖”的题意,其基本隐含义有两种:一是努力向上、发挥主体潜力以接近目标;一是努力往远处看,树立相对高远的目标。

从其联想(横向联系)意义说,则有多元含义:如踮起脚尖跳芭蕾,是另一种人生境界;在安静的场合踮起脚尖走过,显示出对他人的一种关怀;父母或孩童踮起脚尖对亲人的盼望,表达了一种思念或渴望;……另外,也可反向立意。

本题立意,最忌语言扣题而逻辑离题,即虽然语言上说“踮起脚尖”,但所立之论与“踮起脚尖”并无必然逻辑关联;或者作者未能就需要阐发的逻辑联系进行阐述,比如“踮起脚尖,不再喝酒了”“踮起脚尖,玩电脑”“踮起脚尖,持之以恒”等均属此类。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定立意。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道命题作文题,审题有一定难度。

为此,命题者特地提供了一段提示性材料:“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其中第1句,对见证的内涵作了界定,其关键词“凝聚”表明了这“经历”或“记忆”必须是对人生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为见证的人物或事物不一定“大”,关键是对人生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样的人物和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其多也,我们只需从中筛选最熟悉的、最典型的、最利于自己表达的就是了。

提示的第2句,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基本思路:其一,“我们‘见证’……”,其二,“……是‘见证’”。

依这两种基本思路构思文章,无论是写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都有可能成就一篇美文。

至于文章的内容,提示也说了,这“见证”可以是关于历史的,也可以是关于现实的;可以是关于人生悲喜的,也可以是关于社会变迁的,而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告诉读者你所“见证”的,或你确认可称为“见证”的是什么,并揭示出其对人生或社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7、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

“熟悉”一词的词典意义是“知道得清楚”,词语虽然平实,却颇具思想张力。

学生有事可写,有景可绘,有情可抒,有理可论,立意空间很广阔。

在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运用常规思维,去表明一个事实(“熟悉”),去表达一种结果(“熟悉”),或是去表现一个过程(“熟悉”)。

还可以就“熟悉”一词发散开去——“熟能生巧”,“熟悉使人有亲切感和安全感”,“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有时需要我们放弃熟悉的东西”,“熟悉的距离”,“熟悉的困惑”,“熟悉的痛苦”,“熟悉的喜悦”,“熟悉往往受到冷遇”,“我们熟悉明星的一切,却忘记了身边的人”,“熟悉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等等。

还可以对“熟悉”作辩证分析——“熟悉和陌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可以相互转化”,“最熟悉的事物常常是我们最不了解的”,“自认为熟悉的人和事,其实很陌生”,“最不熟悉的恰好是我们自己”,“陌生可以变熟悉,熟悉可以变陌生”等等。

还可以运用求异思维,将“熟悉”翻出新意——“走出熟悉的窠臼”,“熟悉的套路是前进的绊脚石”,“冲出熟悉的套子,扬起事业的风帆”,“熟悉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习惯”,“熟悉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会束缚人的思想”,“不要满足于熟悉,要走出生活的惯性,以求新的发现”,“我们最熟悉的东西,常常又在禁锢我们的思考”等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本题采用引导语加话题的形式命题,写作内容则是考生自我或曰自我群体,贴近考生,体现亲和,引导语中既客观指出了社会对90后的不同态度和观点,又以无限深情的用语“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表达了对90后群体的殷切期望,隐含了考生立意的基点,引导考生认识、思考、反省自身并意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承担社会历史的重任。

本题限制了写作范围,但可供发散的写作点颇多,涉及90后的各个方面,可在立意高下、认识深浅、构思新旧、语言表达等方面很好区分考生写作水平的高下。

本题不限文体,即可以议论为主直接表达认识,也可巧妙构思、以叙述为主诠释认识。

宜选取关于90后某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特定角度切入谈你的认识,而不宜面面俱到以致观点分散,如可谈你对90后的责任感的认识,也可谈90后中的一部分人的自私冷漠并提出劝诫和指出相应对策,还可谈90后不囿于常规的开放心胸和创新思维,等等;依据引导语最后一句的暗示,立意宜高远,格调宜积极向上,张扬当代青年意气风发、器宇轩昂的精神状态。

另外,不能无病呻吟,而应写出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验。

9、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本次作文是关系型话题作文。

要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者的辩证关系拿出来。

在具体写作时,要将“仰望星空”的深层含义挖出来,它可以是人生的目标、理想、信念、希望或精神。

关系型话题是比较难写的,在写作时往往只写其中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导致没有体现二者的辩证关系,此为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大忌。

10、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本次作文属于命题作文,看似难写,但可以以所给材料提示中突破。

审题立意,吃透材料提示应成为首选。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没有难度,关键是“‘邻’无法回避,但可有所选择”一句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