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
合集下载
课件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阿拉伯半岛 东
非
高丽.日本 临明安州 广州 泉州 印 度
苏门答腊岛
农业
四
、 南 方
手工业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经
济 发 展
商业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市舶司 贸易
的
表
现
货币 3.北宋四川的出现交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北 宋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四川
南宋纸币会子
讨论:
1.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 明了什么?
方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 开封.临安
经
济
发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 市舶司
展 的
商业
贸易
表
现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有何表现?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范围广;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设置市舶司;宋朝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南
农业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方
经 济
经济
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
发
作物
茶树的种植栽培得到推广
展 的
手工业
表
现
商业
太湖圩(围)田
宋代耕获图
粮食作物景 德占镇城白稻的瓷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
南 方
农业
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哥经窑济瓷作碗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经济重心的南移

24
瓷器
青白磁水注
青影观音坐像
. 缠枝牡丹纹梅瓶25
领先世界的造船业
北
宋
的
战
船 罗盘针
.
26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 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②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 币、商标、广告。
③城镇的发展:商业城市最大的是东京 和临安,苏州、泉州等中等城市迅速发展。 在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 大量贸易集市,并逐渐发展成为城镇。
.
41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 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
42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
43
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 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随着商业的繁荣,商品交 易便于的贸扩易大会的,子金往、属来关货。子币北(越宋南来时宋越期) 不, 在流成通都的纸地纸币.区币使出“用现交范了子围可”更代。广替。铁钱29
宋代“济南刘家
济
功夫针铺”的商标,
南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
刘
早的一枚商标。上方
家
标明店铺的字号,中
针 铺 商
间会有店铺的标志, 商标的下部写有:
标
“收买上等钢条,造
功夫细针,不误宅院
使用,转卖兴贩,别
有家饶,请记白”。
.
30
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 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北之 比
63:67
69:31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金朝
南宋
南北之比
人 数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税 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 81:19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东汉末—东晋 南朝
唐代中叶—五 代
北宋末—南宋 初
时代兴起 我国瓷都
居于世界前列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本课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 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概念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经济 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 因
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 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 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 的经济中心。
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相对安定, 人口南迁带来 生产技术和经 验使江南得到 开发,南方经
济发展
唐中安史之乱, 五代战乱纷争, 大量人口南迁, 加速南方发展, 全国经济重心 南移呈开始趋
势
辽、西夏战乱, 金灭辽、灭北 宋,大量人口 南下,南宋建 都江南,南宋 时期经济重心 南移成定局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移
阅读卡
1974 年 , 泉 州 后 渚 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 南宋海船,残长 24.2米, 残宽9.15米。分13个水 密仓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 景德镇成为瓷都。
? 第四,新式农业生产工具的创制、推广和 普及:踏犁、秧马、耘荡、扭转翻车(生 产工具的变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上课用的)

②陶瓷业 陶瓷业是 宋代光彩夺目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宋瓷以品种多样 ,造型优美,工艺高超,花纹富丽优雅而闻名于世。
宋青釉蟠龙人物瓷瓶
宋绿釉黑花瓶
哥窑冰裂纹碗
哥窑鱼耳瓷炉
,
孩儿枕
哥窑方洗
白瓷瓜形壶
青白釉瓶
粉青釉窑变粉红茶碗
龙泉窑莲瓣碗
哥窑鱼耳炉,高 9 厘米,口径11.8厘 米,足径9.6厘米,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 铜礼器簋,“S” 形轮廓线上收下凸, 勾勒出端庄饱满的 体态,两侧对称置 鱼耳,下承圈足。 炉的外观古朴典雅, 通体施青灰色釉, 釉面密布交织如网 的“金丝铁线”, 使素净的釉面富于 韵律美。
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中国北宋初年发行于成都
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4、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宋代城市已 打破居民区 和商业区的 界限,还有 专门的娱乐 场所“瓦肆”。
北宋东京城
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
类 别 农 业 的发展 表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3、宋代商业的繁荣
① 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 货 郎 图 》
②海外贸易兴盛
重要对外贸易线路 重要对外贸易线路
高丽、日本 临安 明州 阿拉伯半岛 东 印度 广州 泉州
非
苏门答腊岛
③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北宋四川印刷的 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纸币
纺织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都市 商业城市繁荣(临安)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 对外贸易 市舶司) 货币
中国历史 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
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人力资源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最大的是开封(东京)和杭州 (临安)。 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 过北宋开封
你说我说: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 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 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看了这段材料,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 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 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 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 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海外贸易的范围更广; 设置市舶司; 南宋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南方商业的繁荣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南方农业的发展:
1.水稻 品种增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棉花 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茶树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
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人力资源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最大的是开封(东京)和杭州 (临安)。 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 过北宋开封
你说我说: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 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 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看了这段材料,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 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 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 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 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海外贸易的范围更广; 设置市舶司; 南宋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南方商业的繁荣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南方农业的发展:
1.水稻 品种增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棉花 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茶树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张峻芳 新华中学
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 是经济和技术较为 发达, 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 较强影响的地区, 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 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 济中心。 济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以自然分水岭秦岭-淮河为界 经历了 以自然分水岭秦岭 淮河为界,经历了 淮河为界 一个由北向南移的过程 1三国时 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三国时,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三国时 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 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推 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南朝时 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 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牛耕 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南宋时 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南宋时
手工业 的发展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市
商业的 繁荣
对外贸易 货 币
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节 课内容, 课内容,并在本周五 交上来检查。 交上来检查。
小结
类 别 农业的 发展
粮食作物
发
展
成
就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 量居粮食首位。 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纺织业 南方丝织也胜过北方, 南方丝织也胜过北方,棉织也发展到东南沿海 地区。 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重心, 瓷器,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瓷器,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开封和杭州(临安),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 开封和杭州(临安),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 ), 业都市。 业都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 在当时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广州、 政府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港,政府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 是经济和技术较为 发达, 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 较强影响的地区, 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 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 济中心。 济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以自然分水岭秦岭-淮河为界 经历了 以自然分水岭秦岭 淮河为界,经历了 淮河为界 一个由北向南移的过程 1三国时 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三国时,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三国时 南方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 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推 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南朝时 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 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牛耕 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南宋时 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南宋时
手工业 的发展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市
商业的 繁荣
对外贸易 货 币
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节 课内容, 课内容,并在本周五 交上来检查。 交上来检查。
小结
类 别 农业的 发展
粮食作物
发
展
成
就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 量居粮食首位。 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纺织业 南方丝织也胜过北方, 南方丝织也胜过北方,棉织也发展到东南沿海 地区。 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重心, 瓷器,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瓷器,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开封和杭州(临安),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 开封和杭州(临安),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 ), 业都市。 业都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 在当时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广州、 政府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港,政府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④ 商业发展:四川“交子”
二、海上丝绸之路
1. 兴起背景:
① 传统路线的受阻。 ② 宋朝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A. 广州、泉州、明州 B. 市舶司;“番坊”,“番市”
2. 情况:
① 往来商品:香料、珍宝、药材,丝织品、瓷器、茶 叶;“香料之路”
② 通达地点:泉州,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 斯、阿拉伯、东北非
《梦溪笔谈·技艺》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 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 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 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 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 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 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 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 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尘。”
2. 沈括和《梦溪笔谈》:
① 地位: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② 主要贡献:“十二气历”;地质演化推断;“石油”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 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 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 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 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 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二、海上丝绸之路
1. 兴起背景:
① 传统路线的受阻。 ② 宋朝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A. 广州、泉州、明州 B. 市舶司;“番坊”,“番市”
2. 情况:
① 往来商品:香料、珍宝、药材,丝织品、瓷器、茶 叶;“香料之路”
② 通达地点:泉州,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 斯、阿拉伯、东北非
《梦溪笔谈·技艺》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 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 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 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 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 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 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 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 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尘。”
2. 沈括和《梦溪笔谈》:
① 地位: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② 主要贡献:“十二气历”;地质演化推断;“石油”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 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 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 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 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 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重心的南移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课程目标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相关图片
、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以前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原因
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生活动:设计表格——反映此时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