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2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

1. 2. 3. 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全国卷II 新课标)第I 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已知集合 M = {x | — 3v x v 1}, N = { — 3,— 2,— 1,0,1},贝U MH N =( A. { — 2,一 1,0,1} 1 i A. 2 2 B 设x , y 满足约束条件 A. — 7 B △ ABC 的内角 A. 2、. 3+2 { — 3,— 2,— 1,0} C . { —2,—-2 D . . 1 1 0,1 0,则z = 2x — 3y 的最小值是( y 3, .—5 1,0} 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已知 b = 2, 3+1C ).D . . { 一 3,一 2,一 1} 2设椭圆C:笃 a 则C 的离心率为( A. 6 5. B 2 y 2=1 (a > b > 0)的左、 b 2 2.3 2 右焦点分别为 F i , 6. 已知sin 2 cos 2 A. 6 B .3 C . 2D .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N= 4, 1 1 1 11 + - — — 1+ - A.234 B 21 1 1 1 11 + - — — — 1+- C.2345 D 2 7. 2 3 那么输出的 1 b = log 52, B 设 a = log 32, A. a > c > b 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B 丄 6.3F 2,S =( 1 n-,则△ ABC 勺面积为().4P 是C 上的点, PF 丄 F 1F 2, / PFF 2= 30 ° ,c = log 23,则(.b >c >a C . c >b >a 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 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 D . c > a > b9 . (0,1,1) ,(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1,1,0),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10•设抛物线c :y 2= 4x 的焦点为F,直线I 过F 且与C 交于A,B 两点•若| AF J = 3| BF |,则l 的方程为().J。

2013年全国卷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

2013年全国卷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新课标I)(2013-06-08 15:01:33)转载▼分类: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标签:河南文科综合试题水土流失启迪慧想文综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答案】1.C【解析】2月14日,美国仍然是冬季,气温低,不利玫瑰(花卉)生长,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对玫瑰生长有利。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答案】2.C【解析】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多在2000km以上,距离遥远,且玫瑰易腐烂变质,航空运输速度快,用它较好。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答案】3.A【解析】墨西哥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鲜切花的运输距离短,运费低。

图2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2013山东高考文综试题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2013山东高考文综试题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解析】图1中Ⅰ到Ⅲ三个阶段显示两个明显特征,图中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可以推知该地降水量减少,但由于居民点增加,用水量增多,蒸发量会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植被的减少,水保持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因此下渗减少,故答案为C。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解析】同样的暴雨过程,由于植被覆盖率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因此Ⅰ到Ⅲ三个阶段对应的径流量变化应该是③②①,故答案为C。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解析】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③到②再到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

故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解析】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答案为D.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B 9时C 12时D 14时【解析】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这两个时间段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时刻。

而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也就是距离日出前后6点和距离午后两点中的时刻,即9点。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为⼴⼤考⽣整理了2013年⾼考⽂综全国卷试题及答案,供⼴⼤考⽣参考:12.中国历有监察区转为⾏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的监察⼒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政区域设置13.汉⽂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吾甚不取。

”汉⽂帝在此强调的是A.⽆为⽽治B.轻徭薄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变法的共同⽬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B.澄清吏治C.培养⼈才D.充实边防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暗,《⽔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类,并严格禁⽌更换户别。

这⼀措施有利于A.缓和⼟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17.乾隆三⼗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道等年号钱,钱质⼩薄,千钱贯之。

”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政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进⼀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19.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中产⽣了极⼤影响,⾏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A.保守势⼒转⽽⽀持改⾰B.洋务派“中体西⽤”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20.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批沿海城市⼈⼝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鸑鷟,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图11. 2005—2010年()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4. 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5.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脸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澳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O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0D. I mol的羟基与1 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2013年全国高考(全国新II卷)文综(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全国新II卷)文综(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11.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派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

(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

(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

(4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

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全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特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化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来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图10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